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不仅仅是上呼吸道问题,还会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也就是肺炎。
流感常在冬春季流行,有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 症状:流感病人发病急,症状严重,全身症状多,会发热,可能在一两天内体温上升到39度以上,头痛、肌肉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明显。
对于老年人、孩子、肥胖人士、孕妇或有基础病等人群,流感可以导致非常严重的重症肺炎,甚至导致死亡。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何症状? 无症状带毒者 感染之后不发病,仅在呼吸道中检测到病毒,所以要求从疫情发生地回来的市民要主动报告,自我隔离; 轻症患者 仅有一点发热、咳嗽、畏寒及身体不适; 重症患者 早期症状尤其是前三五天为发热咳嗽及逐渐加重的乏力,一周后病情逐渐加重,发展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
重症病人会出现呼吸加快、呼吸衰竭、多脏器损害等情况,进一步加重的话可能需呼吸机支持或生命支持系统的支持,可能会导致死亡。典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病情有一个逐步加重的过程。
到了第二周,病情往往最为严重。 来源:人民日报。
第一、去过哪里很重要
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也就是先问问最近14天都去过哪,有没有可能被传染?
第二、一般检查
症状:发热、乏力、咳嗽、呼吸困难;
影像学特征: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抽血等化验: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在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第三、确诊
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第四、治疗
虽然美国、泰国都说有潜在治好新型肺炎的药物,也治好了病人;但一方面病例数据太少,另一方面这些药物要么没有上市,要么国内没有。可信度值得商榷;按照目前我国卫健委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暂时没有明确可以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
一方面靠隔离治疗;一方面就是对症支持治疗部分结合中医药治疗;大部分还是要靠自己的免疫力。
当然不管是大家关心的疫苗,还是治疗的药物,目前科学家正在马不停蹄的研发中;但在疫苗或药物上市,或发到每个人手上之前,我们能做到的还是预防!预防!预防!
来源:天津254医院副主任医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是通过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来确诊,同时还需配合影像学检查、流行病学史来进行综合判断。
核酸检测主要是指通过患者鼻咽拭子、痰液、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可以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如果呈阳性,即可确诊。其次核酸基因测序如果出现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也可确诊。
影像学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
特别是流行期间接触过感染者、疑似感染者或者去过疾病高发区的人群,需注意隔离观察,必要时及时去医院检查进一步判断。
新冠肺炎的检查方法
1、血液检查
在新冠肺炎疾病早期的时候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来进行确诊,早期血液检查当中会发现血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减少的情况,部分新冠肺炎的患者还会出现肌红蛋白升高,蛋白血沉升高等状况。
2、鼻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提取
目前诊断新冠肺炎使用最多的就是鼻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提取检测,这种方法使用起来很方便,但是新型冠状病毒是很狡猾的,有一些患者需要做4次核酸检查才可以最终确诊病情。造成这种情况可能和病情发展阶段不同有关,也有可能和采集的流程以及方式有关。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知道肺部ct是没有办法明确新型肺炎病毒的,这是一种初步诊断方法,确诊疾病还需要通过一些其他常规检查和临床症状来决定,如果身体出现了疑似症状的话,一定要重视起来,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并且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四版)2019 年 12 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
现已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 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随着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进行了修订。
一、病原学特点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 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
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 体外分离培养时,2019-nCoV 96 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 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 6 天。
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二、流行病学特点(一)传染源。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三、临床特点(一)临床表现。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 14 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重型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1周后恢复。
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二)实验室检查。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
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在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三)胸部影像学。
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 胸腔积液少见。
四、诊断标准(一)疑似病例。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1. 流行病学史(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3)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
2. 临床表现(1)发热;(2)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
(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1. 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 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五、临床分型(一)普通型。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二)重型。符合下列任何一条:1. 呼吸窘迫,RR≥30 次/分;2. 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3. 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 (1mmHg=0.133kPa)。
(三)危重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 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2. 出现休克;3.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六、鉴别诊断主要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SARS 冠状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鉴别,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及细菌性肺炎等鉴别。 此外,还要与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肺炎等鉴别。
七、病例的发现与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后,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院内专家会诊或主诊医师会诊,仍考虑疑似病例,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采集呼吸道或血液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同时尽快将疑似病人转运至定点医院。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即便常见呼吸道病原检测阳性,也建议及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
疑似病例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方可排除。八、治疗(一)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治疗场所。
1. 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2. 危重型病例应尽早收入 ICU 治疗。
(二) 一般治疗。1. 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