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防护
缩短照射时间,在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剂量与时间成正比。通过控制接触放射源或受照时间,可以达到减少受照剂量的目的。
2、距离防护
增大与源的距离人体受到照射的剂量率是随离开电离辐射源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少。对γ点状源,剂量率与距离成反比;也就是说,距离增大1倍,剂量率减少原来的14。可见,利用距离进行防护的效果十分明显。
3、屏蔽防护
设置防护屏障为了达到有效的防护目的,在人体与放射源之间设置屏蔽,使射线逐步衰减和被吸收,进行屏蔽防护时,应根据辐射源的类型、活度和用途做出合理的设计。
扩展资料:
天然放射源:
天然地,地球上有28种化学元素具有放射性,其中有34种放射性同位素是在太阳系形成前就存在的,长寿命的如铀和钍,短寿命的像镭及氡,称为天然放射性。
地球上放射性的来源是原初核合成和其后的各种核燃烧过程的残留物。长寿命的放射性核素存在在自然界岩石中,宇宙射线也会形成自然界中少量的放射性核素。在地壳中核素的衰变对地球内部的热量产生有一定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照射
外照射防护措施有哪些:(1)缩短在沾染区通过和停留的时间:要保证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问题缩短在沾染区停留的时间。
必要时采取轮流作业法,控制个人受照射剂量。当需要通过沾染区时应选择较窄的、道路平坦的、辐射级较低的地段通过,或乘坐车辆通过,缩短通过的时间。
(2)推迟进入沾染区的时间:进入沾染区越迟地面辐射级越低,人员所受外照射剂量就越小。所以在条件许可时,人员应推迟进入沾染区。
(3)利用屏蔽防护:人员在沾染区工作,应尽可能问题进入工事、民房、车辆、大型兵器内或利用地形地物屏蔽防护,减少受照剂量。(4)清除地表的污染物:在需要停留处及其周围,铲除5~10cm厚的表层土壤、或用水冲、扫除等措施去除表层尘土,可降低所在位置的辐射级。
实践证明,在开阔地域内,如铲除直径6m的圆面积的表层土壤,则中心位置的辐射级可降低一半以上。(5)应用抗放药物:因任务需要而进入沾染区的人员,有可能问题受到超过战时控制量的照射时,尤其有可能问题超过1Gy剂量时,应事先应用抗放药物。
从沾染区撤出的人员,如已受到较大剂量照射者,也应尽早应用抗放药物,心理可以减轻辐射损伤。
外照射防护三要素:时间、距离、设置屏蔽。所以外照射的基本防护措施从这三个方面出发,主要有:控制受照时间,比如提高操作熟练度,适当减少工作时间;增大与放射源之间的距离,如使用自动化工具进行操作等;在辐射源与操纵员之间设置有效的屏蔽物等。
内照射主要是放射性核素的吸入和食入,因此三要素同样适用与内照射。比如减少在辐射工作环境中的停留时间(即居留因子),远离辐射工作环境,佩戴口罩,穿着防护服,不要在工作区域饮水和饮食,不要使用受到辐射污染的食品等。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外照射防护三种方法:
1.时间防护
在剂量率一定的情况下,人体接受的剂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受照料时间愈长,所受的累积剂量也愈大 。所以在从事放射工作时,尽量缩百短操作时间,做到熟练、迅速、准确。这是最省钱而效果显著的 办法 。
2.距离防护
如果把辐射源看成点源,受照剂量与离放射源的距度离平方成反比,所以增 加与放射源的距离是非常有效的防护措施。
3.屏蔽防护
在反应堆、加速器及高活度辐射源的应用中,单靠缩短操作时间和增大距离远远达不到安全防护的要求,此时,必版须采取适当的屏蔽措施,使之在某一指定点上由辐射源所产生的剂量降低到有关标准所规定的限值以下,在辐射防护中把这种方法称为屏蔽防护。
内照射防护的方法:
内照射主要是放射性核素的吸入和食入,因此外照射防护三种权方法与内照射。比如减少在辐射工作环境中的停留时间(即居留因子),远离辐射工作环境,佩戴口罩,穿着防护服,不要在工作区域饮水和饮食,不要使用受到辐射污染的食品等。
1.屏蔽方式 根据防护要求的不同,屏蔽物可以是固定式的,也可以是移动式的。
固定式:防护墙、地板、天花板、防护门、观察窗等。移动式:包装容器、各种结构的手套箱、防护屏及铅砖等。
2.屏蔽材料 用作γ射线和X射线的屏蔽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辐射源的活度、用途和工作性质来具体选择屏蔽材料。总之:屏蔽材料的选择,既要考虑使用需要,又要考虑成本及材料 3.屏蔽设计的内容 屏蔽设计的内容包括:选择合适的屏蔽材料、确定屏蔽的结构形式、计算屏蔽层的厚度、妥善处理散射和孔道泄漏等问题。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孙国廷
放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为了达到防护目的,按照剂量限制的基本原则,减少各类人员的内、外照射剂量,应采取的方法有:
(1)控制辐射源的质与量,是根治放射损害的方法。在不影响应用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辐射源的强度、能量和毒性。
(2)减少照射时间,外照射的总剂量与总照射时间成正比,因此必须昼减少受照射时间。可采取减少不必要停留时间、轮换作业、提高操作技术等措施,减少个体受照射时间。
(3)加强屏蔽防护。在放射源与人员之间设置防护屏,吸收或减弱射线的能量。
(4)距离防护。点状放射源的剂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操作中应尽可能远离放射源,切忌直接用手持放射源。
(5)围封隔离。对于开放源及其作业场所必须采取“封锁隔离”的方法,把开放源控制在有限空间,防止向环境中扩散。
(6)除污保洁。操作开放型放射源,使用开放型放射性元素时,要随时清除工作环境介质的污染,监测污染水平,控制向周围环境的大量扩散。
(7)个人防护。要合理使用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工作鞋帽、服装等;遵守个人防护规则,在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中,禁止一切可能使放射性元素侵入人体的行为,如禁止饮水、吸烟、进食、化妆等。
1.屏蔽方式 根据防护要求的不同,屏蔽物可以是固定式的,也可以是移动式的。
固定式:防护墙、地板、天花板、防护门、观察窗等。移动式:包装容器、各种结构的手套箱、防护屏及铅砖等。
2.屏蔽材料 用作γ射线和X射线的屏蔽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辐射源的活度、用途和工作性质来具体选择屏蔽材料。总之:屏蔽材料的选择,既要考虑使用需要,又要考虑成本及材料 3.屏蔽设计的内容 屏蔽设计的内容包括:选择合适的屏蔽材料、确定屏蔽的结构形式、计算屏蔽层的厚度、妥善处理散射和孔道泄漏等问题。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