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四年级是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下面是边肖编写的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集。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觉得不错,可以和更多的朋友分享。
西方哲学史上一个著名的例子: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大哲学家摩尔的学生。一天,罗素问摩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摩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他是唯一一个在听我的课时总是面无表情的人,总是有很多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比罗素更出名。有人问:“拉塞尔为什么落后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很容易看出“问题意识”对一个人的成功有多重要!从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调查结果的整体情况来看,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仍处于被动状态,思考和提问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有些老师甚至“剥夺”学生提问的权利。笔者从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主体三个方面论述了为什么要赋予学生提问的权利。
(一)从心理学角度看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是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源头、开拓新思路的关键。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思维始于问题”,“思维是一个动态过程的最典型情况是问题情境,即最具特色的动态思维过程表现为人们提出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人类生活中有“问题”或“难题”。问题是认知不可分割的特征,它反映了知者的主观状态与世界万物无限联系之间的矛盾,而思维则从认知问题中获得自身的本源。思维来源于“问题”,其主要目的是解决问题。“问题”是创新的基础。陶行知老师说:“发明几千万,出发点是问。”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善于提问。不问就没有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给他们“问”的权利,让他们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和能力。在引导学生回归本源的过程中,激活思想,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从教育学的角度
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力。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既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有老师质疑,如果学生提问,他们的主动性会提高,但会提高教学效果吗?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不懂提问,问的问题过于琐碎复杂,不能切中要害。有的离题太远,不能配合教学,浪费时间,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实践中,大多数老师都不敢让学生提问。虽然也有人让学生提问,但他们提问,教学生,忽视指导,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提问的兴趣和勇气。看来,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传统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这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有提问的习惯和能力,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三)从教学主体来看
赋予学生“问”的权利,是发展和提升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手段。现代信息社会对人的主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体性的发展在学生素质发展中一直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地位。因此,教学过程必须被建构为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主体性的过程。虽然最近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普遍强调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然无法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阴影。究其原因,是课堂教学中问答双方的严重错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困难,有问题的是学生,所以提问者和提问者也应该是学生。但恰恰相反,老师总是提问,学生被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首先要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围绕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展开教学,从而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学习、创造。
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博士也指出:“学习,需要学习,但只回答,不学习”。也就是说,研究活动和学习活动都必须提出实践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如果你只学会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那你就不是真正在学习。但是,在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甚至完全没有问题意识,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不会提问,更不用说提出创造性的问题了。虽然有些老师试图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但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总是沿着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思维去问这些问题,总是期望在实际教学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有条不紊、有步骤地进行,结果最终还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走,不敢越线。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把“学”的权利和“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困惑的是,无论带哪个孩子,我总是更加关注和帮助那些看似弱势的学生。给他们上课回答问题的机会,给他们上课布置作业时巡视的时间,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批改作业上,甚至因为可能再理解一遍,不惜占用上课时间反复讲。但无论我怎么努力,结果总是让我失望,对知识的掌握还模糊不清
业仍是错误百出,成绩自然一塌糊涂。
我百思不得其解,逐渐以为班容量的不断扩大、家长素质客观偏低(本班家长96%无稳定职业,多数以打工为生,普遍知识水平偏低)而新课程所安排的课时又没有辅差时间,这是班内不断出现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出现学困生不足为奇,但一次体育课中孩子们的表现却深深触动了我:
一次体育课,突然获知体育老师请假不在,孩子们个个像霜打的茄子——焉了。看着他们失望的神情,我索性自荐当一回体育老师,带着孩子们做准备活动、游戏、练武术……在朝气蓬勃的快乐气氛中我发现竟没有一个孩子掉队。游戏中他们是那么团结努力,做动作时虽然参差不齐,却看得出他们每一个都在力求做得标准……
为什么所有的孩子在体育课中表现得那么优秀?在百思不得其解中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给了我启发。书中的“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一节,苏氏的`观点令我茅塞顿开。苏氏认为“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他告诫我们要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需要个别对待。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他能力范围之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想要做到这点,就要做到:
1、看到差异。
差异存在我们的身边,学生间的差异并没有随着分到一个班级智力、体力、脑力、思维、心理、思想等代表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要素而同一到一个水平线上,相反,坐在一个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差异,“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的快,在记忆中保持的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不久而且不牢固。”作为教师必须首先承认这种差异,,承认个体之间的巨大差距,把学生都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待进步的人,这是做好教育的起点。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课堂中教师的讲授一般适合普通学生学习的需要,既没有充分考虑“吃不饱”的,又没有体现到“吃不了”的,最后照顾到只是教室里那几个默默不得语的普通学生。打破“一视同仁”做法做好的办法就是因材施教,个别辅导。帕夫雷什中学教师阿·格·阿里辛柯和姆·阿·雷萨克数学课的分组辅导的教学,不但充分尊重了个体间的差异,而且还充分发挥了个体中所蕴涵的巨大的学习潜力和人格力量。
3、做到有效激励。
课堂中学习方面的激励方法很多,苏氏提到的这种分组辅导让每个学生都看到学习曙光的激励,更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潜质和力量。 “在学习中取得成就,-----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对学生人格的关注,对人格方面的激励成为获得有效激励效果的捷径,特别对那些试图捣乱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来说。“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啊!这些学生在紧张的劳动中显示他们那积极活动的精神,他们变得跟以前完全两样了,因为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上。”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是把学生看作活的、有血有肉的有生命的个体,教师应充分尊重这样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并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因这些差异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理念,作为激励学生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尊重感的实现。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中尽量发掘学生进步的起点并及时给予满足,特别是在脑力劳动方面获得进步。
领会到这里我也更能清晰地认识到学生在数学课堂和体育课堂迥然不同表现的原因了:
1、体育课与数学课课堂形式不同,体育课更多是用形象直观的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学习,而数学课要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上来探究发现新的数学知识,而学生数学基础的差异我也关注在课堂的设计中力求做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但在更多时候却被我“想当然”地设计在同一起跑线上,统一提出要求。对于这些挂在统一高度的“苹果”,有的孩子踮起脚张嘴就能咬到,而有的孩子却使劲跳也够不着。长此以往,这些“够不着”的孩子不掉队倒不正常了。体育课中孩子们的表现启发我:设计起点低一点,要求具体一点,孩子们的收获就会多一点。
2、学科教学目标不同决定着教师完成课程教学所承载的压力不同,而压力的不同直接影响教师的心态不同。相对于只是考察课的体育课来说,数学课却要面临一次又一次的统一考试。考试的结果不仅是学生学期学习的总结,更是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教师的价值很多时候就在这个依据中被认可或否定。所以,过重的思想压力让更多的老师缺乏了更多的耐心。殊不知正是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使我们的后进生越“补”越糟。
一个走在探索路中的学习者,只有多给自己阅读的时间,多让自己博览众长,我们才能少走一些弯路,多做一些改进和创新,用我们的智慧使教育更具有魅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