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书单是我几年前在报纸上看到的,之后就照着读了,同道共勉哈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这些童蒙就是基础的,浅显,重在道德培养)
《大学》(儒家纲领)
《论语》《孟子》(人伦修养,人伦道德)
《中庸》(由天道论人道,由人道论天道)
《易经》(了解诸卦,精读“文言”、“系辞”、“说卦”)
《书经》(《尧》、《舜》二典即可,《洪范》亦可读)
《诗经》(重《国风》、《小雅》)
《礼记》(《礼运》《学记》《王制》《儒行》《月令》可粗读)
《左传》《墨子》(选读《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无志》、《非命》)
《老子》《庄子》《荀子》(全读,精《性恶》、《修身》、《劝学》、《礼论》)
《韩非子》《坛经》《近思录》《传习录》《史记》(重列传)《资治通鉴》《楚辞》《文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以上两部我认为是诗词部分的最低标准)《唐宋文选》,可辅读《文心雕龙》《诗品》
哗,手打很累。这个是我当时抄的清单,都是按顺序的,希望可以帮到你哈
国学教育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学生学会了多少汉字,记忆了多少诗词,书写出多少精彩的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国学教育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民族精神的洗礼,培养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对整个民族的热爱之情。中学语文教学对于国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国学教育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中学语文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性格情操和国学底蕴,从中汲取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弘扬民族精神。
古典诗词是中华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有效的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就是在推动国学教育的发展。古典诗词教学作为中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题,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来更好地认知和感悟中国古典诗词里面的内涵和精神。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感知能力。通过有效的朗读方式或是联想能力,将学生引入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再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开拓学生的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水平,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例如,在进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而感受到作者大气磅礴的情怀,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想象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景象,感受到苏东坡豪放不羁的写词风格。
儒家传统思想作为中国数千年的正统思想在中国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儒家文化也是中华国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孟子》等著名的儒家著作都被选录进了中学语文教材,其他的文言文课文也是儒家传统思想的产物。在这些课文教材的学习中,教师不单单应该传授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也应注重对学生人生理念、道德水平和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对于学生更好地提升文字的运用能力和对中华国学的认知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通过在语文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大量仿写的写作,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效评价,通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为学生更好地接受国学教育奠定良好地基础。组织和鼓励学生创立文学社和各类学生报刊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进而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
国学教育对于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无论是对于古典诗词的认知,从而切实提高国学教育的教学质量。除此以外,语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相当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而有效保障国学教育的教学效果。中学语文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对于当今教育的新观念有清晰的认知,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注重对于自己国学修养水平的提高。通过积极学习、广泛阅读与积累,培养自身足够的文化底蕴,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于教材的钻研,还要大量阅读各类文学作品,提高对于国学教育的感悟力。
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国学教育的时候,要时刻清楚最重要的任务在于有效培养和熏陶学生良好的人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可避免造成很多价值观的扭曲和个人素养的缺失,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起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而这恰恰离不开国学教育。通过国学教育,能够让学生对于良好人格和正确价值观具有直观的感性认知,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写作教学和语文课外活动等不同教育方式,有效进行不同教育方法且具有人文性气息的国学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全饱满的人格。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教育,就是为了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性格情操和人生观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使之成为具有传统美德、健全性格、热爱民族文化的新一代人才,让学生肩负起传承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明的历史使命。
想要培养国学素养,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国学。
“国学”的现在涵义是“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的,所以国学无可争议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
国学也可以指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
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人学到知识就应该常常去实践,去体悟,这就是古人说的修身。
儒学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放在第一位,可知涵养正气,修练品德,开启人的智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立业之基础。现在有许多人,把国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象学化学物理一般,似乎能背下来,了解意义就说学懂了。
所以他们喜欢寻文字中的奥义,谈玄论道,但不喜欢去实践,认为这些太简单了。更有一些人喜欢研究玄妙之学,以为是脑子灵光,但究其实其基础很薄弱。
他们这种做学问的态度是不正确的,没有领悟到国学的深理。孔子说,如果他五十岁以后能学易,就能无大过了。
可见孔子学易的目的是为了明人生,使自己的修为中少犯过错。孔子如此大的学问,他要象普通人一样学易还不容易,但他学易是想确确实实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有以前深厚的修为,去详研易理而深悟宇宙,最后而知天命。
孔子的修养是一步一步的,不可能一步而能登天。国学之学习其实并不难,非常简单,如扔一块石头一般。
佛家有一小故事,有位禅师对僧人们说,学佛其实很简单,就象举起自己的双手一样容易,就让这些僧人练习举手,日日练习,不得间断。这些僧人开始还都在练习,日子一长就怀疑了,说这不是佛法,都不练了。
只有一位僧人,他不顾别人,独自一人坚持不懈。终于这位禅师对坚持练习的僧人说,你已经悟到佛法真谛了,并传其衣钵。
《论语》中一些理也非常简单,如不要巧言,要时时省察自己,对朋友要讲信等,人人都能做得到,是平常朴素平凡的道理。但正因为其理朴素而平凡,却包含着真理。
人可以一时能行善,但要坚持行善就难。坚持就是修养,克服自己暴露出来的缺点,使自己心态趋向于安和镇定,而少为外界私心所干扰。
但很多人就是如此,因为简单而不去行,不去实践,所以失去了修养的基础,如此就无法进阶学问之门了。做学问,人们常说智慧,那么什么是智慧呢?“莫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能知已的人是智人,知已就能知人,就能知宇宙人生。学问除多闻,多问,还需多思,如此疑惑大解也就是心悟了,此悟是在实践中来,而生真知。
《论语》中“贫而乐,富而好礼。”这就是一种淡泊名利,心境安然的超然心态,如此心态,不以物喜不以物忧,心宁而思畅,是大智慧者修养。
人无忧,则思无滞碍,能通明观察,而得常人所难理解妙理,这就是为什么修身能开启人智慧的原因。人的行为合于道,顺于天时,心态必定是顺畅的,他们比没有修身的人智慧高是合乎常理的。
“吾日三省乎吾身。”非常朴实的一句话,有人说这话太简单了,我真想说他几句,简单吗?理解是简单的,但理解又什么用呢?就象僧人举手一般,最后没几个紧持到最后。
这句话在修养中非常重要,修身就是要时时反观自己,知道自己的过错,知道自己的不足,并时时加以纠正,如此学问才会长足进步。一个人做学问,最怕三天打鱼,二天晒网,外境一来,就放纵自己,不反省自己,稍有些长进,一放纵,老毛病又犯了,不但于学问无进,并且使老毛病更加顽固,做学问人于此不可不慎。
现在人开始懂得了,人心应该向善,一步步完善自己。千里之足始于足下,百层的高楼都是一砖一瓦添加上去的。
人们在学问之初不要好高骛远,应从实际里地简单做起,使自己确实感到有体会,确实感到“乐在其中”。国学很简单,就象迈开自己的腿一样方便,但一步一步就可以行千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