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的核算:1、按支付形态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
把物流成本分别按运费、保管费、包装材料费、自家配送费(企业内部配送费)、人事费、物流管理费、物流利息等支付形态记账。从中可以了解物流成本总额,也可以了解什么经费项目花费最多。
对认识物流成本合理化的重要性,以及考虑在物流成本管理应以什么为重点,十分有效。2、按功能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
分别按包装、配送、保管、搬运、信息、物流管理等功能来核算物流费用。从这种方法可以看出哪种功能更耗费成本,比按形态计算成本的方法能更进一步找出实现物流合理化的症结。
而且可以计算出标准物流成本(单位个数、质量、容器的成本),进行作业管理,设定合理化目标。3、按适用对象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
按适用对象核算物流成本,可以分析出物流成本都用在哪一种对象上。如可以分别把商品、地区、顾客或营业单位作为适用对象来进行计算。
按支店或营业所核算物流成本,就是要算出各营业单位物流成本与销售金额或毛收入的对比,用来了解各营业单位物流成本中存在的问题,以加强管理。按顾客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又可分按标准单价计算和按实际单价计算两种计算方式。
按顾客计算物流成本,可用来作为选定顾客、确定物流服务水平等制订顾客战略的参考。按商品核算物流成本是指通过把按功能计算出来的物流费,用以各自不同的基准,分配各类商品的方法计算出来的物流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各类商品的盈亏,在实际运用时,要考虑进货和出货差额的毛收入与商品周转率之积的交叉比率。4、采用ABC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物流ABC。
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分析法是被人为确定和控制物流费用最有前途的方法。以作业为基础,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以及把作业收集的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的核算方法。
其理论基础是: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因此,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计算程序就是把各种资源库成本分配给各作业,再将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给最终产品或劳务。以作业为中心,不仅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而且还能提供改善作业的非财务信息。
以作业为纽带,能把成本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很好地结合起来,即以作业为基础分配成本,同时以作业为基础进行成本分析和管理。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企业物流并进行管理可分为如下四个步骤:1)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
作业是工作的各个单位,作业的类型和数量会随着企业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一个顾客服务部门,作业包括处理顾客订单、解决产品问题以及提供顾客报告三项作业。
2)确认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资源是成本的源泉,一个企业的资源包括有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如采购人员的工资成本)、间接制造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如广告费用)。
资源的界定是在作业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每项作业以涉及相关的资源,与作业无关的资源应从物流核算中剔除。3)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
作业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这种关系称作资源动因。资源动因联系着资源和作业,它把总分类账上的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
4)确认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作业动因反映了成本对象对作业消耗的逻辑关系,例如,问题最多的产品会产生最多顾客服务的电话,故按照电话数的多少(此处的作业动因)把解决顾客问题的作业成本分配到相应的产品中去。
采用适当的管理方法:1、通过采用物流标准化进行物流管理。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制订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
制订系统内各个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物流标准化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基本设备统一规范,如现有托盘标准与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标准之间能有效衔接,大大提高了托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通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货物运输、储存、搬运等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物流配送系统的运作效率,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2、通过实现供应链管理,提高对顾客物流服务的管理来降低成本。实行供应链管理不仅要求本企业的物流体制具有效率化,也需要企业协调与其他企业以及客户、运输业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个供应链活动的效率化。
正因为如此,追求成本的效率化,不仅仅企业中物流部门或生产部门要加强控制,同时采购部门等各职能部门都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可以确保企业利益,同时也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
3、借助于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降低物流成本。要实现企业与其他交易企业之间的效率化的交易关系,必须借助与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尤其是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端客户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
一方面是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正确、迅速地进行;另一方面,能由此建立起战略的物流经营系统。通过。
物流成本分析的方法:
1、物流成本分析可以采用会计方法、统计方法或数学方法。
2、在实际工作中,有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作业成本分析法,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方法主要有指标对比法和因素分析法。
1)对比分析法
这是实际工作中广泛应用的分析方法。
物流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一般有三个方面:实际物流成本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本期实际物流成本指标与前期实际物流成本指标对比;本期实际物流成本指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
2)因素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将某一综合指标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并分别计算、分析每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物流成本升降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外部因素,另一类为内部因素。
3)作业成本分析法
作业成本分析法是一种新的成本核算体系设计思路,其基本原则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它认为企业通过执行各种作业(活动)把资源转化为对外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作业是成本核算的中介。
物流成本分析的步骤:
1、确定分析目标。
2、明确分析对象。
3、制定分析计划。
4、收集基本数据。
5、统计与核算。
6、得出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准确地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必须掌握好物流成本管理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比较分析
①横向比较:把企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退货物流和废弃物物流(有时包括流通加工和配送)等各部分物流费,分别计算出来,然后进行横向比较,看哪部分发生的物流费用最多。如果是供应物流费用最多或者异常多,则再详细查明原因,堵住漏洞,改进管理方法,以便降低物流成本;
②纵向比较:把企业历年的各项物流费用与当年的物流费用加以比较,如果增加了,再分析一下为什么增加,在哪个地方增加了,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假若增加的是无效物流费,则立即改正;
③计划与实际比较:把企业当年实际开支的物流费与原来编制的物流预算进行比较,如果超支了,分析一下超支的原因,在什么地方超支?这样便能掌握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2)综合评价
比如采用集装箱运输,一可以简化包装,节约包装费;二可以防雨、防晒,保证运输途中物品质量;三可以起仓库作用,防盗、防火。但是,如果包装由于简化而降低了包装强度,货物在仓库保管时则不能往高堆码,浪费库房空间,降低仓库保管能力。由于简化包装,可能还影响货物的装卸搬运效率等等。那么,利用集装箱运输是好还是坏呢?就要用物流成本计算这一统一的尺度来综合评价。分别算出上述各环节物流活动的费用,经过全面分析后得出结论,这就是物流成本管理。即通过物流成本的综合效益研究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强物流管理。
(3)排除法
在物流成本管理中有一种方法叫活动标准管理(,英文简称ABM)。其中一种做法就是把物流相关的活动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附加价值的活动,如出入库、包装、装卸等与货主直接相关的活动;另一类是非附加价值的活动,如开会、改变工序、维修机械设备等与货主没有直接关系的活动。其实,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如果能采用直达送货的话,则不必设立仓库或配送中心,实现零库存,等于避免了物流中的非附加价值活动。如果将上述非附加价值的活动加以排除或尽量减少,就能节约物流费用,达到物流管理的目的。
(4)责任划分
在生产企业里,物流的责任究竟在哪个部门?是物流部门还是销售部门?客观地讲,物流本身的责任在物流部门,但责任的源头却是销售部门或生产部门。以销售物流为例,一般情况下,由销售部门制订销售物流计划,包括订货后几天之内送货,接受订货的最小批量是多少等均由企业的销售部门提出方案,定出原则。假若该企业过于强调销售的重要性,则可能决定当天订货,次日送达。这样的话订货批量大时,物流部门的送货成本少,订货批量小时,送货成本就增大,甚至过分频繁、过少数量送货造成的物流费用增加,大大超过了扩大销售产生的价值,这种浪费和损失,应由销售部门负责。分清类似的责任有利于控制物流总成本,防止销售部门随意改变配送计划,堵住无意义、不产生任何附加价值的物流活动。
物流成本预算的作用:
1、物流成本预算可以使计划目标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
物流成本预算加强了计划目标的可比性,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作为依据即时明确地提供偏差信息,以便管理层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收益或减少损失。同时,物流成本预算使计划目标明确化,便于个人与组织理解和把握,帮助其了解自身在企业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强化了计划目标的指导性和激励性。
2、物流成本预算可以协调企业的物流活动
通过编制物流成本预算可以把各组织层次、部门、个人和环节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明确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助于各个部门和经营环节通过正式渠道加强内部沟通并互相协调其努力,从整个物流系统的角度紧密配合,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物流成本预算是控制日常物流活动的标准
各项物流活动进展如何,是否符合预定进程,能否实现计划目标,都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析和判断,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有了物流成本预算,有关部门和单位就可以以预算为依据,通过计量、对比,及时提供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标准之间的差异数额,分析其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预算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4、物流成本预算是评价物流工作业绩的依据
物流成本预算在确立组织内部各部门、环节、个人行动目标的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他们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使之能够被客观评价并具有可考核性,即通过实际数与预算数的比较分析,可以检查评价各部门、个人和环节的经济责任和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
基于活动的预算要求职能管理者和流程管理者进行协商,现代物流成本核算,特别是ABC通过识别实施的活动、资源要求和单位活动成本为基于活动的预算提供了框架,预算协商流程运用这些信息,以决定实施什么活动、供应什么驱动因素和资源、会产生多大程度的资金要求。基于活动的预算改变了原来一期对一期,事后信息利用并进行预算的特点,转为基于日常的管理,整合每天的活动、行为和实施的战略进行预算。
物流预算管理不仅仅是预算活动本身,而是在活动信息和评估商业流程中增值活动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前瞻性的战略和运作决策,即基于活动的管理(ABM)。所以,它既是基于企业经营和物流方针之上的,同时又进一步推动企业物流管理和战略的发展。
物流成本核算的程序:
1、企业物流成本的确认
1)采购供应成本的确认。
2)生产活动物流成本的确认。
3)企业内物流成本的确认。
4)销售物流成本的确认。
5)回收物流成本的确认。
2、企业物流会计的核算
1)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2)企业物流会计的账户设置。
3)企业物流会计的账务处理。
4)物流成本会计的财务核算。
5)物流成本会计信息的报告。
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
1、一般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有按支付形态计算物流成本、按功能计算物流成本、按适用对象计算物流成本三种。
1、按支付形态计算物流成本。
2、按功能计算物流成本。
3、按适用对象计算物流成本。
4、按物流作业核算物流成本。
2、隐性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隐性成本是一种隐藏于经济组织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隐性成本是由于经济主体的行为而有意无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态的总和。
1)标准成本制订。
2)隐性物流成本的计算与账务处理。
控制是调节系统能达到预期目标的一切手段。所谓物流成本控制是采用特定的理论、方法、制度等对物流各环节发生的费用进行有效的计划和管理。
物流成本控制方法,包括绝对成本控制法和相对成本控制法。
(1)绝对成本控制
是把成本支出控制在一个绝对金额以内的成本控制方法。绝对成本控制从节约各种费用支出,杜绝浪费的途径进行物流成本控制,要求把营运生产过程发生的一切费用支出都列入成本控制范围。标准成本和预算控制是绝对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2)相对成本控制
是通过成本与产值、利润、质量和功能等因素的对比分析,寻求在一定制约因素下取得最有经济效益的一种控制方法。
相对成本控制扩大了物流成本控制领域,要求人们在努力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充分注意与成本关系密切的因素,诸如产品结构、项目结构、服务质量水平、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目的在于提高控制成本支出的效益,既减少单位产品成本投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物流系统的成本控制要贯彻以下几项原则:
(1)正确制定物流活动的成本标准,运用标准严格贯彻成本责任制。
(2)一般和重点相结合,着重按例外原则控制物流费用支出。
(3)上下结合、定期和日常相结合、专家和群众相结合、单向活动和集成过程相结合,全面的进行物流成本控制。
对于物流成本的计算,最初的原因是理论者和企业家要据此充分说明物流的重要性,以能够使经济界重视物流,使管理层认识物流,使客户接受物流服务。这在企业物流管理进入第二阶段的时候,也就是进行功能整合阶段的时候,人们特别关注问题。因为如果能够真实地计算出物流成本,就能够使人们认知、认同物流。
正确的物流成本为物流服务订价之重要基础,成本的正确分摊与归属直接影响物流服务之计价。
物流成本分类为:
1.仓储作业成本:存货成本、捡货成本、物流加工成本、补货成本、进货入库成本、验收成本
2.配送作业成本:运输成本、装卸成本
3.行政作业成本:订单处理成本、采购处理成本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一)会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
会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按照操作模式不同可进一步细分为以下三种具体方法:1、建立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指的是独立于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之外,建立专属于物流成本的凭证、账户和报表体系。即企业实行两套账管理。
一套为会计账,由记账会计人员负责;一套为专门的物流成本账,由物流成本核算人员负责。这种方法能在不改变现行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和体系下,全面系统地提供物流成本信息。
但实施起来存在重复记账、工作量大,且没有统一的核算物流成本的财务规范,对核算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该方法要求企业相关人员充足,设有物流成本核算专岗,并在计算机软件的配合下运用。
2、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一级账户核算,是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下,把物流成本从原有与之相关的账户里分离出来,增设“物流成本”一级账户。该账户进一步按物流领域、功能分别设置明细账。
借方登记平时发生的各种物流成本,贷方登记月末还原分配转出至有关成本费用账户的物流成本,月末一般无余额。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避免两套账的重复工作量,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全面系统地提供物流成本信息。
缺点是实施起来要改变和调整现有的产品成本计算体系和财务会计核算方法,且分离物流成本的工作没有统一规范,对核算人员的会计和物流知识水平要求极高。该方法要求企业在制定好本企业有关分离、归集、还原、分配转出物流成本的具体操作规范的前提下,配备好同时具有会计和物流成本知识的核算人员的情况下运用。
3、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二级账户核算,是在不影响现行财务会计核算、不纳入现行成本计算的情况下,在相应的成本费用一级账户下设置“物流成本”二级账户。以此对物流成本进行账外和辅助计算、记录,月末只要归集各物流成本的二级账户即能得出总物流成本。
这种方法能在不影响现行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下,全面系统地提供物流成本信息,且核算方法和工作量都较前两种方法更简单易行。但该方法所涉及的物流成本二级账户的设置、登记、计算没有统一规范,对核算人员的物流知识水平要求较高。
该方法要求企业在制定好本企业有关物流成本二级账户设置、登记、计算的具体操作规范,及配备好同时具有会计和物流成本知识的核算人员的情况下运用。(二)统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
统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是在不改变但倚赖于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运用统计原理,通过对已有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物流成本,再按物流管理的要求对其归类、分配、汇总出物流总成本。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改变现行财务会计核算,同时不会增加会计核算的工作量。
缺点是与其他方法相比核算不够全面系统、结果不够准确,且分析、分离、分配物流成本的难度大,对核算人员的会计和物流知识水平要求极高。该方法要求企业配备好同时具有会计和物流成本知识的核算人员,并在对具体操作进行规范的情况下运用。
(三)会计统计相结合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会计统计相结合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是在不影响现行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下,运用统计原理分析会计核算资料,通过增设“物流成本”辅助账户来归集物流成本。
国标《企业物流成本计算与构成》(2006)中对企业物流成本的计算进行了规范,所采用的就是这种核算方法。1、对于“可从现行成本核算体系中予以分离的物流成本”核算的步骤为:先设“物流成本”辅助账户,按物流成本项目、范围分设二、三级账户;再去分析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全部成本费用账户,从中找出物流成本的内容,并在期中或期末(月末、季末、年末)将其归集至“物流成本”账户;最后通过填制统一格式的物流成本表来汇总企业物流成本。
2、对于“无法从现行成本核算体系中予以分离的物流成本”要采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得出。这种方法能在不影响会计核算下提供物流成本信息,最关键是有国家标准规范的核算步骤,操作性强。
但其工作量也不小,且涉及到分析、归集、重新分配和汇总,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企业应配备具有会计和物流知识的核算人员,在国标的指导下运用该方法。
(四)作业成本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物流作业成本核算,是通过作业成本方式,将物流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物流作业、运作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其核算的基础是“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产品生产消耗作业并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其本质是要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合理基础——作业,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发生成本的原因——成本动因上,改变管理人员仅关注成本本身的思想。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最基本的核算对象,进行成本分析时可以细化到作业,有利于企业发现增值与不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它能够为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提供更精准、有效用的成本信息。
但同时作业成本法所能带来的收益要在较长的时期才能显现,而且没有一个客观的计量依据,无法准确地计量。要实施这种方法,必须配合较高的人力物力成本、。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