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在做题。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主要记住前面的方法
1.强化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例如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
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我们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代币奖励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代币不会像原始强化物那样产生“咆足”现象而使强化失效。
3.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有时候我们所期望的行为在某学生身上很少出现或很少完整地出现。此时我们可以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行为的出现。例如,有人曾用行为塑造法让一个缄默无语的孩子开口说话。
4.示范法。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替代强化的含义是:当事人(学习者)因榜样受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由于范例的不同,示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辅导教师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电视、录像,有关读物提供的示范,角色的示范。
5.处罚法。处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处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价、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消一个愉快刺激。
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差和情感反常。典型的发展成为抑郁症,表现出孤独、忧虑、不愿与人交往、悲伤,对集体不感! 兴趣,常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产生厌学情绪。
意志障碍。这类小学生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说谎,不能经受学习或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行动放任自流。
智力障碍。这里讲的智力障碍除先天因素外,指后天在记忆、思维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或错误定势。如:由于疾病导致缺课,考试成绩差,考试焦急而产生厌学,学习知识不连贯造成记忆障碍,不善判断、推理,情绪低落,自卑感强。
人格障碍:指小学生人格的发展不协调。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执,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
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目标:1、学会调适;2、寻求发展
方法:(一)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行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二)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2、系统脱敏法; 3、肯定性训练。
(三)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三道镇新民学校 赖玉昌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在学习活动、生活实践中通过总结经验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定型化、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习惯养成后,就会使人不必耗费多大精力而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
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中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行为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
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我校各教研室编写了“合作学习手册”,联系学生的行为习惯话题,作以下几点设想:一、立足平时,面向全体,有机渗透行为习惯的培养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勇于提问,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
2、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自觉研讨的行为习惯,特别应重视指导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不放任自流。在自学过程中,如果遇到较难解决的问题,还应教会学生形成善于与他人研讨交流的习惯,以此相互砥砺启迪,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这也是“合作学习”内涵所在。3、联系学生实际,文道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
因此,家长、老师在平时生活学习中,都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师要在学生有了学习要求的情况下去教;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记;要在学生明白行动规则的条件下再要求去做。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这不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无穷。
这不是“合作学习”的精华所在吗?二、优化环境,家校同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生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环境,环境不同造就他们不同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根据一些资料记载和教学经验所得:学生不良行为的根源不在自身,而在于现实社会中不良环境,以及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1、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者,制造人才之所也”。
尤其是现代社会,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十余年左右,乃至更长的时间在学校这个环境中生活。因此,学校的状况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关系极大。
因此,我们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如窗明几净,教室走廊地面发光见影,学生自然就不会随地吐痰或乱扔纸屑,教学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学生自然不会乱刻乱画,教室物品摆放整齐,学生物品也会摆放得整齐有序等等。
我们还充分运用学生自己的宣传阵地,如黑板报、特色专栏、名言警句栏、优秀作业栏等等,引导学生学会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学习。使我校“合作学习”的特色落到实处。
2、优化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最初受到教育的课堂,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家庭环境的状况和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子女与父母之间是有一种特殊的血源关系的感情纽带联系起来的,这是父母影响孩子、孩子向父母学习的最有利的条件。
另一方面,也由于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子女是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品德等,对孩子的个性,习惯和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孩子是否诚实、文明、谦虚等等,无不与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潜移默化有关。再一方面,还由于家庭的影响具有早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其特殊作用是其他影响所不能代替的,不论在学校接受教师、同学的影响,还是走向社会接受领导、同事的教育,都是暂时的、可离的,而家庭影响则是长期的、终身的。
作为父母,既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购置必要的书籍、学习用具等,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应在言谈、行为、思想、信仰、习惯、爱好等方面提供优良的示范。总之,父母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以身作则,才能把子女教育得更好。
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强调互访,要求互励,注重互谅,以其获得更佳的效果。
我们将学生守则及一些规范中的内容化为可实践的东西,让学生分阶段,有重点地在家中“练习”,并定期召开家长会,或通过家校联系簿,让家长把“练习”结果向老师汇报,如外出回家打招呼,尊敬长辈等。我们与家长结对子,渗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指导,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
一、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习惯具体表现在:
1、课前准备不到位,不是忘记拿文具,就是忘记拿课本;
2、预备铃响后,不能迅速安静下来,有同学在说话、打闹;
3、举手习惯差,有害怕举手的,有站起来举手的,有边举手边大声嚷嚷的等等;
4、有的同学看到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出错了,会讥笑别人;
5、没有良好的坐姿,站姿,有的同学爱趴着桌子,有的侧着身子,甚至低年级有学生跪在凳子上或是蹲在凳子上听讲,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不停的扭身子。
6、不会倾听,有的学生没有轮到发言,不是嘴里嘟哝着,不听别人说,就是插嘴或趁机说话;
7、在课堂上太随意,捏指头、“摆师爷”、喝饮料、折纸、看课外书、下位置扔废纸等;
8、没有养成正确的听、说、读、写的姿势;
9、小组讨论时,个别学生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不能有序地进行讨论,有时还发生争抢学具等现象;
10、自己学习时,不能自觉地学习,而是做些影响别人的活动……
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可能是家庭问题行为或社会问题行为的延伸,也可能是受同伴团体的不良影响,也可能是不良的课堂教学环境或教师的教学失策导致的,总之,学生的问题行为是与其学习、生活环境、社会风气等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而不是由某种单一因素造成的。
三、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基本原则:
课堂问题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出自的对象也各不同。在选择处理方法上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可生搬硬套,且运用时要讲究策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冷静性原则。唯有冷静,才会想出处理问题的好主意、好点子,唯有冷静,才会化干戈为玉帛。
2.尊重性原则。无论学生的错误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批评教育时,教师语言一定要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要用火热的爱心和真挚的诚心善待学生,要坚信只要正确疏导,他们一定会恍然醒悟,弃旧图新的。
3.巧妙性原则。无论发生何种情况,教师都必须视具体情况做到机智灵活,随机应变,从而绝处逢生,云开雾散,柳暗花明。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的方法:
1、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好习惯的养成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终身受益。
2、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想学习好,必须要花一定的时间,要有信心,有决心,要不断克服学习上遇到的一切困难。
3、课堂上时时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课堂上学生要做到一心一意,而老师要比学生更要精神高度集中,必须做到一心两用,要把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你不要指望跟学生讲一次纪律的重要性,他们就会一节课按你的要求去做,你也不要指望课后将他狠狠地批评一顿,他以后就会改过来,这些工作也要做,但你更重要的是要随时审视整个课堂,迅速判断学生的发展情况,并随时作出反应与调整。要善于用眼睛表达你的满意、生气和愤怒。尽量不要吼叫。训斥只可偶尔为之。目光要经常瞥向那些神不首舍、好动、好说的学生。可以请他们做点事——比如读书、读词语、表演、到黑板上默字等。这叫“以动治动”。最要紧的是不断地鼓励、表扬、提醒学生。
4、精心备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努力优化课堂。学习是一件苦中有乐的事情,要吸引学生尽可能长时间地专注地听,老师必须从自身出发,优化课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备课,设计寓教于乐的课堂活动,低年级特别要做好教具的准备工作,提前2分钟进课堂,进行课前组织教学。课堂上注意提高自己语言的感染能力,抑扬顿挫,运用孩子们的口吻说话,就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的变化。如在读的训练中,就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训练。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师生合作读、自由读、同桌互读、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读、角色读、加动作读、变换声音读、背诵……这就是“变化”。没有变化,学生会生厌;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教学艺术。
5、不同性质的课堂问题行为要采用针对性的方法。有些课堂问题行为不直接干扰课堂秩序,例如: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发呆、抑郁、乱涂乱画,伏在桌子上睡觉但无鼾声等,其行为没有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教师可以采取给予信号、暗示制止、合理安排和课后谈话等,以利于转变其行为,不宜突然提问,因为没认真听课肯定回答不出来,只能使学生当众出丑会使得其反,更不宜当众指责。对于那些明显干扰课堂教学的问题行为,如:喧闹、扮小丑、戏弄同学,顶撞老师、敲打作响等
三道镇新民学校 赖玉昌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在学习活动、生活实践中通过总结经验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定型化、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习惯养成后,就会使人不必耗费多大精力而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
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中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行为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
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我校各教研室编写了“合作学习手册”,联系学生的行为习惯话题,作以下几点设想:一、立足平时,面向全体,有机渗透行为习惯的培养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勇于提问,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
2、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自觉研讨的行为习惯,特别应重视指导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不放任自流。在自学过程中,如果遇到较难解决的问题,还应教会学生形成善于与他人研讨交流的习惯,以此相互砥砺启迪,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这也是“合作学习”内涵所在。3、联系学生实际,文道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
因此,家长、老师在平时生活学习中,都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师要在学生有了学习要求的情况下去教;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记;要在学生明白行动规则的条件下再要求去做。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这不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无穷。
这不是“合作学习”的精华所在吗?二、优化环境,家校同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生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环境,环境不同造就他们不同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根据一些资料记载和教学经验所得:学生不良行为的根源不在自身,而在于现实社会中不良环境,以及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1、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者,制造人才之所也”。
尤其是现代社会,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十余年左右,乃至更长的时间在学校这个环境中生活。因此,学校的状况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关系极大。
因此,我们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如窗明几净,教室走廊地面发光见影,学生自然就不会随地吐痰或乱扔纸屑,教学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学生自然不会乱刻乱画,教室物品摆放整齐,学生物品也会摆放得整齐有序等等。
我们还充分运用学生自己的宣传阵地,如黑板报、特色专栏、名言警句栏、优秀作业栏等等,引导学生学会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学习。使我校“合作学习”的特色落到实处。
2、优化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最初受到教育的课堂,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家庭环境的状况和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子女与父母之间是有一种特殊的血源关系的感情纽带联系起来的,这是父母影响孩子、孩子向父母学习的最有利的条件。
另一方面,也由于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子女是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品德等,对孩子的个性,习惯和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孩子是否诚实、文明、谦虚等等,无不与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潜移默化有关。再一方面,还由于家庭的影响具有早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其特殊作用是其他影响所不能代替的,不论在学校接受教师、同学的影响,还是走向社会接受领导、同事的教育,都是暂时的、可离的,而家庭影响则是长期的、终身的。
作为父母,既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购置必要的书籍、学习用具等,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应在言谈、行为、思想、信仰、习惯、爱好等方面提供优良的示范。总之,父母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以身作则,才能把子女教育得更好。
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强调互访,要求互励,注重互谅,以其获得更佳的效果。
我们将学生守则及一些规范中的内容化为可实践的东西,让学生分阶段,有重点地在家中“练习”,并定期召开家长会,或通过家校联系簿,让家长把“练习”结果向老师汇报,如外出回家打招呼,尊敬长辈等。我们与家长结对子,渗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指导,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
教师影响和改变幼儿学习行为的方法有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
(1)强化法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3)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
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
(5)惩罚法
惩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惩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价、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消一个愉快刺激。
(6)自我控制法
自我控制则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1)全身松弛训练
全身松弛法,或称松弛训练,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
(2)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3)肯定性训练
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新课改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培养能力与情感体验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学习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因此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首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或鼓励学生采纳新的学习方式,从整体上看合乎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的要求,实质上却与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学质量相差较大,有的甚至没有效果。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引导下的课堂教学气氛表面上十分热烈,但当一堂课结束后,学生到底学了什么,教师又给学生哪些知识,完成了哪些目标,学习效果究竟如何,却很难评估,教师往往也不知道。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新的学习方式,忽视或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转变学生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新课程并不是单纯地否定或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而是强调“过于接受”,这就是说,我们不全盘否定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
再次,课堂过于吵闹,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巧。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往往一宣布讨论或探究开始,学生便开始大声讨论。在课堂上,你根本听不到学生在说些什么,说的内容与学习有关还是无关,讨论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再问几个问题,就算结束。有的往往一节课都在讨论,学生都在说,课堂上乱哄哄的,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 最后,教师不明确自己在学习方式转换中的角色。新课程实施后,现代的学习方式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存在这样的问题:课堂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后,有些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困惑。特别是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教师布置完任务,学生开始讨论,有些教师往往在讲台一站,似乎学生的讨论或合作学习与自己无关,结果使学生的学习缺乏有力的指导。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9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