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者为维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计划、调整和评价而制定的制度、组织方法和手续的总称。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按控制实施的范围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一般控制是指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开发、应用环境等方面进行的控制。目的是建立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活动整体控制的框架,并对达到内部控制的整体目标提供合理的依赖程序。
一般控制的内容
1、组织与管理控制。基本要求是权责的划分和职能的分离。
包括电算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分离,电算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人事控制,业务授权。
2、应用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为保证计算机AIS开发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而设计的控制。
3、计算机操作控制。用于控制系统的操作,其目的是通过标准的计算机操作来保证信息处理的高质量、减少差错的发生和未经批准而使用数据和程序的机会。包括操作计划、机房守则、操作规程、上机日志记录。
4、硬件和软件控制。通过硬件、软件控制来尽可能发现错误。
5、系统安全控制。是指防止影响系统安全的因素危及系统的安全,发现系统中的安全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使系统恢复正常的措施及实施。包括硬件安全控制、程序与数据的安全控制、环境安全控制、防病毒的软件接触系统等。
6、系统文档控制。要建立文档管理制度及安全保密制度
应用控制是系统会计应用方面的具体控制。目的是对会计应用建立具体控制过程,从而确保全部的经济业务都经过授权和记录,并进行完整、准确和及时的处理。
应用控制的内容
1、输入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采集控制。措施有用户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标准化的凭证格式、制定凭证编制程序、凭证审核、手续控制、凭证更正规程、批量控制等。
数据输入控制。注意凭证输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2、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业务时序控制。
数据有效性检验。措施主要有文件标签校验、业务编码校验、顺序校验。
程序化处理有效性检验。发现错误的方法有:计算正确性测试、数据合理性检验、交叉汇总检查、错误更正控制、数据点技术。账务处理系统中可采用以下控制方法:余额合理性检查、试算平衡检查、总账和明细账核对检查。
3、输出控制。输出控制用于确保:第一,计算机处理的输出结果准确无误;第二,输出结果仅限于经过批准的人员;第三,输出及时地提供给适当的经过批准的人员。主要控制措施有:
输出授权控制。
输入过程的控制总数与输出得到的控制总数相核对。
审校输出结果,检查正确性、完整性。
将正常业务报告与例外报告中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比。
设置输出报告改送登记簿,记录报告恬送份数、时间、接受人等事项。
制定输出错误纠正和对重要数据进行处理的规定。
一、平时常见的微机故障现象中,有很多并不是真正的硬件故障,而是由于某些设置或系统特性不为人知而造成的假故障现象。
认识下面的微机假故障现象有利于快速地确认故障原因,避免不必要的故障检索工作。 1、电源插座、开关 很多外围设备都是独立供电的,运行微机时只打开计算机主机电源是不够的。
例如:显示器电源开关未打开,会造成“黑屏”和“死机”的假象;外置式MODEM电源开关未打开或电源插头未插好则不能拨号、上网、传送文件,甚至连MODEM都不能被识别。打印机、扫描仪等都是独立供电设备,碰到独立供电的外设故障现象时,首先应检查设备电源是否正常、电源插头/插座是否接触良好、电源开关是否打开。
2、连线问题 外设跟计算机之间是通过数据线连接的,数据线脱落、接触不良均会导致该外设工作异常。如:显示器接头松动会导致屏幕偏色、无显示等故障;又如:打印机放在计算机旁并不意味着打印机连接到了计算机上,应亲自检查各设备间的线缆连接是否正确。
3、设置问题 例如:显示器无显示很可能是行频调乱、宽度被压缩,甚至只是亮度被调至最暗;音箱放不出声音也许只是音量开关被关掉;硬盘不被识别也许只是主、从盘跳线位置不对……。详细了解该外设的设置情况,并动手试一下,有助于发现一些原本以为非更换零件才能解决的问题。
4、系统新特性 很多“故障”现象其实是硬件设备或操作系统的新特性。如:带节能功能的主机,在间隔一段时间无人使用计算机或无程序运行后会自动关闭显示器、硬盘的电源,在你敲一下键盘后就能恢复正常。
如果你不知道这一特征,就可能会认为显示器、硬盘出了毛病。再如Windows、NC的屏幕保护程序常让人误以为病毒发作…… 多了解微机、外设、应用软件的新特性、多向专家请教,有助于增加知识、减少无谓的恐慌。
\[]5、其它易疏忽的地方 CD-ROM的读盘错误也许只是你无意中将光盘正、反面放倒了;软盘不能写入也许只是写保护滑到了“只读”的位置。发生了故障,首先应先判断自身操作是否有疏忽之处,而不要盲目断言某设备出了问题。
微机故障常见的检测方法 1、清洁法 对于机房使用环境较差,或使用较长时间的机器,应首先进行清洁。可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外设上的灰尘,如果灰尘已清扫掉,或无灰尘,就进行下一步的检查。
另外,由于板卡上一些插卡或芯片采用插脚形式,震动、灰尘等其他原因,常会造成引脚氧化,接触不良。可用橡皮擦擦去表面氧化层,重新插接好后开机检查故障是否排除。
2、直接观察法 即“看、听、闻、摸”。 “看”即观察系统板卡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
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造成短路),也可以看看板上是否有烧焦变色的地方,印刷电路板上的走线(铜箔)是否断裂等等。 “听”即监听电源风扇、软/硬盘电机或寻道机构、显示器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声音是否正常。
另外,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常常伴随着异常声响。监听可以及时发现一些事故隐患和帮助在事故发生时即时采取措施。
“闻”即辨闻主机、板卡中是否有烧焦的气味,便于发现故障和确定短路所在地。 “摸”即用手按压管座的活动芯片,看芯片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
另外,在系统运行时用手触摸或靠近CPU、显示器、硬盘等设备的外壳根据其温度可以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用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发烫,则为该芯片损坏。 3、拔插法 PC机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主板自身故障、I/O总线故障、各种插卡故障均可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
采用拔插维修法是确定故障在主板或I/O设备的简捷方法。该方法就是关机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是该插件板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
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拔插法的另一含义是:一些芯片、板卡与插槽接触不良,将这些芯片、板卡拔出后在重新正确插入可以解决因安装接触不当引起的微机部件故障。
4、交换法 将同型号插件板,总线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号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判断故障所在。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判断故障部位,无故障芯片之间进行交换,故障现象依旧,若交换后故障现象变化,则说明交换的芯片中有一块是坏的,可进一步通过逐块交换而确定部位。
如果能找到相同型号的微机部件或外设,使用交换法可以快速判定是否是元件本身的质量问题。 交换法也可以用于以下情况:没有相同型号的微机部件或外设,但有相同类型的微机主机,则可以把微机部件或外设插接到该同型号的主机上判断其是否正常。
5、比较法 运行两台或多台相同或相类似的微机,根据正常微机与故障微机在执行相同操作时的不同表现可以初步判断故障产生的部位。 6、振动敲击法 用手指轻轻敲击机箱外壳,有可能解决因接触不良或虚焊造成的故障问题。
然后可进一步检查故。
主要分三种:
开环控制:这类数控系统不带检测装置,也无反馈电路,以步进电动机为驱动元件。
半闭环控制:反馈电机或丝杠的转动量,中间的配合间隙误差不能反馈补偿,常用伺服电机。位置检测元件被安装在电动机轴端或丝杠轴端,通过角位移的测量间接计算出机床工作台的实际运行位置。
闭环控制:通过光栅尺反馈工作台的位置信号,反馈精度比半闭环高,但是不稳定,中间环节间隙大的话将会有震荡。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在机床工作台上,用以检测机床工作台的实际运行位置(直线位移)。
一般安全检查的方法有如下四种:
1经常性检查:是指安全技术人员、车间和班级干部及职工对安全工作所进行的日查、周查和月查,其目的是辨别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并通过检查加以控制和整改,以防止事故发生。
2定期安全检查:是企业或主管部门根据生产活动情况组织的全面安全检查,如季节性检查、季度检查、年中或全年检查等。
3专业性安全检查:是根据设备和工艺特点进行的专业检查,如电气、锅炉、防火、防爆检查等。
4群众性检查:是指发动群众普遍进行的安全检查。
这个问题有点大,但综合起来说无非包括5个方面: 1、产品生产前的预防——供应商管理、物料试用管理、进货检验、通过DFMEA(设计失效模式分析与对策)、PFMEA(过程失效模式分析与对策)、CP(控制计划)、WI(作业指导书)等等文件,对人、机、料、法、环、测六要素进行周密的分析评估与对策设计。
2、产品生产中的工序控制——人员资质确认、设备点检、物料点检、首件检验等开线检查,开线后的巡检、工序检验、质量统计与控制、生产异常处理等。 3、生产后的质量分析与处理——成品入库检验、库房储存管理、出库管理。
4、售后服务——客户服务管理。 5、综合质量管理——质量统计数据分析、按80/20原则的质量问题处理、根据持续改进原则提出的质量改善等。
顺便提一句,不同的产品适用不同的质量管理体系。如ISO9000是通用的基本质量管理体系,根据软件产品的特点专门开发一个子集ISO9000-3;QS9000/TS16949专门针对汽车产品链。
行业特点决定了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燃油喷射控制-------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
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喷油量控制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控制内容,电子控制单元(ECU)主要根据进气量确定基本的喷油量,再根据其他传感器(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信号对喷油量进行修正,使发动机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均能获得最佳浓度的混合气,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除喷油量控制外,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还包括喷油正时控制、断油控制和燃油泵控制。
2、点火控制-------电控点火系统(ESA)
电控点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点火提前角控制。该系统根据各相关传感器信号,判断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和运行条件,选择最理想的点火提前角,点燃混合气,从而改善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以实现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降低排放污染的目的。此外,电控点火系统还具有通电时间控制和爆燃控制功能。
3、怠速控制--------怠速控制系统
怠速控制(IS(:)系统是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其功能是在发动机怠速工况下,根据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空调压缩机是否工作、变速器是否挂入挡位等,通过怠速控制阀对发动机的进气量进行控制,使发动机随时以最佳怠速转速运转。
4、排放控制-------排放控制系统
其功能主要是对发动机排放控制装置的工作实行电子控制。排放控制的项目主要包括:废气再循环(EGR)控制,活性炭罐电磁阀控制,氧传感器和空燃比闭环控制,二次空气喷射控制等。
5、进气控制-------进气控制系统
进气控制系统的功能是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对发动机的进气进行控制,以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从而改善发动机动力性。
6、增压控制-------增压控制系统
增压控制系统的功能是对发动机进气增压装置的工作进行控制。在装有废气涡轮增压装置的汽车上,ECU根据检测到的进气管压力,对增加装置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增压装置对进气增压的强度。
7、巡航控制--------巡航控制系统
驾驶员设定巡航控制模式后,ECU根据汽车运行工况和运行环境信息,自动控制发动机工作,使汽车自动维持一定车速行驶。
8、警告提示
由ECU控制各种指示和报警装置,一旦控制系统出现故障,该系统能及时发出信号以警告提示,如氧传感器失效、油箱油温过高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2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