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建宁的莲子最出名。又称建莲,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建莲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系金铙山红花莲与白花莲的天然杂交种,历史上建莲被誉为“莲中极品”。
建莲外观粒大饱满,圆润洁白,色如凝脂,具有补脾、养心益肾、壮阳、固精等攻效,主治脾虚泄泻、多梦遗精,崩漏带下等症。
吉山老酒是三明市的县级市永安市的特产,也叫“吉山红”,吉山老酒历史悠久,是使用优质糯米和当地廖溪软水酿造,
味道甘美醇厚还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永安吉山老酒酒香浓郁,酒味甘美醇厚,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人体所需的二十多种氨基酸、八种糖类和多种维生素,有温胃健脾之妙,延年益寿之功,是宴请宾客的佳品。
红色三明宣传品牌有绿色三明、工业三明、红色三明。
三明的特产有芝麻咸饼、舂糍粑、仙草糕、沙县拌面、磨浆果、扁肉、郑湖水柿、尤溪金柑、建宁黄花梨、永安吉山老酒、大田高山茶、明溪肉脯干、龙池砚。
三明特产一:扁肉
沙县扁肉是由馄饨演变而来的。是福建沙县传统的地方名点,属于闽菜系。南北扁肉有很多,而大多数食客都觉得沙县小吃很有名,在沙县琳琅满目的美食中,扁肉是最有人气的小吃,它早在1997年就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称号。
三明特产二:永安吉山老酒
永安吉山老酒又名“吉山红”,因产于永安吉山乡而得名,是永安有名的一大特产。吉山老酒精选上等糯米为主要原材料,采用独特的制酒工艺,精心酿制而成,酒制成后需窑藏三冬方可饮用,所以又称“三冬老酒”。
三明特产三:大田高山茶
大田高山茶产于福建大田县,福建大田县有着“中国高山茶之乡”的称号。大田高山茶品质特征为:乌龙茶外形紧结重实;色泽乌绿油润;香气清高悠长,花香显;滋味浓厚甘爽;叶底肥厚软亮;具有显著的高山茶韵和持久耐泡的品质特征。红茶外形条索紧结;香气高锐;滋味甘甜鲜爽;汤色金黄明亮;叶底嫩艳匀红;具有高山红茶特有的品质。
三明市,地级市,隶属福建省,有“国家森林城市”、福建“绿色宝库”之称。
三明市是福建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和休闲养生基地,[1]是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截至2015年6月,已发现金属和非金属矿种79个,已探明储量的矿种49种。三明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有泰宁世界地质公园、金铙山、永安桃源洞等。
吉山老酒是三明市的县级市永安市的特产,也叫“吉山红”,吉山老酒历史悠久,是使用优质糯米和当地廖溪软水酿造,
味道甘美醇厚还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永安吉山老酒酒香浓郁,酒味甘美醇厚,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人体所需的二十多种氨基酸、八种糖类和多种维生素,有温胃健脾之妙,延年益寿之功,是宴请宾客的佳品。
三明的特产有芝麻咸饼、舂糍粑、仙草糕、沙县拌面、磨浆果、扁肉、郑湖水柿、尤溪金柑、建宁黄花梨、永安吉山老酒、大田高山茶、明溪肉脯干、龙池砚。
三明特产一:扁肉
沙县扁肉是由馄饨演变而来的。是福建沙县传统的地方名点,属于闽菜系。南北扁肉有很多,而大多数食客都觉得沙县小吃很有名,在沙县琳琅满目的美食中,扁肉是最有人气的小吃,它早在1997年就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称号。
三明特产二:永安吉山老酒
永安吉山老酒又名“吉山红”,因产于永安吉山乡而得名,是永安有名的一大特产。吉山老酒精选上等糯米为主要原材料,采用独特的制酒工艺,精心酿制而成,酒制成后需窑藏三冬方可饮用,所以又称“三冬老酒”。
三明特产三:大田高山茶
大田高山茶产于福建大田县,福建大田县有着“中国高山茶之乡”的称号。大田高山茶品质特征为:乌龙茶外形紧结重实;色泽乌绿油润;香气清高悠长,花香显;滋味浓厚甘爽;叶底肥厚软亮;具有显著的高山茶韵和持久耐泡的品质特征。红茶外形条索紧结;香气高锐;滋味甘甜鲜爽;汤色金黄明亮;叶底嫩艳匀红;具有高山红茶特有的品质。
三明市辖2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
市辖区
1.三元区(梅列区十原来的三元区合并而为一)
原来的梅列区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三明市西北部,总面积353.8平方公里。是三明市核心区域,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瑞云洞风景区、麒麟春晓、栲林幽韵、瑞云紫烟、斑竹秋月、正顺凝紫、龙泉烟霞、黄坑温泉、虎峰牧云等景点。
原来的三元区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位于三明市区西南部,面积811平方公里。是福建省重点林区之一,全国南方林区综合改革试验区,享有“绿色宝库”之称。
2.沙县已经改成沙县区
沙县区,古名沙阳,简称虬,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面积1815.09平方公里,自古即为闽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南方重点林区县、福建省竹子重点产区。
县级市
3.永安市
永安市隶属福建省三明市,为三明市代管县级市,位于福建省的中西部 ,总面积2942平方公里。2019年度福建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市)。
3,尤溪县
尤溪县,别称沈溪,位于三明市东部,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是三明市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尤溪素有“闽中明珠”之称,也被称为“中国金柑之乡”“中国绿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4.大田县
大田县,别称“岩城”,位于福建省中部,总面积2294平方公里,是闽江、九龙江、晋江三大水系支流的发源地,是福建省1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
5,明溪县
明溪县,位于三明市中部、武夷山脉东南麓,全县总面积1730平方公里。明溪是传统的客家居住地,也是名副其实的“福建旅欧第一县”和“海西内陆新侨乡”。
6.清流县
清流县,隶属汀州,位于福建西部,总面积1806.3平方公里。清流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重点林业县和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也是全国南方桂花重要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罗汉松生产基地。
7.宁化县
宁化县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部,总面积2407.19平方公里。2011年底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8.将乐县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总面积2241平方公里。
将乐县是中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和中国毛竹之乡。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玉华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栖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阶山四块国家级旅游品牌。
9.泰宁县
泰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面积1539.38平方公里。
泰宁是中央21个苏区县之一,境内存有红军街、东方军司令部、大洋嶂阻击战旧址等革命历史遗迹,2004年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
10.建宁县
建宁县,福建省三明市下辖县,面积1718平方千米。建宁县境内丘陵起伏,植被茂密,金铙山海拔1858米,是福建境内高峰、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些日子,一则“沿海地区在奔跑,我们三明怎么办?”的大讨论在笔者朋友圈刷屏,不少网友参与。
三明是老工业基地,过去因工业而强。随着沿海地区发展,三明的位次逐渐下滑。沿海地区在奔跑,山区人民群众有期待,三明怎么办?此话题无形中引发了三明人更多的思考,唤起了他们比学赶超的精神劲。笔者以为,三明要加快发展,应发挥比较优势,根据地方特色找准发展路子,不妨从做好中央苏区、老工业基地、绿色生态、文明城市四篇文章上下功夫。
讲好红色故事,传递正能量。讲好红色故事,激励红色担当,增强干群加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用好苏区政策,发展红色产业,助推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
精准施策,让老树发新枝。三明作为老工业基地,可通过“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等措施,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从强化招商项目,激活企业家活力等方面着手,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点绿成金,打好生态牌。全力打造“绿都三明·最氧三明”绿色品牌,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森林食品产业、生态休闲产业、全竹产业等生态型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
用活新载体,擦亮“文明”名片。三明是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源地,在互联网时代,要认真做好“互联网+精神文明创建”文章,不断优化营商服务环境,以精神文明的提升助推经济社会的进步。
三明在历史上是客家先民南迁的重要中转站,是客家人形成并繁衍生息的重要居住地,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全市12个县(市、区)中有10个县(市、区)是客家县,即宁化、清流、明溪、将乐、沙县、建宁、泰宁、永安、梅列和三元为客家县。此外,尤溪县和大田县也有部分客家乡镇、客家村。在唐宋期间,三明各县市成为大批中原汉人躲避战乱和灾荒而辗转南迁的重要聚居地,为孕育客家民系、形成客家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客家祖地。尤其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在客家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客家人的主要姓氏中,有190个与宁化石壁有亲缘关系。因此,民间流传“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宁化石壁被客家研究专家学者定位为“客家中转站”、“客家早期聚散中心”“客家摇篮”、“客家祖地”和客家人寻根谒祖的圣地。客家祖地三明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着地缘近、史缘久、血缘亲、文缘深、语缘通、神缘合、俗缘同、商缘广的八缘之亲,是一种姓氏的“根”和文化的“脉”的关系,密不可分。据考证,目前台湾600万客家人中与三明(尤其是宁化)有亲缘关系的多达97姓。
宁化县是世界公认的客家祖地,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客家地域特色明显,县内民间信仰、语言、饮食、建筑、传统技艺、婚丧习俗等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其中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门类齐全,尤其珍稀。为加快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县文旅局拟重点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深入挖掘宁化千年古县、客家祖地风貌,开展县内外全民参与的“宁化记忆”推选活动,择机复建一码头、一条街、一口井、一作坊等碎片式千年客家记忆场景,恢复千年客家味道,打造夜游经济。二是抓好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开展具有宁化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联合文化、农业、小吃办等部门整合提升县内乡村特色风光、小吃、土特产品、民俗节庆活动等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游客来宁化开启“寻根之旅”、“红色之旅”、“康养之旅”、“美食之旅”、“研学之旅”。
“三明实践”是新思想新理念指引下的生动画卷。1996年到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指导,作出了“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画好山水画”等一系列重要指示。长期以来,三明人民始终牢记重要嘱托,一以贯之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三明实践”,展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生动画卷。
“三明实践”是三明老区苏区人民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三明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素有“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优良传统。三明老区苏区干部群众把对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崇敬爱戴之情,转化为推进新三明建设的责任担当,立足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做实做足红色三明、工业三明、绿色三明、文明三明“四篇文章”,打响“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品牌,探索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明实践”是福建故事之中的三明篇章。“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福建擘画的宏伟蓝图。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历届三明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新三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成为全国各大媒体广泛关注、集中聚焦的福建故事,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中书写了精彩的三明篇章。
“三明实践”是“中等生”的励志答卷。作为老区苏区山区,三明没有突出的发展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地级市中处于中等位次,“三明实践”的有益探索和经验并非尽善尽美。站在聚光灯下,我们既要对取得的成绩充满信心,也要对发展面临的困难保持清醒认识。由于基础薄弱等各方面原因,三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新三明建设仍然存在许多差距短板。我们要向前看、从实干,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崇敬爱戴之情转化为更强的责任担当,以更坚定的意志,更扎实的举措,推动老区苏区加快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为动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提升“三明实践”内涵和成效,持续做实做足“四篇文章”、推进“四个着力”、深化“五比五晒”,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三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