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开始上伊朗妇女开始戴头巾的。
1979年妇女节,伊朗的女子在革命后被强行戴上了头巾,1979年革命,是伊朗什叶派穆斯林推翻巴列维王朝统治及在国内实行“全盘伊斯兰化”的革命,发生于1978年, 至1979年2月革命胜利。它是什叶派领袖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领导的、以欧莱玛为核心,是反对国王推行西方化和世俗化的伊斯兰复兴运动,1979年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领导的伊朗君主立宪政体被推翻,阿亚图拉霍梅尼成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
是的,只能带现金,最好是欧元。美元也可以,不过只能找黑市换,官方已经禁止美元流通。伊朗国内银行不通外界,是个巨大的局域网,所以国内的银联、信用卡等,都无法在伊朗使用。男士没什么需要注意的。女士要戴头巾,遵照伊斯兰着装规范就行。伊朗政局稳定,犯罪率低,很安全,针对外国人犯罪很少很少,带足现金就行。最后,突然想起需要注意的一点,同性恋最好别去伊朗,不管是男同还是女同,一旦被抓,轻则被拉到卢特荒漠开矿,重则死刑,这不是开玩笑的,伊朗沙里亚法有针对同性恋的死刑。
伊朗男子带的头巾也是沙漠环境的产物,起到的是帽子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遮阳防晒,在寒冷冬天御寒保暖。头巾是一块大方布,伊朗人的颜色多为白色,也有其他颜色。可随季节和环境而定。头巾放于头上,再套头箍进行固定。多为黑色,也有白色,粗细轻重不等。年轻人喜欢比较粗重的头箍加根飘带,显得潇洒英俊。
也有一些阿拉伯国家,例如说是阿拉伯半岛中的也门和北非地区的毛里塔尼亚,那里的男人们也在头上缠一条白色的长头巾,不戴头箍。除起帽子的作用外,还有其它用途:睡觉时做被子使用,礼拜时当脚垫,洗脸的毛巾,买东西的包袱,刮风时蒙在脸上挡风沙,很百搭可以在各种的场合进行使用。
在中东的阿曼男子只用头巾缠头而不戴头箍,而是在边角紧紧缠绕在头部,显得非常紧凑,富有运动感。穿戴的头巾的颜色有等级之分,但是多为白色或素色,只有王族人员用红、蓝、黄三色为基调的特制头巾,其他人们不让使用。
戴头巾前需要先先戴一顶小白帽,是许多阿拉伯的男子穿戴的习惯。在非正式场合,他们更喜欢只戴小白帽而不是包头巾。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部分男子是不用头巾,也不戴小白帽,而是戴一顶红色或黑色土耳其式的高筒的毡帽,一些男人爱在毡帽下喜欢缠一条白布,这样的装扮更显艳丽新颖。
1979年,霍梅尼进行了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政权,重新建立了以伊斯兰教为政教的国家。此后伊朗以宗教执政,政教合一。而在伊斯兰教认为女人露出皮肤、脸庞会诱惑出世间的罪恶,所以传统流传下来,女人要以头巾、面纱这面,不过该传统已受到外界开放思想潮流的冲击。
2006年伊朗议会通过《着装法》,提出女性要着伊斯兰服装“黑夹布”,女议员与政府女官员须带头执行,时不时地还要进行执法检查,看妇女着装是否符合规范,用帽子代替头巾是不行的,紧身裤放到靴子里也是不行的。
上世纪30年代,伊朗国王巴勒维(Reza Pahlavi)进行国家现代化改革,直接对佩戴头巾和面纱下了禁令。但1979年,伊朗宗教派起义并获权,领导伊斯兰革命的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颁布法令,规定了女性戴头巾的义务。1979年3月8日,正值革命时期,上万名女性游行抗议“谦逊衣裙”的新法令(“谦逊衣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宽衣长袍加头巾),以及一系列涉及女性离婚、就业、继承、政治等权利的歧视。比如女性被禁止在公开场所歌唱、不能出现在运动场,如需出国则必须先获得丈夫的许可才能获得护照。
▲令人唏嘘的今昔对比。
华盛顿保卫民主基金会高级伊朗分析员塔利布吕(Behnam Ben Taleblu)表示:“伊朗国内一直充斥着关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抗议,强制戴面纱一直是热门议题。”目前,尽管很多中东、南亚国家都要求妇女在公共场所戴头巾,但全球只有伊朗和沙特两个国家将这一点写入了法律。
伊朗女排每次在参加亚洲女排比赛的时候,伊朗女排给人的一个特色是伊朗女排无论是何时何地都是戴头巾,长衣长裤的再打比赛,2022年亚洲杯女排,伊朗女排也参加了,伊朗女排在和日本女排的比赛中,她们都是戴着头巾的,这正是由于伊朗的宗教和民族风格造成的原因。
这是一种民族习俗。她们不仅穿的长衣?长裤、还要戴上头巾。
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女运动员参加比赛都要穿上长衣、长裤、戴上头巾。20-30年之前、因为受到这种传统观念的限制和浓厚的民族习惯。这些国家的女运动员很难得到上场比赛?甚至出国比赛的机会。
当地的风俗与法规:
(一)衣着:女士(学前儿童除外)须戴头巾(包括乘坐伊朗航空公司飞机期间)。穿长袖、宽松、不透明的上衣或风衣,官方场合须穿颜色较深的长风衣,不得显露腿及脚腕部位。男士不得穿背心或短裤外出。
(二)饮食:禁酒,忌食猪肉、狗肉。穆斯林斋月期间,即使非穆斯林也不能白天(日出前至日落后)在公开场合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三)伊朗不允许赌博、卖淫,妇女不得从事唱歌、跳舞等职业。偷窃他人财物者将依照伊斯兰法进行处罚。犯持枪抢劫、强奸罪将被处以死刑。商品买卖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欺诈行为。
(四)男士不可主动与伊朗女士握手,女士一般也不主动与伊朗男士握手;如女士主动握手,男士亦应礼貌回应。
(五)伊朗人不喜欢与外国人有身体上的密切接触,勿与伊朗人挎胳膊(如照相时)。不得用手触摸小孩子的头部。称好时不能竖大拇指。说话时用食指指向别人是不礼貌的行为。伊朗人讨厌大声喧哗。接受物品时应用右手,因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伊朗人很讲卫生,随地吐痰、扔杂物更是少见,吃过大蒜或呼出的气体有异味会引起反感,被认为是缺乏修养的表现。
(六)乘坐公交车辆须男女分开,女士乘坐公汽的后部,地铁有女士专用车厢,男士不得入内,但女士可乘坐男士车厢。乘出租车可混坐。
额外需要注意的事项:
物价与供应:
(一)伊朗市场物品供应比较充足,物价普遍高于国内,如牛羊肉每公斤约合50多元人民币;
(二)当地货币与美元比价为:1美元≈9100里亚尔,另外在伊朗不能使用Visa、Master等信用卡及旅行支票。
交通与出行:
(一)伊朗东部和内地属大陆性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寒暑变化较大,夏季干燥炎热,冬季寒冷多风;西部山区多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以上;东部沙漠地区100毫米左右;里海一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中央高原平均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下。
首都德黑兰(波斯语意为暖坡)三面环山,冬季不太冷,很少刮风,最低气温零下4度,夏季最高42度。因机动车较多,车况较差,空气污染很严重,在世界上属于重度污染区。
(二)伊朗德黑兰市现有机动车300多万辆,交通较拥挤,不遵守交通规则、争抢车道的情形司空见惯,交通事故多,在大街上行走要特别注意安全。
(三)主要城市交通方便,除飞机外,公路交通是主要交通方式,铁路业不发达。飞机都是比较老旧的飞机、汽车与国内长途汽车档次相仿、旅行车舒适程度不及国内。与国内直达和非直达的主要航线:北京-德黑兰、德黑兰-卡塔尔-北京、德黑兰-迪拜-北京、德黑兰-迪拜-上海、德黑兰-迪拜-泰国-香港-北京。近期,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将开通北京-乌鲁木齐-德黑兰往返航班。
(四)主要旅游城市有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马什哈德等。
(五)德黑兰有中餐馆3个:中华、金龙和金狮。
(六)因伊朗地理特点,一年四季各地温差较大,所以对外国游客来讲淡旺季取决于旅游地点的选择,一般波斯湾沿岸地区,冬季为旺季、里海沿岸夏秋为宜,东西两部分夏季好,中部东南南部西南部春秋两季最佳,但是伊朗新年等大型节日是伊朗国内旅游的旺季,应尽量避开,其他时间都不拥挤。
(七)伊朗旅游景点分散,用于路途的时间大大超过参观时间;伊朗旅游业软硬件水平一般;伊朗旅游公司仅提供英语导游,没有中文导游;据目前伊朗的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旅游时应尽量考虑伊朗几个旅游中心城市,避免到边境省份或偏远地区。
(八)伊朗不允许在非旅游区照相或摄像,否则将会带来很大麻烦。
是的,只能带现金,最好是欧元。美元也可以,不过只能找黑市换,官方已经禁止美元流通。伊朗国内银行不通外界,是个巨大的局域网,所以国内的银联、信用卡等,都无法在伊朗使用。男士没什么需要注意的。女士要戴头巾,遵照伊斯兰着装规范就行。伊朗政局稳定,犯罪率低,很安全,针对外国人犯罪很少很少,带足现金就行。最后,突然想起需要注意的一点,同性恋最好别去伊朗,不管是男同还是女同,一旦被抓,轻则被拉到卢特荒漠开矿,重则死刑,这不是开玩笑的,伊朗沙里亚法有针对同性恋的死刑。
穿的衣服,不能曝露自的身体。上街需要带头巾,不然会受到风气警察的指责甚至扣押,但是头巾下可以露脸。伊朗已经算伊斯兰国家中比较开放的一个了,可以穿除黑白颜色以外的花衣服或者裙子,只是女人必须戴头巾。
1. 女士下飞机或乘坐伊朗航空公司航班时必须佩戴头巾,颜色和花色不限,需包裹头发,上身需穿长袖上衣,衣服长度必须盖过臀部,下身不得穿裙装,要穿长裤,但不要穿过于紧身的长裤。男士不得穿短裤(在整个游程中,只要在公共区域,都必须遵守此项规定)2. 当地用餐为清真餐,无猪肉、无酒精饮品,商店也不提供酒精饮品。3. 伊朗是禁酒的国家,严禁私自携带各类酒精饮料入境。一旦被发现, 将会受到当地法律严惩。4.正餐为当地餐(以馕,面饼,米饭,牛羊鱼鸡肉,蔬菜沙拉等为主)。丰富的旅程难免会带来旅途劳累,餐食一定不如家乡的饭菜可口,建议自带一些食品来调节口味(如:方便面、榨菜、辣椒酱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