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普云农种质资源管理系统除具有数据浏览、信息查询、报表标签预览打印、数据录入编辑等常用功能外,更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大量、频繁的数据信息查询的需求,在数据信息查询方面赋予系统更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更强大的能力。
同时考虑到基层科研人员的实际情况,种质资源管理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易于维护,安全性较好的特点,适宜于省级及以下棉花科研单位应用。 托普云农种质资源管理系统应符合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棉花种质资源等数据管理的要求,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并应做到界面友好、操作直观简便、实用安全;应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以便于使用和维护;能够根据不同用户要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查询及输出等操作。
最后能根据不同用户的权限等级赋于不同的操作权力,保证一定的安全性。 托普云农种质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性状表记录的性状字段的任意条件查询,按种质资源材料的名称动态查询,按一定范围的纤维比强度查询,全库记录的表格浏览。
可对查询结果按农艺性状一、农艺性状二、农艺性状三、主要农艺性状、纤维品质、抗逆性主要性状、主要纤维品质进行全屏预览、打印,以及输出到文本文件、NLOFK表格保存。 。
种质资源收集时所选用的材料,有的为枝条,有的是种子,还有的是苗木,也可能是其它器官或繁殖体。这要根据种类和品种、收集时间和地点等因素而定。如果收集的材料为种子,则要求种子成熟、充实、饱满、具有高度的生活力;如果收集的材料为枝条,则要求采用长势中等、强壮的枝条,剪去枝条基部和顶部不充实的芽,并要用当地的砧木嫁接繁殖;如果是苗木等繁殖体,要附合其规律和质量等的要求,以保证收集的成功。
资源收集的数量,要根据树种生长习性和营养面积的大小,繁殖的难易,保存的数量来确定,为了对收集的材料进行选择、整理,收集的材料原则上应适当多些。
资源的收集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并详细记载资源名称、收集地点和日期,收集人名称、苗木繁殖年月等项。在收集到种苗或材料后,应立刻进行检疫和消毒,防止霉烂和干枯。
(一)当地种质资源的收集
当地的优良品种或品系,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很大的适应性,并有一些突出的优点(如抗性或耐性强等),这类资源较好收集,往往不存在鉴定或生态适应性等问题,只要采用适当的材料(夏芽、带根的压条、插条、萌蘖、休眠接穗等无性系或种子)就地保存即可。但在收集时要根据种质库的容量等条件选择有代表性的种质进行收集。
(二)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
为了获取一个属内全部的有利基因,必须收集这个属内每个种的野生植物单株,这些植物往往不能直接食用,但具有许多栽培品种缺乏的抗病、抗虫、抗旱、抗涝、抗寒等抗性遗传基因,多数可作砧木或作为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种质进行收集。
这类种质资源的收集时间以花期或果实成熟期为宜,因此期能对种质资源的花的类型,开花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等进行鉴定和收集标本。
收集这类种质时应注意某些特定性状、特别是经济性状和抗性。如早熟、矮化习性、抗病虫害性能以及耐不同土壤条件、耐寒及耐热能力等。收集区域应注重种类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和经常出现某些特异性状的地区,并尽量收集地理分布、生态分布比较广泛的野生群体,特别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依然生存的植株。
(三)外地种质资源的收集
科学地引进外地种质资源,可以丰富本地的资源,是收集落叶果树种质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我国从国外引进的苹果、葡萄、核桃等现已在我国大面积栽培,并成为重要的果树树种。外地种质资源是指从国内外其它地区引入的果树种质资源,包括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这类种质资源的收集比较复杂,收集时要进行调查与生态对比分析,然后再确定是引入种子还是无性繁殖体,一般来讲,驯化引种必须收集种子,简单引种可引进接穗或无性繁殖材料。
1.外地种质资源收集前的考察和研究
外地种质资源在收集前,要对生态型、个别生态因子等进行考察和研究。因为同一生态的品种群,多数属于在相似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在生育期、抗逆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具有相似的特点。总体上讲,同一生态地区、不同产地的品种或种在气候适应上具有较多的共性,相互进行种质收集比不同生态型地区间进行收集成功的可能性大。
个别生态因子的研究包括温度、日照、降水和湿度、土壤理化特性和其它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在“南树北移”或“北树南移”时,往往有某一种生态因子成为主导因子,如在“南树北移”时极端最低温度和冬季旬平均气温可能成为主要限制因子,在种质收集时一定要注意对此进行详细研究。
除对上述生态因子进行研究分析外,还应对收集品种的起源与分布、适应性相近品种在本地区的表现、前人收集实践的经验教训等进行研究。对一些抗性种质的收集,可以从病虫害经常发生的地区收集抗性类型。
2.外地种质的收集方法
(1)可通过调查收集,或通信邮寄进行,也可通过国内、国际间的学术访问、学术交流的机会收集,收集的数量不宜多(3—5株)。
(2)收集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检疫和编号登记制度,特别收集抗病虫种质时,千万不要把病、虫的繁殖体一同带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3)收集后的外地种质要进行中间繁殖,多点试验,再进行大规模推广。
(4)对生态适应型以外的种质收集,宜采用种子(大量)多代连续驯化和逐代迁移驯化法进行逐步收集。
日本田中长三郎博士在其《果树分类学》中,以种为基本单位,认为全世界所有的果树种类(包括原生种和栽培种,也包括砧木和野生果树)多达2792种(另有110个变种),分属于134科,659属,其中比较重要的有300个种,包括约18科140个种(变种)的落叶果树,其中主要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大的有苹果、梨、桃和葡萄。
俞德浚先生在《中国果树分类学》一书中指出,初步统计,中国共有果树分属59科,158属,670余种。其中尤以蔷薇科、芸香科、葡萄科、鼠李科、无患子科、桑科等种类最多,经济价值也最高。
果树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植物学分类、园艺学分类或果树栽培学分类等等,在此我们略作介绍。 1.植物学分类 依据自然分类系统(或称系统发育分类)将果树植物分类,即按界(Kingdom)、门(Phylum)、纲(Glass)、亚纲(Subclass)、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的梯级结构顺次进行的分类体系。
如西府海棠按植物学分类可表达为植物界(Plants)、种子植物(Spermatophyta)、被子植物(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Diotyledone)、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西府海棠(micromalus)。此分类方法对果树植物的系统发育、资源开发利用、砧木和授粉树的选择及品种改良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园艺学分类 分类方法很多,最简单地是将果树分为水果和坚果两大类;按叶生长分为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两类;按果树的生长习性分为乔木果树、灌木果树、藤本果树和多年生草本果树四类;按果树植物适宜栽培气候条件分为热带果树、亚热带果树和温带果树三类等等。 3.果树栽培学分类 对果树的命名原则,在此也略作介绍。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则对果树植物进行命名。法则主要原则为:①一种植物只能有一个合法的拉丁学名;②拉丁学名采用双名制,即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
属名在前,种名在后;③属名用名词,首字大写。种名用形容词,首字小写;④植物的全部种名应包括种名命名者的姓氏,放在种名之后,首字大写;⑤合法的学名必须附有正式发表的拉丁文描写;⑥若一种植物已有两种或更多的学名时,只有最早且不违背命名法则的为合法名称。
果树栽培学上,根据果树的生物学特性相近似、栽培管理措施大体相似的原则,按下述三个依据分类(表2-4-1) 表2-4-1 果树种类的果树栽培学分类 表2-4-1 果树种类的果树栽培学分类(续)-1 4.按来源分类 (1)本地种质资源 是指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获得的果树品种或类型。这类种质资源往往对自然条件有较高适应性、抗逆性,既可直接利用,也可通过改良加以利用,或是作为育种的重要原始种质材料。
(2)外地种质资源 是指从国内外其它地区引入的果树品种和类型。正确地选择和利用外地种质资源,可以丰富本地的落叶果树种质资源。
(3)野生种质资源 是指自然野生的、未经人们栽培的野生果树。这类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抗性基因,但经济性状较差,食用品质低劣,往往是用作砧木的重要资源或育种工作中目的基因的携带者。
(4)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是指应用杂交、诱变等方法所获得的种质资源。因为在现有资源类型中,并不是经常有符合我们需要的综合性状,只从自然种质资源中进行选择,常得不到满意的结果,这就需要人工去创造,以期能得到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所产生的优良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的新类型或品种。
遗传育种领域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可用于育种、栽培及其他生物学研究的各种生物类型总称为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包括收集、保存、研究、创新和利用。种质资源是选育新品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生物研究的重要材料。
没有好的种质资源就不可能育成好的品质。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种间多样性和种内遗传多样性三个不同的水平,现在三个水平上都面临严重危机。
进行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及鉴定工作能增加现有种质资源数目,储存育种资源,有利于园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
菌种质量检测的目标包括菌丝形态、菌落特征以及子实体形态等方面。
质量检测常用方法如下: (1)建立标准的培养和观察方法 对于一个栽培品种各菌种的质量检测,实际上是以该品种典型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特征、生理生态特性、栽培习性)为参照标准进行比较,以检验菌种是否存在品种退化、菌种老化、病菌侵染、杂菌污染和品种混杂等质量问题。同时,菌种质量检测不仅要考虑从哪些方面来评价一个菌种的质量优劣,也要考虑用怎样的标准方法对菌种质量进行评价的问题。
因为一定的结果来源于一定的方法和一定的条件。方法和条件不同,结果就失去了可比性,也就无法鉴别,因此,需要建立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培养基、培养条件(温度、湿度、pH、光照等)、菌种的菌龄等。 (2)连续观察 在菌种生长过程中,要连续观察,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只有在生长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
而当菌种长满培养基表面后,其不正常现象往往会被菌种的过龄而掩盖。 (3)宏观检查 对食用菌母种、原种及栽培种的宏观检查要根据其培养特征来进行(参见前述有关内容),这是菌种生产者及使用者普遍使用的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有多年的从业经验与技术沉淀。
如被检菌种表现出菌落生长速度不一致、气生菌丝变稀疏或出现扇变菌落、菌落上过早出现色素、或不同特征的菌落混杂共存、或菌落上出现黑褐色、青灰色、黄褐色或红色的孢子堆,均可以确定该菌种存在质量问题。优质菌种外观菌丝洁白、密集粗壮,生长速度一致,齐发并进。
在生产实践中,广大菇农和专业工作人员总结出“纯、正、壮、润、香”的质量检查方法。这种应用感官识别菌种优劣,是经验的总结,能大致、快速地鉴定出菌种的优劣。
具体方法是: “纯”指菌种的纯度高,无杂菌感染,无斑块、无抑制线,无“退菌”、“断菌”现象等。 “正”指菌丝无异常,具有亲本正宗的特征,如菌丝纯白、有光泽,生长整齐,连结成块,具弹性等。
“壮”指菌丝发育粗壮,长势旺盛,分枝多而密,在培养基上恢复、定植、蔓延速度快。 “润”指菌种含水量适中,基质湿润,与瓶壁紧贴,瓶颈略有水珠,无干缩、松散现象。
“香”指具该品种特有的香味,无霉变、腥臭、酸败气味。 通过检测各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色泽、速度、均匀度等特征是否正常,来判断菌种生长是否正常、是否可用,但辨别不了是否优质高产。
(4)显微镜检查 对菌丝体进行显微观察,可以确定菌丝粗细、分枝、隔膜、锁状联合等特性是否均一,是否与该栽培品种的典型特征一致(参见前述相关内容)。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菌丝体存在于同一菌种体中,表明该菌种存在质量问题;如果出现菌丝体重寄生现象,常表现出不同特征的菌丝体相互缠绕,或菌丝体中空变细,或在寄生点出现吸器等不正常现象。
镜检的方法是:挑取少量菌丝,置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上,用解剖针或接种针拨散,盖上盖玻片,也可加碘酒或美蓝等染色后进行镜检。正常的菌丝一般透明、分枝状,有横隔和明显的锁状联合;异宗结合的食用菌,如仅有单核菌丝,不具结实性,不宜作菌种用;双核菌丝中,锁状联合多而密,则结菇力强,一般可认为是好菌种。
如: ①双孢菇 观察双孢菇单孢子萌发后的菌丝生长形态。凡菌丝洁白、健壮,保存时间较长时菌丝颜色不变,较耐28℃以上气温,生长在基质上平贴培养基表面,气生菌丝不多的,为同化能力较强,产量较高的菌株。
相反,菌丝生长初期好,很快变黄变稀,如蜘蛛丝一样,长出培养基表面菌丝较多的菌株产量较低。 ②香菇 观察香菇的双核菌丝,在斜面培养基上生长速度达到1.2厘米/天以上的,菌丝不十分粗壮和洁白,锁状连合频繁,锁状连合在菌丝间相距较近,且在观察面上分布均匀,一般均是高产和抗杂能力较强的菌株。
香菇出菇的密度与锁状连合有一定关系。 ③草菇 观察草菇菌丝,发现菌丝分枝角度大的,出菇率高,产量高。
菌丝分枝角度小、平行排列的,产量低。 各种食用菌的菌丝生长是否正常、是否可用,一般都以色泽、速度、均匀度等特征加以检测,但这并不能说明其是否优质高产。
(5)拮抗试验 也称对峙反应。同一种食用菌,经分离或杂交,将选育出许多不同的菌株,这些菌株的菌丝在形态上很难区别。
如不同编号的香菇菌种,都是白色绒毛状菌丝,镜检时均具有锁状联合等。在当前菌种管理工作尚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同名异种”、“同种异名”的现象普遍发生,要识别异同,可采用“拮抗试验”加以区别。
具体方法是: 用1支20毫米*200毫米的无底试管,中央部位装入长 5~7厘米的木屑麸糠培养基,两端压平并盖棉塞,灭菌后,两端各接入两株受检的菌种 1小块,25℃左右条件下培养,当两端菌丝往中央生长并相互接触后,把试管移至20℃、约300勒克斯的漫射光下继续培养,观察菌丝接触区有无对峙反应。若无褐色的带线出现,表示两个受检菌株的基因极相似或相同,是相同的菌株,仅编号不同,即同种异名。
如果受检菌株间形成带线,则表示是不同的菌株。 用平板进行拮抗试验测试,方法是在无菌的PDA培养基平板上各接入2个或多个被检菌株的菌种,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观察菌。
在广泛收集保存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各有关研究单位陆续开展了蔬菜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利用工作。
“七五”(1986—1990)、“八五”(1991—1995)期间,“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被正式列入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其中包括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繁种、入库、编目和几种主要蔬菜的抗病性鉴定及品质分析,这10年对蔬菜种质资源开始了系统的评价和利用工作(戚春章等,1995)。对蔬菜种质资源的评价主要内容有植物学和农艺性状的鉴定,包括根、茎、叶、花、果、种子等的形状、大小、颜色、有无刺或茸毛等植物学特征和熟性、产量、抗病性、产品品质等农艺性状。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组织全国28个省(区、市)(西藏自治区、台湾省未包括在内)的专家共同制定了《蔬菜品种调查观察记载项目及描述标准说明》和81种以种子繁殖为主要方式的《主要蔬菜地方品种目录调查表》。由此,蔬菜种质资源的系统评价工作开始起步。
“七五”期间,对菜豆、大白菜、黄瓜、辣椒4种蔬菜共5000余份种质资源的11种病害(如炭疽、枯萎、病毒、霜霉、白粉等)和7种营养成分(如粗纤维、粗蛋白、醣、辣椒素、维生素C、茄红素等)进行了鉴定。并在鉴定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评价。
与此同时,还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中国蔬菜品种资源目录》。“八五”期间,又增加了茄子、豇豆、萝卜等蔬菜的鉴定(李佩华等,1998)。
“九五”(1996—2000)期间,继续开展了“蔬菜优良种质评价与利用”、“蔬菜优良种质评价与利用数据库”和“蔬菜种质资源繁种入库”等研究项目,完成了1000份普通白菜种质对TuMV的抗性、1174份豇豆种质对豇豆锈病的抗性和1059份菜豆种质对菜豆锈病的抗性鉴定;完成了514份大白菜种质的田间自然和室内控温耐热性鉴定;完成了556份普通白菜种质的耐抽薹性鉴定;完成了230份胡萝卜的耐贮性鉴定。总计完成各类鉴定6535份次。
完成了305份胡萝卜种质的干物质、总糖、胡萝卜素、维生素C的测定;完成了542份长豇豆种质的干物质、粗蛋白、可溶性糖和粗纤维含量的分析。为了确保各项鉴定数据的可靠性、可比性和有效性,在进行各项鉴定之前,研究确立了相应的统一、规范的鉴定方法、指标和标准。
同时,对“八五”初评的35份菜豆、70份大白菜、70份辣椒、120份萝卜、70份豇豆和35份水生蔬菜种质进行了多年多点综合评价,提出了300份有特点的优良种质资源。获得遗传性稳定、有利用价值和效果的优异种质资源16份,其中大白菜抗病的3份,菜豆抗病的2份,辣椒抗病毒的3份,萝卜抗病毒的3份,豇豆抗病的3份,水生蔬菜优质种质2份。
“十五”(2001—2005)期间,在国家基础性工作项目、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农业部资源保护项目、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蔬菜作物种质资源描述标准和规范的制定研究、标准化整理整合与共享试点建设,无性繁殖及多年生蔬菜作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等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蔬菜种质资源评价工作向更加深入、更加规范的方向持续发展。
已制定了30余种蔬菜种质资源的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鉴定了225份白菜种质发芽期耐盐性和122份白菜种质苗期耐盐性。
鉴定了189份萝卜种质和300份白菜种质的耐抽薹性。完成了对106份番茄种质苗期抗细菌性斑点病,冬瓜、南瓜、瓠瓜、丝瓜等7种瓜类蔬菜124份种质抗根结线虫,112份黄瓜种质抗灰霉病和菌核病,120份黄瓜种质抗南方根结线虫,107份莴笋种质抗菌核病和160份莴笋种质抗霜霉病等的鉴定。
同时,对268份白菜种质种质进行了对小菜蛾的抗性鉴定。20年多来,累计对18种蔬菜进行了45204份次种质资源的抗病(虫)、抗逆鉴定和质量分析,共筛选出各种优良和优异种质2500多份。
在全国性蔬菜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和鉴定评价的基础上,仅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和无性繁殖蔬菜种质资源圃,作为一个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社会教育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国家蔬菜多样性保护、研究与示范推广中心”,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访问者数百人次。在满足种质资源更新和研究用种需要之外,自初建以来,累计向国内外科研和生产单位分发蔬菜种质资源377批次,涉及75种(变种)蔬菜,16591份次。
仅“十五”期间就向种质资源协作单位提供更新用种11608份,向国内外118个研究和生产单位分发46种蔬菜种质资源154批次,计5806份。促使优异基因渗透到全国各地育成的主要蔬菜新品种中,并推动了全国蔬菜产业的发展。
目前,还有不少优异的种质材料被直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其中茄果类蔬菜中以辣椒的地方品种利用最多。
如河南省永城辣椒、云南省邱北小辣椒、河北省望都大羊角椒、福建省宁化牛角椒等干制的优良品种。其特点是色泽鲜艳、水分少、油性大、味芳香,其加工产品不仅内销,还外销到东南亚各地。
瓜类中利用最多的是黄瓜,如长春密刺,因其具有早熟、丰产的特点,在保护地栽培中被广泛应用。加工黄瓜品种如扬州乳黄瓜、锦州小黄瓜等则已成为加工的良种。
中国豆类蔬菜的品种数量位居蔬菜种质资源中的首位,其中尤。
按药用部位分类法 首先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植物药再依不同的药用部位分为根类、根茎类、皮类、茎木类、叶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和全草类等。
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也便于比较同类不同生药间在外形和显微特征上的异同,也有利于学习和提高传统的药材性状鉴别经验。本教材采用此分类法。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 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主成分的类别来分类,如含苷类生药,含生物碱类生药,含挥发油生药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有效成分和理化分析,也有利于研究有效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含同类成分的生药与科属之间的关系。
按自然系统分类法 根据生药的原植(动)物的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和种分类排列。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生药在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等方面的共同点,并比较其特异性,以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寻找具有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大生药资源。
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 根据生药的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来分类,如按现代药理作用分为: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生。 按药用部位分类法 首先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植物药再依不同的药用部位分为根类、根茎类、皮类、茎木类、叶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和全草类等。
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也便于比较同类不同生药间在外形和显微特征上的异同,也有利于学习和提高传统的药材性状鉴别经验。本教材采用此分类法。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 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主成分的类别来分类,如含苷类生药,含生物碱类生药,含挥发油生药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有效成分和理化分析,也有利于研究有效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含同类成分的生药与科属之间的关系。
按自然系统分类法 根据生药的原植(动)物的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和种分类排列。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生药在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等方面的共同点,并比较其特异性,以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寻找具有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大生药资源。
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 根据生药的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来分类,如按现代药理作用分为: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生药、作用于循环系统的生药等,或按中医疗效分为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等等。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作用与效用,有利于与临床结合,也可以与所含活性成分相结合。
其它分类法 在历史上,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就是按药物毒性和用药目的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本草经集注》按药物自然属性分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6类,每类又各分为上、中、下三品;《本草纲目》将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又把各部的药物按其生态及性质分为60类,如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并把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排列在一起。 在现代,《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药志》等专著均按中文名的笔划顺序,以字典形式编排。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编排法,便于查阅。但各生药间缺少相互联系,教材中不采用此法。
以上各种分类方法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足之处,必须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一个比较适宜的分类方法。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