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的基本方法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交换 交换是指一方与另一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为利益互换而进行的交易。
在组织管理中,个人与组织之间其实是一种交易行为。任何一个组织要完成本组织的职能或目标任务,都需要通过一定的人来完成,此时,就需要组织向社会聘用人员。
个人这所以愿意进入组织,是个人在权衡各种可供选择的利益后,值得进入该组织,个人与组织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交换。组织聘用人员的利益是为了使聘用者拥有一定技能,并能完成组织的某些功能,以使组织实现自身的职能或目标任务,以保持组织的生命力,组织为之也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薪酬);个人之所以受聘,是因为组织能提供给个人相应的利益,包括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个人也为之付出一定的代价,如个人的劳动,包括体力与脑力劳动。
反之,组织不可能聘用一个不能完成组织功能,不向组织提供劳动能力的人;个人也不可能到一个不向个人提供任何利益或避所的组织中。这种交换应是平等的,互利双赢的。
交换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组织应倡导的公平的管理方法。自愿的交换能为双方都带来利益,它可促进社会利益的有效合理分配,有效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并随着自由交易人数的增加,交易者个人对此整个交易行为的影响而减少。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强权方法在组织中管理运用时会给个人、组织、国家乃至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人们之所以能接受组织管理,是因为组织能为个人提供所需要的利益;组织之所以能够容纳职员,也是因为职员个人才能或劳动的付出正是实现组织职能所需要的。
个人付出与组织提供两者之间形成交换关系,这种交换关系是建立在自愿平等协商基础上的。当这一交换关系有一方不存在的时候,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就会很快丧失。
更谈不上其他管理方法的运用问题。自愿的公平交换是组织留住人员,并有效完成组织目标任务的前提,是倡导人们价值取向的主要手段。
人们为什么要在这个组织做工作,而不在别的地方去做,人为什么要服从组织安排,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如此等问题的回答应从组织是否能提供人们的需要开始,应从自愿的公平交换开始。当这一平行的交换条件不复存在的时候,管理者使用任何方法去管理组织中的人都是难以进行或难以想象的。
在具有人性的社会中,管理者不能要求员工自愿或无偿为组织卖力,员工也不能要求组织无条件为自己提供居所、薪酬或个人价值的发展平台或空间。同时当组织需要倡导什么,需要褒扬什么时,可以设定一定的交换条件,使人们与组织在自愿平行基础上进行“交易”,以达到组织管理的目的。
二、惩罚 几岁的小孩出于天性,母亲刚给他倒了一碗热开水,生怕烫着他,不断地忠告他让他不要去动它,以免烫坏他的手。但天生好奇的小孩,不听母亲的忠告,在母亲没有注意时,小孩就把手伸进了开水碗里,开水烫得他本能快速地收回了手,疼痛使他哇哇直哭,无论母亲如何去哄他,都无济于事。
他的确很疼,因为他的手的确烫伤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小孩一看见冒汽的热水就变得十分谨慎,不用母亲忠告,他已知道应该先去试探一下,然后再去动它。
这样的情景几乎所有人都有阅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抑制一个人错误行为发生的最有效方式是让行为主体人尝试到了为自己错误而付出的代价。如果我们做出假设,当还不太懂事的小孩将手伸进了不烫手的水里时,这个小孩还会有第二次这样的行为吗?第二次的行为会变得如此谨慎吗?答案不言而喻。
惩罚会使人们在发生不良行为时产生畏惧感,从而抑制人们不良行为的发生。但惩罚不能起到激发其潜能的激励作用。
这是抑制人们不良行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这种惩罚必须有一定的额度。
当惩罚的额度太小时,惩罚就起不到拟制其行为的目的,这种惩罚便是无效的惩罚,如果这开水不是很烫,对小孩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就不大,正因为,开水烫伤了他的手,所以他会永远记住开水是不敢轻易去动的。而且他由此自己便学会了如何去接近开水的方法。
人们行为的选择其实是在各种利益之间的博弈,当惩罚和额度使其不值进行此项行为选择的时候,人们就会选择其他方式,从而也就实现了惩罚应起到的功能。因此,要拟制人们的不期望行为,其惩罚的力度应达到一定的额度。
因为人们总是从各项利益的损益中权衡如何获得更大的收益。需要说明的是对同一额度的惩罚不同的组织及不同的人员对其体验的额度是不相同的。
正如同样处罚一元钱,而在富人和穷人心目中的分量和价值是有较大差异的一样。惩罚可以分为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两大类。
物质惩罚主要是剥夺或限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享用权。其惩罚的额度应视其管理对象人群的收入水平及其人们的承受能力来确定。
精神惩罚主要是降低个人自身或在社会群体中的评价。精神惩罚主要取决于当事人对此惩罚的荣辱感。
如果当事人十分在意这种惩罚,那么这种惩罚往往是很有效力的;如果当事人不在乎这种荣辱感,那么这种惩罚往往是无效力的。在现实中,有些具体的惩罚形式可能具有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的双重属性。
惩罚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有:。
这个很多的,以下是我摘抄的,你可以拿来参考,我觉得还是可以的五种企业管理模式比较
未来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
1.亲情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 利用家族血缘关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内聚功能,也就是试图通过家族血缘关系的内聚功能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
2.友情化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也是在企业初创阶段有积极意义。
3.温情化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强调管理应该是更多地调动人性的内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很快地发展。在企业中强调人情味的一面是对的,但是不能把强调人情味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最主要原则。
4.随机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 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民营企业中的独裁式管理。之所以把独裁式管理作为一种随机化管理,就是因为有些民营企业的创业者很独裁。他说了算,他随时可以任意改变任何规章制度,他的话就是原则和规则,因而这种管理属于随机性的管理。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发生在国有企业中的行政干预,即政府机构可以任意干预一个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最后导致企业的管理非常的随意化。
5.制度化管理模式 所谓制度化管理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经确定的规则来推动企业管理。当然,这种规则必须是大家所认可的带有契约性的规则,同时这种规则也是责权利对称的。
现代企业管理包含的内容:
1. 管理思想观念现代化。即要有服务观念、经济效益观念、时间与效益观念、竞争观念、知识观念、人才观念、信息观念。
2. 管理方法现代化。即推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包括现代经营决策方法、现代理财方法、现代物资管理方法、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方法等。
3. 管理人员现代化。即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实现人才知识结构现代化,使企业所有管理人员真正做到"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
4. 管理手段现代化。即信息传递手段现代化。
管理的法律方法、管理的行政方法、管理的经济方法、管理的教育方法、制度创新。
1、管理的法律方法:在管理活动中,各种法规要综合运用、相互配合。因为任何组织的关系都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就企业管理而言,法律方法不仅要求企业掌握和运用与企业有关的法律,以及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有关经济法规,而且也要掌握和运用民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当然,不能期望法律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它只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发生作用。
而在法律范围之外,还有各种大量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需要用其他方法来管理和调整。2、管理的行政方法:行政方法更多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以该方法的管理效果基本上取决于领导有的指挥艺术和心理素质,取决于领导者和执行者的知识、能力;领导者驾驭全局进行统指挥,必须要及时获取组织内外部省用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决策,避免指挥失误,企业要有一个敏感而有效的信息系统。
3、管理的经济方法:各种经济方法,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利润、奖金、罚款以及经济合同等。不同的经济方法在不同的经济领域中,可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4、管理的经济方法:企业应当从战略的高度上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进行智力投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科学文化教育,根据工作的需要,对各类人员逐步进行系统培训和职业训练,尽快提高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5、制度创新管理模式认为企业的全面再造是企业新生的开始,只有经过无数次企业再造的企业才是真正经久不衰的企业。
企业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企业创新的第一制造者。再造意味着扬弃,再造意味着创新,再造意味着新生,只有经过全面再造的企业才是能经得住风雨的企业。
成功的企业都在某些方面或所有方面经过了企业再造,有些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再造的产物,适时把握企业再造的良机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制度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优秀的管理者是那些能够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现存制度中各种缺陷的智者。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
第一、有战略,但执行不力,贯彻不彻底。面前,企业最流行的就是战略,有长期的、中期的、短期的。但往往是空洞的设想和规划,却没有执行规划的详尽路线图和时间表,最关键的是没有保障规划实现的具体措施,因此,所谓的战略就是流于纸上的“宏伟蓝图”罢了。
第二、有目标,但压力不大,落实不到位。很多管理部门都习惯于到时下达目标,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月度目标,上级向下级下达目标、下级再向下级下达目标,目标成了空洞的数字而已,不能将目标逐时、逐项、逐人分解落实,因此压力不能层层传递下去,目标成了一纸空文。
第三、有组织,但条块分割,本位主义。随着企业的发展,部门越来越细化、职能越来越分解,但组织的紧密性却越来越差。各部门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清晰,衔接越来越不顺畅、沟通障碍明显、协作成本增加、内耗变大,各部门之间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
第四、有制度,但监督不严,有人钻空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管理的需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会沉积大量的规章制度。制度越多越复杂,执行起来往往找不到参考标准,容易流于形式,产生“多头”管理,因此监管很难。看似规范、法制化的管理却最没有可操作性,容易有人钻空子。
第五、有流程,但存在扯皮,效率低下。为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建立了大量看似完善的生产、工艺、财务、服务等流程,但却没有建立起流程之间的有效控制系统和内部客户链关系(即下道流程是上道流程的客户),出现流程之间的脱节和扯皮,致使效率低下。
第六、有人员,但人心涣散,貌合神离。企业壮大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凝聚人心。企业容易形成管理真空。企业要避免这一点,就要真正做到“将支部建在连队上”,也就是要把企业的文化建设放在基层、放在每一个班组,让员工当企业的主人,凝聚在企业的周围。
第七、有绩效,但流于形式,奖罚不力。企业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是好事,但企业在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后会出现使奖罚流于形式的现象。绩效往往会变成隔靴挠痒,考核的多是软指标,没有真金白银来得实际。企业管理信奉的是以数字说话,真刀真枪、奖罚分明。
,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一般它包括4个含义:
1.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活动
2.管理的工作本质是协调
3.管理工作存在于组织中
4.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
换言之管理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制定就是制定计划,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首先是推广通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 问题进行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必须由以下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即: 1、管理主体(由谁管) 2、(管理客体(管什么) 3、组织目的(为何而管)4、组织环境或条件(在什么情况下管)。
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一)行政的管理方法
含义:是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指示、规定、条例和命令等行政手段,按行政系统由上级到下级逐层进行管理活动的方法。
特点:权威性 、强制性、稳定性 、具体性、阶级性
(二)法律管理方法
含义:是运用法律规范和类似法律规范的各种行为规则进行管理的方法。
特点:阶级性、概括性、规范性、强制性。
(三)经济管理的方法
含义:指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杠杆和经济手段来进行管理的方法。
特点:利益性、多样性、阶级性。
………………………………
管理的重要性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一个公司的正常运行一定需要一定的管理。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概括起来说,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管理使组织发挥正常功能。
管理,是一切组织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任何一个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不论其性质如何,都只有在管理者对它加以管理的条件下,才能按照所要求的方向进行。
组织是由组织的要素组成的,组织的要素互相作用产生组织的整体功能。组织要素的作用依赖于管理。管理在组织中协调各部分的活动,并使组织与环境相适应。在乐队里,一个不准确的音调会破坏整个乐队的和谐,影响整个演奏的效果。同样,在一个组织中,没有管理,就无法彼此协作地进行工作,就无法达到既定的目的,甚至连这个组织的存在都是不可能的。集体活动发挥作用的效果大多取决于组织的管理水平。
组织对管理的要求和对管理的依赖性与组织的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共同劳动的规模越大,劳动分工和协作越精细、复杂,管理工作也就越重要。一般地说,在手工业企业里,要进行共同劳动,有一定的分工协作,管理就成为进行生产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如果手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技术和劳动分工也比较简单,管理工作也比较简单。现代化大工业生产,不仅生产技术复杂,而且分工协作严密,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化程度都高,社会联系更加广泛,需要的管理水平就更高。
总而言之,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劳动分工和协作越细,就越要有严密的科学的管理。组织系统越庞大,管理问题也就越复杂,庞大的现代化生产系统要求有相当高度的管理水平,否则就无法正常运转。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