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变认知--树立良好的认知模式。事物本身并不可怕,而是我们对它的看法只看到了不好的一面。人能从挫折中收获很多的。
2,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总结经验教训,使之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培养将强的意志和毅力。
3,着重解决问题,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而不是逃避,给自己失败找理由。
4,学会自我安慰,认识到挫折和失败的普遍性。
5,做事前先把任何结果都想到了,这样就比较能接受结果了。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在你的估量范围内。
加油哦!
既然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有必要学会如何面对挫折。
如何应对挫折,提高挫折承受力,以下有一些建议。(一)正确认识挫折 要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首先要正确认识挫折,建立一个正确的挫折观。
在现实生活中,考试不理想、人际关系困难、生活不适应等挫折几乎每个人都曾遇到过。有的人总认为生活中的挫折、困境、失败都是消极、可怕的,受挫后往往悲观抑郁,甚至丧失了生活的勇气。
事实上,挫折并不都是坏事,处理得好的话,它也可以成为自强不息、奋起拼搏、争取成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生活中许多优秀人物就是在挫折磨练中成熟,在困境中崛起。
相反,过于一帆风顺的生活反而会使人耽于安逸、丧失斗志,在挑战到来时措手不及。因此可以说,挫折也是一种机会。
只要能坦然面对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就可以适应任何变化中的环境。(二)改变不合理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强烈挫折感的与其说是挫折、冲突,不如说是受挫者对所受挫折的看法,以及所采取的态度。
常见的不合理观念有以下几种。 (1)此事不该发生 有些人把生活中的不顺利,学习、交往中的挫折、失败看作是不应该发生的。
他们认为,生活应该是愉快的、丰富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和谐的、互助的。一旦生活中出现诸如人际之间的冲突,成绩滑坡,好友负心,评不上优秀等等事件,就认为它不应该发生,而变得烦躁易怒、束手无策、痛苦不堪、失去信心。
(2)以偏概全 有些人常常以片面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简单地以个别事件来断言全部生活,一叶障目。例如,有人对自己不友好,就得出结论说自己人缘不好或缺乏交往能力;一次考试不如人意,就认为自己彻底失败,不是读书的材料;一次失恋就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等,从而导致自责自怨、自卑自弃的心理而焦虑、抑郁。
以偏概全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的认识上,也表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中。例如,因一事有错而对他人全盘否定;因社会有缺陷,存在阴暗面,就看不到光明,而彻底丧失信心。
(3)无限夸大后果 有些人遇到的是一些小挫折,却把后果想像得非常糟糕、可怕。夸大后果的结果是使人越想越消沉,情绪越来越恶劣,最后难以自拔。
例如,一门功课考试不及格,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学不下去,毕不了业,找不到工作,人生没前途,生命没价值。这实际上是一种自己吓唬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的做法。
只有改变不良的认知方式、纠正错误的观念,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挫折带来的后果,从困难中看到希望。 (三)加强修养,勇于实践 为了提高挫折承受力,就应该主动地、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充满矛盾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磨练,向生活学习,而不是逃避社会。
同时,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道德修养、知识素养、培养“慎独”精神,养成冷静思考的习惯,经常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激励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积极主动的适应,勇敢顽强的拼搏,反复不懈的磨练,会使心理更趋成熟,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的能力,促进心理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四)优化自身人格品质 挫折承受力与人格特征有关。
以下几种人格类型的人常常容易引起挫折感。 (1)性情急躁的人 他们情绪变化大,易动怒,火爆脾气一点就着,常常因为一点芝麻绿豆的事而引起挫折感。
(2)心胸狭窄的人 他们气量小、好猜疑,喜欢斤斤计较,容易体验消极的情感。 (3)意志薄弱的人 他们做事缺乏耐力和持久,患得患失,害怕困难,只看眼前利益,经不起打击和挫折。
(4)自我偏颇的人 他们缺乏自知之明,或者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或者自卑自贱、畏首畏尾。 为了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每个人都应主动地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改变那些不适应发展的不良的人格品质。
重点应培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品质。自信才能乐观,乐观才能自信,两者相辅相成。
当遇到挫折、困境时,如果相信自己一定能取胜,那就会积极去改变现实,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这是自信的作用。乐观者在面临挫折、困境时,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能够透过表面的不利看到蕴藏在背后的希望,相信明天是美好的,从而信心十足地去战胜困难。
自强不息是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切成功者的共同特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挫折、逆境常常会出现,只有坚强不屈、顽强拼搏,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而那些一遇挫折就偃旗息鼓者,只能半途而废,永远不可能成功。
宽容豁达和开拓创新的人胸怀宽阔,对挫折不是被动的适应,一味的忍耐,而是面向未来,积极进取,勇于创造新生活。 因此,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应从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人手,从细微小事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实践中锻炼,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心理健康达到高水平的状态。
一、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是战胜挫折的前提.鲁迅说:“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厄运.”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挫折本身并不是导致情绪障碍的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看法、解释、信念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在我们对挫折案例的分析中发现,与其说遭遇的是挫折、困难、失败本身,还不如说是他们对挫折、困难、失败本身的认识以及所采取的态度.要有效应对挫折,首先需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二、把握正确的应对原则
把握正确的应对原则是战胜挫折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对挫折的有效应对,可以遵循如下原则:
1.接纳挫折拒绝逃避原则
任何人在其一生中都无法回避困难与挫折,只不过是有的人经历的多点,有的人经历的少点,有的人经历的重些,有的人经历的轻些,与其无法拒绝倒不如我们直接面对它、接纳它,如果我们一味地去拒绝它,甚至用逃避、对抗的方式来消极对待现实,最终会使我们在挫折面前丧失信心.我们要用积极进取的态度来看待挫折,挫折的发生有时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它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在接纳的同时,我们换个角度看看它,实际上有时我们从使人沮丧、绝望的挫折中又看到了希望,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暂时接纳它等待时间的评判.挫折不可避免,回避只是暂时的解脱,只有面对挫折,才能使自己走向成熟.
2. 正视挫折恰当评价原则
当挫折来临时,我们无需慌张,要沉着冷静恰当评价挫折的危害.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事,表面上感觉它的影响特别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对挫折本身的评价容易出现偏颇.一是过分概括化,即由一件事情的失败推断出自己在每个方面都不行的错误结论.这种不合理的信念会产生自责自罪、自暴自弃的心理及焦虑、抑郁的情绪.二是过分扩大化,即将一件很一般的事情的失败误认为是发生了非常可怕的事,把事情看成灾难性的、糟糕透顶的,从而一蹶不振.
3.利用挫折充分发展原则
在挫折面前,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挫折是心理预报系统.充分利用挫折的打击使自己的头脑更加清醒、冷静,更加客观、现实,通过探明挫折根源,我们可以找出失败的原因,对前面的努力进行总结、为后面的努力指明方向.从而有效的转化不利因素,增强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来完善和发展自己.学会“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才能体会“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正内涵.
4.挑战挫折灵活应变原则
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有挫折、失望,在挫折来临时,面对打击,我们如何维持内在的生命之火?这就要主动地去挑战挫折,主动接受挫折情境的考验,主动在生活实践中克服困难,在战胜挫折中取得经验,并不断成熟起来,培养良好的个性和积极进取的品质.具有较高挫折调节力的人,面临挫折不是被动承受,而是主动进击,努力改变.同时要善于灵活应变,及时理智地转移目标和情绪.在受挫后,及时调整近期目标,改变行动策略,从而切实起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作用.
三、运用适宜的应对方法
正确运用具体的应对方法是抵御挫折的关键.下面介绍几种应对挫折的心理调节方法.
1.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是一个人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作用.当我们遭遇挫折,受到沉重的打击时,当心灰意冷时,适当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增强信心,就能从内心给予自己新的动力与支持.
2.信念改变法
信念改变法就是用一些肯定的叙述来代替对自己的否定性对话,用积极的句子来代表你内心的一种真实愿望,让它把你所希望的东西带进自己的生活.有意识地进行积极、肯定的自我叙述性训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自己的信念系统,让你能够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为坚强的意志去面对周围的困难.信念的改变与强化并不是件特别容易的事情,肯定句很简单,但在运用它来改变我们对挫折与生活的部分看法时却十分困难,因为有些看法可能你已经坚持了好多年,用一些新的肯定句来对已有的信念进行洗刷和冲击,就会增加你内在的矛盾和冲突,或者是思维本身的惯性力量也在增加你接受新信念挑战的难度.积极、肯定的自我叙述性训练,刚开始时,就好像是在和过去的“你”作顽强的对抗,深深体会改变的困难,慢慢来,坚持下去,信念就会改变.你必须反复不断地去使用一些正面、积极的自我对话性句子,让其深深地渗透到你的生活实践中,最后彻底代替了你的否定对话和自挫想法,时间长了,它自然就融入到你的行为方式当中.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