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融合的机制
20世纪80年代发明了电融合技术。此方法是先将两种原生质体以适当的比例制成细胞悬液,将其滴入电融合小室中,给小室两极以交变电流,使原生质体沿电场方向聚集成串珠状,接着给以瞬间高强度的电脉冲,使原生质体膜产生局部破损而融合。
(2)化学融合的机制
现通常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融合剂。PEG可以破环细胞间相互排斥的表面作用力,从而使相邻细胞聚集而促进融合。另外,化学融合方法还有高pH高Ca2+法,其基本原理是中和原生质体表面所带电荷,使原生质体的质膜紧密接触,从而有利于质膜的接触融合。
(3)灭火病毒诱导的细胞融合的机制
此方法适用于动物细胞的融合。通常使用灭火的仙台病毒。利用灭火的病毒能使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在诱导细胞发生融合前,必须先用紫外线将病毒灭火,再稀释到一定浓度后加入到细胞悬液中诱导细胞融合。
还有:震动,病毒。
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有三种:生物方法(病毒)、化学方法(聚乙二醇PEG)、物理方法(离心,震动,电刺激)。某些病毒如:仙台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新城鸡瘟病毒的被膜中有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可介导病毒同宿主细胞融合,也可介导细胞与细胞的融合,因此可以用紫外线灭活的此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化学和物理方法可造成膜脂分子排列的改变,去掉作用因素之后,质膜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在恢复过程中便可诱导相接触的细胞发生融合。
培养基的差异:动物细胞的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血清培养基,而植物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以下是动物培养基和植物培养基的具体内容:
动物培养基:
1.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动物细胞培养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液中是否含有动物血清,因为由于动物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还有一些成分尚未研究清楚,所以需要加入动物血清以提供一个类似生物体内的环境,此外动物血清中也包含了一些动物的激素和酶,可以促进细胞的发育。
2.动物细胞培养液的特点:液体培养基、含动物血清。
植物培养基:
( 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MS 培养基(蔗糖含量为 10 g/L , 2,4 – D 含量为 2 mg/L ,琼脂 10 g/L )。
( 2 )试验培养基:在 MS 培养基中加入 IAA 和 6–BA 。
吲哚乙酸(IAA)先用少量 0.1 mol/L NaOH 溶解, 6- 苄基氨基腺嘌呤先用少量 0.1 mol/L HCl 溶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再加入培养基中。
希望能帮助您。^__^
有性繁殖时发生的精卵结合是正常的细胞融合,即由两个配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二倍体.在自然条件下或用人工方法(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人工诱导的细胞融合,在六十年代作为一门新兴技术而发展起来.由于它不仅能产生同种细胞融合,也能产生种间细胞的融合,因此细胞融合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基因型相同的细胞融合成的杂交细胞称为同核体;来自不同基因型的杂交细胞则称为异核体.细胞融合的具体步骤包括:(1)细胞准备,分贴壁和悬浮细胞两种.前者可直接将两亲本细胞混合培养,后者需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2)细胞融合,加促融因子于将行融合的细胞之中,诱导融合.(3)杂种细胞选择.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等,使亲本细胞死亡,而让杂种细胞存活.(4)杂种细胞克隆.对选出的杂种细胞进行克隆(选择与纯化),经过培养,就能获得所需要的无性繁殖系.故选;BC.。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