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在做题。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主要记住前面的方法
1.强化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例如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
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我们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代币奖励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代币不会像原始强化物那样产生“咆足”现象而使强化失效。
3.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有时候我们所期望的行为在某学生身上很少出现或很少完整地出现。此时我们可以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行为的出现。例如,有人曾用行为塑造法让一个缄默无语的孩子开口说话。
4.示范法。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替代强化的含义是:当事人(学习者)因榜样受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由于范例的不同,示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辅导教师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电视、录像,有关读物提供的示范,角色的示范。
5.处罚法。处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处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价、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消一个愉快刺激。
⑴强化法.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⑵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用来做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以后,就发给相当数量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换取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⑶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当学生很少出现教师所期待的行为时,就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的行为的出现. ⑷示范法.观察教师呈现的范例(榜样). ⑸惩罚法.用处罚消除不良行为. ⑹自我控制法.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答案】见解析【答案解析】行为改变技术主要包括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行为塑造法、自我控制法、代币法。
(1)强化法又称奖励强化法,是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 其原理为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2)系统脱敏法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是将放松训练和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
(3)行为塑造法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研究结果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模式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是操作条件作用法强化原则的有力应用之一。 (4)自我控制法简称自控法,是一类促使病人学会控制自己行为和情感的治疗方法,重点学会自我控制的技术。
(5)代币法是行为疗法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也称表征性奖励制。用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用惩罚消除不良行为而达到目的。
代币法就是运用代币并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对符合要求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
很多人想改变自己、激励自己进步,特别是改变自己的内在思想、意识、理念向好的方向上进。
但可能苦于缺少有效的方法而苦恼,特别对于无法管住自己的人。 其实一个古老的办法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看似简单的道理,大家是否在积极使用呢?大家在积极地接近“朱”还是“墨”,还是无所谓呢? 脑神经科学研究的突破进展,在1998年证实人类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是人类模仿本性的原因所在,比如当人们看到有人在踢球时,其大脑的镜像神经元模仿此动作,并预期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因此我们所视见身边的人行为以及我们看到的影视中人的行为都将在我们的大脑中重演,将影响我们自身的大脑意识,如果所视所听的行为重复地足够多次,也就在我们大脑中重演的次数多,将深刻改变我们和导致行为,这就是“耳熏目染”,我们身边的人和影像对我们有巨大的影响,包括父母、朋友、同学、同事、领导、邻居,更包括影视剧电视节目等。
出自晋·傅玄《太子少傅箴》的“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正是人类有模仿他人本性的表现。
也正如当年的孟母三迁居所希望有好的邻居周边,最终深刻影响和造就了儒家圣贤――孟子。孟子的故事相信对于家长而言,也要仔细思索。
因此如果大家如果打算改变自己,令自己更加积极上进,一方面自己可以接近优秀的人士并得到交流和沟通和身边的追随;另一方面,如果身边没有这样的条件,我们完全根据镜像神经元原理,寻找看积极影视内容,找到积极励志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励志的电影在网上很容易搜索到,大家可以去找找,后面老虎也会整理推荐一些电影给大家),也包括积极题材的电视节目,让影视中的优秀人物积极影响自己,一定也能起到效果。这些素材每周都看一部,并且撰写读后感和自己立志要改变自己的计划,并且严格行动实施,一定会有收获和见证自己的进步。
另外,还可以给自己找一个积极向上的偶像人物或老师或楷模或标杆,以榜样为力量,激励自己上进。 当然,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威力很大,大家可以积极去尝试使用。
然而也要避免镜像神经元的反面效果,如果我们每天看的影视内容是无聊题材、暴力题材、不良题材,或者我们的偶像是负面形象,或者我们的身边多恶友缺良友,那么则是在渐渐抹杀自己内心的光明和向上的机会。 毫无疑问,确实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人士,他们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胸怀远大梦想,驱动他们在困境逆境乃至恶劣的周边环境中杀出重围,脱颖而出。
然而这个对于大多数的我们而言,毕竟是个传说。
管理心理学认为,改变人的行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因为人的行为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仅仅改变人的某一方面还不能改变人的行为,从个体行为的内部因素来分析,行为的改变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改变。
知识的改变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必要的条件。知识的改变一般来说比较容易做到,它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听报告、看文件报纸、个人进修和信息交流等途径来改变人的知识结构,使人认识到改变行为的必要性;二是态度的改变。
态度与知识不同,它是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倾向,与人们的认识是不可分割的。态度中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成份,并非理智所能随意驾驭的。
另外,态度的改变还常常受到集体、亲友、朋友等态度的影响。并且要经过一个服从、认同、同化的变化过程,因此,态度的改变要比知识的改变困难一些;三是行动的改变。
行动的改变是行为结构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方面,在行为改变过程中,从认识和态度的改变到行动的改变是一次飞跃,认识和态度的改变是行为的前提条件,行动改变是行为改变的最终结果,只有改变了人的行动才能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因此,行动改变比前两种改变更困难、更重要。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