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在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之外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是介于政府与营利性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
一、评估活动通常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明确评估目标;
2、理解组织评估活动;
3、根据组织评估问卷,评估组织绩效;
4、确定优先提高领域;
5、制定策略和计划,以保持、庆祝组织表现优秀的地方;
6、制定策略和计划提高优先决定的领域。
二、具体评估过程,通常可以分十步走
第一步:发放评估问卷,解释评估问卷的目标,指导参加评估的人员怎样填写问卷;
第二步:给参评人员45-60分钟时间填写问卷, 回答疑问;
第三步:当参评人员完成问卷;
第四步:收集个人评估结果统计表,汇总到《评估答案统计录入表》, 然后计算百分比,将结果统计到《评估答案百分比统计总表》;
第五步:检视《评估答案百分比统计总表》,将信息转入《组织现状评估统计表》;
第六步:向全体参加评估的人员呈现评估结果。首先向他们呈现《百分比计算表》的结果,然后是《组织现状评估统计表》上的内容;
第七步:就问卷统计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引导参评人员的讨论。讨论的目的是回顾问卷,以及从评估结果中得到的深层次发现或有关组织绩效的知识的不足等。讨论应着重在参评人员能从这次评估中学到什么,而不是行动方案。
第八步:确定优先领域。
第九步:制定行动计划。
第十步:撰写评估报告。
包括:
1、社会关系
包括病人的家人、亲属、朋友、同事、邻居等。
2、社会经济状况
包括病人的职业、工作性质、有无工作隐忧;病人的经济收入;病人的健康状况是否会影响收入。
3、生活方式
个人典型的生活模式。护士可以通过了解以下内容进行评估:平时扮演的角色和身份;工作和学习形态;休闲活动方式和期望的休闲活动方式;居住地和房屋种类;过去一年中所经历的压力程度;面对压力、紧张、寂寞和焦虑时通常采取的应对机制;对现实生活的满意程度等。
扩展资料:
1、社会影响分析: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旨在分析预测项目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通常称为社会效益)和负面影响。
2、互适性分析:主要是分析预测项目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以及当地政府、居民支持项目存在于发展的程度,考察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合关系。
3、社会风险分析:对可能影响项目的各种社会因素进行识别和排序,选择影响面大、持续时间长,并容易导致较大矛盾的社会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可能出现这种风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最佳答案 在目前条件下,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和评价,仍然是非营利组织评估的基础。
通过政府的评估,得到政府积极的评价,是非营利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随着法制的进一步完善、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管制的放松,以及利益关系人评估和社会评估机制的建立健全,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评估的作用及其对非营利组织生存的影响会降低;但只要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性需要通过登记来确认,政府评估的基础性地位就不会动摇。
政府评估的特点 政府评估与其他形式的评估比较,有自己的特点,如果说其他形式的评估主要在于评价非营利组织的质量,政府的评估则主要确定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性和合格性。归纳起来,政府评估有以下3个特点: 标准的法定性。
依法行政的法治原则要求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评估的标准,必须具有规范的依据。《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对于评估标准的规范层级和效力的要求更高。
结果的责任性。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是履行法定的监管职责,是一种执法行为,非营利组织如果不能通过政府组织的评估,总是伴随着法律上的责任。
一般来说,以行政责任为主要责任形式,有可能是比较轻微的警示罚,如警告、限期改正,也有可能是相对严重的财产罚,最严重的是资格罚,可能导致非营利组织合法主体资格的丧失。政府的评估,可能伴随刑事责任的产生,或者民事责任跟随。
评估的可救济性。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是一种履行法定职责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就意味着评估结果具有可救济性。
救济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非营利组织认为政府有关部门的评估结果违法,或者有其他方面的瑕疵,可以依法救济,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政府评估的主要途径 登记管理机关的评估,主要通过年度检查的形式,也会通过日常检查的形式。 业务主管单位的评估,通过年度检查的形式。
税务部门的评估。关涉到非营利组织是否继续享受免税的资格,不仅仅是个税收优惠、促进发展的问题,也有如何通过税收手段规范管理的问题。
财政部门的会计评估。完善政府评估的建议 确保评估标准的科学性、法定性和客观性。
评估标准可以通过依法确立来保障。 确保评估程序公开、透明、公信、平等。
确保好标准能够得到好的执行,这需要大的法制环境来保障。 确保救济途径的畅通,是对权利的保障,也是对权力的制约,通过保障权利制约权力,通过制约权力保障权利。
这涉及到谁来评估评估者的问题。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目标、原则、主体、内容、方法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财政性资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其他资金购买或委托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 项目评估可参照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2.1 社会工作服务social work service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个人、家庭、社区、组织等)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和资源协调等方 面的专业性服务,以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 2.2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social work service program 为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一定的资源,按照预定的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 服务要求所设计、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任务。
3 评估目标 3.1 评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专业服务效果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3.2 总结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提炼社会工作服务技巧,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
3.3 作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结项的依据以及为项目购买方确定项目执行方继续承担相关社会工作服务 项目的资质提供依据。 4 评估原则 4.1 客观性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准确反映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投入、运作、产出以及成效方面的实际情况。
4.2 专业性原则 注重考察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服务项目中的运用。 4.3 系统性原则 通过层次化结构对指标体系进行结构化分类,确定各类评估指标的权重,全面、综合地反映服务项 目的整体情况。
4.4 可操作性原则 评估方法符合项目实际,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易于操作。 5 评估主体 5.1 评估组织者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组织者一般为购买方,负责确定评估方式和评估执行方,落实评估经费, 统筹评估相关事宜。
5.2 评估执行方 评估组织者直接组建的专业评估团队或受委托的专业评估机构组建的专业评估团队。 评估团队应具备以下条件: ——不少于5 人的单数组成; ——取得中、高级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受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且具有3 年以上相关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人员不低于30%; ——不少于1 名熟悉社会组织财务工作、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财会人员。
6 评估内容 6.1 项目方案 项目方案的评估应包括: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策划是否专业、规范; ——服务计划是否具有逻辑性和可操作性,是否有效回应服务对象需求和项目目标要求; ——服务对象界定是否符合项目基本要求; ——对需求的调查分析是否准确,需求分析报告结构是否完整,是否能根据需求合理界定项目服务 的覆盖范围和目标指向; ——预算方案是否体现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公益导向性的原则。 6.2 项目实施 6.2.1专业人员配备与使用 在项目实施中,是否能够按照项目方案中的计划配备相应的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人员,并在项目实 施中发挥相应作用。
在人员使用过程中,是否能够做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团队协作。 6.2.2物资配置 在项目实施中,使用的场地、设备、服务设施及相关物资是否能够满足项目运行需求。
6.2.3专业服务价值理念运用 在项目实施中,能否真正体现社会工作者“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和“平等、尊重、接纳、保密”等专业原则。 6.2.4专业服务理论运用 在项目实施中,是否正确依据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理论。
6.2.5专业服务方法运用 在项目实施中,是否恰当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 6.3 项目管理 6.3.1项目行政管理 是否制定和执行了项目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及保密制度。
6.3.2专业规范性管理 是否制定和执行了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规范和程序;是否全面、原始、真实保存项目服务档案; 是否制定了服务对象权益保障制度。 6.3.3项目进度管理 项目团队是否根据服务方案制定了总体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安排;是否制定了服务进度管理制 度,并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6.3.4服务质量体系与督导 是否建立了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建立专业督导和培训机制;是否建立意见反馈与投诉处理 机制;是否提出持续改进机制。 6.3.5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 项目执行机构是否对其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是否制定了项目应急预案。
6.3.6项目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预算执行方案和财务管理制度。 6.4 项目成效 6.4.1目标实现程度 评估内容包括: ——合同规定的服务目标达成情况; ——合同规定的服务数量完成情况; ——合同规定的服务对象改善情况; ——合同规定的服务组织及其专业团队从项目实施中得到成长发展的情况。
6.4.2满意度 评估服务对象、购买方、项目执行方对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与成效的满意度。 6.4.3社会效益 对项目的影响力、可持续性、可推广性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 ——社会反响:奖惩情况、宣传报道、研究成果; ——决策影响:对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 ——资源整合:组织参与、社会捐赠、志愿者参与。 7 评估方法 7.1 资料分析法 资料分析法应包括以下内容: ——组织资料分析,包括但不限于组织的基本信息(如组织章程)、。
我国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实践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第一是“普适性”的组织绩效评估。
普适性组织绩效评估有两个特征:(1)绩效评估不 是独立存在、独立实施的,而是作为特定管理机制或管理技术中的一个环节,实践中的例证 包括目标责任制、社会服务承诺制、效能监察、效能建设、行风评议,等等;(2)随着特定 管理机制的推广和普及,其中的绩效评估成分被广泛应用,而且应用于多种公共组织和部门。
第二种类型称为“行业组织绩效评估”。行业组织绩效评估应用于某个行业内部,一般 具有自上而下的单向性特征,即由政府主管部门设立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对所属企事业单位 进行组织绩效的定期评估。实践中的例证包括卫生部为医院设立的绩效评估体系,教育部门 为各级各类学校设立的绩效评估体系(如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评估体系、大学本科教育合格评价体系等),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 家计委联合推出的企业效绩评价系统等。
第三种类型是“专项组织绩效评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