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国家一般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
有些国家虽非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但长期以来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联系,并加入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因此也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封建制度的形成,极大地刺激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经济的繁荣。
叙利亚、两河流域、埃及、伊朗等被征服地区,远在上古时代就是举世闻名的农耕发达地区。在帝国初期安定的社会局势和有序的经济环境下,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地成为河渠纵横、沃野千里的首富之地,其他荒芜不毛之地也都被辟为良田。阿拉伯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水稻、棉花、亚麻等,园艺作物也相当丰富,有椰枣、橄榄、李、桃、杏等和各种蔬菜。农业已成为哈里发政权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手工业生产在繁荣的农业经济的带动下,也日趋发达,尤其是纺织业占有重要地位。埃及的亚麻、波斯东部的丝绸和遍及各地的地毯纺织业是阿拉伯帝国工业的骄傲。此外,玻璃、武器、皮革、造纸、珠宝和家具制造业也十分兴旺,尤其是从中国引入的造纸工业不仅满足了本国的需求,还远销欧洲。
具有古老传统的阿拉伯商业在帝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伊斯兰教创立时期,穆罕默德就认为“商人是世界的信使和安拉在大地上的忠实奴仆”,并断定忠实的穆斯林商人在复生日(伊斯兰教的一个节日)将“居于安拉宝座的阴影之下”。《古兰经》也明确规定鼓励和保护商业是所有穆斯林必备的义务和道德。随着国家的形成,帝国的创立,商业贵族也成为帝国上层统治阶级的重要成分。文化传统、地理位置、商人的社会地位和商业的巨大收益,使阿拉伯帝国出现了与当时西方封建文明不尽相同的工商业繁荣局面。无数的穆斯林商人活跃于亚、欧、非三大洲,从事着以中介贸易为主的商业活动,从东南亚的苏门答腊、马来西亚到南亚印度,再到西南欧的西班牙、北非的摩洛哥,甚至北欧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都有阿拉伯商人的身影。当时中国的广州、泉州、扬州等地,也聚居着成百上千的穆斯林商人。
中国的丝绸、瓷器,印度和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染料、蔗糖,中亚的宝石,东非的象牙、金砂,北欧和罗斯的蜂蜜、黄蜡、毛皮和木材等都是阿拉伯商人经营的大宗商品。首都巴格达不仅是阿拉伯帝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帆樯如林的商业码头。此外,巴士拉、安条克、开罗、亚历山大、凯鲁万、撒马尔罕等城市也都是东西方中介贸易的重要商埠。大规模的阿拉伯商业贸易,促进了亚、欧、非三大洲各个封建文明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推动了中古时代印度洋区域和地中海区域海上贸易的繁荣与发展。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轫于倭玛亚时期,但重大的成就出现在阿拢斯王朝。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制度,以及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这些灿烂的学术成就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生活,构成了阿拉伯五百年文化的黄金时代。
一、阿拉伯民族文明的特点
1.多元性:阿拉伯文明汇聚了世界上当时多个文明,创造了阿拉伯文明;
2.宗教性:阿拉伯文明结合伊斯兰教,形成了具有宗教特点的文明。
二、阿拉伯文明的历史地位:
1.阿拉伯人把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
2.阿拉伯人保存并传播了古典文化,上承欧洲古典文明,下接欧洲文艺复兴;
3.阿拉伯人足迹遍及欧、亚、非三洲,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传播。
阿拉伯处在东西方贸易交往的交通要道上,它把中国打代的发明辗转传人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先进知识和宗教文化,它在不同文明之问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阿拉伯文化体系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之一,它以阿拉伯语为表达形式,以伊斯兰精神为指导,故又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教权与世俗权力的密切结合,构成伊斯兰文明中传统政治制度的突出现象,宗教与政治长期处于浑然一体的状态,则是伊斯兰传统文明区别于中古时期的基督教文明以及华夏文明的显著特征。
阿拉伯文化是中古时期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在吸收融汇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的具有伊斯兰特点的新文化。
独特的地理位置为阿拉伯吸收东西方先进文化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从文化结构上看,阿拉伯文化主要是由阿拉伯本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以及希腊、波斯、罗马和印度等外来文化构成。
阿拉伯本土文化同外来文化的融合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所以它具有多民族性、包容性、继承性和开创性等特点。
阿拉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推动人类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礼节礼仪: 菲律宾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间时,无论男女都习惯以握手为礼。在与熟人或亲朋好友相间时,一般都很随便,有的男女之间相逢时,常以拍肩膀示礼。年青人与长辈相见时,则要吻长辈的手背,以示对老人的敬重;年青姑娘见长辈时,则要吻长辈的两颊为礼;如果晚辈遇见长辈时,说话前要把头巾摘下放在肩上,深深鞠躬,并称呼长辈为“博”(意为大爷)。伊斯兰教徒见面时,要施双手握手礼,在户外相见若没戴帽子,则必须用左手捂头。菲律宾的一些原始部落的人与客人相见时,行握手礼的方式很独特。他一握过手就转身向后走几步,意思是向对方表明身后没有藏刀。他们认为这才是真诚的、真正的握手。 信仰忌讳: 菲律宾人大多数信奉罗马天主教;还有一小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民族多信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的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神,尤其崇拜鳄鱼和鸟类,认为有一种神鸟是伟大全能的创造之神,它创造了天、地和人,称为巴塔拉。 菲律宾人很忌讳“13”数。认为“13”是“凶神”,是厄运和灾难的象征,是令人极为厌恶的数字。他们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认为左手是肮脏、下贱之手,用左手是对人的极大不敬。他们一般都不愿谈论政治、宗教及本国状况和腐化问题。伊斯兰教徒忌讳猪。他们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也不喝牛奶和烈性酒。菲律宾人不爱吃生姜;也不喜欢吃兽类内脏和腥味大的东西;对整条鱼也不感兴趣。 饮食习惯: 菲律宾农村人一般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副食以各类蔬菜、海鲜、蛋禽及肉类为主。菜肴喜多放调料,尤喜香辣调味品。菲律宾三宝颜市沿海及苏禄海域的巴交族人,惯以木薯、鱼类为食。他们很少吃大米。虽然不忌食牛肉、羊肉、猪肉,但多数人却厌食用肉类。他们喜食各类水果,尤其偏爱甘蔗。菲律宾人在日常生活中嗜嚼槟榔。在他们待客中,也总少不了以槟榔来招待。伊戈罗人除有此俗外,还喜欢咀嚼烟叶。他们习惯吃西餐,但对中餐也感兴趣。上层人士用餐惯使刀叉,农村人及穆斯林信徒惯用右手抓食。 菲律宾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1.注重 讲究菜肴色彩悦目,注重菜品要鲜嫩。 2.口味 一般不喜太咸,喜香、甜、微辣味。 3.主食 一般以米饭为主,也习惯吃面食。 4.副食 喜爱牛肉、羊肉、鸡、鸭、鱼、精猪肉等;也喜欢西红柿、菜花、青椒、东笋、口蘑等蔬菜;调味品喜用糖、香醋、胡椒、辣椒、咖喱粉等。 5.制法 对煎、炸、烤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6.中餐 喜爱中国的川菜、苏菜。 7.菜谱 很欣赏北京烤鸭、扒三白、奶汤菜花、口蘑东笋、红汁酿青椒、红汁鸡蛋、香酥鸡、干烧鱼、番茄锅巴、炒子鸡、咕噜肉、烤乳猪等风味菜肴。 8.水酒 爱喝浓咖啡、酸牛奶、啤酒、桔子水、可口可乐、椰子汁等饮料。 9.果品 菲律宾人喜欢吃水果中的香焦、菠萝、樱桃、洋桃、芒果和木瓜等;干果喜食瓜子、杏仁、核桃仁等。
民族饮食指的是除汉族之外各少数民族的菜肴。由于各少数民族所处的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级,所处地域、环境、物产、宗教信仰等的 不同,所以几乎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饮食习俗和爱好,并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生活于东北地区白山黑水之间、三江平原一带的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等族。满族以定居耕作农业为主,以 狩猎为副。满族人最喜欢食用的是“福肉”(清水煮白肉),过年时主要吃饺子和“年饽饽”,冬季的美味是白肉酸菜火锅。赫哲族以狩猎为 主,由于气候寒冷,故以鱼、兽为主要饮食,而最突出的则是将生鱼拌以佐料而食的“杀生鱼”。而生活于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和鄂温克族, 以狩猎为获取食物来源的主要内容,尤喜生食狗肝和半生不熟的各类兽肉。 北方的蒙古族,由于地处沙漠和草原,他们的饮食以羊肉和各种奶制品为主,一般羊肉不加调味品,以原汁煮熟,手扒为主,宴客或喜庆 的宴会,则以全羊席为最贵。而生活于西北地区的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其饮食原料上与蒙古族没有多大区别, 只不过他们的面食要稍为丰富,并多以油炸为主。 西北的少数民族主要有维吾尔、回、藏等族。维吾尔族日常饮食主要以牛乳、羊肉、奶皮、酥油、馕、水果、红茶为多。藏族居住于青藏 高原,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其饮食以牛、羊、马、骆驼、牦牛的肉和乳为主,并大量食用青稞、小麦,以及少量的玉米、豌豆。平常饮 食称之为糌粑、青稞酒。 西南少数民族多居位于深山密林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饮食。即肉食以猪和鱼为主,加有各种昆虫和蛆虫;主食以米为主;喜欢腊干或 腌薰的肉;喜欢各种腌制的菜;有各种植物或粮食作物为原料酿制的酒可供饮用。 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每一种宗教在其传播的初始阶段,除了宣传其既定的教理之外,还要通过一定的建筑、服饰、仪式及饮食 将人们从日常状态下标识出来。单就饮食看,通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饮食风格。在中国文化中,宗教饮食主要指的是道 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饮食。 道教起源于原始巫术和道家学说,所以道教饮食深受道家学说的影响。道家认为人是禀天地之气而生,所以应“先除欲以养精、后禁食以 存命”,在日常饮食中禁食鱼羊荤腥及辛辣刺激之食物,以素食为主,并尽量地少食粮食等,以免使人的先天元气变得混浊污秽,而应多食水 果,因为“日啖百果能成仙”。道家饮食烹饪上的特点就是尽量保持食物原料的本色本性,如被称之为“道家四绝”之一的青城山的“白果炖 鸡”,不仅清淡新鲜,且很少放佐料,保持了其原色原味。 佛教在印度本土并不食素,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民情风俗、饮食传统相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其特点首先是提倡素食,这是与佛教 提倡慈善、反对杀生的教义相一致的。其次,茶在佛教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佛教寺院多在名山大川,这些地方一般适于种茶、饮茶,而 茶本性又清淡醇雅,具有镇静清心、醒脑宁神的功效,于是,种茶不仅成为僧人们体力劳动、调节日常单调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培育其 对自然、生命热爱之情的重要手段,而饮茶,也就成为了历代僧侣漫漫青灯下面壁参禅、悟心见性的重要方式。再次,佛教饮食的特点是就地 取材,佛寺的菜肴,善于运用各种蔬菜、瓜果、笋了、菌菇及豆制品为原料。 伊斯兰教教义中强调“清静无染”、“真乃独一”,所以其饮食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格局,称之为“清真菜”。穆斯林严格禁食猪肉、自死 物、血,以及十七类鸟兽及马、骡、驴等平蹄类动物。所以清真菜以对牛、羊肉丰富多彩的烹饪而著名,如光是羊肉,就有烧羊肉、烤羊肉、 涮羊肉、焖羊肉、腊羊肉、手抓羊肉、爆炒羊肉、烤羊肉串、汤爆肚仁、炸羊尾、烤全羊、滑溜里脊等,清真系列中还有一些小吃也颇具特色 ,如北京的锅贴、羊肉水饺,西安的羊肉泡馍、兰州的牛肉面、酿皮、新疆的烤馕、烤包子,也别具风味。 希望你能满意! 祝天天好心情!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轫于倭玛亚时期,但重大的成就出现在阿拢斯王朝。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制度,以及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这些灿烂的学术成就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生活,构成了阿拉伯五百年文化的黄金时代。
阿拉伯半岛以及后来建立的阿拉伯帝国处于亚欧大陆的中部,并和非洲连接。虽然在历史上,中亚和西亚地区不断有文明和帝国产生,但由于距离遥远等原因,这一地区在连接东西方文明方面没有起到大的作用。东西方文明相互隔绝,彼此在各自的范围内独立发展,交流甚少。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为保持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从而,丝绸之路这一东西方之间持久的、稳固的和直接的联系管道对推进沿线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以及文化繁荣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丝绸之路上,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在中世纪先后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正如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说的:“它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致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星球,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事务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马克思更把火药、罗盘和印刷术喻为“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由于在丝绸之路上出色地扮演了东方与西方之间“中间人”角色,阿拉伯文化通过学习中国和欧洲文化获得高度发展与繁荣,并反过来有力地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毫不夸张地说,丝绸之路曾照亮欧洲黑暗的天空,使欧洲人重新接触和认识了古希腊文化,对西方科学文化事业的复苏和繁荣起了先导和促进的作用,从而重建了西方基督教文明。
一、思想文化的交流

丝绸之路上的思想文化的交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佛教的传入。丝绸之路沿线散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佛教石窟。这些在丝绸之路上开凿的石窟无一不与外来文化紧密联系,并且其中多反映丝路贸易往来的内容。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这里聚集着不同信仰的教徒,他们的出游推动了各种宗教的相互往来。佛教从西域传到东土;道教随着长春真人的西行在西域各国产生强烈反响。不同文明、不同社会的思想如潮涌一般互相碰撞、互相交流。
思想文化交流中最显著的要数宗教文化的交流。丝路的开辟使得南亚、西方等地的宗教传入中国。西汉时,印度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新疆天山以南及河西走廊地带,当时西域及河西一带高僧辈出,传教译经活动盛极空前,凿窟修寺风靡一时,高昌、敦煌、龟兹、凉州等地都立即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和佛教传播中心。从丝绸之路传来的宗教,除佛教外还有袄教、景教和摩尼教等。
宗教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佛教的东传给固有的中原文化带来很大冲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正是因为与佛教相遇、相融才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可以说,佛教是丝绸之路带给中国传统文化最珍贵的礼物。另一方面佛教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层面有着更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意义。佛教、儒教、道教三教成为几千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刻的思想流派。
二是儒家思想对西方世界的贡献。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本土宗教思想——儒家思想也通过丝绸之路得以向外传播,给当时的东南亚地区文化带来一定影响。儒家思想与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齐名。明中叶以前,中国的科技、经济、文教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靠政府政治背景、不靠武力仍能远播海外。以其伟大的、和谐中庸之道、人道等人文精神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广大的儒教文化圈。这充分表明,中国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早在明朝初年,朝鲜为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创设了“成均馆”,祭孔子于文庙。可见,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乃至东方文化的代表,其思想内涵和理论体系的精粹之处,自有其超越时代和地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所客观需要的成分和价值,这无疑值得我们吸取和发扬光大。
三是东西文化习俗的相互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丝绸之路同时是一条民族融合之路。在这条商业贸易通道上,人们交流的不只是物品、思想,还包括生活艺术、生活习惯等各种民族文化。成批的留学生及遣唐使来自海外,又分散到四面八方进行文化的交流、扩散。西域艺术也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传入中原,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国的传统艺术。
不论是艺术形式,艺术种类、还是艺术思想,对中原文化都是一种新的冲击。在此过程中,西方来的文化艺术和中原固有的本土艺术形式相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丝绸与服饰。从西汉开始,中国的丝绸就成为丝路上最重要的贸易商品,它作为一种艺术品兼生活品,为西方社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喜悦与收获,甚至成为了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在当时,它不仅提高了东南亚人民的文明程度,而且美化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推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的文明发展进步,与此相伴相生的是,中华民族的纺织技术和养蚕技术也成为对西方世界的主要贡献之一。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提倡胡服、习骑射。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西方各民族往来日益频繁,服装、服饰的交流局面也就此形成,隋唐宫廷一度开始盛行西域服饰。

二是音乐与舞蹈。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文化大量涌入中原,中原的音乐艺术也作为主流艺术形式传入西域各国。西域之各种琵琶,如五弦琵琶、曲项琵琶等乐器,在公元4世纪传入中国。“舞四夷之乐”就始于张骞通西域。西域音乐进入中国主要以乐器、乐曲、音乐家等多种形式。在此过程中,西方音乐对唐朝音乐产生了很大影响,参与了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系统的构建。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西域的舞蹈开始进入中原,如胡旋舞、胡腾舞等,并一度成为人们喜欢的舞蹈形式。
三是诗歌和戏曲。在诗歌方面,唐朝许多以丝绸之路为背景的边塞诗人的诗歌至今仍于所经地区广为流传,如岑参等。唐朝的文化大多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出去的,有的传至东南亚各国,一部分甚至流传到西方各国,尤其是东亚,在此过程中唐代文化奠定了它往后全部文化发展的基础。吐蕃的《四部医典》是少数民族医学丰富汉文化的典型代表。西方的百戏,及各种杂技,也是在汉代时期传入中国。杂技在中国历史悠久,它在吸收了西域杂技艺术特点后,更加丰富多彩,也同样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四是绘画和艺术。伴随着佛教传到中国,西域艺术凭借佛教艺术也在中国开花结果。佛教的壁画、造像、石窟中的异域成分都充分体现着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结晶。敦煌、麦积山、龙门、云岗等石窟所表现的佛教艺术都包含外来文化艺术的因素。这些艺术风格主要来源于印度的佛教艺术,同时也有希腊、罗马艺术的影响因子。到唐代时,波斯文化开始渗透到中原文化当中。西域绘画技法的传入促使中国绘画艺术进入一个新时期。

结语
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促使了中国与世界发生大规模的交流。通过此种交流,大大推动了世界各国、各地经济、政治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为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近现代社会文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外文化史上占据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今天,世界文化大肆涌入中国,中国文化逐步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文化交流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最为辉煌的景象。在此,探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如何让丝绸之路重放异彩,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重大课题,其意义无疑更加耐人寻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