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统计局发布《山东省2020年分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国有经济单位平均工资》,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7749元(7312.4元/月),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90661元(7555.1元/月),国有经济单位中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6784元(8898.7元/月),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08928元(9077.3元)。2020年度月薪较2019年度上涨500+元。
待遇:上交五险一金,正常节假日,工资及时多劳多得。
山东文旅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由山东省国欣文化旅游发展集团、世界500强企业腾讯公司、中国互联网100强海看股份共同出资组建。公司以“一中心四平台”为核心,打造“好客山东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同时,致力于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全面负责“好客山东云游齐鲁”(一部手机游山东)智慧文旅平台及相关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并在智慧城市、智慧环保、文旅高科技体验项目研发及产业互联网应用等方面全面布局。
待遇归根到底,还是要取决于每个人对企业的价值。总之,要想获得好的待遇,还是要提升自身价值。
2019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排名如下。前八名分别是:广东省、江苏省、贵州省、四川省、山东省、云南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28地2019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平均值为7208亿元,15地超过该平均值;旅游总收入增幅方面,各地较2018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平均增长值为18.52%,12地超过该平均值。
各地2019年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总人次,排名如下。与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不同各地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方面各地“差距较小”。前五名分别是:贵州省、山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湖南省;山西省、安徽省、云南省。
根据山东各地的一般预算收入数据,截至2021年1-7月份,山东16市的最新排名依次为青岛、济南、潍坊、烟台、济宁、临沂、淄博、东营、菏泽、威海、滨州、泰安、德州、聊城、日照、枣庄。前七个月,山东各市一般预算收入最低的枣庄,也已经达到了113亿元。此外,省会济南以695亿元排在了全省第2位。
山东省共有17个地级市: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滨州、德州、聊城、临沂、菏泽、莱芜、临沂。该省的省会是济南。
山东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以其位于太行山东部的住所而得名。西部为黄淮海平原,连接中原、西北与河北、西南与河南,南部与东南部分别与安徽、江苏两省相对。中部是山东省的中部,泰山是全国的最高点。东部是山东半岛,东南部是黄海。
我国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人次可轻松达到50亿,甚至接近至60亿,那么2021年最受欢迎旅游城市是哪个,2021人气旅游城市有哪些,2021旅游推荐省份去哪个好?以下是2021国内旅游热门目的地省份排名前十有:中国重庆、中国上海、中国北京、湖北省、陕西省、四川省、中国天津、广东省,浙江省,云南省!
山东省十大旅游景点分别是:海滨之城、泰山、台儿庄古城、泰山温泉城、沂蒙山、济南红叶谷、青州云门山、龙口南山、台儿庄古城、崂山、乳山银滩。
1、海滨之城
喜欢海边,喜欢沿海城市的朋友,旅游最不可错过的地方了。烟台的沙滩,海阳的沙雕,蓬莱的仙岛,长岛的海岛,栖霞的庄园,牟平的养马岛,都值得去看看。这里的空气,都是充满着海水的味道。
、泰山
泰山,一个享誉世界的名字。它以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雄峙天东。“登泰山,保平安”。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感觉到来自泰山的力量,听到它一声声平安的祝福!带父母爬泰山,祈求父母平安、健康。
3、台儿庄古城
这里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古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古河道,古码头,一座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的东方水城。带父母看古城,感受运河文化,来这里就好。
4、泰山温泉城
泰山温泉城是中国首席山地森林温泉,在这里,沐泰山文化,赏松林雪景,享恬静温泉。和父母一起沐浴在温暖的汤池中,置身于山地森林之中,仰望着雄奇的泰山,俯瞰滔滔的汶水,聆听着阵阵松涛的低鸣,悠然自得、闲情逸致、逍遥快活。
2021年1至11月山东省各地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
1、青岛市, 1277.0亿 ,同比增长 12.2%
2、济南市, 957.7亿 ,同比增长 13.6%
3、潍坊市, 629.3亿 ,同比增长 13.7%
4、烟台市, 604.4亿 ,同比增长 5.7%
5、济宁市, 418.1亿 ,同比增长 10.0%
6、临沂市, 395.0亿 ,同比增长 21.4%
7、淄博市, 350.9亿 ,同比增长 17.9%
8、菏泽市, 263.6亿 ,同比增长 20.1%
9、滨州市, 261.0亿 ,同比增长 19.5%
10、威海市, 253.1亿 ,同比增长 4.4%
11、东营市, 251.4亿 ,同比增长 10.3%
12、德州市, 220.3亿 ,同比增长 13.0%
13、泰安市, 219.4亿 ,同比增长 0.6%
14、聊城市, 209.4亿 ,同比增长 16.5%
15、日照市, 172.9亿 ,同比增长 8.0%
16、枣庄市, 156.1亿 ,同比增长 13.5%
东平县处于鲁西南平原北部,东部受鲁中山区的阻挡,境内受季风的影响,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春季(3-5月),冷暖气团对峙,进退不定,骤冷骤热,盛行东南风,气候干燥,回暖迅速。夏季(6-8月),炎热多雨,高温高湿,降水集中,常有暴雨涝灾。秋季(9-11月)受大陆气团影响,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减少,云淡风轻,日照充足。冬季(12月-翌年2月),盛行偏北风,气压高,温度低,气候干燥。
东平县位于北纬35°46'24”至36°1O' 2O”,东经116°02′52″至116°39′44″之间,东与肥城市毗邻,南与汶上县、梁山县接壤,西部隔黄河与东阿县、阳谷县,河南省台前县相望,北与平阴县搭界,全县土地总面积1330.44平方公里,折合2010661.2亩,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县境内摇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湖泊、河流兼而有之。
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县北部地区,属鲁中南低山丘陵边缘。最高点为旧县乡歪老婆顶,海拔451米(黄海高程)。
平原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属大汶河冲积平原,地面高程在40米以上,多数土层深厚,土壤构型良好,适宜农业种植。
洼地主要分布在东平湖区,该区西边是黄河,东边是本平湖滞洪区,属黄河冲积平原除腊山昆山马山等少数孤山残丘外,其余均为地面高各40米以下的湖洼地,最低点在新湖乡轩场附近,海拔1236.7米。
东平湖为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该湖为"水泊梁山"的仅存水域,由一级湖和二级湖组成。全部湖泊水面176940.5亩,折合117.9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8%。东平湖水面好,饵料丰富,风光秀丽,具有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市巨大潜力。
我县境内有18条河流,主要有黄河、大汶河、汇河、金线河等,全县河流总水面52914.7亩,折合35.2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6%。
东平县,是山东省泰安市的一个县,位于鲁西南,西临黄河,东望泰山,总面积1343平方公里,人口78万,辖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10个,村委会706个。全县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山区、平原、湖洼各占三分之一。东平是山东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县份之一,境内有众多品味级别较高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发展思路更加明晰、推进措施更为有力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更趋完善、城乡面貌显著改观的五年,是潜力优势纵深挖掘、发展后劲日益增强的五年,是全民创业激情空前高涨、争先创优信心愈加坚定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三步跨”战略,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迈出了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坚实步伐。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03.5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地方财政收入5.85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7.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8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9.5亿元,是2005年的3.9倍,年均增长31.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9.1亿元、68.6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45倍、3.12倍。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全县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20:54.3:25.7调整为13.9:49.3:36.8。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0亿元,是2005年的10.4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9.8%,比2005年提高15.7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COD和SO2排放量持续下降。工业经济总体实力显著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78家,比2005年增加12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7.5亿元、利税39.2亿元、利润26.9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5.58倍、5.34倍、5.74倍。瑞星、新东岳、光大、东顺等骨干企业规模实力和经济效益翻番增长。化工、高档纸业、机械加工、纺织等七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68.3%、69.4%。着力培植的矿产支柱产业取得重大进展,金牛、宏达、建龙3家铁矿已投产,润辰铁矿即将投产;百成、盛鑫、庆达3家铁矿正在建设,彭集铁矿已完成详探;投资7亿元、年产200万吨的中联水泥熟料项目正加紧建设。全县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7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4个。旅游服务业强势崛起。修编完善了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主要景区景点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水浒故里、度假东平”主题定位,围绕近20个景点组团,铺开了上百个单体项目,“双线串珠”发展框架基本形成。成功举办了四届水浒文化旅游节,承办了全省龙舟赛、全国龙舟邀请赛、国际龙舟邀请赛。我县被评为全省首批旅游强县、全省县域旅游10强。2010年,共接待游客1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4.7倍、8倍。商贸流通服务业日益繁荣。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到191家,比2005年增加161家。新上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4家。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建设标准化农家店120家。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粮食生产实现连续6年增产。十大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达到80万亩。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1家,比2005年增加52家,其中省、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到5家、34家,分别增加3家、28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75个。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机动渔船燃油补贴、移民后期扶持等补贴补助资金12亿元。
城乡建设开创新局面。完成了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拉开了“两区、三园、一带、十一镇”城镇空间布局。积极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铺开建设了城市生态水系景观、文化发展线、县城生态景观林、天然气扩容、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加强了城市容貌形象综合整治。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8平方公里,人口发展到15万人,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40.5%。2009年被授予山东省园林城市称号。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济菏高速、贯中大道相继建成通车,先后实施了105国道、220国道、255省道、331省道大修改造工程,105国道创建为国家级文明样板路,济徐高速、滨河大道、滨湖大道正加紧建设。经过积极争取,晋鲁铁路确定从我县通过,并设立客货场站,建设专用支线,现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结束我县不通铁路的历史。目前,全县通车里程达到240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客车;建成电气化乡镇10个、电气化村271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完成了47家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实现资产收益3.6亿元,8000多名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企业发展活力日益增强。对县工业园区、东平湖景区、矿产工业局定目标、定责任、活机制,形成了适应跨越发展,高效、灵活、开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10年,县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及项目建设规模、效益与上年相比均翻了一番,旅游业综合收入、矿产业税收收入均创历史新高。财税体制、人事制度、文化体制、行政审批制度、农村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逐步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已有6家全国500强企业落户东平,2010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3亿元;外经贸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2010年实际利用境外投资1761万美元,居全市第一位,是2005年的10.9倍。
民生事业扎实推进。五年来,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3.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7万人。建立干部职工正常增资机制,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108元和6031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7921元、2881元。新建了第三、第四实验小学和12处乡镇中心幼儿园,完成校舍维修改造项目89个。对义务教育段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新建了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中医院门诊楼、病房楼等,改扩建农村卫生室422处,95%的村卫生室达到规范化以上建设标准,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2%。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6.9万人次,征缴各类社会保险费12.2亿元,发放社会保险待遇10.1亿元;对14处乡镇敬老院进行了改扩建,五保对象入院率达到80%以上;城乡低保对象达到15406户、27018人。扎实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稳定保持了低生育水平,连年夺得全市一等奖。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扎实推进“平安东平”和矛盾排查调处新机制建设,有力地维护了全县社会政治大局安定和谐。深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人民防空、双拥共建、统计、物价、气象、对台事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档案、史志、老龄、残疾人、妇女、青年、儿童等各项事业发展都取得可喜成绩。
政府形象有了新提升。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注重加强与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沟通联系。进一步规范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实施了新一轮县政府机构改革。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依法治县活动。完善政府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决策评估制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认真落实。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和“强化责任、提升效能”等主题教育活动,干部群众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围绕打造“五最”环境品牌,努力加强行政效能和政风行风建设,精减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不断提升,县行政服务中心荣获省级服务名牌和省级服务标准化单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