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瞎闹腾729浅析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及基本方法摘 要: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就意味着要求语文教学打破以往的课堂篇章教学的模式,注重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和锻炼。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整本书阅读教学还存在那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是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的。
关键字: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基本方法一、整本书阅读的内涵和价值(一)整本书阅读的内涵关于整本书阅读的属性定位,李卫东认为,整本书阅读应该是冲破语文教学狭小格局的深阅读、深度学习,需要精读、泛读的灵活转换,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深度结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对接融通①。整本书阅读中的“整”,既是对全书的脉络的全面把握,也是对全书内容深度思考;“本”不仅仅是指单独的一本,也是指相关的许多本;“阅读”是指包含多种方式的阅读过程,可以说泛读、精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等。
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应该是动态的、综合的和开放的。②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整本书阅读,是包涵在语文课程中的,作为一种正式的学习活动的整本书阅读。
因此,它应该符合语文课程的特性。(二)整本书阅读的价值((二)就教师而言1、改变以往的阅读习惯,重在理解(2)训练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注重日常积累(1)告诉学生应该。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花猫养只狗
如何上好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课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然而,如果放任学生自由朗读,往往效果不能尽如人意。此时,作为我们老师,如果能指导学生开展同一本书朗读,则效果会尤为突出。那么如何进行整本书的课外阅读?整本书的阅读在于一个整体,不同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阅读了一本书,留下些什么印象,感受到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事先推荐书目,利用阅读课,进行读书交流。交流时,教师把握的是一个整体,不必关注每一个细节,强调整体的感知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精彩的内容逐步深入的再阅读。整本书的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帮助学生走进阅读,体会字词的精妙之处。(一)低年级的阅读指导。(略)(二)中高年级的阅读指导课。中高年级之后,书的篇幅长了,一节课的时间不够了,甚至一天、一周都不能解决问题。教师推荐了一本书后,学生往往一开始兴趣很浓,但因为这个过程比较长,有些学生可能会逐渐失去新鲜感,逐渐倦态。也有的学生会因为理解能力有限,看不懂或理解不深入,导致看书的质量不高,这时,就更需要老师在班级中开展读书活动,上好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读好。阅读指导课,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种课型。即学生阅读前的“导读课”,阅读中期
讨论是班级读书会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但能深化学生对书籍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
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讨论,教师应该从情节入手,关注学生的兴趣,关注情感的熏陶。整本书阅读,关键是整体,它同一篇课文的教学有很多不同。
一本书留给学生什么印象,从这本书中能感受到什么是很重要的。在读书交流的时候,教师始终要有整体观念,不能因为个别地方的处理而忽视了整体。
在强调整体感知的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阅读。整本书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牵一发而动全身,促使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
本文试以三本书为例,谈谈各个年段在指导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低年级低年级可以从阅读图画书开始。
在阅读《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这本书的时候,因为书中情节变化往往出人意料,所以很多关键地方教师都可以停下来,让学生想象下一步会发生什么。通过学生想象和书中故事情节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故事的温馨与感人。
尤其是书的最后小甲龙跑到山顶的部分,让学生想象,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然后出示下一个画面。
如何指导小学生读整本书? 一、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重视读整本书是因为读整本书能够养成读书习惯。
具体而言,读整本书可以扩大阅读空间,应用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还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1.发展语言。 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作品。
丰富的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吸收。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遇到自己喜好的语言形式,学生会不自觉得模仿。
在某一个阶段读某位作家的作品,学生日记中就会有模仿的痕迹,而这种模仿不是有意识的,是潜意识的。 2.锻炼思维。
不同作者类似作品之间的比较,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比较,不同作品中某类人物的比较,如比较童话作品中的“王子”“公主”,比较不同作品中的“智慧老人”等,学生能够通过材料的“重整”,对作品进行“伸展”“评鉴”,最后实现“创意”阅读。学生能通过对比,做出新的思考和判断,使思维更加深入。
3.丰富体验。 整本书负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受到文化的熏染。
学生品味的语言越多,接受的文化越丰富,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学生发展了语言,发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能够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情感体验。
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必然包含智育和德育的因素,并且是始终伴随语言学习过程。不管就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而言,还是语言本身,都具有不可抗拒的美的因素。
语言承载的美与语言本身的美被学生分享,被学生接受的时候,学生的审美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二、整本书的选择 整本书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选择,一是能够增进学生知识的,一是能够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是能够开启智慧,启迪心灵,传承文明的。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这三个角度进行选择。 选择整本书应该本着东西合璧、古今结合的原则。
可以根据书评人的推荐,但是最主要的标准是孩子是否喜欢。所以,教师在选择整本书以前,一定要先读一读,然后推荐给学生。
选择整本书,师生必然经历一个自我判断的过程。不同的出版社和书评人推荐的书目会有不同,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这些书目中都出现的书,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书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时关注变化。
一般的选本,作者不同,形式有变化,适宜刚刚开始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学生。有的选本在节选时列出了选文出自哪些著作,所以,在读选本时就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读原著。
如果学生阅读欣赏能力已经提高了,可以根据学生兴趣、教师取向、作品价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择。 选择整本书,还可以和教科书的内容结合起来。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的“课外书屋”栏目向学生推荐了与本单元有联系的整本书,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阅读。教师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延伸阅读。
究竟一个学期可以读多少本书比较合适呢?阅读数量不能强求统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二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有限,开始的时候需要老师给学生朗读,读书的数量反而会多一些,一学期阅读的图画书可能有十几本。
三、四年级为了培养良好的习惯,为了教给方法,可能阅读的速度会慢一些,选的书也会少一些,一学期有两三本。五、六年级经过了前几年的培养,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速度快了,能够读得更多一些,范围也更广一些,选取的书能做到一个月一本,那一学期就可以读四、五本。
当然这个数量是在师生“同读一本书”的范围内,不包括学生自己的自由阅读数量,有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学生读的数量会更多一些。 三、整本书阅读的指导 “略读教材若是整本的书,每一堂略读课内令学生报告并讨论阅读那本书某一部分的实际经验;待全书读毕,然后令作关于全书的总报告与总讨论。”
讨论是整本书阅读指导中的重要环节,不但能深化学生对书籍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组织小学生进行整本书的讨论,应该从情节入手,关注学生的兴趣,关注情感的熏陶。
整本书阅读,关键是整体,在讨论交流的时候,不能因为个别地方的处理而忽视了整体。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牵一发而动全身,促使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
(一)按照学生年龄特点指导 低年级的学生适合于教师先读给他们听。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拼音阅读的时候,老师及时放手,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可以像大人一样进行阅读了,能够有成就感,维持持久的阅读兴趣。
阅读讨论的重点应该是情节、人物、阅读兴趣等。结合作品联系生活话题:“从书里找生活的影子”“从书里找自己或别人的喜好”“找出书中人物特别的地方”“聊一聊送礼物的想法”;进行语文学习延伸话题:“把故事加长”“从阅读中学习了哪些新字词”“找出书的特点”“好书介绍”等。
中年级的学生完全能够自己阅读了。老师应该设计读书报告单,帮助学生把握读物的主要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读物中的细节,让学生能够关注到人物的心理变化等。讨论的重点在于细节和从中体会到的情感,如,聊故事里好笑的情节,谈一些与众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书中的人物等。
可以谈论语文学习,比。
一、注意阅读书目类型的选择
低段的一二年级适合阅读图画书,或标准拼音的文字书,因为低年级自己的能力有限,更多的时候是老师大声给学生朗读。在选择书目时,要考虑到低年级以神话故事,童话、儿童故事为主。
中年级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已经形成,阅读书目主要以童话、儿童小说、民间故事、动物故事为主。
高段通过前两段的读书积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事物已经具备了批判与吸收的潜质,选择书目应以幻想小说,儿童(少年)小说、动物小说为主。适合采用以片段带整本书,读后交流,读写结合。
二、注意阅读的数量
低年级多数是绘画读本,所以数量反而会更多一些,一学期阅读的图画书可能有十几本。
对于其他年级来说,阅读是学生自己阅读,因为三四年级为了培养良好的习惯,为了交给方法,可能阅读的速度会慢一些,选的书也会少一些。
高段经过了前几年的培养,可以读得更多一些,范围也更广一些,交流的空间更大。主要围绕主题对整本书进行交流,将主题引向深入。
三、注意导读的方式。
低段整本书阅读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故事内容感兴趣。因而,低段多采用从内容导入。
中高段整本书阅读,重在阅读方法的指导。因而,高端多采用从阅读策略和方法上入手。
四、注意开展整本书的阅读活动要有不同的要求
低年段:一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可要求他们大声朗读,配合游戏,变换多种形式复述故事。
中年段:采用自由读,然后针对故事情节提问题,最后还可以写简短的感受。
高年段:分章节阅读和若干小主题的讨论。采用主题式阅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阅读要点。同一主题的探讨要接触到文字层面,可以品读相关片段,可以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读书是有方法和技巧的,阅读是需要训练的。我们只有注意到不同年段的整本书阅读的相关要求,我们才会引领学生走得更远。
“在阅读一事的本身,教师没给一点儿帮助,就等于没有指导。”
可见在叶老心中阅读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在现实中也是非常需要的。“我们可并不是说‘指导’就是由教师一个人这样从头到尾讲下去。
‘指导’得在讨论里。”指导要注意方式,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
(一)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原则。1.注重阅读方法的应用和获得。
“多读多作固属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
“一目十行地囫囵吞枣地读下去,至多只能增进一些知识和经验,并不能领会写作的技术。”从叶老的阐释中,可以看出,只有整本书阅读这么回事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通过整本书阅读使学生有所收获,要知道怎样读更好。
要通过阅读领会表达的妙处。“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东西,教师完全可以不讲。
学生了解不透彻领会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师给以指点和引导,但是也不宜讲得很多很琐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多动脑筋。”
重视方法的获得,但是这个方法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动脑筋,通过教师设置的情境,通过教师的追问,自己感悟到的。2.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对阅读速度,阅读时间等不做硬性规定,应该有较宽松的时间。对于阅读方式方法不进行太多的限制,应该顺应学生的规律,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
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运用,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阅读要靠自己的力,自己能办到几分务必办到几分。”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经验读到自己的收获。3.注重个别指导。
因为学生的阅读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在集中指导的基础上,应该关注到学生之间阅读水平的不同。“对于资质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的个别指导,尤须有丰富的同情与热诚。”
对于个别学生,可以采取个别谈话,看读书笔记等方式给予关注。在讨论交流的时候,多听听能力较低学生的见解,给他们阅读的信心。
同时,私下提示注意其他同学是怎样阅读的,帮助他们从别人的经验中感悟读书乐趣,吸取读书经验。以兴趣引领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持续的阅读中,不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内容。“书籍的性质不一,因而略读指导的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
就一般说,应该指导的有以下几项。1.版本指导。
进行版本指导,就能使学生“将来读书不但知道求好书,并且能够抉择好本子,那是受用无穷的。”版本指导,有利于学生选择书籍,对书籍本身具有鉴别能力,能够实现读书与生活的联系,实现终身阅读,终身受益。
“哪种本子校勘最精审,哪些本子是作者的最后修订稿,都得给他们说明,使他们遇到那些本子的时候,可以取来复按,对比。”教师要具备广阔的阅读视野,还要有比较深厚的功底,能够鉴别,并且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学生。
“这方面的指导,宜运用校勘家、目录家的知识,而以国文教学的观点来范围它。”在小学阶段虽然版本指导不必高深,但是对语文教学有益的部分还是要指导的,比如:有些著作是翻译过来,哪个翻译家翻译得比较好;有些是文言文注解的,哪些人注解得好;台湾翻译的作品与大陆翻译的作品的区别;修订版与初版的区别。
版本之间的比较,对于语文教学的功用是使学生能够知道产生不同的原因,通过比较阅读,推敲出这样写比那样写的好处,提高作品的鉴赏能力。2.序目指导。
“读书看序文是一种好习惯”“目录表示本书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质。所以也须养成学生先看目录的习惯。”
利用目录进行检索,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利用目录可以整合自己想看的内容。
如重点研究书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件,可以通过目录跳跃性的看,从而把某些内容整合在一起,能够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理情事件发生的脉络。“教师指导,要教学生先看序文,要审查序文的重要程度,与以相当的提示,使他们知道注意之点与需要注意力的多少。”
序文的提示了书的主要内容,有利于了解梗概。如果是自序的话,能够清晰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顺着序文可以探究作者的思维线路;如果是他人作序,对书的内容有一些评价,提示读者注意书的价值,同时也有利于阅读时注意重要部分,可以得出自己的判断与序文作者进行比对,得出自己的结论。
3.参考书籍指导。“参考书籍,包括关于文字的音义,典故成语的来历等所谓工具书,以及与所读书有关的必须借彼而后明此的那些书籍。”
参考书籍的作用一是帮助理解,而是帮助比对借鉴,帮助阅读向更深更广的程度进行。通过参考别的书籍,“从小的方面说,阅读一书而求其彻底了解,从大的方面说,做一种专门研究,要从古今人许多经验中得到一种新发现,一种系统的知识,都必须广博地翻检参考书籍。”
参考别人的,可以彻底理解当下要了解的这本书,同时通过比较获得阅读经验,为将来阅读打下基础。4.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唯有这样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然而,如果放任学生自由朗读,往往效果不能尽如人意。此时,作为我们老师,如果能指导学生开展同一本书朗读,则效果会尤为突出。
那么如何进行整本书的课外阅读?整本书的阅读在于一个整体,不同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阅读了一本书,留下些什么印象,感受到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事先推荐书目,利用阅读课,进行读书交流。
交流时,教师把握的是一个整体,不必关注每一个细节,强调整体的感知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精采的内容逐步深入的再阅读。整本书的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帮助学生走进阅读,体会字词的精妙之处。
中高年级之后,书的篇幅长了,一节课的时间不够了,甚至一天、一周都不能解决问题。教师推荐了一本书后,学生往往一开始兴趣很浓,但因为这个过程比较长,有些学生可能会逐渐失去新鲜感,逐渐倦态。
也有的学生会因为理解能力有限,看不懂或理解不深入,导致看书的质量不高,这时,就更需要老师在班级中开展读书活动,上好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读好。阅读指导课,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种课型。
即学生阅读前的“导读课”,阅读中期的“推进课”,读完书后的“主题读书课”或称为“讨论交流课”。第一阶段:“导读课” 开展班级共读的第一步是使孩子们对即将开始的阅读旅程充满期待,兴趣高涨,在这个环节,什么样的方法最容易引起孩子对书的浓厚兴趣,那它就是最好的导读。
当然,有的时候还是需要教师加以引导。1.讲讲作者和相关书评导入。
2.可以利用童书的封面等来导入。 3.利用精美的插图。
优秀的童书,它的插图也是非常棒的,例如《夏洛的网》一书的插图水平相当高。那么呢,把书中的插图做成PPT,配合老师对重点情节的的讲述,使学生深陷其中,形成悬念。
这样的导入,不仅揭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巧妙地把最好要进行的主题探讨隐含其中,这时候开始读书,效果将是非常好的。 在导读课上,我们要做的就是设置足够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在首思尾,在导读的时候就考虑最后的主题探讨,为他做好铺垫,还可以对后面的阅读提出一些要求又目的地阅读比漫无目的的效果要好的多。
第二阶段:推进课 中年级的推进课,可以大声朗读故事,配合游戏,变换多种形式复述故事。高年级是分章节的阅读和若干个小主题的讨论,无论哪种种方式,都是要努力推动学生的阅读走得更深更远。
为各个章节设计的问题中,有的是促进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关注与熟悉,有的则是促进学生对故事中隐含的主题的逐步思考。在共读的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关注孩子们的阅读进程,而不是只负责把书发给他们就完了。
推进课可能是一次,两次,也可能是多次,有时候是几分钟,关于某一个话题的交流,有时候甚至可以拿出更多时间来进行,完全根据孩子阅读的实际情况而随时调整,在这里老师要把握阅读的时间与节奏,只要班上多数学生读过了就可以了,你如果想等所有学生都读完了再往下进行,那你有可能永远都等不到。在这期间,故事主题要被多种形式反复提及,但推进课的讨论与最后的讨论是不同的,这时候并不要求对话题做详细的回答,他们可以只在书上写写划划,做点记号,甚至只记下页码,为后面的讨论做准备,总之,推进课的所有话题就是为了推进学生的阅读,引导他们往深处思考。
在这方面,老师们有无限多的好办法,制作书签,读书小报啊,设计读书卡啊。另外争取家长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可以通过便笺,通过一封信来争取家长对孩子阅读的关注和参与,不少家长非常乐意参与这个过程,记录了很多非常好的亲子共读日记。
第三阶段:主题读书课 首先,主题读书课不是对故事的简单重复,所以在主题探讨课上绝对不要去重复讲述故事,而是对整个故事,整本书的回顾总结与提升,就是说,要领着孩子往高出走一走,这是老师在主题读书课上最重要的任务。在这里特别想强调的是这一点,与学生当下的生命相结合。
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共读的意义就打了折扣,甚至可以说失去了它最根本的意义。无论是多么优秀的童书,如果它没有与学生的生命体验发生碰撞,没有与学生的生命结合起来,就不可能对他们有什么实质上的影响。
其次、拓展讨论,加深感悟 读书讨论由学生提出,或由教师设计.注意提问时可以局限在故事情节上,要和学生生活作适当的联系。教师可提前预设课堂提问,学生根据以上的问题进行讨论。
第三、提升情感,感悟生命的意义:第四、激发读书欲望:介绍系列故事。 第四阶段:延伸活动。
导读,推进,主题交流,这三个流程之后,还可以有一些延伸的活动,例如共读《夏洛的网》后可以延伸阅读怀特的另外两部童话名作《精灵鼠小弟》和《吹小号的天鹅》;共读《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也可以补充阅读米切尔。恩德的其他作品,如《毛毛》《犟龟》等,读过《草房子》后再读读曹文。
阅读方法有:
一、信息式阅读法
我们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属于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大多数这类资料,读者应该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读法,眼睛像电子扫描一样地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法
文学家的作品,唯有充分运用这种接受语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们的聪明才智、想象能力和写作技巧。文学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
三、经典著作阅读法
这种方法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阅读这些著作要像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读者的眼睛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
四、麻醉性的阅读法
这种阅读只是为了消遣。如果使用麻醉性的阅读方法阅读名著,读者只能得到一些已经添加了自己的幻想的肤浅的情节。如果漫不经心地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犹如读一本拙劣的三角恋爱小说。麻醉性的阅读在将进入成年的时候达到顶峰。
扩展资料:
通用式阅读法是一种时常采用的精读方法。通常分五个步骤进行:
1、浏览。就是对文章做鸟瞰式感知,用较短的时间通读一遍,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得到总体的印象,概括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或观点、材料。
2、提问。根据浏览的印象和自己的需要,提出需要弄清的问题,使阅读文章的目标具体明确。提问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去设计。内容方面包括中心思想、社会意义、作者的情况、写作的背景与动机、内容要点、主要章节和段落的研究等;形式方面包括文章的结构布局、各个部分的关联、体裁形式、表达手段、用语特点、词句的推敲等。
3、精读。这是关键的步骤,必须认真阅读文章,圈点、批划、评注,弄清词句含义,逐段理解内容,理清线索,把握主题,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摘要,抄卡片,写笔记,列提纲,绘图表等,求得切实具体地解决问题。
4、背诵。强调记住需要记忆的内容,不一定都是一字不差的背诵,可以作尝试性回忆,再与文章对照反复记忆,力求记得准确、迅速,也可以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默写提纲,记住要点。
5、复习。包括系统整理提纲和读书笔记,重温主要问题解决的办法,完成必要的练习。通用式阅读法,综合运用了感知、记忆与思维的规律,能使阅读获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资料:阅读方法-百度百科
(1)、先看书名,然后再看序。这一步是要求我们把这本书在脑海中归为一类,比如历史、科学、文学之类;
(2)、看目录。现在很多书的目录做的并不好,但也有很多经典在目录页就对整本书的内容做了很系统的概括,仿佛书的一副骨架;
(3)、如果书中有索引,浏览一下。这是为了让我们注意书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在以后阅读中碰到的时候要多加注意;
(4)、阅读书衣的出版社介绍。虽然大部分都是吹牛逼的,但也能对这本书多一点了解。但不要被书衣上的“xx鼎力推荐”所迷惑;
(5)、挑几个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来看。这是建立在第(2)步的基础上的,在对目录有了研究之后,可以挑出自己喜欢的或者觉得比较重要的章节来看。
(6)、最后一步,在书中随机挑选段落看一看。这里尤其是要看一本书的结尾处(我指的是理论性的书籍,不是小说),因为一般作者在结尾几页都会对这本书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很重要。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