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筹计数
筹用木、竹削制,也有骨制、牙制,甚至铅制。通常为圆棍状。迄今最早见到的算筹,是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木椁墓出土的竹筹。西汉时期,在墓葬中还出土过象牙算筹和金属(铅)算筹。
一副算筹,有271枚。通常每枚长约13至14厘米,径约0.23厘米。汉代以后,算筹逐渐缩短至10至11厘米,以便于摆布计算。
2、结绳计数
结绳计数这种方法,不但在远古时候使用,而且一直在某些民族中沿用下来。
3、书契
和结绳几乎同时或者稍后的一种记数方法,要算是书契了。书契,就是刻、划,在竹、木、龟甲或者骨头、泥版上留下刻痕,留下“记”号。《释名》一书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意思是在某种物件上刻划一些符号以记数。
4、隶首
隶首发明了算盘的前身,是以每10颗一穿,穿成100个数的“算盘”。然后在上边写清位数;如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5、算盘
算盘,又作祘盘,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
其形长方,周为木框,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从九档至十五档,档中横以梁,梁上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五珠,每珠作数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结绳计数、书契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筹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隶首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算盘
怎样教孩子数数
3 岁的孩子开始对数字变得敏感、这个时候的孩子虽然还没有经过专门的数学训练、却已经 有了数数的渴望★比如、当他手中拿着几个玩具时、会喃喃自语地正确或错误地数着:"1 个、8 个、3 个……"如此凌乱的数字、显示出孩子认识数字的急切心情★这时、作为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要想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这一能力、我们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当妈妈告诉孩子、" 你的衣服上掉了二颗扣子"、"我们还需要三个盘子"等等的时候、她就是在利用这个机会教 会孩子数字的概念★ 刚开始时使用的方法是数钱★换零钱是一种非常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数数方法★给孩子 们 1 角、5 角的硬币、用这种方法能让孩子们学会数到 10★ 可以说、没有什么方法能比日常使用的硬币更加吸引孩子的了、也没有什么训练比换 零钱更实用的了★正是因为这种活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所以才大大引起了他们的 兴趣★ 在尝试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之后、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更加系统的数字练习★这时可 以使用长度不同的 10 根木棒、最短的一根 10cm、每根增加 10cm、最长的一根长 1 米★木棒 上每 10cm 的部分交替着红色和蓝色★ 当一个孩子按照长度顺序排列这些木棒时、家长让他从最短的一根开始数红色和蓝色 的记号★在数每根木棒的时候都要从 1 开始★接下来、让他根据每根木棒上面所包含的记号 数目来从短到长给每一根木棒命名★像这样让孩子数数、并让孩子验证自己的记数是否正 确、会让他非常感兴趣、他能够重复多次★ 然后、再把这些木棒混合起来、家长从里面拿出一根、让孩子数上面的标记、比如说 5★接下来、家长再给他在另一根木棒、让孩子来进行区分★ 这种练习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重复★通过练习、孩子学会了给每一根木棒命名★我们 现在就可以称这些木棒为"1 号棒"、"2 号棒"等等★ 当孩子准确读出数字棒之后、家长就可以买一些带有数字的彩色卡片、并告诉孩子:" 这是数字 1、这是数字 2"、然后提示孩子:"给我 1、给我 2"等等、从而让孩子来识别不同 的数字符号★ 将数字与数量联系起来 为了让孩子们把这些数字与实际的数量联系起来、家长可以设计两个盘子、每个盘子 分成 5 部分★每部分的底面上都有一张贴着数字的卡片★第一个盘子里的数字是 0、1、2、3、4、第二个是 5、6、7、8、9★
练习的方式很简单、给孩子各种各样的物品、然后在盘子的每个部分里放上和数字相 应数量的物品★建议选择不容易滑落的物品、比如硬币、大木钉等★在孩子面前放上这些硬 币、一个硬币代表数字 1、二个硬币代表数字 2……依此类推★当孩子完成之后、就拿给父 母检查放得是否正确★ 到了最后、孩子就可能会指着写有 0 的部位问: "要在这里放多少呢?"家长应该告诉孩 子:"一个也不用放、0 就是没有★"但通常情况下这还不够、为了让孩子明白 0 到底意味着 什么、父母最好还需玩一个让孩子非常放松的小游戏★ 这时、家长站在孩子面前、转向已经玩过这种游戏的孩子说:"亲爱的、过来、到我这 里来 0 次★"孩子几乎总是会到父母这里来、然后又跑回自己刚才的位置★"可是、我的孩子、你刚才来了 1 次、可我告诉你的是来 0 次啊! "这时孩子就会感到好奇★"我到底应该怎么做 呢?""什么也不用做、就是什么都没有★""可怎样做才算什么都没有呢?""不要做任何事 0 情、只要静静地站在那里就可以了★0 次就是一次也没有★"家长必须一直重复这一练习、直到孩子彻底理解★当父母要求孩子到他面前来 0 次或者是问他 0 次的时候、孩子就会喊道: "0 就是什么都没有!0 就是什么都没有!".
数数的方法有古人的计数方法和现代的计数方法。
古人的计数方法:绳子每打一个结代表一个或一次。筹码计数(或小石块),每一筹码代表1,或10,或100等。
在木头上画道。每一道代表1,或10,或100等。
算盘 ,使用算盘计数,以及进行计算。古人计数方法:1、竹筹计数,筹用木、竹削制,也有骨制、牙制,甚至铅制。
通常为圆棍状。迄今最早见到的算筹,是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木椁墓出土的竹筹。
西汉时期,在墓葬中还出土过金属(铅)算筹。一副算筹,有271枚。
通常每枚长约13至14厘米,径约0。23厘米。
汉代以后,算筹逐渐缩短至10至11厘米,以便于摆布计算。 2、结绳计数,结绳计数这种方法,不但在远古时候使用,而且一直在某些民族中沿用下来。
3、书契,和结绳几乎同时或者稍后的一种记数方法,要算是书契了。 书契,就是刻、划,在竹、木、龟甲或者骨头、泥版上留下刻痕,留下“记”号。
《释名》一书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意思是在某种物件上刻划一些符号以记数。
4、隶首,隶首发明了算盘的前身,是以每10颗一穿,穿成100个数的“算盘”。 然后在上边写清位数;如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5、算盘,算盘,又作祘盘,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其形长方,周为木框,内贯直柱,俗称“档”。
一般从九档至十五档,档中横以梁,梁上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五珠,每珠作数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数学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 所谓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途径和行为方式中所包含的可操作的规则或模式。
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了许多运用数学思想的手段、门路或程序。同一手段、门路或程序被重复运用了多次,并且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就成为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过推导、运算与分析,以形成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
宝宝3岁后会进入计数发展关键期,所以3岁前的时候,妈妈可以引导宝宝初步建立数的概念了。不过,幼儿是借助感觉、动作进行认知的,如果方法不当,宝宝不一定能够记住。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0一2岁孩子的思维主要表现为简单的外部动作与具体环境事物的相互作用。数字很抽象,对宝宝来讲理解起来很困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孩子的思维首先表现为动作。
在思维发生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妈妈要多带宝宝做一些动作,因为动作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即动作的发展可促进思维的提高,反过来,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动作水平的提高。如果妈妈让数数这件事与动作结合起来,使其变得更形象、生动,就能充分调动宝宝的触觉、听觉、视觉,就会使得数数这件枯燥的事情变得更直观,更具体。
比如,妈妈在教宝宝数数的时候,可以拿出10个苹果,分别组成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让宝宝通过观察、触摸,切实感受到数字的多少、大小以及先后顺序。等宝宝逐渐记住的时候,妈妈可以把苹果收回到篮子里,然后让宝宝一边从篮子里取出来,一边数。
妈妈平时晾衣服的时候,可以一边晾一边和宝宝一起算数。妈妈每挂起一件,可以问问宝宝“这是谁的?”全部挂完后,问宝宝“爸爸几件衣服”、“妈妈几件衣服”、“宝宝几件衣服”、“一共洗了几件衣服”。做这样的活动的时候,妈妈一定要记得,只是为了促使宝宝计数、点数,对错并不重要,也不要因为宝宝不会做而批评宝宝“笨”。
多做几次这样的练习,宝宝就有了一定的数感,即使不能准确地说出这几个数字,也没有关系,只要平时多练习,循序渐进,就会有效果。妈妈要接受宝宝个体的差异性,切忌对宝宝提出过高要求、进行不恰当的学习方法训练,要知道,早一点晚一点记住都没关系,总比宝宝对数字失去兴趣要好。只问耕耘莫问收获
幼儿阶段,宝宝的兴趣还在玩上,妈妈教宝宝学认字,也要想办法让宝宝感受到乐趣。
1.不要刻意教孩子数数
妈妈可以把数数当成一个“儿歌”、一段“乐曲”,和宝宝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念念、唱唱,次数多了,宝宝也就记住了。
比如,有位妈妈在宝宝还不会走路时,就经常在宝宝面前数数。每当她抱着宝宝上下楼的时候,会一边走一边数数;和宝宝一起从玩具箱里取玩具的时候,会一边取一边数;腌咸鸡蛋的时候,她一边数一边往缸里放……她并没有刻意让宝宝数,时间长了,宝宝就有了数字概念。有一次,她数数的时候,宝宝居然跟着一块数,她停下来,宝宝还能接着数。
让宝宝在生活与游戏中学习知识,更能激发宝宝的学习兴趣,这比强迫他去数数效果要好很多,妈妈不妨学学这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2.在故事中数数
妈妈一数数,宝宝就腻烦,扭头不愿听。这种情况下,妈妈就要另想办法了!宝宝喜欢听故事,妈妈可以把数数这件事放到故事中,让数字潜移默化地进入宝宝的大脑里。
为0一3岁宝宝讲故事,情节要简单点。比如,小熊猫过生日,白面猴去送礼。送什么好呢?白面猴从自家的桃树上摘了一大篮桃子,1、2、3……一共9个,蹦蹦跳跳地就送去了。小熊猫见到这么鲜美的桃子,连声说:“谢谢啊!谢谢好朋友!”
情节简单、有趣的故事,宝宝喜欢听,不知不觉间就让数字进入了大脑,次数多了,就记住了。
妈妈给宝宝讲带有数字的故事的时候,每个故事里的数字不要太多,出现的次数不要太频繁,最好每个故事重复讲多次,这样,宝宝在记住了故事的同时,也就记住了数字。
3.让数数在涂剪中进行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超级喜欢涂鸦,每天都要画很多图画。当宝宝画图的时候,妈妈不妨关心一下宝宝:“宝宝,画了几朵花了?”“画了几只小白兔呢?”“再画一幅,够10幅了吗?”宝宝有了数字概念,感知到了多少,当画得多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对画画也有促进作用。
教幼儿数1-100,我们可以分步教学。
1、第一步就是教学1-10的数法。这一时期,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数的概念,比如1是代表什么意思,一个苹果可以称为1,一个玩具也可以称为1,它代表着许多的单个物体,而不是特定指某样东西。然后再借助实物教孩子数剩余的九个数字。但是教学的时候也要注意,一次最好只使用同一种实物。比如这次数就只用手指,下一次数就只用卡片等等。
2、幼儿数数1-100的教学,到了第二阶段就是10-20的教学了。因为这是一个转折点,当孩子能够掌握这一组数字的数数方法的时候,剩下的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了。这一时期的教学同样是要借助实物,同时要给孩子讲解十进制,这可以通过一定的小故事来教学。
3、幼儿数数1-100的第三阶段就是在10-20的基础上,给孩子讲解数的形式规律,这样就方便他们记忆了。而此时也要利用各种实物的操作来提高孩子对十进制的认知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地学会数数,并且知道每个数代表的含义。
4、此外,因为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占据优势,所以在教数数时,一定要采用丰富的教具,可以是采购的,也可以是自己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的。只有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