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三桥由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组成,气势磅礴、恢宏,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天龙桥顶天立地,桥高200米,跨度300米,因位居三桥第一,犹如飞龙在天,故而得名“天龙”。
天龙桥下另有天生坑,坑内又生洞,且洞洞相连恍如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迷宫,令人倍感神奇;青龙桥位居第二,是三桥之中垂直落差最大的一座。桥高350米,跨度400米。桥身青翠,藤蔓缠绕。待到日落西山,余晖尽洒,青龙桥下凉风习习,桥身也因日光的关系而变成了暗绿色,远观正似一条青龙欲飞冲天;黑龙桥位居最后,桥色深暗,正如一条黑龙横卧于此。同时,黑龙桥还暗含各式清泉,“三迭泉”、“一线泉”、“珍珠泉”等不仅名字雅致好听,而且风光也是惹人心醉。
泉水绕三桥,大大增强了三桥的灵动美感,令人心旷神怡。纵观三座天生桥,均以“龙”命名,这不仅形象地说明了三桥壮阔的体态与宏伟的气势,也表现出人类对于自然的崇拜与敬畏。
去武隆玩三天是最佳的,
1、第一天游芙蓉洞和芙蓉江,晚上住江口或县城。
2、第二天游天生三桥和龙水峡地缝,晚上看印象武隆,住仙女镇。
3、第三天游仙女山
重庆武隆三生天桥风景区位于武隆县城东南20公里处,武隆至仙女山高速水泥标美路旁,距南国草原仙女山约15公里,距天下第一洞芙蓉洞仅30公里,是全国罕见的地质奇观生态型旅游区。
天生三桥由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组成,气势磅礴、恢宏,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
武隆县位于重庆市东南缘长江右岸支流乌江下游峡谷区,喀斯特景观丰富奇特,有沉积景观丰富、精美绝伦的芙蓉洞,世界最大的天生桥群、冲蚀型天坑群,以及乌江、芙蓉江、羊水河等喀斯特峡谷系统。
它们分别发育在芙蓉洞芙蓉江、天生三桥和后坪冲蚀天坑群3个独立的喀斯特系统内,也是“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地点。3个喀斯特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形与地貌部位,具有喀斯特发育的不同水文与地质条件,但均是在长江三峡地区新近纪以来地壳持续间歇性上升的宏观制导之下。
仰面朝天的“天坑”学名叫做喀斯特漏斗或岩溶漏斗。
其形成原因是在可溶性岩石大片分布且降雨比较丰富的地区,地表水沿着可溶性岩石表面的垂直裂隙向下渗漏,裂隙不断被溶蚀扩大,从而在距地面较浅的地方开始形成隐藏的孔洞。随着孔洞的扩大,地表的土体逐步崩落,最后便形成大漏斗。世界上的天坑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墨西哥、斯洛文尼亚等地。近年来,我国西南各省屡次发现天坑。当科学工作者揭开这些天坑的面纱,一个个奇异的天坑惊奇轰动了世界。
武隆天生三桥风景区位于重庆市的武隆区城区东南20千米处,是全国罕见的地质奇观生态型旅游区。
第二座桥是青龙桥。又名中龙桥,是天生三桥中最宏伟险峻的一座。因雨后飞瀑自桥面倾泻成雾,日照成彩虹,似青龙扶摇直上而得名。桥面高度为281m,是三座天生桥中最高者;平均拱孔高度103m;桥面厚度168m,拱孔跨度13-58m,平均31m;桥面宽124m。为世界喀斯特天生桥高度之最。从桥下仰视,拱孔高旷,壁立千仞;洞顶逐次崩塌断面呈弧形平行分布,展示着天坑、天生桥的形成、演化过程。
游览武隆天生三桥,早上十点前到达景点,晚上坐五点多的火车返回, 大概花费到2-4个小时。
游览武隆天生三桥游行方案:
1、游客接待中心8.30开门(不准确,仅供参考)到了游客接待中心,此处可买天生三桥的门票(天生三桥就是天坑景点),还可以买天坑寨子等门票。注意买的票包含了中转车票。
2、买票后即带你去天生三桥,最后再把你拉回游客中心。游客中心可以凭票在二楼寄存行李,很方便。搭乘大巴(票价已含)去天生三桥景区,游览时间大约2小时。
天坑是在山里面, 三个天生三桥平均高度都是200米左右, 我当时听导游说地 地缝不一样, 你看门票上印的就知道了 ,俯视看的话像一条峡谷, 所以是地缝 前面几百米栈道是越走越深, 后面就平了, 垂直100到200米吧。
跨度均超过200米与300米的三座天然石拱桥,深度和口径在300米以上的天龙天坑和神鹰天坑奇观共同形成了一幅既壮观雄浑,又嵯峨秀丽的泼墨山水画,叫人流连忘返。
仙女山,拥有国家5A级景区,是世界的自然遗产地,广告语“自然的遗产,世界的 武隆 ”宣传得好。10多年前渝怀铁路从 武隆 通过,如今正在建设仙女山机场,已经于今年8月14日开始校验,年底即将通航。
在这里,有 中国 南方最大的山地草原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有芙蓉洞与芙蓉江,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天生三桥、有险峻幽深的龙水峡地缝,有美丽的乌江画廊,还有正在建设的懒坝旅游区。森林与奇石,原始与现代,壮美而神奇,让你来了就会爱上她!
五一三天小长假,我和我女朋友决定来个重庆周边游。她提议在重庆周边玩的话,干脆我们自驾游,自己查攻略,做计划。而且刚好她在国通石油APP上购物得了不少“国通油票”,用这个可以购油时打八折呢,这不自驾游的话可以省下一大笔了。我俩最终商量决定去武隆,在经过一系列仔细研究,订了一个武隆自驾游攻略,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们。 【路线】 D1: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大型晚会印象武隆 天生三桥 武隆天生桥又名天坑三硚,是全国罕见的地质奇观生态型旅游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区以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三座气势磅礴的石拱桥称奇于世,属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 同时也是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拍摄地以及《变形金刚4》的取景地之一,是武隆众多景点中最出名的景点,也是武隆必游景点。 门票:1、旺季(3月1日-10月31日):135.00元(含40.00元环保车转车费) 2、淡季(11月1日-2月28日):95.00元(含40.00元环保车转车费) 开放时间:8:00-19:00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我国的喀斯特地貌旅游景点有:
1、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 ( 5A景区 风景名胜 )
桂林市漓江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是世界上规模较大、风景较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之一。桂林市漓江景区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貌发育比较典型的地区,主要景点有象鼻山、冠岩、黄布倒影和仙人推磨等自然景观,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
2、张家界黄龙洞旅游区
黄龙洞景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核心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因享有“世界溶洞奇观”“世界溶洞全能冠军”“中国最美旅游溶洞”等顶级荣誉而名震全球。黄龙洞以其庞大的立体结构洞穴空间、丰富的溶洞景观、水陆兼备的游览观光线路独步天下。
3、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
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东部享有“乌江明珠”美誉的思南县,该地质公园于2003年被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2009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由思唐、思林、长坝、鹦鹉溪、文家店、板桥、青杠坡等7个集中景区组成。
4、黔西南州兴义万峰林景区
万峰林景区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东南部,气势宏大壮阔,山峰形态奇特,整体造型秀美,是国内最大、最具典型性的喀斯特峰林。在三百六十多年前,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到过万峰林,赞叹:“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万峰林旅游景区先后获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等称号。
5.罗平峰林
罗平峰林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有“滇东门户”、“滇黔锁钥”之称;历史悠久,山奇水秀:境内深沟峡谷纵横,盆岭相间,碳酸盐岩广布,是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观。神奇而美丽的罗平峰林,位于滚滚珠江源头,磅礴乌蒙南麓,滇、桂、黔三省(区)的结合部,峰林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主要景区有:金鸡峰丛、十万大山、野猴谷等。“金鸡峰丛”是峰林的核心景区,这里山连着山绵绵无尽,层峦叠嶂,峰恋浩浩荡荡。走进峰林,虚渺飘逸,变幻莫测。
6.七星岩
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2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境。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6.49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被誉为“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国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为七星岩。
7、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 ( 5A景区 )
武隆喀斯特旅游区位于重庆市武隆区境内,拥有罕见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包括溶洞、天坑、地缝、峡谷、峰丛、高山草原等,形态全面;兼具丰富多彩的度假、休闲、娱乐、运动项目,以及土家族、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2011年,它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包括重庆武隆旅游景点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这三部分。
8、金佛山风景名胜区 ( 5A景区 风景名胜 自然保护 )
金佛山风景区融山、水、石、林、泉、洞为一体,集雄、奇、幽、险、秀于一身,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品种繁多的珍稀动植物,雄险怪奇的岩体造型,神秘而幽深的洞宫地府,变幻莫测的气象景观和珍贵的文物古迹而荣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内外专家评定为极有开发价值的自然风景区。
9、黔东南州施秉云台山旅游景区
施秉云台山系国家级舞阳河风景区十大景区之一,位于施秉县北部,距县城 13 公里。以原始自然生态、天象奇观、奇峰丽水、道教古刹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色。云台山景区具有典型喀斯特特征,以其美丽的白云岩著称,在全球具有唯一性。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与重庆金佛山、广西桂林、广西环江一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0、云南石林风景名胜区 ( 世界地质 5A景区 风景名胜 国家地质 )
石林,地处滇东高原腹地,东经103°10″—103°40″、北纬24°30″—25°03″,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省会昆明市70余公里 ,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为一体的著名大型综合旅游区。
11、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 ( 5A景区 风景名胜 )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境内,景区内以丰富多样的喀斯特地貌、秀丽奇特的樟江水景和繁盛茂密的原始森林、各类珍稀品种动植物为特色,集奇特的山水自然风光与当地布依族、水族、瑶族等民族特色于一身,是贵州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以典型、丰富、集中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和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的水景为基础,以千姿百态、具有特色的地貌景观、神奇茂密的原生植被、珍稀罕见的生物群种、绮丽多姿的真山真水为特色,以田园风光和底蕴深厚的少数民族风情为补充,特色鲜明,神秘奇特。
12、荔波喀斯特森林
荔波喀斯特森林由东南部的喀斯特森林区、甲良镇洞庭五针松保证点及小七孔喀斯特森林科学游览区三部分组成。总面积211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7.54%。根据各方面了解的情况和资料证明:茂兰喀斯特森林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中亚热带喀斯特原生性较强的残存森林。该区由森林和喀斯特地貌组合形成的生态系统,包含着复杂而深奥的科学内容,它不仅是科学工作者研究喀斯特森林、植被、动物、土壤、气象、水文地质以及生态环境等自然科学的博物馆,而且它以独特的喀斯特自然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