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辖14个街道、4个镇、5个乡:骊山街道、秦陵街道、新丰街道、代王街道、斜口街道、行者街道、马额街道、零口街道、雨金街道、栎阳街道、新市街道、徐杨街道、西泉街道、相桥街道、交口镇、北田镇、油槐镇、何寨镇、铁炉乡、穆寨乡、小金乡、任留乡、土桥乡。
骊山街道办 位于临潼城区,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18.8平方千米,总人口7.8万,下辖6个村委会,42个村民小组;6个居委会,10个社区居委会。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八等6个居委会,西街、东街、胡王、姜寨、陈沟、东安等6个村委会。
秦陵街道办 位于城区东侧1.2千米处,以秦始皇陵墓而得名。总面积29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58个村民小组,4821户,农业人口20685人。辖砖房、秦陵、杨家、王硷、下和、孙马、鱼池、毛家、至王、上陈等10个村委会。
代王街道办 位于临潼城东7千米处,辖22个行政村,1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5186人。其中农业人口41652人,非农业人口13534人。辖姜塬、代王、山孙、山任、桥王、安沟、斜杨、宋家、岩王、北李、门家、西柳、李河、庞岩、上邢、陈东、房家、庙刘、高寨、北郭、纸李、加黄等22个村委会。
新丰街道办 位于临潼区东北,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距古城西安35千米,总面积44平方千米,城区面积4.4平方千米。全街道共8186户,总人口43153人(其中:农业人口33825人,非农业人口9928人),辖13个村民委员会,81个村民小组,3个社区居委会。1998年经批准撤镇设街道办事处。辖铁路居委会,鸿门、刘寨、长条、严上、三育、梁赵、席家、姚罗、湾李、五店、樊赵、皂安、坡张等13个村委会。
斜口街道办 位于临潼西部,总面积78.1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有20个村,169个村民小组。辖高沟、岳沟、芷阳、杨寨、张铁、代杨、窑村、柳树、付家、于李、韩峪、洞北、枣园、白观、龚吕、房河、军王、马斜、洪沟、洪庆堡等20个村委会。
行者街道办 位于临潼城北3千米处。东与新丰办事处、东南与骊山办事处接壤,西邻西泉镇,北隔渭河与北田镇相望。面积26.6平方千米,人口24708万人,辖行东、行南、行北、下朱、小寨、西河、马坊、白庙、张庄、西沟、北庄11个行政村,一个社区服务中心,77个村民小组,39个自然村,6002户,农业人口24066人,非农业人口642人。行者街道因驻地行者村而得名。清末时属新义里,中华民国时属于骊山镇。1958年公社化后,属华清公社行者管区。1962年行政区划调整为行者公社。1984年改为行者乡人民政府。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立行者街道办事处。辖行南、行北、行东、张庄、白庙、马坊、西河、小寨、下朱、西沟、北庄等11个村委会。
相桥街道办 位于临潼城区东北40千米处,东距渭南市25千米,西临闫良区15千米。辖20个行政村,1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402人,其中农业人口36837人。辖相桥、宽荣、申东、北孙、南孙、铁王、姚家、朝阳、新李、枣张、田市、八里、华次、湾刘、任家、柴寨、油郭、北刘、张八、庙王等20个村委会。
零口街道办 位于临潼区东部,总面积38.5平方千米。全镇共有16个村委会,137个村民小组,35897人。辖零口、大寨、王庙、南罗、北潘、南韦、冯李、金李、西段、范家、北牛、零塬、三府、董庙、孟塬、西洼等16个村委会。
雨金街道办 位于临潼北部,辖11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5262户,2.17万人。辖雨金、西关、东关、粉刘、任陈、胡门、照渠、夏柳、高韩、北湃、新集等11个村委会。
栎阳街道办 位于城区北25千米处,辖11个村民委员会,87个村民小组,30196人。辖栎阳、安李、胡张、东庙、南寨、卷子、齐家、义和、朝邑、瓦郑、观高等11个村委会。
西泉街道办 位于城区西北10千米处,西接灞桥、北连高陵,总面积27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71个村民小组,5289户,22384人。辖西泉、魏庄、桑元、宣孔、麦王、东赵、椿树、兴王、贾村、坡底等10个村委会。
马额街道办 位于城区东20千米处,辖11个村民委员会,8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169人。辖马额、庙张、马家、俭底、宁家、英李、荣村、南王、吴家、冢王、南刘等11个村委会。
徐杨街道办 位于临潼最北部,西与高陵、三原接壤,北、东与闫良相邻。全乡共8个行政村,辖83个村民小组,23223人。辖徐杨、新华、奎杨、巨合、尚寨、公义、屯刘、邓王等8个村委会。
新市街道办 位于临潼区渭河以北,面积38.5平方千米,辖11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28413人。辖新市、南程、郭桥、郝邢、大刘、焦范、高庙、孙陈、走马、马庄、盐店等11个村委会。
何寨镇 位于临潼城区东北21千米渭河南岸。面积49平方千米。全乡辖13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350户,人口31000人。辖何寨、马寨、圣力寺、季家、董家、庙底、福柳、樊曹、宋家、粉张、孙家、皂张、寇家等13个村委会。
油槐镇 位于临潼东北,东接渭南,有13个村委会,91个村民小组,24832人。辖油街、石家、南杨、康贺、昌寨、北凌、耿西、南张、余家、南李、白家、南赵、槐李等13个村委会。
交口镇 位于临潼区北部,北与闫良区相接轨,辖9个行政村,104个村民小组,2.7万人。辖交口、高铁、新民、营仁、郭阳、权中、念杨、孙赵、安屯等9个村委会。
北田镇 位于渭河北岸、新闫公路以西,辖11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23400人,面积29平方千米。辖北田、西渭阳、东渭阳、尖角、滩王、田严、增月、周闫、温梁、月掌、马陵等11个村委会。
土桥镇 位于城区东南18千米处,南与蓝田相接,面积62.9 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9025人。辖土桥、茨林、官沟、庄王、玉川、陈刘、芋坡、刘坡、张南帮、黄湾、任湾、仁宗、房岩、壕栗等14个村委会。
穆寨乡 为原东岳乡和原穆寨乡合并而成,全乡共有14个行政村,795个村民小组,10751人。辖业池、南坡、穆寨、姚坡、杨南湾、石湾、王湾、尖山、西王坡、骆岭、周沟、西岳、门岩、三庙等14个村委会。
任留乡 位于渭河北岸,距城区13千米,辖11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5500户,2.3万人。辖任留、周花、韦家、南湃、垣头、潘杨、赵刘、东口、西口、三王、南屯等11个村委会。
小金乡 位于临潼东南角,距城区34千米处,南接蓝田。面积37平方千米,辖10个自然村,55个村民小组,1784户,7311人。辖小金、炮岭、张定湾、毛湾、东合、郭尧、欠湾、五丰、安庙、石三湾等10个村委会。
铁炉乡 位于城区最东边,东、北与渭南市临渭区接壤。辖10个行政村,72个村民小组,16076人。面积21.30平方千米。辖铁炉、斜韩、贾家、岩张、李尧、睢石、下刘、南韩、师家、柳家等10个村委会。
陕西境内名胜古迹及介绍:
1、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嬴政的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博物馆以秦始皇兵马俑为基础,在兵马俑坑原址上建立的遗址类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2、华清池景区,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
3、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为奇险天下第一山;
4、金丝峡景区,有多处垂直陡峭的山峰,谷壁直起直落,上下等宽的幽深大峡谷;
5、宝鸡太白山景区,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苍山奇峰为骨架,清溪碧潭为脉络,文物古迹点缀其间。
NO.1,泾阳茯茶古镇。记得有一部影视作品,就介绍了茯茶这种特产,在泾阳的茯茶古镇里,我们可以近距离接触茯茶文化,品尝古镇上的特色食物。
茯茶其实属于一种发酵后的黑茶,据说这种茶叶给人的带来的效果更好。茯茶每天饮用一杯,就能让你一天精力充沛。整个茯茶小镇以茯茶文化为主要卖点,镇子上的明清时代古建筑都惟妙惟肖,中间是热闹的陕西民俗表演,实在是让人感到非常热闹。周围的山水景色,更让茯茶古镇显得与众不同。
在美食方面,茯茶古镇有当地特色的茯茶鸡,甑糕,穰饸,实在是健康又好吃。 NO.2,沙河水街。你可曾想过,在关中大地上也有江南水乡一般的温柔?在周至就有一个沙河湿地公园,在公园内则有一个水街存在。来到周至的沙河水街,你几乎会怀疑自己来到了梦中的江南水乡。水街中有清澈的溪流,古色古香的建筑,就像是梦中的家乡。
沙河水街上的美食,也很让人流口水,这里的粉蒸肉,绿豆馅饼,条子肉,臊子面,实在是解馋管饱的美味佳肴。 NO.3,陈炉古镇陈炉古镇,位于陕西铜川境内,这是一座属于关中的瓷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其实不止有南方的景德镇,在商周和汉唐时代,大量的陶瓷器其实都是北方产物,而陈炉就是一座这样的千年古镇。
参观陈炉古镇,就像是回到了千年前的汉唐,让人心旷神怡。
陈炉的美食,颇有些陕北特色,这里的洋芋溜溜、窝窝面、小饺子,开胃解腻,堪称关中一绝。NO.4,棣花古镇。棣花古镇位于商洛,这里也是秦岭当中一座最具特色的古镇。陕南特色的乡村建筑,加上周围秀美的山色,清新的空气,都让人的身心得以释放。
棣花古镇有最正宗的商洛美食,这里的大烩菜,牛筋面,羊杂泡馍,足以告慰这场旅行。
中国一共有两个凤凰古镇
最大的凤凰古镇在湖南省,叫做凤凰古城,是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名。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级景区。2019年10月,入选首届“小镇美学榜样”名单。
凤凰古城住房大多为木结构建筑,有平房和楼房两种,也有长方形的茅草房。多以大米为主食,玉米、小麦、红薯为辅;一些地方以玉米、荞麦和土豆为主食。饮酒的嗜好十分普遍。
另一个凤凰古镇在陕西,陕西凤凰古镇,其实它是一个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距今有1400年的历史,保存完好。以四合院为主、古建筑大体沿袭徽派建筑风格,较具地方特点。2002年12月列入省级第四批“古建筑群居民”文物保护单位。
古镇的建筑格局是按照一只飞腾的凤凰建造的,每当夜晚灯火燃起的时候,站在镇东面山上俯瞰,网状般的街道便可勾画出一只展翅的火凤凰,左翅亮痕,便是“S”型老街的中央街道。
而凤凰镇的老人则说,传说镇南的山上曾落过一只凤凰,因此得名凤凰山,凤凰镇也就因此得名。
陕西面积最大的镇则在陕南,是商洛市柞水县的营盘镇,全镇面积614平方公里,几乎是“陕西最小县”——咸阳武功县面积397.8平方公里的近2倍。
营盘镇,夹在群山中间的川道里
营盘镇地处秦岭南麓,辖9个村(社区),33个村民小组3314户11265人,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号称“九山半水半分田”,以“十最”而闻名:
1、是陕西地域面积最大的镇,镇域总面积614平方公里;2、是陕南距西安最近的镇,距西安仅54公里;3、是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镇,植被覆盖率高达93%以上;4、是柞水项目引进最多的镇,先后引进重大项目32个,计划总投资276亿元;5、是商洛市海拔最高的镇,牛背梁主峰2802米;6、是商洛市拥有珍贵动物最多的镇,列入国家一级珍稀动物十余种;7、是商洛市生物、植物最为丰富的镇,品种达1800多种;8、是商洛市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牛背梁所在镇;9、是商洛市第一个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朱家湾村所在地;10、是中国第一的铁路长隧和号称亚洲第一的公路长隧所在地。
一、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位于陕西宁强县城的一个小镇——青木川。古镇位于陕、甘、川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的说法。
古镇的生态环境非常不错,历史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在古镇上,有传统老街、古民具、古建筑、古摩崖、寺庙、祠堂等。

在古镇上现保存古建筑风格的房屋260多间,这些古建筑古朴独特、风格典雅、雕梁画栋,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古镇里保存最为完整的是魏家大院,是民国期间知名人物魏辅唐所建。青木川古镇在电视剧《一代枭雄》的热播下,突然爆火,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一时间成为了旅游热点。

二、留侯古镇
留侯镇位于留坝县西北部,地处秦岭南麓。这里距离县城14公里,这里是气候温和湿润,山清水秀,高山耸立,生态环境幽雅,资源丰富。
留侯古镇,因西汉第一谋士张良在此地隐居而得名。古镇境内植被丰茂,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拥有闻名的紫柏山,闻名遐迩的留侯祠就坐落在紫柏山下。
古镇作为文化旅游名镇,围绕着一庙一山,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赋予了留侯古镇与众不同的韵味。如今,古镇成为汉中、安康、西安、宝鸡等周边地区休闲,旅行的理想去处。
三、华阳古镇
华阳古镇,位于汉中洋县,地处秦岭南坡腹地。华阳镇始于秦晋,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道驿站,古代军事要冲,经济政治重镇,有着秦岭第一镇的美誉。
古镇内明、清建筑保存的较为完好,自然风光原始,秀丽,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华阳镇游客并不多,适合小众旅游。这里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是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古镇的空气质量很好,特色小吃也不错,吃的美食量足,不贵。走在古镇上,你可以感受慢生活,放松心情,让自己有一个完美的旅行体验。
第一名蔡家坡镇,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位于全省“一线两带”的核心层和宝鸡工业强市的重要区域。蔡家坡镇从建设规划到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已远远超过了一般建制镇的规格,而且该镇明显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和较强的工业基础。
第二名孙家岔镇。
第三名龙门镇,
第四名府谷镇。
第五名大柳塔镇,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北端,地处世界八大煤田之一,为神府东胜煤田腹地中心。
1.大柳塔煤矿
大柳塔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所属的一座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地处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乌兰木伦河畔,核定生产能力2170万吨。
大柳塔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所属的年产两千万吨的特大型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是神东煤炭集团最早建成的井工矿,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
2.补连塔煤矿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境内,是神东煤炭分公司按照“一井二面500人2000万吨”模式改扩建的矿井,矿井生产能力达到年产2000万吨水平,是目前世界上单井生产能力最大的井工煤矿。
3.布尔台煤矿
煤矿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井田面积193平方公里,可采储量18.5亿吨,年生产能力2000万吨,总投资44.84亿元。矿井生产能力、主运输系统能力、煤炭洗选加工能力3项世界第一的特大型井工矿井,也是一座集生产、洗选、储装、外运综合布局的特大型高产高效现代化井工矿井。
4.红柳林煤矿
红柳林煤矿是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神木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榆林市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参股组建、年核定生产能力1500万吨的大型国有股份制企业。它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中部,行政区划属神木县瑶镇乡、麻家塔乡及店塔乡管辖。煤矿范围南北宽约8.50km,东西长约20.0km,面积约143.34km
5.神木柠条塔煤矿
神木柠条塔矿井是由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的陕西省神府矿区南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四对大型矿井之一。矿井于2005年9月15日开工建设,设计生产能力1200万吨/年,服务年限98.3年,实际生产能力1800万吨/年。井田东西宽约9.5km,南北长约19.5km,面积119.8km2。
6.锦界煤矿
锦界煤矿位于榆林市神木县境内,地处榆神矿区二期规划区的西北部,井田东西宽12km,南北长12.5km,面积137km2,探明地质储量20.93亿吨,可采储量15.78亿吨,矿井设计能力1000万吨。
7.榆家梁煤矿
榆家梁煤矿地处陕西省神木县店塔镇,是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所属的千万吨矿井、重要出口煤基地,是全国千万吨高产高效特级矿井、全国“双十佳煤矿”和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
8.上湾煤矿
上湾煤矿是神华集团神东煤炭集团主力生产矿井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上湾煤矿井田面积61.8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2.3亿吨,可采储量8.3亿吨。
9.哈拉沟煤矿
哈拉沟煤矿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境内,是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整合地方小井资源,经过技术改造建成的一座千万吨级现代化煤矿。井田面积72.4平方公里,可采储量5.16亿吨,主采煤层为2-2、3-1、4-2煤3 个煤层。
10.同塔山煤矿
同煤塔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杨家窑村,拥有年产1500万吨的矿井、年产1500万吨的矿井配套选煤厂、2*60万KW坑口电厂、4*5万KW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年产2.4亿块煤矸石砖厂、年产5万吨高岭石厂,日产4500吨水泥厂,日能力4000立方米污水处理厂。
西安四大特色古镇
4、佛坪
一座恬静的村庄、一栋别致的建筑、一弯静静的溪水、一架斑驳的木桥、一陇美丽的稻田……在这里人和动物、大自然和谐共处,完美地融合,成为我们的自然根基与心灵归属。 在PM2.5接近于0的佛坪秦岭瑞士小镇,与大熊猫、金丝猴近距离接触,亲身体验水稻的收割,享受劳动的快乐,品尝当地特色农家风味,在原生态的大自然中悠闲品茗,任花草的清香渗透进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3、陕南茶乡堰口镇
今天,能与三五知己坐下来悠闲地喝茶,是很难得的事情,人都说浮生若茶,茶既有隐士的清高又有世俗的超脱。茶文化中蕴藏着儒之正、佛之和、道之清。我们还能静下心来去辨别茶的前世今生吗?还有那份闲情去体味茶所经历的春风雨露吗? 现在,让我们放下一颗浮躁的心,一起去陕南西乡堰口镇感受茶的前世今生。 陕南汉中西乡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始于战国、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据《西乡县志》记载,西乡产茶始于秦汉,盛于唐宋。历史上曾有:“男废耕,女废织,其民昼夜不制茶不休之举”的记载。据《明史食货志》记载,西乡在明初是朝廷“以茶易马”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2、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位于陕西省宁强县西北角,地处陕甘川交界处,曾是羌汉混居地区,古建筑历经百年沧桑,小镇静谧祥和,最新的“美景中国——中国旅游总评榜”排名中青木川分列“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镇”、和“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乡村旅游”榜首。 青木川位于陕西宁强县西北角,地处陕甘川交界处,镇西连四川省青川县,北临甘肃省武都县、康县,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 青木川明清古建筑群历经百年沧桑,古镇现存的古街回龙场,系明成化年间所建,街长868米,宽4米,保存度达80%,雕刻精美的窗棂、门楣。瓦当,风格典雅、古朴的青石板街道尽显古镇的静谧安详。
1、蜀河古镇
蜀河古镇位于旬阳县太极城以东53公里汉江与蜀河交汇处,是东进中原、南抵湘鄂、西通川渝、北上关中的古今管道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曾为中国航运史上一名港,素有“小汉口”之誉。 走进古镇,感悟商贾云集依旧的古街区,看人流穿息的古巷道,抚千百年来的古城堡石墙,品错落有致的古民居,论高大雄伟的古建筑遗存,听娓娓道来的古镇传奇,仿佛将人带入那纤夫号子震天、汉江千座桅杆、万家灯火攒动、古道马蹄声声、戏楼歌舞升平、商贾一片繁忙的遥远时代……
陕西的县名:
1. 户县,原名鄠县为夏代有扈氏居地,秦朝置县。“鄠”字生辟,而且专用,1964年改“鄠”为户,称户县。
2. 周至县,原名盩厔县,峰廻为盩,水曲为厔,根据其地貌、地形特点命名为盩厔,汉武帝设盩厔县,盩厔生辟字,并切专用,1964年改为周至县。
3. 千阳县,原名汧阳县,因汧水得名。北周设汧阳县,汧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千阳县。
4. 眉县,原名郿县,秦朝设县,郿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眉县。
5. 礼泉县,原名醴泉县,县北有泉水甘美如醴,北周置醴泉宫,隋朝设县,醴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礼泉县。
6. 彬县,原名邠县。古豳地是周人祖先公刘的居地。西魏置豳州,唐开元十三年改为邠州,1913年改为邠县。邠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彬县。
7. 旬邑县,原名三水县,1914年因和广东三水县重名,改为栒邑县,因县北有栒邑塬,盛产栒木而定为栒邑县。栒字生辟,1964年改为旬邑县。
8. 合阳县,原名郃阳县,战国时魏文侯筑合阳城,秦朝设合阳县,汉朝因县在郃水边改郃阳县,郃字生辟,1964年改为合阳县。
9. 勉县,原名沔县。汉朝设置沔阳县,后为沔县,因境内有沔水而得名。沔字生辟,1964年改为勉县。
10. 旬阳县,原名洵阳县,晋朝设置洵阳县,因县城在洵水之阳而得名。洵字生辟,1964年改为旬阳县。
11. 洛南县,原名雒南县,隋朝设雒南县,因在雒河之南而得名。雒字生辟,1964年改为洛南县。
12. 佳县,原名葭县,县境内有芦川,芦丛生。古人把苇牙叫葭,出穗前叫芦,出穗后叫苇。宋朝筑城叫葭州。葭字生辟,1964年改为佳县。
13. 富县,原名鄜峙县是黄帝祭天的地方,县境内有鄜水而得名鄜县。鄜字生辟,1964年改为富县。
14. 澄城县,春秋时期晋国设置徵邑,西汉设徵县,徵、澄二字音近,后来讹徵为澄,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设为澄城县。
15. 宁强县,原为宁羌县,该地区古代为氐、羌人居住区,宋代设三泉县,元代设大安县,明代设宁羌卫后改宁羌县,1913年,民国政府取“羌地永宁”之意,改为宁羌县,1942年元旦改为宁强县。
16. 汉阴县,唐至德三年(公元757年)设立汉阴县,因县城在汉江南岸,故叫汉阴。后县城被江水所淹,移县城到江北,县名未改,沿用至今。
17. 丹凤县,建国后,1950年,划商县、商南部分在龙驹寨设立丹凤县。因县境内有丹江、凤冠山而取其名。
18. 洛川县,秦为鄜县地域,后秦时设洛川县,因洛水流经县境而得名。
19. 子洲县,为纪念革命先烈李子洲,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划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子长等县部分土地设立子洲县,县府在双湖峪。
20. 吴起县,因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吴起曾在此驻兵得名,隋朝时,因该地是洛河源头设洛源县,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改吴起镇为吴旗县。2006年,由本县申请,改为吴起县。(注:感谢完美夏天的补充)
21. 子长县,宋代设安定堡,元代为安定县,1935年解放后分为赤源、秀延两县,次年又恢复为安定县,为了纪念谢子长,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更名为子长县。将县城由安定迁到瓦窑堡。
22. 志丹县,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设保安军,金代改为保安县,1934年改为赤安县,为了纪念刘志丹,1936年1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改为志丹县。
23. 太白县,建国后1953年划宝鸡、岐山、眉县、留坝、洋县、佛平、凤县部分地区设太白区,1961年改为太白县,因县境内有太白山而得名。县城在嘴头镇。
24. 黄龙县,县境内有黄龙山,为古老林区,民国27年(1938年)设黄龙山设治局,负责开垦,1948年解放后,正式划界设黄龙县。
25. 黄陵县,秦汉设中部县,隋朝改为内部县,唐朝又恢复为中部县。民国33年(1944年)因境内有桥山上有轩辕黄帝陵,改为黄陵县。
26. 甘泉县,唐初设伏陆县,因县南有阿伏斤谷河而得名,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阿伏斤谷改为甘泉谷,伏陆县也随之改为甘泉县,城南有美泉沟,泉水味美甘甜,称甘泉县。
27. 宜川县,秦为定阳县,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设义川县,因县境内有义川河而得名。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为避太宗赵光义的讳,遂改名宜川县。
28. 延长县,西魏蜀广安县,隋时属延安县,唐天宝三年(公元746年)设延川县,因延水从境内流过。
29. 长安县,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峤为长安君,取“长久平安”之意,汉、唐长安城是今西安市。现在长安县的地方秦时称杜县,后改杜陵县。西晋称杜城县,以后称长安县。1944年县府迁至大兆镇,1949年后迁到韦曲镇,后并入西安成为长安区。
30. 蓝田县,秦献公6年(公元前379年)设蓝田县,因县东南有蓝天山而得名,因产美玉,上等玉为球,次等玉为蓝,“玉种蓝田”之说。
31. 临潼县,西周时为骊戎部落所在地,秦时为骊邑,汉设新丰县,唐改朝应县,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改称临潼县,因县东有潼水,县西有临水,故称临潼县。
32. 高陵县,春秋时,因县东有高陵邑,秦孝公设高陵县,又因县南有秦政原,形似高陵而得名。
33. 延川县,西魏时期设广安县于文安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为延川县,因境内延川水(清涧河)而得名。
34. 陇县,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设陇州,因境内有陇山而得名。辛亥革命后废州留县。
35. 凤翔县,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汉时设雍县,唐至德二年(公元75年)设凤翔郡,金代设凤翔县。
36. 麟游县,隋文帝仁寿年间这里发现过白色麒麟,后修仁寿宫,。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始设麟游县。
37. 岐山县,因为是周朝的发祥地,县境内有岐山,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始设岐山县。
38. 扶风县,汉代在长安设右扶风、京兆尹、左冯翊三辅管理关中地区,当时的右扶风管理咸阳以西21县,取“扶助京师,以行风化”之意。后改扶风郡,唐贞观八年,(公元543年)始设扶风县。
39. 凤县,秦为古道县,北魏为梁泉县,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改为凤县,因境内有凤凰山、凤凰岭而得名。
40. 安塞县,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在此筑安塞堡,取“安定边疆”之意,元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设安塞县。
41. 兴平县,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始设兴平军,后改兴平县,再未变过。
42. 乾县,秦时为好峙县,因唐高宗的坟墓乾陵在县境内,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分好峙、礼泉置奉天县,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升为乾州,因乾州在长安西北,八卦中为乾卦方向,故叫乾县。公元1913年降州为乾县。
43. 永寿县,西魏文帝大统十三年(公元548年)设广寿县,因广寿原得名。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改为永寿县。
44. 长武县,汉代属浅水县地,隋朝在这里筑武城,唐朝设长武镇,取“长用武”之意,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始置长武县。
45. 淳化县,秦朝为云阳县,县北有甘泉宫是秦、汉时著名的离宫,秦始皇筑直道就是由甘泉宫向北沿子午岭直到九原(包头),宋朝淳化四年(公元994年)在梨园镇设县,以年号为县名。
46. 泾阳县,秦朝为池阳县,前秦二年在池阳县东南置泾阳县,因在泾水之阳而得名。
47. 三原县,因县境内有酆原、孟侯原、白鹿原而得名,前秦二年(公元352年)设三原护军,北魏始光元年(公元424年)设三原县沿袭至今。
48. 武功县,秦朝在眉县境内,因武功山、武功水(石头河)得名,武功县为周邰邑,秦朝为邰县,东汉时迁武功县到邰县,仍为武功县。
49. 清涧县,北宋时在县境内挖井一百五十丈见清澈的泉水而得名,宋景德元年(公元1041年)为该地起名清涧城,金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设清涧县。另一说是因清涧河而得名。
50. 白水县,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1年)设立白水县,因白水河而得名沿用至今。
51. 蒲城县,秦朝为重泉县,后魏改为南白水县,北魏太和23年(公元504年)改名蒲城县,因县境内有蒲池而得名。
52. 韩城县,是春秋时的韩国故地,县西有韩原,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89年)始置韩城县,五代改为韩原县,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复名韩城县,沿用至今。
53. 大荔县,西周大荔戎部落居地,秦朝置临晋县,西晋武帝改名大荔县,以后历代在此地建武乡县、冯翊县、固州、朝邑等,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恢复大荔县。
54. 华县,西周时郑桓公封地,筑有郑邑,秦设郑县,城南有小华山,城东有华山,北魏设华山郡,唐至清代沿用华州,1913年设立华县。
55. 华阴县,县城在华山北面,所以,叫华阴县。春秋时在这里设阴晋县,秦称宁秦县,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改为华阴县。
56. 潼关县,潼关古为姚林塞,东汉未年设关,因山上流下来的潼洛河经过过关城旁,所以称潼关。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设立潼关卫,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设立潼关县。乾隆十二年(公元1748年)设潼关卫,1913年改为潼关县。
57. 吴堡县,南北朝时,夏国赫连勃勃在此筑吴儿城,安置虏来的军民,宋代又筑吴堡寨,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设吴堡县,1940年由旧址迁到宋家川镇。
58. 南郑县,县名由郑国演变而来。郑国是西周时期关中诸侯国,故地在华县,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周,郑国一部分东迁河南新郑,一部分南迁汉水上游,为了纪念郑国,在郑国南边称南郑。秦设南郑县,解放后,将南郑县迁至辅镇,后又迁到周家坪。
59. 城固县,秦汉时就有城固县,张骞故乡,三国时期,蜀国称乐城,南北朝又改为城固县。取“始城而冀其北固”之说,所以叫城固。
60. 洋县,北魏设洋州,其地址在今西乡境内,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把洋州迁到兴通县即今洋县地址,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设洋县。
61. 佛坪县,清嘉靖年间在袁家庄设洋县丞(副县级)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从洋县、周至划出部分地方设佛坪厅,当地有佛爷坪,叫佛坪。1913年改佛坪县,1926年县城由周至厚珍子迁到今天的袁家庄。
62. 西乡县,三国时期张飞封地,张飞封西乡侯,后改为南乡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恢复为西乡县,含西乡、镇巴两县地方,西乡与夔州(奉节)的东乡相对而称名的。
63. 镇巴县,班超封地,定远侯,清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802年)设定远厅。1913年改定远县,1914年改镇巴县,取“镇守巴山”之说。
64. 留坝县,张良封地。张良封留侯。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设留坝厅1913年改为留坝县。
65. 略阳县,县城建在象山之南,山南为阳,险要为略,南宋开喜三年(公元1207年)设略阳县。
66. 绥德县,秦汉为上郡地,西魏在此设绥州安宁县,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设绥德城。取“绥靖德化”之意,金代改为绥德州,辛亥革命后废州置县。
67. 白河县,秦为锡县,后改半利县,地处秦头楚尾,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筑白河堡,后设白河县,因境内有白石河而名。
68. 平利县,西汉为长利县,南宋设吉阳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平利县,因县境内有平利川而得名。
69. 镇坪县,原属平利县,明代设镇平地方检查司,清代设平利丞(副县级)驻镇坪,1920年设镇坪县。
70. 岚皋县,原为砖坪营,1913年改为砖坪县,后改岚皋县。因为,砖坪在岚河之滨,水泽之旁,故称岚皋县。
71. 紫阳县,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筑紫阳堡。设紫阳县,县城在汉江东岸,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646年)移江西。相传宋代张平叔修炼的洞为紫阳洞,自称紫阳真人而为县名。
72. 石泉县,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设石泉县。因境内有石泉而得名。
73. 宁陕县,县城原在五郎关,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设五郎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改为宁陕厅,取“宁定陕西”之意。1913年改为宁陕县,1936年县城迁到关口。
74. 商县,秦商鞅封地。春秋为上雒邑,汉代设上雒县,北周建德七年(公元578年)改为商州,明代改为商县。商本山名,故以县名。
75. 山阳县,晋朝设半阳县,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改为山阳县。
76. 镇安县,唐嗣圣十三年(公元696年)设安业县,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更名乾元县,五代更名乾佑县,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更名镇安县。
77. 柞水县,县西有柞水河,又名乾佑河而得名。唐代设安业县,元代设乾佑县,清代设孝义厅,1914年改为柞水县。
78. 商南县,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分商县之东南设商南县,隶属西安府。以后分别属于商州、汉中等地,县名未改。
79. 米脂县,宋建米脂寨,县境内有米脂水,又名流金河,盛产小米,米质高,取“沃垠宜粟,米质为脂”之意,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设米脂县沿用至今。
80. 耀县,县境内有宝鉴山,遇丰年山中光耀明如镜而得名。唐天佑三年(公元904年)设州,辛亥革命后1913年废州立县。
81. 富平县,秦代为频阳县,汉初在宁夏吴忠附近设富平县,三国时期,魏国迁富平县于甘肃庆阳县,西晋又迁到频阳县。取“地平天成,丰富充满”之意。唐朝为美原先,元朝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复设富平县。
82. 宜君县,东晋升平二年(公元358年)在今耀县沮水河设宜君护军,因沮河水原名宜君水而得名。北魏太平真军六年(公元446年)设宜君县。后县城三次迁徙到今址。
83. 府谷县,因这里有一条山谷叫府谷,唐天佑七年(公元910年)设府谷县。
84. 定边县,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设定边营,清雍正九年(公元1730年)设定边县。取“底定边疆”之意。
85. 靖边县,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设靖边营,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设靖边县,1945年县城由新城堡迁张家畔,取“绥靖边境”之意。
86. 横山县,北魏太平真军六年(公元446年)设岩缘县,唐朝改朔方县,宋朝设横山堡,清雍正九年设怀远县,1913年改为横山县,因县境内有横山山脉而得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