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遵义市旅游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全市红色旅游接待1 68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34.4亿元。遵义会议会址旅游区和遵义娄山关景区,成为接待量超100万人次以上的红色旅游景区,意义显著。
赤水丹霞是2010年8月2日,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而申遗为2007年。
遵义市地处贵州之北,俗称黔北,全遵义常住人口700多万,市区常住人口200多万,上接省城贵阳,下接直辖市重庆,依托重庆出海,连接省城贵阳,承上启下,且遵义市属于革命老区,遵义会议,红色经典,三线建设铸就工业基础,白酒行业带动各种行业。
1、遵义世纪美美-星光广场
星光广场是集精品服饰,特色美食,休闲娱乐,儿童游乐,教育培训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全新体验式商业中心。商场共四层,每层约5000平方米,经营面积共20000平方米。
星光广场地处汇川区珠海路于广州路交汇处,位于汇川区商业中心---广珠商圈,距遵义市委政府300米,市人大(政协)、图书馆、博物馆、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贵州银行、农村信用社、移动通信、德克士、肯德基、乡村基、国贸购物中心、华润超市、北京华联、丰乐电器广场、广珠大酒店、大世界酒店、星长征酒店、曼哈顿5A甲级写字楼、万豪国际甲级写字楼均相伴左右,交通便利。
2、遵义自游港奥特莱斯
遵义奥特莱斯城市广场项目位于遵义市温州路中段的新舟坝片区,总占地面积253亩,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将打造成以奥特莱斯国际品牌折扣店、世界高端室内主题乐园为龙头,及奥特莱斯商业集群,购物、餐饮、休闲、文化娱乐、商务办公、旅游、国际酒店、高档住宅所构成的城市中心级项目。
遵义奥特莱斯城市广场项目开创了地产与现代服务业、国际化产业与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的新型现代物业模式,成为奥特莱斯发展的一次重大模式创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遵义首家地标性高端复合商业中心,同时也将成为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唯一一家的以奥特莱斯为主题的体验性消费商业广场和标杆性城市综合体。
坐落于遵义市北部汇川区的三阁公园,因内有文昌、纯阳、观音三座古阁遗址由此而得名。
三阁渊源悠久,均为遵义著名古迹,其原有建筑因岁月久远,或毁于天灾,或殁于人祸,已不可追。如今的三阁,系原址复建。现镌刻于石壁上的《三阁公园序》写道:“遵义之北隅,有高坪河汇入湘江。两水相交处一半岛,名官塘。清初南明大将王祥在此首建纯阳阁,民众再筑观音文昌两阁于左近,遂为城郊一处风景。然数百年风雨湮尘,三阁中仅存观音阁,且飘摇难继。今中华盛世,政府重修三阁,精建绿园,架桥铺路,意在昌明文化,造福于民……”2002年五一节,三阁公园竣工剪彩。
贵州遵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古城,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著名的“遵义会议”就是在贵州遵义召开的。因此很多游客都慕名而来。但是来到遵义,不仅有着深厚底蕴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发现在遵义有很多美食,仿佛来到了美食的天下。
1.遵义羊肉粉
遵义羊肉粉是遵义地道的美食,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遵义人每天都会来上这么一碗羊肉粉,给自己一天满满的能量。遵义羊肉粉主要是用新鲜的羊肉熬制成汤,然后加入爽滑的粉,加上炖得很烂的羊肉,加上调料,暖身驱寒,特别好吃。来遵义就一定要来尝尝羊肉粉。
2.酸汤鱼
三天不吃酸,浑身没劲是遵义当地人最真实的写照。遵义人喜欢吃酸,所以遵义的酸汤鱼自然是当地比较有特色的美食。遵义的酸汤鱼的酸味是经过发酵而成的,所以味道很特别,但是酸酸甜甜非常好喝,鱼肉也特别鲜嫩。
3.豆花面
豆花面是遵义人独创的一种面食,是用豆腐和面条合在一起。面上有豆腐花,汤汁是豆浆,然后加入调料和各种浇头,吃起来非常的好吃。来遵义一定要尝尝当地有名的豆花面。
4.烙锅
烙锅也是在当地非常有名的美食,就是用洋芋,也就是土豆制作成泥后,放在炉子上烤制成土豆泥饼,中间薄两边厚,吃的时候加入辣椒面或者花椒面,非常的香脆好吃。这也是街头巷尾都能看见的一种食物,有机会的去尝一下。
遵义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同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一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平均气温在13℃-18℃,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遵义一年四季皆可游览,其气候资源的旅游适宜性为全国少见。遵义旅游的主要景区是赤水,这里的气温七八月比较炎热一些,但赤水的主要景点如十丈洞瀑布、四洞沟景区、竹海等,都具有遮天蔽日的树阴,足以抵挡炎热。同样,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并且气候多变,防晒用品和雨具是遵义之行必须准备的。
遵义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中国丹霞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海龙囤世界文化遗产、茅台工业旅游示范区、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赤水河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文化旅游资源,是我国大中小学校开展“旅游+教育”,进行研学旅行的重要基础。
赤水河谷国家旅游度假区串联了中国国酒文化旅游区、中国红色文化精神圣地、中国丹霞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旅游地、中国山水康养旅游圣地,是一个集峡谷观光、滨河骑游、美酒养生、峡谷运动、红色体验、古镇游憩、生态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也是我国大中小学校开展“旅游+教育”,进行研学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使遵义市旅游业持续保持“井喷”趋势。据调研,2018年第一季度,遵义市旅游人数达2795.7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319.87亿元。茅台学院所在的茅台酒镇工业旅游景区、赤水河谷度假区已成为遵义旅游业发展的两大重要支柱。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红色文化;在黄果树瀑布景区,刷脸入园,享受智慧旅游便利;在西江千户苗寨,喝一席“高山流水”,感受苗寨的醉人与多情;在万峰林上纳灰村,租一辆自行车,徜徉于田园山水之间……

游客在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参观 罗星汉 摄
山水风光浑然天成,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为贵州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贵州旅游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贵州始终把旅游业作为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战略支撑,在加快打造“双一流”目的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进程中,全省旅游业呈现持续井喷、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
供需两旺,旅游复苏强劲
2021年“端午”假期,返乡探亲、家庭出游、小团队自由行等多种出行需求叠加,使得贵州旅游市场持续向好。根据第三方抽样调查结果初步测算,假期三天贵州累计接待游客1544.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4.93亿元。
其中,针对传统佳节,施秉、镇远、思南等地举办的龙舟赛,成为端午小长假里盛大的民间文化合唱。而青岩古镇、山里江南等多个景区打造的夜游项目,无不繁荣着贵州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动。

镇远“端午节”龙舟竞渡 龙顺伟 摄
旅游消费的有序释放,得益于供需两侧所下的功夫。
专家指出,从需求侧持续强化消费激励和消费引导,把扩大旅游消费同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从供给侧不断丰富和优化旅游产品体系,推动旅游供给提质升级,则以高质量旅游产品供给引领和创造旅游新需求。
在贵州,通过充分把握旅游业“流量经济”“形象经济”“眼球经济”的特点,多年来深耕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常态化开展各类营销活动、推出旅游包机及专列奖励、景区门票半价等优惠政策,对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牵引作用;与此同时,“十三五”以来,我省累计推出588个新项目新业态,不断丰富旅游市场的产品供给。
文旅牵手,共建诗与远方
6月28日晚,全新升级的“夜游黄果树”如约而至。在巨大的瀑布背景下,十余项光影互动和真人演艺将贵州原生态、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与山水联动、炫人耳目,为游客送入独具“黄果树风情”的贵州民族文化大餐。

6月28日,游客在黄果树瀑布景区观赏黄果树瀑布夜景 陈熙 摄
“以前觉得来黄果树就是看看大瀑布,现在能够感受到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游客马响对于此次夜游非常满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贵州旅游从“有没有、缺不缺”到了“好不好、精不精”的发展阶段,旅游业从一味地追求数量和规模逐渐向追求质量和品质转变。这其中,文化和旅游的一次又一次牵手,催生了一个又一个大众喜闻乐见的文旅融合产品。
作为红军长征时,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贵州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被国家赋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的使命任务。今年以来,贵州将红色旅游资源与文化、科技、娱乐等产业融合,设计出具有体验性、趣味性的“旅游+研学”产品,备受市场青睐。
在铜仁朱砂古镇,千年汞矿因为文旅开发而摆脱资源依赖华丽转身,古镇内扑面而来的矿山工业文化,成为无数中老年游客重返青春的旅游打卡地。在西江千户苗寨,古老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生活碰撞出一个奇妙而多姿的山地世界,让每位游客只要背上行囊,都能拥抱诗与远方。
融合发展,彰显综合效益
今年30岁的讲解员王小业是瑶山古寨景区的服务之星。7月1日,王小业在家门口接待了著名作家叶辛一行。
“以前根本没想到会做这份工作,更没想到家乡会变成景区。”曾经在广东、江苏、浙江多地打工的王小业之所以能够在家门口工作,得益于荔波“文化+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

美丽的罗甸大小井风光 陈慧 摄
在荔波瑶山古寨景区,将传统村落提质扩容后变成景区,将瑶绣、陀螺、陶艺等传统技艺变成生产技能,将农户的老旧楼房改造成民宿客栈,将农特产品和手工艺品变成旅游商品,以及组织群众表演队在景区演出,变农民为演员。通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的这“五变”,让瑶山人吃上旅游饭,增收路更宽。
从2014年到2019年,贵州接待游客从3.21亿人次增长到11.3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从2895.98亿元提高到12318.86亿元。特别是2016年以来,文化旅游累计带动112.43万贫困人口受益增收,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分享了文化旅游发展红利。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业渗透力大、融合度高、拉动力强,不仅能与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通过“旅游+”或“+旅游”的模式进行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产品和业态;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社会事业也有着互相交叉、嫁接和融合发展的基础。
当下贵州正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在此“四化”之中,“旅游产业化作为贵州比较优势最明显的‘一化’,能够为另外‘三化’提供广阔空间,有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谢念说。
1.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及人文环境独特,开发潜力大 贵州旅游资源十分聚集,喀斯特地貌和少数民族风情是贵州最为人知的两张名片。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约一千多处,有十二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五十七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2.
气候条件优越,四季皆可旅游 气候对旅游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旅游过程的体验质量,因此好的气候条件将会对旅游者产生极大的吸引。 3.三位一体的旅游模式 贵州旅游类别主要为:以独特自然风光为主的风景游、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