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指令(或辅助功能) 辅助功能是用地址字 M 及二位数字表示的它主要用于机床加工操作时的工艺性指令其特点是靠继电器的通、断来实现其控制过程。
二、F 指令(进给功能) F 指令是表示进给速度,进给速度是用 7 母 F 和其后面的若干数字来表示的 1 )每分钟进给( G94) 系统在执行了 G94 指令后再遇到 F 指令时,便认为 F 所指定的进给速度单位为 m / m 旧或 in / min ,并一直有效,直至系统又执行了含有 G95 的程序段,则 094 被否定,而 G95 发生作用。 2 )每转进给(G95) 若系统执行了含有 G95 的程序段,则再遇 3lJ 「指令所指定的进给速度单位为 mm / r 或 in / r 。
要取消 G95 状态,必须重新指定 G94 。注: G94 、G95 为模态功能,可相互注销, G94 为缺省值。
三、T指令(刀具功能) 刀具功能主要用于系统对各种刀具的选择.它是由地址下和其后的四位数字表示。其中前位为选择的刀具号,后两位为选择的刀具偏置号。
每一刀具加工结束后必须取消其刀偏偏置值。即将后两位数设为00,取消刀具偏置值。
例如:O0001:N01 G92 X50 Z50 N02 M06 T0101:(用01号刀加工,刀具偏号为01) N03 G00 G90 Z40:刀具偏号也可为02,则T指令应为:T0102) N04 G01 X40230 F100; N05 G00 X50 Z50 T0100:(取消01号刀偏)N06 M02 注:1、要求在绝对编程指令段中取消刀偏值 2、取消刀偏值时必须同时有X、Z轴方向的位移 四、S 指令(主轴功能) 主轴功能主要是表示主轴旋转速度 3 加转/每分钟它是由 S 和其后的数字组成。例如 S 以刃表示主轴转速。
分为手工编程和软件编程
手工编程用的是G代码,是直接置于MDI模式下,在操作面板上键入G代码,效率非常的低,而且只能编一些几何的路径。
软件编程是用串口和电脑连接,用电脑软件来做图,设计工作路径,和方式,由软件自己生成G代码!效率高,易学易用,但手工编程时必须要学的,以便更好的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操作过数控车床 数控机床 数控加工中心 还拿了个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证书!
数控程序输入主要有:穿孔纸带、数据磁带、软磁盘及手动输入即MDI这几种。
1、穿孔纸带
我国数控机床上常用的控制介质,大都是穿孔纸带。它是把数控程序按一定的规则制成穿孔纸带,数控机床通过纸带阅读装置把纸带上的代码转换成数控装置可以识别的电信号,经过识别和译码以后分别输送到相应的寄存器,这些指令作为控制与运算的原始依据,控制器根据指令控制运算及输出装置,达到对机床控制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是八单位的穿孔纸带。
2.数据磁带
这种方法是将编制好的程序录制在数据磁带上,在加工零件时,再将程序从数据磁带上读出来,从而控制机床动作。
3.软磁盘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发展,使用计算机软磁盘作为程序输入控制介质的越来越多。编程人员可以在计算机上使用自动编程软件进行编程,然后把计算机与数控机床上的RS—232标准串行接口连接起来,实现计算机与机床之间的通信(或使用数控机床上配备的软盘驱动器)。这样就不必把程序制成穿孔纸带,而是通过通信的方式,把加工指令直接送入数控系统,指挥机床进行加工,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信息的传递效率。
4.MDI
MDI即手动数据输入方式。它是利用数控机床操作面板上的键盘,将编好的程序直接输入到数控系统中,并可以通过显示器显示有关内容。MDI的特点是输入简单,检验与校核、修改方便,适用于形状简单、程序不长的零件。
向左转|向右转
分为手工编程和软件编程手工编程用的是G代码,是直接置于MDI模式下,在操作面板上键入G代码,效率非常的低,而且只能编一些几何的路径。
软件编程是用串口和电脑连接,用电脑软件来做图,设计工作路径,和方式,由软件自己生成G代码!效率高,易学易用,但手工编程时必须要学的,以便更好的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操作过数控车床 数控机床 数控加工中心 还拿了个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证书!数控程序输入主要有:穿孔纸带、数据磁带、软磁盘及手动输入即MDI这几种。1、穿孔纸带我国数控机床上常用的控制介质,大都是穿孔纸带。
它是把数控程序按一定的规则制成穿孔纸带,数控机床通过纸带阅读装置把纸带上的代码转换成数控装置可以识别的电信号,经过识别和译码以后分别输送到相应的寄存器,这些指令作为控制与运算的原始依据,控制器根据指令控制运算及输出装置,达到对机床控制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是八单位的穿孔纸带。
2.数据磁带这种方法是将编制好的程序录制在数据磁带上,在加工零件时,再将程序从数据磁带上读出来,从而控制机床动作。3.软磁盘随着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发展,使用计算机软磁盘作为程序输入控制介质的越来越多。
编程人员可以在计算机上使用自动编程软件进行编程,然后把计算机与数控机床上的RS—232标准串行接口连接起来,实现计算机与机床之间的通信(或使用数控机床上配备的软盘驱动器)。这样就不必把程序制成穿孔纸带,而是通过通信的方式,把加工指令直接送入数控系统,指挥机床进行加工,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信息的传递效率。
4.MDIMDI即手动数据输入方式。它是利用数控机床操作面板上的键盘,将编好的程序直接输入到数控系统中,并可以通过显示器显示有关内容。
MDI的特点是输入简单,检验与校核、修改方便,适用于形状简单、程序不长的零件。向左转|向右转。
数控编程大体经过了机器语言编程、高级语言编程、代码格式编程和人机对话编程与动态仿真这样几个阶段。
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先后对数控机床坐标轴和运动方向、数控程序编程的代码、字符和程序段格式等制定了若干标准和规范(我国按照ISO标准也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从而出现了用代码和标示符号,按照严格的格式书写的数控加工源程序——代码格式编程程序。这种编写源程序技术的重大进步,意义极为深远。
在这种编程方式出现后,凡是数控系统不论档次高低,均具有编程功能。因为编程过程的大为简化,使得机床操作者只要查阅、细读系统说明书就有能力编程。
从而使数控机床走向大范围、广领域的应用。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方法主要分为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两种: (1) 手工编程 手工编程是指从零件图纸分析、工艺处理、数值计算、编写程序单、直到程序校核等各步骤的数控编程工作均由人工完成的全过程。
手工编程适合于编写进行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的加工程序,以及程序坐标计算较为简单、程序段不多、程序编制易于实现的场合。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适应性较强。
手工编程方法是编制加工程序的基础,也是机床现场加工调试的主要方法,对机床操作人员来讲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2) 自动编程 自动编程是指在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系统的支持下,自动生成数控加工程序的过程。
它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快速运算和存储的功能。其特点是采用简单、习惯的语言对加工对象的几何形状、加工工艺、切削参数及辅助信息等内容按规则进行描述,再由计算机自动地进行数值计算、刀具中心运动轨迹计算、后置处理,产生出零件加工程序单,并且对加工过程进行模拟。
对于形状复杂,具有非圆曲线轮廓、三维曲面等零件编写加工程序,采用自动编程方法效率高,可靠性好。在编程过程中,程序编制人可及时检查程序是否正确,需要时可及时修改。
由于使用计算机代替编程人员完成了繁琐的数值计算工作,并省去了书写程序单等工作量,因而可提高编程效率几十倍乃至上百倍,解决了手工编程无法解决的许多复杂零件的编程难题。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0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