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贤德,男,汉族,1969年8月出生,福建福清人,1991年8月参加工作,199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农业推广硕士。
现任福建省福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福州新区管委会主任(兼)。
中文名
吴贤德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籍贯
福建福清
出生日期
1969年8月
职务任免
人物履历
1995.02—1999.03 正科级职务(1993.08—1995.12 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1999.03—2000.07 福建省福州市纪委副处级纪检员、党风室副主任;
2000.07—2001.09 福建省福州市纪委副处级纪检员、执法室主任;
2001.09—2005.05 福建省福州市纪委常委(其间:2003.02—2003.07 福建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5.05—2006.05 福建省连江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
2006.05—2007.01 福建省连江县委副书记、代县长;
2007.01—2008.01 福建省连江县委副书记、县长;
2008.01—2010.05 共青团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青联副主席;
2010.05—2012.09 福建省长乐市委书记(副厅级);
2012.09—2013.08 福建省福州市委常委、福州市仓山区委书记(副厅级);
2013.08—2015.01 福建省福州市委常委、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仓山区委书记;
2015.01—2015.06 福建省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2015.06—2017.06 福建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2017.06—2018.09 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2018.09—2021.08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厅长;
2021.08— 福建省福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福州新区管委会主任(兼)。
第十届福建省纪委委员,福建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福建省第九次、十次党代会代表,中共福建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职务任免
2021年11月,吴贤德当选为中共福建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在休闲旅游时代,老景区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瓶颈,因为它们是从观光旅游时代过渡而来,特色文化与主题、产品、业态、功能等,可能都要进行升级。
目前,A级景区新标准仍在修订中,从间或流露出来的信息看,可能要增加特色文化、综合服务项的比重,强调景区文化性与产品多样性,正所谓特色文化、综合服务,强化的是主题文化、产品和业态。这是市场所需,在深层次上,更体现了旅游区的主题化、特色化、休闲化和市场化发展要求。
对于旅游区,文化的凸显、诠释与演绎是发展的命脉,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和业态丰富性,则是旅游体验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以我来看,无论是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区、旅游度假区,还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或全域旅游示范区,都要具备三大核心吸引力,三者缺一不可,相互依托,相互彰显,共同强化了一个旅游景区的特色、品牌、主题和形象。
一、景区的核心和卖点在哪里
1、景观核心吸引力
这是古代旅行的传续,是过去观光旅游的核心,也是当下和未来休闲旅游永远不可替代的吸引物之一,即使在一个以业态核心吸引力为主的古城、古镇、古村,也是如此。
2、文化核心吸引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句话不要再质疑了,文化和旅游都已经成立了——我们已经为此奔走呼号了多少年?现在无论是市场还是管理部门都已认定了这个内在规律。
文化是旅游景观的主题来源,是旅游商品的依托,是旅游活动的表达意象,是旅游演艺的发掘点和凝聚点,甚至是功能布局的划分依据,更不用说旅游标识和形象定位了。总之,没有文化,当下精神层面的休闲、度假、康养、婚恋、祈福等一些列旅游产品就没有了实际意义。
3、业态核心吸引力
在休闲旅游时代,业态有时已经上升到最突出的层面,如袁家村等古村、古镇,但所谓业态必须蕴含着文化,也就是说,吃的、住的、玩的都是文化;至于景观,古村古镇本身就是,当然,还需要一些标志性景观、主题性景观。
二、我们是否有点尴尬与困惑
我们不妨审视一下所见到的景区,是否具备了以上三个核心吸引力?我们的标志性建筑是否兼具了景观性、文化性、功能性?最终由“三性”而强化了景区的主题性?其判断标准是:在各媒体上一搜某某景区,呈现的是核心景观的图片,引人注意,形成震撼,具有特色,容易辨识;而大家一看到这个核心景观,就联想起某某景区,如果做到这一点,起码具备了景区之所以成为景区的基本理由,当然,要成为真正有影响力、吸引力的景区,我们还需要做很多。
毫不客气地讲,我们的老景区都面临着提升,即使新创建的景区,有些从一开始就没有确定其精准的市场定位、主题定位、产品定位等一系列问题。这种提升,首先是文化主题,这个主题未必是资源决定的,更不是资源的堆砌和聚集,但一定与资源有关。这个主题是在市场基础上、由市场倒推,结合资源和文化而创意设计的产品,并在诸多产品基础上形成的诸多业态,而不是相反。
任何市场调研,首先要搞清楚调研的目的是什么?根据目的来确认调研的项目以及调研深度。您这样的问题,实在大得不得了。 简单说说我的个人意见1、旅游市场调研应包括对交通情况、旅客、旅行社、酒店、餐饮业、旅游景区的调研项目。旅游成本、旅游业各个参与单位的利润、当地政府监管政策、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等也必须有所说明。
2、重点突出特色。
调研报告中必须要突出目标旅游市场的特色。如果特色很突出,其他情况可以适当忽略。
3、横向对比。
将目标旅游地的情况与相似地区进行横向对比,由此可判断该旅游目的地的潜力。
第一,营销工作。每个公司要想把产品卖出去,就得设置营销部门,就得有销售人员,销售人员就得必须到市场去与客户对解,交流沟通,所以常常在外出差。
第二,空乘地面驾乘职业。比如飞行人员,空中服务人员。长途客车司机和乘务员。老板司机等。他们常常出差。
第三,技术类职业。特别是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如工程监理,技术服务老师,他们往往外出,就是做好工程监理,公司产品的售后服务等工作。所以会经常出差。
第四,单位采购。就是各单位的负责物质采购的人员,驻地有时还没有,必须要到外地考察才行。所以单位的采购人员也会经常出差。
第五,导游职业。外出旅游跟团,团里就会选派导游,负责旅游客户的服务工作。所以导游人员也是经常出差的。
第六,媒体职业。如新闻记者,摄影人员等,他们天天都在基层第一线,只要哪里有新闻线索,或大型会议活动等,他们都会提早过去,做好采访报道准备工作。所以媒体人员也经常出差。
华蓥山旅游开发如何定位?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又该如何整体开发?
8月17日上午,市委书记李建勤专程前往华蓥山景区调研。在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后,李建勤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明确发展定位,发挥比较优势,精心策划规划,科学有序推动华蓥山旅游整体开发与建设。市委副书记、市长曾卿等出席座谈会。

北纬30度神奇景观带,平均海拔1200米,夏季平均气温17到21摄氏度,华蓥山集雄、奇、险、雅、幽于一身,熔名山、名寺、名湖、名史于一炉,聚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
“
来到华蓥山石林景区,李建勤详细了解景区发展规划、定位等相关情况。他反复叮嘱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定要结合实际,找准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恪守生态发展红线,在开发建设中依山就势、依形就貌进行打造和包装,避免对原始自然景观的破坏;要在创建品牌和提升服务上做文章,把华蓥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李建勤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李建勤认真听取了华蓥山景区管委会和广安旅投公司的情况汇报。李建勤指出,华蓥山景区是广安旅游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华蓥山旅游整体开发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怎么办”“怎么干”大讨论,通过大讨论进一步理清思路,深入研究华蓥山旅游开发的比较优势,围绕生态和区位两大优势做文章,学习借鉴外地旅游开发成功经验,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探索“康养+”产业发展模式,以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合理开发
在观光运动、休闲避暑、康养旅游上做足文章
李建勤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合理开发。要明确定位。华蓥山还处于开发初期,是一张可画出最美最新图画的“白纸”,要找准生态、区位、气候、红色文化、佛教文化等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按照差异化发展原则,在观光运动、休闲避暑、康养旅游上做足文章,让游客住下来,让老年人来养老、中年人来养心、青年人来养身。要精心策划规划,引进国内一流策划团队,围绕景区优势和定位,精心策划,设计发展思路,依托独有的自然风光,推动旅游创新发展。
☑ 招商引资
真正吸引有资金、有经验的实干家来投资发展
李建勤强调,要寻找好合作方,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聚焦“我有什么、我要什么、企业有什么、企业做了什么”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真正吸引有资金、有经验的实干家来投资发展。要按照“高点起步、逐年打造”的开发原则,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认知,推动华蓥山景区向区域康养旅游高地、国内知名康养旅游胜地目标迈进。同时,要坚持“一年干几件小事、几年干成一件大事”的理念,以干就干好的态度和决心,统筹规划华蓥山旅游开发,按照规划设计分步实施,一年接着一年干,推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造提升现有景点,真正把华蓥山“生态+红色”的有限资源利用好。
重要历程
1983年12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蟒河建立以保护猕猴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3年6月,国家林业部就建立中条山等8处国家森林公园予以批复,蟒河被列入国家森林公园。
1994年4月,山西省林业厅编制《山西省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蟒河被规划为第一公园。
1994年10月,时任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亲临蟒河考察,并题词“蟒河胜境”。
1998年8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蟒河升格为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8年6月,山西省政府2000——2010年旅游规划专家组对蟒河进行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卢云亭发现蟒河近20华里长的地面钙化型景观。
1998年10月,西蟒旅游专线竣工通车,总计投资7000余万元。
2005年11月29日,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开发蟒河景区的实施意见》。
2005年12月15日,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同意竹林山煤炭有限公司参与蟒河景区开发建设。
2006年3月,阳城竹林山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蟒河镇蟒河村民委员会签订“蟒河景区合作开发协议书”,取得50年经营开发管理权。
2006年5月,阳城竹林山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召开景区策划招标会,南京智博旅游设计有限公司和南京必得旅游策划设计有限公司中标,其编制的总体规划于2006年11月通过评审。
2006年12月15日,西蟒旅游专线延长线——康凹至猴山停车场10.3公里公路竣工通车。
2007年3月,山西省林业厅、省旅游局等单位评审并通过《蟒河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007年3月,阳城竹林山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蟒河生态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标志着竹林山公司独资开发蟒河景区步入快车道。
2007年4月20日,蟒河景区黄龙庙改建工程开始施工。
2007年5月,时任山西省林业厅厅长杜创业到蟒河景区调研。
2007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编写蟒河景区地质考察报告。
2008年4月,国家环保局通过蟒河景区环境影响评价。
2008年4月25日,时任山西省副省长梁滨莅临蟒河景区调研旅游工作。
2008年5月27日,原山西省政协副主席陈德贵视察蟒河景区。
2008年6月10日,山西省林业厅审核同意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使用林地进行项目建设,为蟒河景区的顺利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8年7月26日,晋城市长王茂设到景区视察并指导工作。
2008年7月30日,《山西省蟒河生态旅游区与西冶水电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2008年8月,晋城市委书记张茂才深入蟒河景区调研。
2008年8月27日,山西晋城市阳城县长冯志亮深入蟒河景区现场办公。

2008年9月15日,蟒河景区主入口洪水接待中心竣工运营。
2008年9月20日,蟒河景区主入口洪水生态停车场竣工运营。
2008年10月6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2008]1077号文件就山西晋城市阳城县蟒河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予以批复。
2009年3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先秦史学会权威专家、资深教授受邀莅临景区指导工作。
2009年4月5日,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委书记刘爱军亲临蟒河景区考察并指导工作。
2009年4月18日,蟒河景区对外开放,开始试营业。
2009年4月21日,中科院就景区区内地热资源进行勘探。
2009年5月1日至3日,景区迎来试营业以来第一个高峰期,三天共接待游客8590人,实现开业开门红。
2009年5月21日,中央电视台《李白》剧组人员到蟒河景区选取外景拍摄地。
2009年5月30日,晋城市首届“蟒河杯”手机摄影大赛开机仪式在蟒河景区举行。
2009年6月6日,蟒河举行“山西农大信息学院蟒河教学实习基地”揭牌仪式,首次校企合作成功。
2009年6月10日,蟒河公司举行《安全宣誓暨全员签字仪式》。
2009年6月21日,晋城市市长王茂设到蟒河景区调研。
2009年8月14日,花园岭隧道正式封路,蟒河景区暂停开放。
2009年8月19日至20日,山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会议在蟒河景区召开。
2009年8月28日,竹林山公司新任董事长成安太到景区视察调研,提出要把蟒河作为阳城的名片推向全国。
2009年9月5日,国家旅游局AAAA级景区验收组莅临蟒河旅游区考察,蟒河旅游区通过“国家AAAA级景区”验收。
2009年9月11日,蟒河景区参加晋城市第二届“神奇太行·经典晋城”旅游月活动,充分展示了蟒河迷人的风采。
2009年9月,山西阳城、陕西韩城、安徽桐城书画家慕名前来蟒河采风,并在阳参加晋陕皖“三城”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书画展。
2009年10月2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旅游文化杰出人物评选”活动中,蟒河景区荣获“中华生态文化名牌旅游景区”称号,蟒河公司总经理梁家库荣获“中华旅游文化杰出贡献奖”。
2009年11月25日,蟒河生态旅游区发展研讨会隆重召开,各界旅游专家献计献策,共商蟒河发展大计。
2009年12月1日,蟒河景区召开土地流转综合利用评审会,由山西农业大学编制的《蟒河生态旅游区绿化规划》、《蟒河生态旅游区景点设计书》通过评审。
2010年3月,蟒河景区荣获“中国(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称号。
2010年3月,蟒河景区完成蟒湖鱼苗投放工程,成熟后将用于垂钓和食用,在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完善康、体等功能。
2010年3月11日,蟒河景区召开一镇两村座谈会,共同商讨景区与村镇共同发展、合作双赢之道。
2010年4月,蟒河景区多媒体智能沙盘落户南、北入口游客接待中心,景区功能更加健全,景区导览立体效果突出。
2010年4月,蟒河景区响应竹林山总公司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秉承竹林山企业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
2010年4月25日,西蟒旅游专线康凹至洪水路段柔性主动防护工程开始施工,为景区旅游增加了一道安全壁垒。
2010年5月1日,《蟒河》报创刊,成为蟒河景区的企业文化载体,担负起宣传蟒河景区的重要使命。
2010年5月2日,山西晋城市阳城县领导冯志亮深入蟒河景区现场办公。
2010年6月3日,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李雁红一行深入蟒河景区视察指导。
2010年6月,《蟒河生态旅游区近期重要功能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评审通过并着手实施,该文本对蟒湖、黄龙庙、猴山等蟒河景区重要区块的开发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该规划的实施将极大地延长景区路线,丰富旅游产品,实现一日游向二至三日游的跨越。
2010年6月16日,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在晋城市委书记张茂才等市县领导的陪同下莅临蟒河景区实地调研。
2010年6月29日,蟒河景区隆重举行“第37届世界旅游参赛小姐生态蟒河环保行”活动。
2010年7月15日,台湾画院文化交流代表团冯仪院长一行18人到蟒河景区写生采风,并现场作画。
2010年7月,蟒河景区荣获由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共同颁发的“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奖牌。
2010年8月3日,中国女检察官协会会长、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胡克惠莅临蟒河景区考察调研,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曹改莲等陪同考察。
2010年8月5日,在蟒河景区拍摄的首档互动电视节目——由河南电视台、河南省旅游局联合推出的《旅游总动员》举行现场拍摄。
2010年8月14日,山西省财政厅纪检书记张五胜在山西晋城市阳城县财政局局长王晚红、县纪检委副书记刘家胜的陪同下视察蟒河景区。
2010年9月3日,法国前总理、亚太总裁协会轮值主席多米尼克·德维尔潘莅临蟒河景区,并为景区题诗《蟒河》,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2010年9月16日,隆重举行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委、县政府蟒河生态旅游区开业庆典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揭牌仪式,晋城市委市政府、山西省旅游局、山西省林业局、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委县政府重要领导剪彩并讲话,随后景区上演了“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走进蟒河”大型文艺节目。此次活动还包含了峡谷生态论坛、黄龙庙开光祈福法会、百家旅行社联谊踩线活动、蟒河山水书画摄影展等系列活动。借助此次活动进行的强势宣传,将蟒河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010年10月19日,出席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十二项重点工程竣工庆典的晋城市委老干部一行莅临景区考察,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委书记冯志亮,副书记贾二庆等领导陪同考察。原晋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贺锐为蟒河景区亲笔题词。
2010年10月22日,蟒河景区荣获中共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委、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民政府“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同时获得10万元资金奖励。
旅游调研,其实里面牵涉的东西非常多而且广,你如果不花点心思与时间是做不好的额。就比如说我们拿一般的大致情况来说,你需要做的有:
一、研究初期:分解课题研究目标,明确研究重点及切入点。
(1)收集相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开小组会议进行分工。
(2)制定多个设计方案,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估,选择最优方案进行实施;
(3)确立研究对象,设计研究方向、调查方式方法;
(4)确定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主题、总体目标。
2、研究中期阶段: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工作。
(1)选定研究切入点: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不同游客的生活观念,消费结构,消费倾向,对于你研究项目建议等。
(2)调查研究思路:通过不同旅游者的生活观念,消费结构,消费倾向,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理清和形成正确的研究思路。
(3)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对不同消费群体进行调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问卷调查资料。
3、研究后期阶段:整理调查资料,得出相应的结论,做出结题报告。
(1)整理调查资料,对每类关键点归类与总结,做出相应的分析,得出结论。
(2)进行绩效评估,总结,做出课题报告。
二、预期采用的研究方法:抽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实地勘察法等这个是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选择,一般用不完,因为要做到有理有据,你用到的方法必须在调研中体现出来,并且需要展现在你的调研报告中
三、预期成果:写作出关于旅游的调研报告,得出自己想要的数据结果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