可参考下面总结的图形推理常考的几种题型:
1. 数量类的解题小技巧
在做这样一类题的时候,观察一定要全面和准确,然后把点、线、角、面、素、笔画、部分这样的数量增减规律都依次进行一个图形对比,得出最后的答案。
2. 位置类解题小技巧
对于位置类图形推理题,一般来说,一组图形中元素个数有相同项,不同的是局部元素位置有变化,这时从位置的角度出发来解题。位置变化的类型分为平移、旋转、翻转、间隔等等。位置类的图形推理往往伴随着其他变化,比如还有可能涉及数量和重组的增减变化。但是主要的观察只要在位置上找到关系了,其他规律就相对简单了。
3. 样式类解题小技巧
通过图形和图形之间的样式特点及变化找到的规律,我们把这类规律归为样式规律。样式规律有三种:属性、遍历、运算。样式类图形的特点:图形组成的元素部分相似。在解决样式类图形推理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顺序——先进行样式遍历,再进行加减同异。
4. 立体折叠类解题小技巧
给出一个展开的图形,正确识别出该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后的形状。主要使用特殊面法、相邻面法、相对面法。教给大家一个小技巧:在考试过程中用橡皮擦模拟对应的六个面,正确率会提高不少。
5. 图形重组类解题小技巧
图形重组中的图形一般是由若干个元素组成。备选图形只有一个是由组成题目图像的元素组成的。只能是在同一平面上,方向、位置可能变化的题型。解题时使用子图前后对应、旋转后而不翻转的方法,或者是求同去异的方法。
6. 建议大家多做题,题目做多了以后自己再总结,之后练习就能较容易分辨出题目类型和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希望对你有帮助。
常用的如下 一、见中点引中位线,见中线延长一倍 在几何题中,如果给出中点或中线,可以考虑过中点作中位线或把中线延长一倍来解决相关问题。
二、在比例线段证明中,常作平行线。 作平行线时往往是保留结论中的一个比,然后通过一个中间比与结论中的另一个比联系起来。
三、对于梯形问题,常用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有 1、过上底的两端点向下底作垂线 2、过上底的一个端点作一腰的平行线 3、过上底的一个端点作一对角线的平行线 4、过一腰的中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 5、过上底一端点和一腰中点的直线与下底的延长线相交 6、作梯形的中位线 7 延长两腰使之相交 四、在解决圆的问题中 1、两圆相交连公共弦。 2 两圆相切,过切点引公切线。
3、见直径想直角 4、遇切线问题,连结过切点的半径是常用辅助线 5、解决有关弦的问题时,常常作弦心距。
和代数不同,几何不是做好多题目就会好的,在老师在分析时要跟着思路走,要能够自己把几何推理的过程说清楚才可以,然后就是要多看例题,并且积极地去思考一下有没有别的方法,因为几何是很灵活的,如果一时做不出来也不要急,就比如几何证明,反正结果就一个,肯定能想出来的,只是时间问题,不要羡慕人家解几何题快,只是碰巧他们的思路对了而已,你可以换个思路,说不定一下就解出来了。
平面几何中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这就要求我们熟练掌握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在实践探索中经常进行归类总结,仔细分析题目给我们的条件,找到隐含的及一些有规律的信息。
[例题1]
如图1,D是⊿ABC的边AC的中点,延长BC到点E,使CE=BC,ED的延长线交AB于点F,求ED∶EF。
分析:
思路一:过C作AB的平行线交DE于G,由D是AC的中点可得FD=DG,由CE=BC可得FG=GE,从而得ED∶EF=3∶4。
思路二:过D作BE的平行线交AB于I,类似法一得ID∶BC=1∶2,ID∶BE=1∶4,从而得ED∶EF=3∶4。
思路三:过D作AB的平行线交BE于H,易得BH=HC=1/4BE,得ED∶EF=3∶4。
说明:本题三种思路所添加的三条平行线,均是为了充分利用“D是⊿ABC的边AC的中点”这一条件,使本来感觉比较薄弱的一个条件,在平行线的作用下变得内涵丰富,既有另外一边的中点出现,又可以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这样使用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
构造图形,补题设(已知)的不足有时必须添加一些图形,使题设条件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定理的应用创造条件,或者使不能直接证得的结论转化为与它等价的另一个结论,便于思考与证明。
[例题2]
已知:O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OBC=∠OCB=15°求证:⊿AOB是等边三角形。
分析:
(如图2)构建三角形OMC。使DH⊥OC于H,则∠2=15°作∠DCM=15°则⊿DMC≌⊿BOC且∠MCO=60°DM=MC=OC=OM
∴∠DMO=360°-60°-150°=150°
∴∠1=∠MOD=15°
从而有∠DOC=∠DCO=75°,DO=DC=AD=AB=AO
说明:本题就是利用辅助线构造出一个和要证明的结论类似的等边三角形,然后借助构造出的图形解答题目。
把分散的几何元素聚集起来
有些几何题,条件与结论比较分散。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将图形中分散、“远离”了的元素聚集到有关的图形上,使他们相对集中、便于比较、建立关系,从而找出问题的解决途径。
[例题3]
如图8,△ABC中,∠B=2∠C,且∠A的平分线为AD,问AB与BD的和等于AC吗?
思路一:如图9,在长线段AC上截取AE=AB,由△ABD≌△AED推出BD=DE,从而只需证EC=DE。
思路二:如图10,延长短线段AB至点E,使AE=AC,因而只需证BE=BD,由△AED≌△ACD及∠B=2∠C,可证∠E=∠BDE,从而有BE=BD。
思路三:如图10,延长AB至E,使BE=BD,连接ED,由∠ABD=2∠C,∠ABD=2∠E,可证△AED≌△ACD,可得AE=AC,即AC=AB+BD。
说明:这道例题就是利用辅助线,把本来不在一条直线的线段AB与BD聚集到一条直线上来,这样就可以轻松得到AB+BD或者AC—AB,然后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平面几何中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这就要求我们熟练掌握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在实践探索中经常进行归类总结,仔细分析题目给我们的条件,找到隐含的及一些有规律的信息。
基本上有两种方法,即顺推与逆推。
顺推是指根据已知条件,添加辅助线,最大程度地利用条件,基本上适用于条件较为复杂的题目或者是解答题。
逆推基本上只适用于证明题,出现频率较小,基本上适用于答案较为复杂的题目。
常用的做题小技巧有倍长中线法,旋转平移法,构造特殊图形法。在圆中则可作弦的经过圆心的垂线,或是连接之后应用切割线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等等。
最主要的还是多做题目,培养感觉,做题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不是无聊到设一个角度或线段为X,然后进行异想天开地进行各种无聊的推算(这事我曾经干过无数次)。有的题目中需要设X,但设X并不是无目的性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