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几种正确方法
家庭教育的几种正确方法
家庭教育要讲究方法。只要方法运用得当,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如果选用不当,则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劳而无功。下面向大家推荐几种家庭教育的方法。
一、榜样示范法。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示范,榜样。让他有可以模仿和学习的的对象。首先要是注意身教,即父母要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教育孩子;再者榜样引路,即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或孩子身边的先进人物以及同伴中的佼佼者来教育孩子。
二、谈话疏导法。
即家长就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方面的知识和孩子交谈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应保持气氛轻松,这样才利于孩子畅所欲言,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或掌握知识的状况。谈话疏导法一般同讨论法在结合在一起使用。其具体方式有交谈、疏导、提问、讨论、说服等,重在一个“谈”字上。
三、表扬激励法。
就是家长应该运用一定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激发、鼓励其正确行为的方法。其具体方法有:奖励,对孩子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赏;表,对孩子取得的成绩或进步给予正面肯定;定目标,给孩子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让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四、潜移默化游戏法。
即运用游戏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增长孩子知识的方法。游戏深受每个孩子的喜爱,在他们喜欢的活动中,才更会主动地乐意接受知识和教育。
五、惩罚警戒法。
就是家长要运用强制的手段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法有批评、训斥、罚站、关紧闭等。要让孩子为所犯的过错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知道什么不该做。
杰出的父母只做三件事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2、不当“裁判”,学做“啦啦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
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啦啦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啦啦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
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
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
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
家庭的教养方式分成三类,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
1.权威型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儿童的一切都是由父母来控制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甚至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2.放纵型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对儿童过于溺爱,让儿童随心所欲,对儿童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
3.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儿童处在一种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中,父母与儿童处在一种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中,父母尊重儿童,给儿童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能够使儿童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研究也发现,在这种民主、尊重的教养方式下,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显著偏低。
1、心平气和的力量
面对孩子的成长,一定要永远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保持给孩子正能量。大人们习惯于把自己在社会中间的失落所得到的不公平转化成怨气再散发出来,你的态度是负面的,你负面的态度一定会影响到你的孩子,你的孩子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是负面的。
当父母的情绪被孩子可预料的时候,你的情绪被孩子认为能够接受的时候,你做父母才是合格的。
2、一定要给孩子立规矩
家长要给孩子立规矩。而这些规矩也是要符合人性的。比如他给儿子立的规矩是,孩子不能用电脑玩游戏,玩游戏要有时间限制,并且书房门不能关不能锁。要让孩子知道得到一些东西,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的。此外,一旦定好了规矩,夫妻一定要保持一致。
3、要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和精神
一定要影响孩子多读书,父母最好要和孩子一起读书。我现在还坚持每天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从小培养读书的习惯和爱好,对孩子的影响将是一生的。
4、论逆商的能力到底有多大
孩子们从小就要有受挫折的能力。对于抗击打的能力,只有大人有了,才能传递给孩子。
当你有逆商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人生当中出现的很多困境,痛苦,失败,甚至是在为你未来一个更大的目标在做准备,大人一旦有这样的胸怀,就不会太在意你孩子的成绩是班里第一名、第二名。
你的孩子有没有逆商,能不能承受住打击,打击以后还能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你的孩子有没有情商,跟人打交道是不是特别流畅,做人做得非常到位,赢得周围朋友的信任这种能力就变得非常重要。
5、母亲引导的力量
中国90%以上的家庭都是母亲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多,因此母亲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变得尤其重大,只要是妈妈当不好,孩子就一定不好,这是必然的。
参考资料:人民网-家庭教育的五大“秘密” 心态要平和
1、民主型:父母给予孩子健康的爱,所谓健康,就是不忽视,不溺爱,适当鼓励和惩罚,让孩子觉得安全;让孩子有机会自己做决定,而不是父母包办一切。
这样的孩子更加自信、自立。 2、专制型:专制下的孩子没有自己做选择和决定的权利,父母替他们决定一切,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话就是不可违抗的命令。
3、溺爱型:父母替孩子包办一切,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样成长出来的孩子不会为他人着想,过分自我。 4、冷漠型:父母总是忽视、漠视孩子。
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关爱和温暖,这样的孩子总是沉迷网络或者加入社会不良团伙,以其他方式满足自己对父母关爱的需求。 5、分歧型:在孩子管教方面,父母双方意见背道而驰,因此,家庭经常发生冲突,孩子也无所适从。
(一)、环境熏陶法
1、组织相应的家庭生活
2、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
(二)兴趣诱导法
1、了解孩子的喜好
2、提供新异的刺激
3、激发孩子的欲望
4、趣味盎然地施教
(三)、暗示提醒法
1、多与孩子沟通
2、多种方式暗示
3、巧妙使用反暗示(大班年龄段的孩子使用)
(四)活动探索法
1、开展体育活动
2、组织游戏活动
3、倡导劳动活动
4、鼓励探索活动
(五)榜样示范法(身教重于言教)
1、父母自身树立榜样
2、借助文学作品榜样
3、利用孩子同伴榜样
一、家庭教育概述。
指出父母应当了解的家庭教育理念,分析我国当代农村与城市中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爱孩子的艺术。
分析家庭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如何表扬与批评孩子,与孩子交流要讲究艺术。
三、对孩子的德育教育。
指出我们应当培养孩子的爱心,责任心,指导孩子塑造良好形象。
四、智育教育。
培养孩子的智力 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与性格。发展孩子的记忆力,观察力和注意力。
五、帮助孩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指出三者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三方面的教育。
六、家校合作。
针对家长与教师对家校合作的不同态度,指出如何做好家校合作,帮助家长调整教育方式,配合学校共同实现对孩子的培养。
七、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从居家安全,外出安全,避免自然灾害的危害,避免人为伤害几个方面谈家庭安全教育的问题。
不同类型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我们必须对此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溺爱型
溺爱型是一种需要否定的教养模式。爱孩子是人类的天性,孩子需要爱。但这类父母首先应当认识爱与溺爱之间的区别。如果可以使他将来发展成身心健康的人,即使这种行为看来是冷淡甚至是“残酷”的,实际上也是爱。反过来,如果性足以妨碍健全人格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获得,那么,即使看上去实际上就是溺爱了。
我班的陆锶小朋友就属于典型的溺爱型教养类型。。父母家人对她的溺爱导致她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放纵的坏习惯。她有一头长发,有一天晚上心血来潮要剪头发,父母说等明天到理发店去剪。可她却把自己关在卫生间,自己拿剪刀把头发剪得乱七八糟。剪坏了头发还乱发脾气,父母却干着急也没办法。
持这种教养态度的父母要注意:对孩子应当严格要求,要把孩子放在恰当的位置上。不要太关心孩子,随时问他这样那样;不要太亲近孩子,让孩子充分自由地活动;不要给孩子一切他想要的东西,孩子从小应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不要过于夸奖孩子。
〈2〉专断型
专断型的教养方法塑造了孩子逆反心理极强的反社会人格,是完全不可取的。去年年底,人民网、人民法院网等媒体评选的“2003年全国十大刑事案件”,第一大案是连夺17条人命的黄勇杀人案。在黄勇的成长经历中,缺乏人生导师的引导,他就象荒原里的一棵野草,固执地自顾自地成长。黄勇性格孤僻,因为倔强而常挨父亲的打骂,父子关系非常紧张。专断型的教养方式使黄勇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最终形成了反社会人格。所以,加强民主意识是这类父母提高教养质量的当务之急,只有在民主的气氛中,家长的教育才能得到心悦诚服的接受。
持这种教养态度的父母要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调整对孩子的期望,不要勉强孩子做他所不能胜任的事。不要对孩子过于严厉,要理解孩子,善于发展孩子的特长。批评孩子时,要注意态度与效果。
〈3〉纵容型
我班的袁康小朋友就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他的父亲因殴打他母亲被判刑入狱,他母亲抛下襁褓中的他远走他乡,他爷爷奶奶又管不了他。他打人、偷拿幼儿园和小朋友的东西、上课时自由散漫、跑来跑去、爱说谎,每天都有孩子告他的状。我们对他万般教育,他每次都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作为他的监护人,他的爷爷奶奶没有对他进行管教,而是放任自流,不能不令人痛心。
纵容型是一种应当否定的教养方式。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是冷漠的、忽视的、不负责任的。这类家长应该明确,教育子女是每位父母的天职,父母没有理由可以推托这个责任。父母应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4〉民主型
纵观当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都生长在民主的家庭中。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既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朋友的关系。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安全、温暖如鱼得水。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积极的情感交流,父母既尊重理解孩子,又对孩子处处提出严格要求;既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又积极鼓励孩子爱猫扑.爱生活自主,激励孩子去做喜欢而又力所能及的事。
从家长行为看孩子心理发展的后果,无疑,这是最佳的教育模式,也是唯一值得推崇的模式。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要求父母自身心里健康,只有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有可能对孩子施以民主的教育方式,要通过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来形成现代教育观念。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7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