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越简单,人生哲学越丰富
生活越复杂,成本越高,拖得人越累。前阵子央视播出了一部超火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高度赞扬了中国人对美食永不厌倦的文化。
饮食原本是为了生活补充能量,比如给手机充电,给汽车加油。然而,如果你吃了一道菜,它是如此的苛刻和复杂,你追求的是吃行为本身的乐趣。已经到了蜕变的程度。如果你想让别人付出几千的努力,经历各种磨难,成本高到相当于你的手机有电。用发电机运行一整天;为了给汽车加油,准备一个三英里的桶,建一个五英里的站。你不能把吃饭当成你生活的目的。
生活不需要这么复杂。让我们卸下行李,轻装上阵。简单就是生活,清楚就是最后一句话。
我们有些官员喜欢前呼后拥,大吃大喝。退休后,他们什么都不适应。他们觉得家常菜不好吃。当他们和普通人一起出去挤公交车时,整天闷闷不乐,觉得无事可做。结果什么都不顺心,什么都不顺心,老年就没有健康和幸福。
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是堆积如山的财富。用堆积如山的财富装备生活,只能让生活成为活着人的累赘,会让你喘不过气来。
感受生命的是心而不是胃,感受的是里子而不是脸。美好的生活在你的心里,而不是在银行里。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美好的生活唾手可得。
如果你看不清楚这一点,你会在去银行的路上跑,你的生活会筋疲力尽。只有两个箱子,钱柜和棺材。
美国超级富豪洛克菲勒家族的小约翰曾通过《时代》警告家人,财富是上帝的,你们只是管家。他想让家人明白,财富越多,管家越累。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拥有巨大的幸福完全是两码事。
更何况,财富终究是拿不走的,但一颗幸福的心会在自己的胸膛里跳跃,成为幸福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近年来,我们的社会开始倡导“极简生活方式”。有人称赞这种生活方式,认为是物质满足后的悠闲选择,是高GDP疲劳后中国社会全新的理想生活方式。
其实极简主义的人生观并不新鲜,因为中国古代庄子和陶渊明的闲情逸致的淡漠。他们的欲望是有限的,所以他们可以满足于最简单的生活。
庄子在名篇《逍遥游》中说:“鹈鹕在密林深处筑巢,但只有一只;晏殊喝的是河水,但已经满了。”它揭示了生活的负担是欲望和需求的负担。生活的规律是,你心里想要的越多,你身上的负担就越大,生活质量也相应下降。
口渴的松鼠,在河边喝水时,最多能填饱整个肚子。不管这条河有多大,水都是丰富的。对于一个只能盛一勺水的胃来说,它的意义不外乎一条小溪、一个小池塘,甚至是雨中屋檐的滴水。因此,喝完水后,松鼠拍了拍肚子,高兴地跳离河边玩耍。
然而,人有时是不同的。喝了几口水,觉得口渴,欲望膨胀,占据了整条河。然后,他不耐烦地在河边徘徊,拼命占领它,控制它的水流,不遗余力,竭尽全力,有的因为竞争而拼命挣扎,结果血流成河。
人们称自己为“高等生命”。就这件事来说,人和小松鼠,谁是高等生命,谁是愚蠢的生命?
极简生活的生命力在于,“简化的欲望”无论古今中外,无论贫富,都能实现“简化生活”的目标。因为它是从主观愿望出发的,所以对任何阶层的人来说都是有效的、容易实现的。可以说,“简化欲望”是所有人节能高效的生活方式。
当然,“自救”是减去个人欲望,简化自己的生活,不是逃避现实,不是简化事业,不是遏制发展,更不是允许消极的人生观。总之,不是自己努力的减法。
懒惰和不作为不能成为自我节俭的借口。无论多么“极简主义”,一个对社会没有贡献或贡献的人,对自然、对他人、对社会都是一种浪费。这当然不是人类的积极愿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