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安徽黄山(1990.12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第二,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和宏村这两个安徽古村落奇迹般地保留了这种已近消失或者已经发生改变的中国传统农村聚居全貌。西递和宏村的街道结构、建筑和装饰、房屋布局以及人工水系都完好地保存着原始状态。
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
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坐落于黄山南麓,距距屯溪54公里,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距黟县县城8公里。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第三,中国大运河(2014.6.22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组成。
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全长2700千米(含遗产河道1011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
中国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大平原与江南水乡上,自北向南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后,大运河地位衰落。
中国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成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扩展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文化景观遗产
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如今的形式;
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庐山、五台山、杭州西湖、哈尼梯田和花山岩画是中国53项“世界遗产”中仅有的五项文化景观。
自然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来积极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活动。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举行的第17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自然界的特有景观和生物。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世界农业遗产
从2002年起,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开始启动设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按照粮农组织的解释,世界农业遗产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农业遗产保护项目将对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胁的传统农业文化与技术遗产进行保护。
国际湿地遗产
国际湿地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2009年,湿地国际联盟组织正式开展了对国际湿地纳入世界遗产保护战略的范畴,已经在中国计划开展湿地世界遗产评估的项目有青海湖、洞庭湖、泸沽湖等湿地。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自1987年至2018年7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3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3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古村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大运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世界遗产名录
可以去木雕楼,从宏村景区步行就可以到,那里也是古村落可以去看看
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黟县东,以西递村、宏村为代表。西递、宏村古民居村落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西递村面积近13公顷,已有950多年的历史,现有十四世纪到十九世纪的祠堂3幢、牌楼1座,古民居224幢。西递村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风格,有"活的古民居博物馆"之称。
准确的说应该是2000年首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原始民居是安徽的宏村。
2000年11月30日,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在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黄山风景区内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第二次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也是中国继北京后第二座同时拥有两处以上世界遗产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宏村,这座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宏村原名“泓村”,是汪氏宗族的聚居地。同时,宏村同皖南其他古村落一样,无论在地理环境和空间布局上,还是文化底蕴上,都具有皖南徽州古村落的普遍特征。该村山环水绕,呈坐北面南分布。雷冈山为其后龙山,东、西则有东山和石鼓山为屏障。南面相对地势平坦,系人工开凿的大面积水面—南湖。
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古朴典雅,意趣横生。“承志堂”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南湖书院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深具传统徽派建筑风格;敬修堂、东贤堂、三立堂、叙仁堂,或气度恢弘,或朴实端庄,再加上村中的参天古木、民居墙头的青藤老树,庭中的百年牡丹,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1999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黄山风景区内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第二次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也是中国继北京后第二座同时拥有两处以上世界遗产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递、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皖南山区的黟县是一个人口仅十来万的小县,西递、宏村就坐落在这里。唐朝大诗人李白曾赞美道:“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皖南乡村的独特意境:山水风物幽美,古老文化酝酿出淳厚从容的民风人情。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一、绩溪县龙川村--胡氏故里,安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绩溪龙川是有名的进士村。在宋明清三朝,村里先后考取了十多位进士,明代户部尚书胡富、抗倭名将胡宗宪,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故里都在这里。
二、宏村古村落--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画里的乡村
宏村有“画里乡村”之称,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5A级景区。
三、西递古村落--世界文化遗产,桃花源里人家
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的西递是最具代表性的皖南古村落之一,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明清时期,西递先民亦儒亦商,文人的风雅与商人的富有,造就了西递古民居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精巧而细腻。家家户户厅堂中的楹联,更彰显了古村浓厚的文化积淀。
四、唐模村--唐朝模范村,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村落,在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淳朴,而被誉为“唐朝模范村”。受风水理论的影响,徽州人热衷于在村头建造水口,他们认为水是财富的象征,为了防止水外流,应该修建“水口”,把水留住。唐模村的水口建于村子东头,既有水口,又有园林,形成了古徽州独特且具有代表性的水口园林,有着“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的美誉。
五、呈坎村--朱熹笔下的江南第一村
呈坎八面环山,一条溪流绕村而过,形成了类似阴阳鱼的图形,易经中阳为“呈”,阴为“坎”,这里因此得名呈坎。如今,它依然完整保存着一千八百年前东汉时期建村的八卦布局和村落风水文化。自古以来“呈坎民居甲天下”之说,正是源于古村别具匠心的构造。
六、查济村--中华写生第一村,中国美术家村
这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之一。历史上,查济村达官显贵、商贾大儒辈出,修路、架桥、建祠堂是他们光宗耀祖、流芳千古的表达形式。历经百年的风雨侵蚀,小山村依然保留了200多处明清古建筑。今天,这里成为画家们的钟爱之地,这个山村有着“中国美术家村”、“中国写生第一村”的美誉。
七、三河古镇--千年古镇,皖中水乡
位于巢湖西岸的三河古镇是皖中地区最具徽派特色的水乡建筑,它因三条河流交汇于镇内而得名。有着2500年的历史的三河古镇,位于安徽省会合肥的西南,合肥、六安、巢湖三市的交界处,虽在江淮地带,却带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
八、义门古镇--千年古镇,民间舞蹈之乡
义门镇是汉代孝子韩伯俞的故里。义门是回族聚居区,各类清真美食是当地常见的菜肴。醇厚浓郁的清真羊肉汤,被评为亳州十大美食之一。作为中国四大药都之一亳州的属地,添加各种中药材熬制而成的义门熏牛肉,所体现的正是药食同源的传统养生之道。农历四月初八的香火会、十月初一的腾龙会、正月初八的孝道会,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如棒鼓舞、腰鼓舞等构成了义门古镇独有的风情。
九、临涣古镇--茶馆林立的皖北古镇
位于淮北的临涣,是远近闻名的千年古镇,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文昌宫坐落于城中。古街飘荡了600多年的幽幽茶香,是临涣人对慢生活的最好诠释。临涣的大街小巷,茶楼随处可见。喝茶对当地人来说,就像呼吸一样必不可少。三五老友聚集在茶楼,谈天说地,打牌下棋,听着淮北大鼓,不知不觉度过了舒适的一天。
十、龙岗村--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分校旧址
这座高邮湖畔的古村,水路可达大运河,淮河,长江,为一方风水宝地。这里也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明清时期,戴府一状元、兄弟双探花、一门四进士的传奇故事,更是令龙岗古村名扬大江南北。这里曾诞生了新四军的一所军校——抗日军政大学八分校。抗日战争时期,八分校为新四军部队培养出数以千计的军政干部。刘少奇、陈毅、粟裕、张云逸和罗炳辉等新四军高级将领,都曾亲临龙岗,在这里指挥战斗,为八分校学员授课。
黟县宏村古村落
中国画里宏村,桃花源里人家。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的黄山脚下,是一座拥有大量明清时期历史建筑的古村落。村中构建了完善的水系和颇具特色的“牛”形布局,是徽州民居的典型代表。宏村素有“画里之乡”之美誉,依山傍水,既有水的灵性,又有山的幽趣,是典型的徽派建筑艺术之标本。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信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
黟县西递古村落
大唐后裔古村落,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西递古村落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整个村落呈船形,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建筑,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西递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户,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窍飞扬的韵致。走进民居,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入眼皆是,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家具,都无声地展示着精心的设计与精美的手艺。
泾县查济村
中华写生第一村。查济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距泾县县城60公里。查济古村现存古建筑从元至清,且门类众多,有村门、宝塔、牌坊、庙宇、社坛、祠堂、古桥、民居、古井、惜纸炉等,如同一座古建博物馆。这里是曾有108座庙宇、108座祠堂、108座桥梁的神奇村落,现尚有古代建筑140余处。其中桥梁40余座,祠堂30座,庙宇4座。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虽大半残破,却依旧是保存完好的元明清三代古民居群。
绩溪县龙川村
徽州出名的“进士村”。安徽绩溪县龙川村是位于皖南绩溪县胡姓聚族而居的船形古村落,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传至“锦”字辈已有48世。这里有千回百转的古廊桥,有历经千年的古祠堂,有一门三尚书的古牌坊,有千娇百媚的水街、有三江汇流的园林水口。众多徽文化遗存在这徽风古韵里、意境田园中得到有序传承。龙川村自古文风昌盛、人才荟萃,龙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进士村”。
肥西县三河古镇
春秋古镇、皖中水乡。位于安徽肥西的三河古镇,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而得名。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让这里成为人文荟萃、景色优美的旅游胜地。三河古镇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遐迩,是镶嵌在巢湖岸边的一颗明珠。洁白的马头墙令人遐想徽派建筑的神奇,黝黑的屋脊瓦参差错落有致;檐牙高啄依势而立,茶楼酒肆星罗棋布;亭台楼阁傍水,小桥掩映其间,河水清澈透明晶莹如镜,云落水底历历在目;水中游鱼相戏,岸边垂柳依依。
徽州区唐模村
“唐朝模范村”。唐模村始建于唐,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纯朴,而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唐模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境内,毗邻歙县棠越牌坊群。檀干溪穿村而过,全村夹岸而居,村内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及“一村三翰林”之誉而闻名。素有“中国田园诗画乡村”之美誉,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旅游业态多元。
徽州区呈坎村
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因村落按《易经》“阴阳八卦”理论选址布局,阳为呈,阴为坎,唐末易名“呈坎”。这座有1800多年历史的村落,曾经是朱熹笔下的“江南第一村”,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之一。“罗东舒祠”和“呈坎村古建筑群”先后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呈坎一生无坎”,呈坎有着千百年来传承不变的的传奇过坎文化,在诸人眼中,呈坎成了一方圣地。
涡阳县义门镇
著名的“民舞之乡”。义门镇位于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西部,这里是汉代孝子韩伯俞故里,唐代为“真源县”,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涡阳建县时,将“仪”改为“义”。原镇上寺庙林立,至今仍有清真寺、玉皇庙等宫观寺庙。农历四月初八的香火会、十月初一的腾龙会,正月初八的孝道会,独具风格的民间舞蹈如鬼会、高跷、花鼓灯、棒鼓舞,腰鼓队、狮子舞、大头和尚戏柳翠等,共同构成了义门古镇特有的风情,也成就了义门人的自信与骄傲。
天长市龙岗村
皖东“千秋古镇”。龙岗古镇位于天长市东北美丽的高邮湖畔,为皖东“千秋古镇”,拥有千年历史,素有“富龙岗”之誉。龙岗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特色旅游镇(村)。镇内明清古民居特色鲜明,保存完好。雕梁斗拱,排山隔扇,浮梁浮柱可谓衣衫古典;古街幽巷,秀树参天,长条石板尤见容颜沧桑。行进在阡陌交错的古街道上,徜徉于明砖清瓦的庭院深巷之中,浑然不觉已融入历史,心灵的纯净和淡然不期而至。
濉溪县临涣镇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临涣古称铚城、名起涣水、威震淮海,有着千年的历史厚蕴和多年独具特色的茶文化。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文昌宫坐落于城中。古镇临涣历史悠久,商业繁荣,古建筑遗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春夏之际,城墙上林木葱郁,逶迤数里,成为临涣一道亮丽的风景。临涣也是江淮地区闻名遐迩的茶镇,人们生活在慢节奏中,小镇沿街布满茶馆,茶馆里坐满品茶的清客,一杆旱烟、一壶棒棒茶,悠然自得。
1.安徽,淮北,古称“相城”。有着以下五处古镇古街:临涣古镇,百善古镇,濉溪老街,隋唐运河古镇,黄里古村
1. 关于安徽的诗句
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
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
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
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
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
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如果要正题,诗题应该叫“舟行望天门山”。 2.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
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
“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
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
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2. 关于安徽的古诗词四首
1、独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惟 / 唯)
译文: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2、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3、赠汪伦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4、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唐代: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译文
黄山高耸四千仞,莲花攒簇三十二峰。丹崖对峙夹石柱,有的像莲花苞,有的像金芙蓉。忆往昔,我曾登临绝顶,放眼远眺天目山上的老松。仙人炼玉的遗迹尚在,羽化升仙处还留有遗踪。我知道今天你要独往黄山,也许可以和温伯雪相逢。
为采撷精华辞别五岳,攀岩临穴,经历艰险千万重。归来闲居白鹅岭上,渴了饮丹砂井中水。凤凰叫时我即来,你要准备云霓车驾一起游览天宫。来往陵阳仙山东,行走在芬芳的桂树丛中。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立晴空。以后我还会时常来访问,乘着弓桥步入彩虹中。(黄山:古称黟山,唐改黄山。在安徽省南部。)
5、望天门山
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
3. 安徽的谚语
从肥东到肥思,买了一只老么子,拿到湖尼死一死,除了谷头就是辟。(从肥东到肥西,买了一只老母鸡,拿到河里洗一洗,除了骨头就是皮)
从肥东到肥思,好吃还是老么子,来到合肥去哼个,就去肥思老么子。( 从肥东到肥西,好吃还是老么子,来到合肥吃什么,就吃肥西老母鸡)
你先死吧,你死固了我们再死(你先洗吧,你洗过了我们再洗)
搞的就跟热本鬼子样的(弄的象日本鬼子一样)。
厦门们好快护(小孩子们好快活)。
嘛个还要促上班(明天还要去上班)。
精个膀子,出个大裤头(光着上身,穿个大裤头)
搞个马羚出炒乐椒(搞个马铃薯炒辣椒)
汗从头发苦,老颈吧,胸么口,颈亮心,胳老只扑拉拉的朝外头流(汗从头发颗、颈脖子、心口窝、脊梁、胳肢窝呼啦啦的往外流。
4. 安徽的的俗语有哪些
二字俗语
在行 外行 白板 旮旯 咂巴 活套 洁练 吃香 孬熊 哭穷 老点
三字俗语
巴不得 假恣意 靠不住 不顶弄 不得闲 吃不开 打光棍 着不住 不顾脸 出故事 见面熟
四字俗语
讲话算话 四平八稳 穷家富路 少不经事 老不正经 穿房入库 里戳外捣 活灵活现 一逼屌糟
五字俗语
花钱买气生 操心不禁老 同行是冤家 人生地不熟 眼不见为净 有劲没处使 高低不答应 真人不露相 女大不中留
六字俗语
光打雷不下雨 人不知鬼不觉 一回生两回熟 先小人后君子 前有车后有辙 有过之无不及 头发长见识短 省人菜惹人怪 高不成低不就 不显山不露水 名不正言不顺 一口吃个胖子 耳闻不如一见 矮子矮一肚拐
七字俗语
头发胡子一把抓 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是冤家不聚头 大人不记小人过 那壶不开提那壶 功夫不负有心人 打开窗户说亮话 身在福中不知福 英雄难过美人关 得饶人处且饶人 脸朝黄土背朝天 一朝天子一朝臣
八字俗语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十字俗语
死了张屠夫不吃连毛猪 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冻死迎风站饿死打饱嗝
5. 关于“九华山”的名言有哪些
1、同所有的名山大川一样,九华山亦与历史上有名的文人墨客结下了千秋之缘。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九华山,见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江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王安石在《答平甫舟中望九华》中亦赞道“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
2、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现为池州市]。境内群峰竞秀,怪石硝拔,流泉遍布,飞瀑轰响,松柏怪异,庙宇毗连,晨钟暮鼓,引人邈思。唐开元末,新罗国有一个叫金乔觉者渡海而来,寄住九华山修身七十五年,圆寂后与佛教传说中的地藏菩萨相仿,始建肉身宝塔供奉膜拜。从此,九华山寺庙渐增,僧尼趋之,香火旺盛,名闻暇尔。与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统称四大佛教圣地。
3、九华山不仅佛教兴盛,而且景色秀丽。就是因为有了兴盛的佛文化,才有了奇异的自然景色——睡佛。睡佛由无数山头组成。山下有一片很深的圆沟,那是睡佛的眼睛。眼睛后面有一座高山。高山后有一座“M”型的山。“M”型的山后还有一座半圆形的山。这些分别是睡佛的鼻子、嘴巴和肚子。在云雾的笼罩下,睡佛若隐若现,美极了。
4、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监太平湖。它以佛教文化习俗和奇丽的自然风光享誉海内外,尤其在东南亚华人世界更具盛名。九华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称,千米以上的高峰 20 多座,为首的是十五峰。天台,天柱,独秀,花台,云外峰如台似柱,耸入云霄;莲花,芙蓉,翠屏,以微,翠盖峰有芙蓉出水之势“间耸航”,“雄叫天门”等茂石更是鬼斧神工。
5、从天台正顶下来,返回古拜经台时,天空乍然放晴。绵密的岚气早已散尽,九华山在蔚蓝的天空衬托下,如美人出浴,清新丽人,秀色倾城。见此壮美的风光,便一边拍照留念,一边倚栏欣赏起来。
6、九华山山间秀溪萦怀,银瀑飞,景色米人。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现有寺庙 80 余座,僧尼 300 余人,已逐渐成为具有佛教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
7、九华山的佛教,因新罗国王氏金乔觉远道而来修行圆寂而闻名天下,清朝鼎盛时期,寺庙300多座,曾呢4000多人。这里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化城寺、肉身宝殿、袛国寺等庙宇古朴庄严,气宇轩昂。在去百岁宫的路上,静悄悄,没有风,没有声,只有寺庙连着寺庙,香火连着香火,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8、游九华山朋友,你去过安徽九华山吗?九华山是一个融合佛教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游览避暑胜地。这里有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凤凰古松”;有天河挂绿水的“九子泉声”;有风景如画的“五溪山色”;还有闻名中外的“肉身宝殿”这一道道风景线都让我们流连忘返,深深陶醉其中!凡是看过“凤凰古松”的游客,无不由衷地赞叹:多美丽的松树啊!
9、心顿悟于九华之上,灵魂沐浴于神雨仙风之中,顿觉神清气爽,清新无比,佛光普照。以往,也曾经于雨中游历过名山大川,也看过不少山中的云起云涌,却从未得到这般的顿悟,九华山不愧为佛教圣地,聚千年道行之力,于冥冥之中点化众生。地藏菩萨没有走,他时时刻刻都在以虚实两相存在于九华之巅,谁有缘,谁就能取得真经……
10、到九华山,你不仅能大饱眼福,还能大饱口福。“九华三耳”、“天台双冬”、“冰山雪球”等,真是说也说不完。最后来一碗鲜美的“椿牙焖蛋”,真是令人食欲大增,意犹未尽。九华山,峰多,石怪,洞幽,水奇,松美,真是不临其境,难言奇妙。
第一,安徽黄山(1990.12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第二,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和宏村这两个安徽古村落奇迹般地保留了这种已近消失或者已经发生改变的中国传统农村聚居全貌。西递和宏村的街道结构、建筑和装饰、房屋布局以及人工水系都完好地保存着原始状态。
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
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坐落于黄山南麓,距距屯溪54公里,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距黟县县城8公里。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第三,中国大运河(2014.6.22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组成。
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全长2700千米(含遗产河道1011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
中国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大平原与江南水乡上,自北向南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后,大运河地位衰落。
中国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成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扩展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文化景观遗产
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如今的形式;
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庐山、五台山、杭州西湖、哈尼梯田和花山岩画是中国53项“世界遗产”中仅有的五项文化景观。
自然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来积极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活动。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举行的第17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自然界的特有景观和生物。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世界农业遗产
从2002年起,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开始启动设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按照粮农组织的解释,世界农业遗产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农业遗产保护项目将对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胁的传统农业文化与技术遗产进行保护。
国际湿地遗产
国际湿地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2009年,湿地国际联盟组织正式开展了对国际湿地纳入世界遗产保护战略的范畴,已经在中国计划开展湿地世界遗产评估的项目有青海湖、洞庭湖、泸沽湖等湿地。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自1987年至2018年7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3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3项。
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目前已达到37处,包括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等.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无可替代的文明“宝藏”,有我们熟悉的故宫、长城,还有很多冷门的古村、建筑等等,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一起感受中国带给世界文化的灿烂辉煌!
全国的42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

1.长城
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肃省嘉峪关,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我国的辽宁、吉林、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自治区、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青海这17个省份都有分布,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设施。

2.大运河
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2014年6月,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最终列入申遗范围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中国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也是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

4.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5.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坐落在北京西郊,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颐和园是对中国风景园林造园艺术的一种杰出的展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6.北京皇家祭坛-天坛
天坛(北京天坛)一般指天坛公园,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天坛集明、清建筑技艺之大成,是中国古建珍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7.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明清皇家陵寝
2000年,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入选。2003年,明孝陵和明十三陵入选。2004年,盛京三陵——福陵、昭陵和永陵入选。陵寝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主要建筑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寝原貌,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9.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1997年12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10.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11.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2009年6月,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是一座佛教圣山,其文化景观包括53座庙宇,均建于公元1世纪至20世纪早期。

12.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遗址包括元上都城址、墓葬群等,于201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草原都城遗址,展示了文化融合的特点,见证了北亚地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及相互交融。

13.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04年7月,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

14.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于2004年7月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 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作为历史早期建造的都城和墓葬,它反映了汉民族对其他 民族文化的影响以及风格独特的壁画艺术。

15.苏州古典园林
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
苏州园林起始于春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6.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2011年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

17.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分布于长江下游一带,共发现了136个遗址。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8.黄山
黄山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南部,1990年12月,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俱佳。

19.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黟县东,以西递村、宏村为代表。西递、宏村古民居村落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属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三教名山。1999年12月,福建武夷山作为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1.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2008年7月,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福建省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

22.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主体为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2017年7月,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为名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3.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坐落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曾是10-14世纪繁荣的亚洲海洋贸易网络东端的商贸中心,宋元中国杰出的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窗口。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4.庐山国家公园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96年12月6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5.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1987年12月12日,泰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6.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1994年,孔庙、孔林、孔府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7.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28.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地区,2010年8月1日,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一组东方古代建筑艺术殿堂,以其古老与博大、凝练与舒展、沧桑与辉煌,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瑰丽之华和中华悠久历史的璀璨之光。

29.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30.土司遗址
土司遗址分布于南方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区,2015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

31.开平碉楼与村落
开平是中国著名侨乡,也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开平碉楼与村落位于广东省开平市,2007年6月,“开平碉楼与村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它也是国际“移民文化”的第一个世界遗产项目。

32.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及扶绥县境内,2016年7月,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展示出独特的景观和岩石艺术,生动地表现出前5世纪至2世纪期间,当地古骆越人在左江沿岸一带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

33.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34.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1996年12月,峨嵋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35.青城山-都江堰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北部,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属于道教名山。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

36.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有“高原水乡”美誉,“碧水绕古城”是丽江一大特色。

37.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哀牢山,2013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红河哈尼梯田已有13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岭雕刻”。

38.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含罗布林卡和大昭寺)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红山上,1994年,布达拉宫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2001年,大昭寺、罗布林卡先后作为布达拉宫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与布达拉宫合称为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

39.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0.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41.莫高窟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的崖壁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2.澳门历史城区
澳门历史城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半岛,以澳门旧城为中心,串连起逾20个历史建筑,于200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这里保存了澳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也是澳门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地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