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人树立“森林防火”意识。无论是进入林区从事垦荒、采集、采矿等生产性活动,还是进入林区祭祀、旅游度假、狩猎野炊等生活性活动,都要时刻不忘森林防火。特别是在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按照《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过审批后方可进行。
2、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确保不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引发森林火灾。比如进入林区自觉向森林防火检查站交出随身携带的火种,比如自觉移风易俗,把上坟烧纸祭祖改为向先人敬献鲜花水果或种树,培养文明的风俗习惯等。如果因自己原因引发森林火灾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普通群众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应该掌握有基本的扑火技能和安全避火知识,一旦被林火围困或袭击,要果断决策,迅速选择突围和避火路线,采取正确的避火方法,避免发生伤亡事故。扑救森林火灾时特别要注意,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老人和儿童参加。
天天讲安全时刻想安全处处查安全 火灾要具备三要素 一、可燃物 二、温度 三、氧 缺一都不会发生火灾。
避免火灾只要缺一要素即可避免火灾的发生。 1、严禁超负荷用电,乱拉、乱接电源,随便使用电热用具(电褥、电加热器等); 2、严禁在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使用明火、吸烟、乱扔烟蒂; 3、不要在寝室内躺在床上吸烟,偶遇停电时应慎用腊烛,不应将腊烛放在床上; 4、不要在教室,寝室内使用酒精炉、燃气炉、燃气缶等极易引发火灾的用具、用品; 5、教职工在家烹饪时加热的油锅不要离开人,防止油温过高引发火灾,使用燃气做饭时防止饭菜汤外溢浇灭燃火,使燃气泄漏,经常检查燃气软接管是否老化,发现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只要我们大家都能做到这些,就会大大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一旦发生火灾请您也不要惊慌,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相应的扑救办法予以阻滞火情的漫延。
火灾的发生发展一般有三个阶段、初期(适合人员扑救)、中期(只有专业队伍能扑救)和后期。 1、在火灾的初期只要我们能较准确的确定火源,切断火源,应用灭火器、泼水和墙壁灭火栓完全可以熄灭火源,切记不要在发生火灾后为了消散烟雾而打开本已关闭的门窗,此举会势得其反,开窗后产生大量空涌入加大火势,同时你还可以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报警时必须讲清发生火灾的准确位置和联系电话。
2、当你确认火灾已无法控制时,此时大火已进入中期阶段你就应该采取正确的自救办法和逃生手段。逃生时你应确认正确的逃生路线,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用湿棉被披在身上采用低姿行走,如遇逃生道路受阻,你千万不要冒昧地去拥挤、严防被挤、踩造成不应发生的伤害,尤其居住在高层住宅和公寓内的所有人员,此时应该采取新的自救措施;A、寻找距离火源较远的地方或房间躲避。
B、关闭你所在楼层的所有防火门;C、关好你所在房间的门,必要时可用湿被将门封住,防止烟雾弥散进入室内和烧毁房门,致使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浓度过高而发生窒息。D、适时向消防救灾人员发出求救信号。
3、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要加倍爱护各类消防设施、设备,它是保护你生命财产的得力助手。
一、建立、健全护林防火组织、制度1、建立各级护林防火组织,这是做好护林防火工作的一项组织措施。
各地、县、社、队及林区企事业单位,都应普遍建立、健全护林防火组织,指定专人负责日常护林防火工作。各级护林防火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在当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贯彻有关保护森林的方针政策;开展爱林护林宣传教育;研究与布置护林防火措施;交流推广护林先进经验;督促检查所属各级护林防火组织的工作;掌握和报告山林火灾情况;组织与扑救山林火灾;组织有关部门调查处理火灾案件等工作。
在省、县、社毗连的边远地区,森林火灾往往都比较严重,因此在交界毗连地带,应以行政区域为单位,通过共同协商建立和健全护林联防组织,贯彻有关护林防火方针政策;研究与部署毗连地区护林联防工作;总结交流护林防火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组织与扑救山林火灾。2、建立各种护林防火制度。
(一)行政区域负责制。地、县、社各级人民政府要负责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护林防火工作,加强护林防火工作领导,及时研究、部署护林防火工作,检查与督促护林防火工作开展情况。
(二)单位系统负责制。林区机关、团体、学校、厂(场、矿)、企事业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有关保护森林政策法令,教育本系统人员,遵守护林防火规定,积极保护森林。
(三)分片划区责任制。社与社之间,村与村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划分区域,分片包干管理,做好本区域、本片护林防火工作。
(四)生产责任制。大队、生产队,应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对社员进行护林防火教育。
使大家奠定护林防火各项规定。(五)家长责任制。
各户家长必须经常教育自己的家属子女,遵守护林防火制度。(六)制定护林防火公约。
发动群众根据国家护林法令,结合群众利益,制定群众性护林防火公约,共同遵守,互相监督。还可发动群众开展护林防火签名运行等形式。
(七)制定奖惩制度。贯彻"护林有功者奖、毁林者罚"的政策。
在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内或者森林保护责任区内,连续三年以上未发生森林火灾的或防止乱砍滥伐及其他破坏森林行为有显著成绩的;发现森林火灾或破坏森林行为及时报告并尽力扑救、及时制止,有显著成绩的;在森林保护工作中发明创造有显著成绩的,应给予表扬或奖励。对工作失职,使森林遭受损失的;不遵守用火管理制度,引起火灾的;乱砍滥伐以及其他破坏林木的行为,使森林遭受损失的;对于蓄意或者唆使纵火烧山,或者聚众破坏森林,都应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理,严重的应由政法部门从严惩处。
凡在以上责任区域内因领导失职或工作布置不周、管理不严、违反规定等造成森林火灾或破坏森林的案件,除惩处肇事者外,要追究领导责任。二、开展护林防火宣传教育 护林防火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积极护林。
因此要经常向广大群众开展爱林护林宣传教育。从思想上认识到森林火灾危害的严重性和保护好森林资源对国家和群众的好处,在广大干部、群众思想上建立起一道防火线,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是做好护林防火工作的关键。
1、宣传内容:(一)宣传党的林业方针政策,宣传国家颁布的护林防火法令、条例、布告、规定等。(二)宣传森林的好处和森林火灾的危害。
树立护林为荣、毁林可耻的新风尚。(三)宣传护林防火有关制度、办法,宣传先进经验、先进人物,提高广大群众护林防火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四)宣传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知识等等。2、宣传形式:(一)通过各种会议宣传。
如利用干部会、生产会、交流会、妇女会、民兵会、群众会、座谈会、训练班等进行宣传。(二)利用各种文字宣传。
如布告、条例、办法、规定、通知、小册子以及报刊、墙报、黑板报、标语、对联、护林牌等。(三)利用各种文艺形式。
如宣传画、连环画、电影、幻灯、话剧、歌曲、快报、相声、说唱、对口词等文艺形式进行宣传。(四)开展群众性的爱林护林运动。
如开展无森林火灾竞赛运动、爱林护林签名运动等等。三、严格火源管理 几年来,森林火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对于各种火源没有严格加以控制,没有落实安全防火措施的缘故。
严格控制火源,加强用火管理,是杜绝森林火灾的关键。根据各地的经验,控制火源有如下几种办法:1、改变野外生产用火方式。
对于野外可不用火生产的,尽量不用火,以减少引起森林火灾的机会。台以割绿肥、挖坑沤肥等代替烧灰积肥,以劈田埂草代替烧田埂草等。
因为在林内、林边烧灰积肥或在林地附近烧田埂草极危险,遇风吹火星或火舌极易引起森林火灾。近几年我省因野外烧灰积肥和烧田埂草引起的森林火灾占野外生产用火不慎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中百分之七十。
另外烧荒、烧垦和烧牧场也很容易引起森林火灾,许多地方都以割草办法来代替。2、加强野外生产用火管理。
必须的生产用火,如炼山造林等,要做好防火措施,认真执行用火审批制度,用火单位必须做到:(一)在用火前,将用火时间、地点、面积和防火措施等报请上一级护林防火组织审查批准。(二)经审查批准后,要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并配扑火人员、携带扑火工具,对火场上。
您好!
1.树立防火意识。每个人都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森林火灾危害的严重性,在思想上建立起一道防火线,做到防患于未“燃”,这是做好护林防火工作的关键。个人进入林区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要时刻不忘森林防火。
2.严格控制火源,强化火源管理。这是防止森林火灾最有效的办法。严格控制野外生产用火,必须的生产用火,要实施防火措施,认真执行用火审批制度。不要擅自上山用火,不要在林中生火取暖,不准小孩上山玩火,不在林中乱丢烟头,在林区不要夜间点火把照明等。
3.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确保不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引发森林火灾。进入林区应自觉向森林防火检查站交出随身携带的火种,自觉移风易俗,不在树林区上坟烧纸。
4.沿山村组建立防火组织。在防火期内对防火区域进行日常巡查,密切关注林情。
如有疑问,欢迎提问。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很大,一场大火,在很短时间内,就能把长期培养起来的大片森林烧毁,俗话说:一点星星火,可毁百年林。森林发生了火灾以后,重的,大面积林木被烧光;轻的,有些树干和树根被烧伤,影响树木的生长,降低树木的利用价值。有的树木由于烧坏树根,破坏了树根和土壤的结合,容易被风吹倒。森林里发生火灾的原因很多,从内在原因看,森林里有大量的可以燃烧的物质。从外界原因看,有火源。火源有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两大类。自然火源主要是雷火,它所引起的森林火灾是比较少的,绝大多数森林火灾是由于人为火源引起的。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人为火源,千万不能麻痹大意。
等森林火灾发生以后再去扑救,是不得已的办法,最根本的是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1、大力宣传《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等林业法规,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以法治林。
2、必须严格控制火源。除了严防坏人破坏以外,对于野外生产用火,要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专人负责管理。生活用火也要严格控制,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对于火柴、汽油以及其他容易燃烧的物品要严加管理。加强瞭望,及时发现火情,及时扑灭。
3、要建立健全各项护林防火制度。如,生产、生活用火制度,护林防火责任制度,进山管理制度,防火检查和奖惩制度。特别对冬至节前后、春节、清明节前后这“三节”期间,加强对进山人员的火源(火柴、打火机)和鞭炮的收缴工作,防患于未然,并使森林火灾扑救人员时刻处于待命状态。这些制度对控制火源、防止森林火灾,能起很好的作用,要认真制订和严格执行。
楼主,你都赞同了,还不采纳一个
森林火灾皇一种突发性强、破坏力大、扑救困难就极容易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为防止森林火灾我们该怎么办呢?森林火灾皇一种突发性强、破坏力大、扑救困难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就极容易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为防止发生森林火灾我们该怎么办呢?禁止在林区吸烟、烧烤、焚香烧纸、烧篝火、燃放烟花爆竹等是防止森林火灾发生的必要措施。
虽然气温偏高,林下可燃物多可能引发森林火灾,但在已查明的森林火灾中,人为用火不当是引发森林火灾的最主要原因。95%的森林火灾是人为原因引起的,吸烟、上坟烧纸、春耕生产都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当森林遇到火灾险情时,要立即报警,说清楚起火地名、火势大小等,以便消防人员准备充分,及时赶到,尽量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对于消防人员来讲,森林火灾蔓延速度扑救的最佳时间是火灾初发期。
消防人员应遵循“先控制,后消灭,再巩固”的程序,采用多种方法来灭火。扑灭法往往用在火势较弱的场合。
可以砍一截长短适合、树叶浓密的常绿树技,沿着火头侧面顺风扑打。在森林火灾蔓延期,应该同时使用隔离法。
这时应观察风向和火势,制造防火线,清理可燃物,把森林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灭火之后,要使用土掩法。
看到有冒烟的火种就要用泥土把火种盖住'防止火种被风吹走或复燃。在曰常生活中,我们去森林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火准备,因为,再有效的救火措施也不可能将森林恢复到从前的模样。
最好的办法就是杜绝森林火源。
1、人人树立“森林防火”意识。
无论是进入林区从事垦荒、采集、采矿等生产性活动,还是进入林区祭祀、旅游度假、狩猎野炊等生活性活动,都要时刻不忘森林防火。特别是在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按照《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过审批后方可进行。
2、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确保不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引发森林火灾。比如进入林区自觉向森林防火检查站交出随身携带的火种,比如自觉移风易俗,把上坟烧纸祭祖改为向先人敬献鲜花水果或种树,培养文明的风俗习惯等。
如果因自己原因引发森林火灾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普通群众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应该掌握有基本的扑火技能和安全避火知识,一旦被林火围困或袭击,要果断决策,迅速选择突围和避火路线,采取正确的避火方法,避免发生伤亡事故。
扑救森林火灾时特别要注意,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老人和儿童参加。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