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关心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有较良好的观察、注意、想象、概括、分析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并能认识自己与周围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关系。
2.能与父母、老师、小朋友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乐意寻求新的生活体验,有良好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4.做事有信心和一定的耐心,力求做成功,不惧怕失败和挫折。
5.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6.能主动参与集体性活动,敢于自我表现。
7.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平等合作、乐意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
8.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9.遇到困难能主动想办法解决。
10.能接受教师和家长的劝导,不任性。
在正规的幼儿园教育中,健康教育的内容类别是:身心健康、动作发展、生活自理,安全防护。
以3岁幼儿为例主要有
1、让幼儿感受到开心,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学会不挑食,知道生病要吃药、打针;懂得保护五官的基本方法。
2、具有自己洗手、喝水、吃饭、入厕穿脱衣服、收放玩具等生活自理能力;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3、不跟陌生人走,懂得粗浅的自我保护常识和方法。
4练习舀、抓、传、切、按、到、旋、夹、折、扣等小肌肉动作;练习一按指令走、四散跑、怕、滚球、拍球等为主的基本动作,体验参与体育游戏的乐趣。
1. 学前儿童基本动作中投掷、跳跃等动作属于非周期型动作。
2. 可以通过走平衡板、单脚站立、转圈后停下 等游戏加强儿童大脑皮层抑制过程
3. “三浴活动”是指空气浴、日光浴和 水浴 。
4. 学前儿童基本动作中 走 、跑 等动作属于周期型动作。
5.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运用讲解方法时要与示范或动作练习相结合,这是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6.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结构是由游戏的 活动任务 、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条件、情节、规则 和 结果 等成分所构成。
7. 为保障儿童身体平衡发展,不仅身体的负重要适宜,而且在练习时必须要使身体的负重部分 交替进行 进行。
8. 可以通过追逐跑、躲闪跑、躲避他人掷来的沙包等游戏促使儿童神经过程更兴奋,提高神经过程灵活性。
9. 教师对幼儿活动量的掌握,首先要观察孩子的 呼吸状况,其次要根据孩子的脉搏。活动中心率最好在 130次/分 以上,最高不超过 180次/分 ,心率恢复时间为 10 分钟以内。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
①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
(1)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内容。
(2)安全行为教育内容。
②学前儿童营养教育。
(1)让学前儿童学习浅显的食品营养和卫生知识。
(2)让学前儿童有自我控制饮食的意识及能力。
(3)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4)培养学前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
(5)纠正营养不良。
③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
(1)懂得疾病防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前儿童关心自己或他人身体状况的意识。
(3)培养学前儿童预防疾病的卫生习惯。
④学前儿童体育。
(1)学习和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规则和知识。
(2)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3)训练运动能力,增强体质。
(4)认识自己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以及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作用。
(5)学习在体育活动中有关安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6)培养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个性、智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⑤学前儿童环境教育。
(1)懂得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前儿童环境保护意识。
(3)培养学前儿童保护环境的习惯。
⑥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2)培养社会交往的能力。
(3)性教育。
(4)学前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预防。
扩展资料:
学龄前教育是当今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知识学科,也是人生初始教育的源头.学前教育是指出生至入学前儿童的教育,它包括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
也就是说,向0至6、7岁的儿童实施学前教育,一方面在家庭中进行,另一方面组织学前社会教育.学前教育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学前社会教育发展的一般原理;
2、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儿童发展的关系;
3、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的任务;
4、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内容、方法与途径;
5、幼儿园主要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及指导;
6、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的衔接与配合;
7、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能力与专业发展。
我国的学前教育学,主要研究:
1、主要阐明社会主义条件下学前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原则;
2、总结教育实践的工作经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指导教育实践。
3、加强学前教育的理论研究,提高学前教育科学水平。
4、学前教育学也为国家和有关部门制订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和进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儿童教育是“全素质教育”人的素质即与人的发展、发挥和个体幸福密切相关的,时刻起作用的诸因素的质量。素质培养分4个层次:胎儿的潜在素质,婴幼儿的基本素质,中小学生的自我发展素质,青年后期到成人的发挥素质。
所谓“婴幼儿全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孩子基本素质的教育,它是非学历教育、非义务教育、非专业教育、非系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是在孩子身心承受的范围内极大地丰富生活体验和感受;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教育不分学科,不讲系统,不顾深浅,也不求甚解,任何认识都不是一次完成的。
人的基本素质,即:健美的身体、灵敏的头脑、良好的性格、广泛的兴趣、趋向发达的语言(包括视觉语言和外语),善于人际交往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学前儿童教育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