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城市(border city),是指位于与其他国家、边境地区交界之处的城市。
扩展知识
东北地区
辽宁省
陆海疆城——东港市
最大边境城市——丹东市
吉林省
边陲古城——集安市
立体资源宝库——白山市
历史文化名城——临江市
海兰江畔明珠——和龙市
苹果梨之乡——龙井市
中朝俄交通要冲——图们市
东北亚金三角——珲春市
黑龙江省
国境商都——绥芬河市
华夏东极——抚远市
百里金川——穆棱市
农垦新城——密山市
赫哲人之乡——同江市
北国小江南——东宁县
避暑胜地——饶河县
恐龙之乡——嘉荫县
北国重镇——黑河市
中国玛瑙之乡——逊克县
中国北极城——漠河县
黄金铺地——呼玛县
内蒙古自治区
草原边城——额尔古纳市
东北的西大门——满洲里市
西北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
当今交通要冲—二连浩特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瓜果之乡——哈密市
金城——阿勒泰市
新疆农牧基地——塔城市
亚欧陆桥第一关——博乐市
花园之城——伊宁市
塞外江南——阿克苏市
帕米尔高原山城——阿图什市
丝路明珠——喀什市
西南地区
西藏自治区
中尼边关颈道——聂拉木县
青藏高原小江南——亚东县
云南省
孔雀之乡——瑞丽市
袖珍边城——畹町市
神奇的乐土——景洪市
中越交通要冲——河口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疆国门——崇左市
北部湾疆城——东兴市
珲春国际港。
珲春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带,近海不靠海,周围分布着俄、朝近10个优良港口。珲春国际港为内陆港,又称“无水港”。一般来讲,内陆港就是一个大型的内陆集装箱中转站,同时具备报关、检验等综合配套功能的货品集散地.
据悉,珲春国际港项目利用珲春铁路口岸西北侧约85公顷土地开发建设,分别为轻资产化运营区、功能拓展区和配套扩展区。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大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俄罗斯加快开发远东地区,珲春市“借港出海”开通了多条航线,实现货物跨境运输。
珲春市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是中国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窗口”。
珲春官方介绍,1993年,中俄两国重新勘定东部边界,在珲春市春化镇东北部瑚布图河畔从俄罗斯划入中国珲春4.7平方千米土地。
2014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在划归的土地上新确定了“界牌岭、托伦岗、吉龙沟、红漆桩、蓝香坪”五处地名。
珲春市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珲春市,隶属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南,政区以珲春岭为界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接壤,边境线全长246千米;西南以图们江为界与朝鲜咸镜北道相邻,边境线全长139.5千米。
珲春市,隶属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南,政区以珲春岭为界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接壤,边境线全长246千米;西南以图们江为界与朝鲜咸镜北道相邻,边境线全长139.5千米;北部以老爷岭为界与汪清县毗连,西北角与图们市相连,东北与黑龙江省东宁市相邻。介于东经130°03′21″—130°18′33″,北纬42°25′20″—43°30′18″之间,总面积5145平方千米。[1]
珲春市是中国唯一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由于处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核心地带,也被称为“东北亚的金三角”。[2]
截至2018年,珲春市辖4个街道、4个镇、5个乡、1个林业局。[3]
截至2017年末,珲春市户籍人口22.8763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4.5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6.6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2.6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6:66.9:29.5,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63264元。[1] [4]
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珲春市,是东北亚几何中心,是我国面向东北亚的窗口,也是欧亚大陆桥的起点之一,自古便有“望海极地”“天下第一”之说。发源于长白山山脉主峰的图们江流经中国、朝鲜、俄罗斯三国,在俄朝边界处注入日本海,是中国从陆路进入日本海的唯一水上通道。便捷的国际通衢,使珲春成为充满异国风情的边境口岸城市。
厚重历史——
辉煌繁盛的商埠古道
唐朝时期,珲春是“日本道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当时盛唐的一部分先进文化,也是从这里传播到日本。公元785年至794年,渤海国在珲春八连城设置东京龙原府,下辖四州十八县,渤海国第三代王文王大钦茂迁都于此,开辟了著名的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日本道”,东京龙原府是当时“日本道”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海陆交汇点。这期间,珲春商贾云集、贸易繁盛,书写了珲春历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一页。
珲春历史悠久,是满族及其先祖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元末明初,建州女真开山鼻祖、清太祖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爱新觉罗孟特穆)出生于珲春,被后世清王朝尊奉为“大清肇祖原皇帝”。满清四大家族之一的富察氏也诞生于珲春,因其先祖世居沙济城(今珲春杨泡萨其城),又称沙济富察氏。乾隆帝的第一任皇后孝贤纯皇后富察容音祖籍便是珲春。
19世纪末20世纪初,珲春作为东北亚物资集散地,凭借频繁的商埠贸易,一度成为吉林省第二大商贸城市。通达的海路交通为这片土地孕育出的商埠古道文化基因,一直延续至今。
民族风情——
多元文化的和谐交融
珲春,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口岸城市,居住着汉、朝、满、蒙等多个民族。从历史中走来的珲春,承载着民俗与乡愁,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底蕴。
生活在这里的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彰显出这个民族与生俱来的艺术灵感和天赋。珲春市是满族的发源地之一,包括满语、剪纸在内众多满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弘扬。
朝鲜族洞箫、碟子舞、满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珲春文化中的一颗颗璀璨明珠,寄托了珲春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礼赞。承载着民族记忆的文化艺术,宛若明珠装点着珲春的大美山川,成为这片土地上跃动着的文化符号。
异域文化——
独具特色的国际范儿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珲春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民族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异域文化等相互交织,不断融合,相得益彰,构成了不可多得的特色旅游文化资源。
珲春位于我国吉林省东部,属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国、俄罗斯和朝鲜三国边境交汇处,其中以珲春岭为界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接壤,边境线长度约为246千米,以图们江为界与朝鲜咸镜北道接壤,边境线长度约为140千米。珲春市是我国唯一一个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春晖位于图们江下游,处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核心地带,被称为“东北亚的金三角”。春晖口岸又称为长岭子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距离市区大约15千米,对面是俄罗斯的克拉斯基诺口岸,这里是吉林省唯一开放的陆路口岸,距离符拉迪沃斯托克大约170千米。珲春口岸从1988年开始设立,目前建有铁路和公路口岸,通过口岸边境贸易,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吉林省的珲春市距离中俄边境的直线距离是十几公里。珲春市东南部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达232.7公里。
珲春,隶属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吉林省东部,延边州东南,被赋予地级市政府管理权限,是吉林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市、陆地边境口岸城市。[41]政区以珲春岭为界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接壤,西南以图们江为界与朝鲜罗先市相邻,北部以老爷岭为界与汪清县毗连,西北角与图们市相连,东北与黑龙江省东宁市相邻。
俄罗斯联邦是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半总统制共和国。位于30°~180°E,50°~80°N左右,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地跨亚欧大陆两大洲,国土面积1709.8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由194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俄罗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7.7%。
珲春市隶属于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县级市。近些年由于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在珲春,有许多俄罗斯商人经常往返于俄罗斯与珲春之间,珲春政府给予这些商人进出珲春口岸方便的进出签证手续,使的中俄贸易往来更为繁荣。
另外珲春属于朝族人居住区,朝族的风味小吃及朝族的风土人情比较有特色,珲春是吉林省唯一个对外的贸易口岸。
满洲里
满洲里是因俄国人修建中东铁路而诞生的城市,它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一直是蒙古族生活的腹地,所以它天生自带中蒙俄三种风情。
与其它几个城市相比,满洲里有着一股草原的凛冽和豪放,没有河流的限制,宽广平坦的草原任由城市扩展。这里一年四季气候干爽,大风刮个不停。
满洲里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来这里做生意的俄罗斯人很多,跟着他们还来了满街的俄罗斯餐馆。满洲里的俄餐馆大都是中国人开的,菜式结合了东北菜和俄罗斯菜两种风格,所以很多类似锅包肉这样油炸酸甜味的菜品。据说锅包肉当初就是中国厨师根据俄国人口味改良的一道菜,不过这个改良我觉得还是差了点,要是再淋点奶油,会更受俄罗斯人欢迎。
到满洲里最不能错过的是它金碧辉煌的夜景。进入夜晚,满洲里就像变了个世界,好像《千与千寻》里神秘的“油屋”一样,突然出现,整座城市一下变得灯火辉煌,热闹非凡。黑色的背景和绚烂的灯光把白天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俄式建筑打扮得金光闪闪,像是抖音上磨皮修脸的滤镜一样神奇。
满洲里与中东铁路另一端的绥芬河就像一对孪生兄弟,都是由俄国人修建的铁路而诞生,因与俄罗斯人做贸易而繁华,不过当初是被迫的,如今是双向的,历史的反转在中俄边境的小城里以一种特别有趣的方式呈现,这一点,我在绥芬河有更深的体会。
黑河:与俄罗斯城市隔江相望
与俄罗斯的大城市隔江相望,这是黑河特有的,中俄4300公里边境线独一份。如此近的距离,让两国民众的来往非常便利。俄罗斯一日游是黑河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
两个国家两个城市这样的地理区位,经常会出现一些特别温馨友好的画面。比如眼睁睁地看着一片下着雨的乌云,从那头的俄罗斯飘到中国,风雨过后,形成的彩虹跨过大江搭在两岸,去俄罗斯的中国游客拿着相机拍中国,同时黑河这边的俄罗斯游客也在拍她的祖国。
地处黑龙江边让黑河的景致相对草原上的满洲里多了一份秀气,夏日的江边气候清爽风景怡人,午后在高大茂密的树荫下散散步,到傍晚看看漫天绯红的落日,这是到黑河来最惬意的事情了。
黑河与俄罗斯城市的相望,是今天旅游的优势,同时也承载着一段屈辱的记忆,对岸城市那个中国名字和黑河旁边被焚毁的爱辉古城让每个望向对岸的目光都多了一份沉重的意味。
抚远:中国最先看到太阳的地方
“华夏东极”是抚远最好的名片,很多人到这里打卡,在盛夏时节熬夜等待第一道曙光降临到身上。
抚远的东极广场并不在市区,要驱车二十分钟才能到达,而夏季的太阳3点多钟就爬出来了,所以看日出的前一晚几乎是无法睡觉的。
东极广场上的雕塑为繁体字“東”,无论从哪个方向望去,都能看到一个“東”字托举着太阳。
抚远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这里是赫哲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有着著名的渔猎文化。这里盛产很多品种的鱼,不同的鱼又有不同的吃法,所以到抚远旅游,除了体验边贸风情,打卡东极,就是吃全鱼宴了。
抚远挨着的是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中国古代称“伯力”,虽然这也有一段屈辱的历史,不过相对其它几个城市来说,抚远在历史上的包袱是最轻的,这里不沉重,只有吃喝玩乐与打卡。
绥芬河:最上镜且具有异域风情的街景
绥芬河和满洲里一样,也是由中东铁路带来的,出了绥芬河进入俄罗斯一直南下就到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东起点--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国称海参崴。
绥芬河是一个山城,城区的街道比较狭窄,在市中心,道路两侧高楼林立,把整条大街挤压得如一线之天,这让绥芬河这个不起眼的小城在街景上与大城市香港和重庆有点相像。
绥芬河的俄罗斯人在几个边贸城市中是最多的,市中心几乎都是做对俄贸易批发的,招牌都是俄文,让这座城市颇具国际范,有点更像香港了。绥芬河夜晚的花花绿绿的霓虹灯,特别适合夜拍,所以我说这里是最上镜的街景。
一百年前,绥芬河作为中东铁路的东部起点,某种意义上算是沙俄的殖民地,市中心繁华地带是俄国人的居所,边远郊外才是中国人的地方。
时过境迁,如今市中心虽然到处是俄文和俄罗斯人,很多店铺甚至不做国人的生意,不过这相似的场景却是和当年完全不一样的处境了。
珲春:一眼望三国
珲春位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的交界,这里最出名的景点就是“一眼望三国”,站在防川的暸望塔上可以看到图们江在俄罗斯和朝鲜的挟持下离开中国向东南奔向出海口,这又是一个憋屈的景点。据说是当年负责立界碑的几个清兵由于喝醉了酒(一说是鸦片烟瘾犯了),把界碑抬到防川后,再也懒得往前走半步,导致如今望洋兴叹的无奈。
除去远望三国交界,更值得体验的其实是珲春的中朝俄三国风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中韩俄三国风情。珲春或者说整个延边,无论是饮食、娱乐、消费、城市风格等等都深受韩国文化的影响。
珲春有很多韩国进口商品超市,到处是办理赴韩签证的咨询中心,在珲春已经不只是中俄贸易,而是面向整个东北亚,对,就是“东北亚”,这个词汇在进入珲春之后密集地出现。
珲春不只是要在地理交界上“一眼望三国”,而是要做到真正地望向东北亚三国(日韩俄)。
答:东北三国交界的城市是吉林省珲春市。
珲春市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现有珲春长岭子公路口岸和珲春中俄国际铁路口岸与俄相通;圈河口岸和沙坨子口岸与朝鲜通客过货。
珲春市是一个新兴的边境开放城市。1992年3月9日,国务院批准珲春市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同时批准设立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