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产流程1、试拌 试验室在生产前采用现场生产原材料,根据生产配比, 进行混凝土的试拌工作,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各方面性能再进行一次检测工作,如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和易性、凝结时间、含气量等。
试拌过程中结合不同强度混凝土添加不同配合比的尾矿砂。2、计量 (1)、调度长(调度员)负责组织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保养、调试,进行计量器具的检查,校准,并做好相应记录,确保原材料计量的准确度,调试合格后进行生产。
生产时严格按配合比进行下料,严格控制计量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其中水泥、混合材、水及外加剂计量偏差为±2.0%,砂石计量偏差为±3.0%。(2)、每天不少于2次对搅拌车进行过磅验证砼容重,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天启主管反映,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3)、定期对各原材料电子磅进行自检校验工作,保证计量系统的准确性,自检时发现有误差,须重新标定,检验结果及时间须做好记录备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严重异常应立即停用,并上报主管领导,安排相关人员检查维修处理,必要时与计量单位机构联系维护处理,维护处理后经检定合格才可继续使用。
(4)、外加剂磅每天在开始生产之前用砝码进行校验一次,砂、石、水泥、矿渣、粉煤灰等磅每2周进行校验一次。3、生产配料 (1)、配料员应严格按生产操作规程配制每槽砼,准确均匀地将拌合物投入到搅拌车滚筒内。
在搅拌工序中,拌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应符合GB50164-92的规定;(2)、混凝土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根据公司搅拌设备情况,每槽搅拌时间不少于20~30秒,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3)、生产过程中应测定骨料的含水率,每一工作班不少于一次, 特别是当雨天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增加测定次数,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用水量和骨料用量,并根据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用水量。(4)、在生产过程中,密切注意观察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砂率、混凝土的含气量、混凝土拌合物经时损失、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等等。
4、搅拌车装料与卸料 (1)、搅拌车装料前进行反鼓卸干净鼓内积水。(2)、搅拌车进机位装货时,定位后,向中控室报车号。
(3)、司机收到送货单后,要看清送货单上车号和工程名称等,必要时与中控室重复送货单上的内容,如工地名称、混凝土级别、坍落度、方量等,互相核对无误后出车送货。(4)、搅拌车进入工地后,应服从工地的安排与调度,到达准确的位置卸料,并将随车混凝土的资料交予工地,再次核实工地名称、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塌落度要求等,避免卸错工地,卸错部位。
核对无误后方可卸料。(5)司机协助工地卸料,并将工地对公司关于质量、配送、服务等信息,及时反馈回中控室,以提高树立公司良好的服务形象。
5、混凝土出厂外观质量检查或抽查 (1)、对出厂前的混凝土,严格按照抽样制度进行检测,以控制出厂混凝土的稳定性,结合外观质量检查制度, 每车混凝土装车后应在厂内搅拌1~3分钟左右,然后观察其和易性及坍落度情况,以避免到现场卸料时才发现而造成的混凝土不合格。(2)、混凝土出厂质量主要由当班人员负责控制、跟踪和技术质量服务,确认合格后,并在送货单上签字后,让搅拌车出厂。
6、混凝土的运输 (1)、搅拌车司机要经常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使车辆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并对发现的问题协助汽车修理工一同认真处理,严禁隐瞒车辆故障而进行装料。装料前对车辆进行一些常规检查。
(2)、司机要熟识混凝土性能,运输途中不得私自载客和载货,行使路线必须以工作目的地为准,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到达目的地后,要在签收单上注明到达时间。
当搅拌车卸完砼后,要求用户在签收单上注明卸完时间,并签字及核实数量;(3)、司机在装料前须把搅拌车水箱灌满,减水剂塑料罐装满司机专用后掺减水剂,以备调整坍落度用;(4)、混凝土出厂前后,不得随意加水。若施工人员擅自加水,司机应在签收单上注明原因,并向中控室汇报。
当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如发生交通事故、遇到塞车或搅拌运输车出现故障及因工地原因造成搅拌车在施工现场停留时间过长而引起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难于满足施工要求时,必须及时通知中控室,由中控室对整车料做出处理指令。这时可根据混凝土停留时间长短,考虑采取多次添加减水剂的办法来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即在现场搅拌车中加入适量高效减水剂。
(5)、在运输过程中,控制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需的坍落度.如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则对拌合物进行二次搅拌。(6)、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后,检测其坍落度,所测坍落度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且其允许偏差符合有关规定。
(7)、混凝土从搅拌时间起至卸料结束,一般要求在1.5h~3. 0h内完成,运输时间不宜超过2h。
你问的可能是混凝土试块的制作步骤吧。如下:
试件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1、成型前,应检查试模(150mm边长)尺寸及角度,试模不变形。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2、取样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拌制后尽短的时间内成型,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
3、检验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宜与实际采用的方法相同;
4、取样的混凝土拌合物应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
5、用振动台振动成型的(现场平板振动现浇混凝土),要将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6、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实制作时(插入式振捣现浇混凝土),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宜用直径为25mm的插入式振捣棒,插入试模振捣时,振捣棒距试模底板10-20mm且不得触及试模底板,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且应避免过振,以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振捣时间为20s。振捣棒拔出时要缓慢,拔出后不得留有孔洞。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8、试模制作好后移动要小心,防止大幅振动,特别是初凝后,也就是“硬化”后。
9、制作过程时不要认为振动长就能密实或强度高,严格按上述方法振动。试模在用前要装紧挤紧。
10、每次宜一同制作最少两组(6个试模)其中一组是标养试块。试件抹刀抹平后,标养试模要用塑料布捆好包装尽量严密,防止水份丢失。有条件的工地标养试块要尽快移入温度20±5℃的房间养护。24小时左右当试块凝化可以脱模时要尽快脱模送入标准养护室养护。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要与代表构件同条件、同环境养护,拆模时间与代表构件拆模板一同进行。中间要注意与构件一同加水、覆盖养护。记录同条件的温度,每天记录最少2次,并且是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值,但零摄氏度以下不计算在内。可以这两个值的平均值作为当天的成熟度值。每天的成熟度值累加不小于600数值时,应送试验室破型。也可上网址( /)查找由试验室根据阜阳市气象台发布的小时温度数据统计结果,本结果仅供参改,使用时应根据工地所在环境实际情况而定。
1。
混凝土的制备 (2)原材料和外加剂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一般要求细度模量以2。
5—3。 5之间的中、粗砂为最合适,孔隙率不宜超过40%。
砂中有害杂质亦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为了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技术性质,要求砂中泥土含量不大于3%: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不大于1%;云母含量不大于1%。 一般要求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混凝土实心板,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石子的空隙率应不大于45%。 外加剂的种类很多,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减水剂、促凝剂、缓凝剂、防水剂、保水剂、膨胀剂和阻锈剂等。
(4)混凝土搅拌机的选择 混凝土搅拌机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自落式和强制式两大类,其选择取决于混凝土的特性。 自落式搅拌机对于重骨料塑性混凝土常用自落式搅拌机。
强制式搅拌机对于干硬性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适宜用强制式搅拌机。 (5)搅拌制度确定 搅拌制度是指搅拌时间、投料顺序和进料容量的确定。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s) 。
生产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和水。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
扩展资料:
混凝土的制备养护:
1、折叠配合比设计
制备混凝土时,首先应根据工程对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其配合比例,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通常按水灰比法则的要求进行。材料用量的计算主要用假定容重法或绝对体积法。
2、混凝土搅拌机
混凝土搅拌机:根据不同施工要求和条件,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或搅拌站集中搅拌。流动性较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可用自落式搅拌机;
流动性较小或干硬性混凝土宜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前应按配合比要求配料,控制称量误差。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对混凝土质量均有影响,应严加掌握,使各组分材料拌和均匀。
3、输送与灌筑
输送与灌筑:混凝土拌合物可用料斗、皮带运输机或搅拌运输车输送到施工现场。其灌筑方式可用人工或借助机械。采用混凝土泵输送与灌筑混凝土拌和物,效率高,每小时可达数百立方米。
无论是混凝土现浇工程,还是预制构件,都必须保证灌筑后混凝土的密实性。其方法主要用振动捣实,也有的采用离心、挤压和真空作业等。掺入某些高效减水剂的流态混凝土,则可不振捣。
4、养护
养护的目的在于创造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保证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不同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响。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干湿热养护、蒸压养护、电热养护、红外线养护和太阳能养护等。
养护经历的时间称养护周期。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测定混凝土性能的试件必须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中国采用的标准养护条件是:温度为20±2°C;湿度不低于95%。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混凝土
原材料试验合格—设计—试配—调整—生产—搅拌—成型—养护—使用。
混凝土是一种用简单工艺制作的复杂体系,其复杂程度几乎可以与人体相比。 混凝土的做法(手工做): 1 首先要准备好黄沙,水泥,还有石子。
2 他们的比例是水泥:黄沙:石子=1:4:7。 3 先把水泥和黄沙搅拌均匀,然后把他们从中间往四周分开(做成一个回字形),加入适当的水,再把石子铲进去然后就是把他们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注意:水最好是在把搅拌好的水泥黄沙铲成回字形后线加一点点,再在加入石子后再加但是不要加多了,最后在搅拌的时候再一边搅拌一边加。 1)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a.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 b.试模应附着或固定在符合有关要求的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
2)用人工插捣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a.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b.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
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 c. 每层插捣次数按在10000mm2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 d.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 3)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a.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 b.宜用直径为φ25mm的插入式振捣棒,插入试模振捣时,振捣棒距试模底板10~20mm且不得触及试模底板,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且应避免过振,以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振捣时间为20s。
振捣棒拔出时要缓慢,拔出后不得留有孔洞。 1.2.3 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配合比设计:制备混凝土时,首先应根据工程对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其配合比例,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通常按水灰比法则的要求进行。材料用量的计算主要用假定容重法或体积法。
混凝土车2、搅拌:根据不同施工要求和条件,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或搅拌站集中搅拌。 流动性较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可用自落式搅拌机;流动性较小或干硬性混凝土宜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搅拌前应按配合比要求配料,控制称量误差。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对混凝土质量均有影响,应严加掌握,使各组分材料拌和均匀。
3、输送与灌筑:混凝土拌合物可用料斗、皮带运输机或搅拌运输车输送到施工现场。 其灌筑方式可用人工或借助机械。
采用混凝土泵输送与灌筑混凝土拌和物,效率高,每小时可达数百立方米。无论是混凝土现浇工程,还是预制构件,都必须保证灌筑后混凝土的密实性。
其方法主要用振动捣实,也有的采用离心、挤压和真空作业等。掺入某些高效减水剂的流态混凝土,则可不振捣。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8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