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长寿山、康百万庄园、浮戏山雪花洞、杜甫故里、北宋皇陵、青龙山慈云寺、偃月古城。
竹林长寿山是中原地区面积大、种类多、观赏周期长的红叶观赏胜地,主要包括北山公园、南山游园、龙龟山、五连池等景点,游览耗时约2小时。结束后前往风情古镇就餐,风情古镇位于竹林景区内,集民俗演艺、手工作坊、特色小吃、非遗展示、民宿客栈等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
“富甲十三代,兴盛四百年”的康百万庄园是全国三大庄园之一,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16万余平方米,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取“金龟探水”之势,被誉为中原古建典范。其家族独特的“留余”思想和极富远见的管理制度,至今都有非同寻常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浮戏山群峰逶迤,嵯峨耸立,夏季气温18-24度,森林覆盖率达89%,拥有中原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各具特色的洞穴100多个。著名的雪花洞四季恒温14.7度,拥有173米的雪花长廊和非常罕见的石葡萄、石珊瑚、雪花石,有“天下第一雪花洞”之称。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站街镇,背依笔架山,是诗圣杜甫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景区由诗歌展区和诗人展区两部分组成,诠释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爱国主义诗人。
规模宏大的北宋皇陵是我国现今保存完整的两大帝王陵墓群之一,前后经营达160余年之久,绵延占地156平方公里,其石刻造像群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露天石刻博物馆。
青龙山慈云寺古称霍山、天陵山、其山势陡峭、峰峦高耸、悬崖比例,后寺河千回百转穿山而过,玲珑的山势和林石、泉水相映成趣,景色优美。群山环抱之中坐落着千年古刹慈云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第一座寺庙,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取经归来曾在此讲经说法,被称为“华夏作寺之始”,有“少林共祖、白马同乡”之誉。
偃月古城以巩义石窟寺为依托,以河洛文化为底蕴,建设有文化街、景观街、美食街、民俗体验街、非物质文化展示街、河洛文化墙、戏曲广场、大舞台、中心广场、佛山禅湖等内容。
巩义为"郑州-巩义-洛阳工业走廊"核心城市之一。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2年位居河南省县域首位,连续13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第39位;2011年确立为河南省直管试点县市,巩义市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等。
20岁之前就一直住在家乡,之后就很少回去了,所以大概不超过25年吧。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秋风送爽,希望荡漾。携着期待,带着盼望,9月7日,巩义京师杜甫公学隆重集会,举行“杜甫像落成及揭幕仪式”,以表达对诗圣杜甫的深深敬意和对母校的感恩之情。
竹林长寿山、康百万庄园、浮戏山雪花洞、杜甫故里、北宋皇陵、青龙山慈云寺、偃月古城。
竹林长寿山是中原地区面积大、种类多、观赏周期长的红叶观赏胜地,主要包括北山公园、南山游园、龙龟山、五连池等景点,游览耗时约2小时。结束后前往风情古镇就餐,风情古镇位于竹林景区内,集民俗演艺、手工作坊、特色小吃、非遗展示、民宿客栈等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窑洞里,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家迁于此。

杜甫是伟大的唐代诗人,诗歌的发展在唐朝时期达到鼎盛与唐王朝开创的盛世场面脱不了关系,然而一个时期的文化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情况密不可分,杜甫刚好生在盛唐由兴至衰的转点,因此从杜甫的诗中我们可以读到浓浓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怀。唐朝当时发生的凡是被后人所熟知的重大事件均在杜甫的诗中有所提及,杜甫的诗是当时社会情况的一种反映。例如杜甫作下《悲陈陶》与《悲青坂》两首诗指代了唐军大败的两场战争;而杜甫所作《洗兵马》则是在听到胜利消息时,心生愉悦所作。而三吏三别则是在安史之乱时期,他对于征兵制度的残酷与统治者无情的批判,以及对于苦于战乱的老百姓的同情。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78篇诗文 ► 2060条名句
人文风景
巩义境内有裴李岗、仰韶和龙山文化遗址70多处
杜甫故里
,拥有北魏石窟、北宋皇陵、康百万庄园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河洛汇流、浮戏山雪花洞、北宋皇陵、嵩阴风景区、青龙山慈云寺、杜甫故里、康百万庄园等六个景区成为河南省三点(郑、汴、洛)一线(大黄河旅游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窑洞里,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196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三大庄园(另两大庄园主为刘文彩、牟二黑)之一。
北宋皇陵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巩义市的西村、芝田
北宋皇陵
、市区、回郭镇4个镇区,占地约30平方公里。北宋九个皇帝中,除徽、钦二帝被金兵虏去死于五国城外,其余七个皇帝及赵宏殷均葬在巩义,通称“七帝八陵”,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功名勋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
巩义石窟寺位于南河渡镇寺湾村,距市区10公里,1982年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巩义石窟是北魏皇室开凿的一座石窟,孝文帝创建了寺院,宣武帝时开始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后来的东西魏、唐、宋时以陆续在这里刻了一些小龛。
青龙山慈云寺风景区,位于巩义市东南25里的青龙山中
,总面积51平方公里。青龙山原名霍山、天陵山,山中有千年古刹慈云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七年,是佛教传入中原后,有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创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素有“释源”和佛教“祖庭”之誉。
杜甫陵园位于巩义市城区西北5公里处的康店镇康店村西部邙岭上。1990年市政府投资70多万元,对陵园整修一新。陵园占地34亩,坐北向南,主体建筑有大门楼、杜甫大型雕像、双层亭、诗圣碑林、杜甫墓、吟诗亭、望乡亭、草亭、献殿等组成。
文化遗址
巩义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地区之一。境内有塌坡遗址、巩义窑址和裴李岗文化多处遗址。
塌坡遗址是中国早期发现的史前遗址之一。1935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郭宝钧、刘曜(尹达)、韩维周同志等曾进行过试掘。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攻陷开封,发掘出土的遗物及当时的文字资料全部丢失。1995年2月和3月,巩义市文管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发现房基3座,灰坑3个,采集文物标本100多件。
巩义窑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际上是对河南省巩义市东约5公里的白河两岸一系列瓷窑址的统称。这一带沿白河两岸分布的水地河村、白河村、铁匠炉村、大黄冶村、小黄冶村都发现了瓷窑址,其中最早被发现的是位于白河下游大、小黄冶村的唐三彩窑址,2001年,黄冶三彩窑址被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年以后的2006年,国务院再度将白河两岸分布的其他窑址一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黄冶三彩窑址合并,更名为巩义窑址。
裴李岗文化遗址位于黄河南岸的巩义市河洛镇一处名为庄岭的台地之上,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60米至150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
自然风景
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
位于巩义市新中镇境内,东距郑州约58公里,西距洛阳76公里,区内有景点126处,游览面积125平方公里。雪花洞是发育在石灰岩地区的一个天然溶洞,全长1110米,共分三厅一走廊,面积约4000平方米。
河洛汇流景区位于南河渡镇的黄河与洛河交汇处,距巩义市区约10公里。
嵩阴风景区位于中岳嵩山北麓,夹津口镇南部卧龙村,嵩山少室山峻极峰西则,距市区约20公里。因北魏孝文帝时京兆王元太兴埋葬于此而俗称为墓坡(今改名卧龙)。嵩阴景区的玉柱峰海拔约1440米,是巩义市最高峰。
五指山风景区,五指山位于郑州西南60公里巩义伏羲山中。长约8公里大峡谷九曲蜿蜒,成为郑州美丽的漂流地方。
竹林镇长寿山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原名三树岭、色树岭。
敌后武工队新版的取景拍摄地在郑州巩义,具体拍摄地点为,巩义市康百万庄园,北宋皇陵,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杜甫故里,巩义石窟寺,竹林长寿山景区,福龙寿龟、笔架山、三星宫、龙龟山、柏仙园、柏寿林、回龙山、麒麟山、神蛙涧、益寿泉、杏树岭,慈云寺(河南省郑州市),巩义盘龙山,永昭陵,永裕陵等。
1.康百万庄园:2021年9月2日-2021年12月31日,对全国医护工作人员(凭执业医师资格证或护士证以及本人身份证)、对在2021年河南暴雨灾害期间驰援河南的组织和个人(救援组织凭相关证明、本人救援证明及身份证可免费入园)免门票。
2.巩义市杜甫故里:2021年9月-2021年12月31日,对全国医护人员免门票(医护工作者凭执业资格证或护士证及本人身份证可免费入园)。
焦作云台山,河南郑州巩义杜甫故里,河南巩义竹林长寿山风景怡人,服务区态度好,导游路线熟悉,讲解清晣,是秋天最适合的旅游去处,漫山遍野的红绿黄叶子相辉映,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河南郑州巩义浮戏山,恰逢今年雨水多,浮戏山的瀑布漂亮极了,带给人进入仙景的感觉。
杜甫的介绍: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5.1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