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古镇,位于山西省泽州县,是一座拥有2600多年的历史古镇,有着“中国古城活化石”的称号。
司徒小镇,位于晋城市区中心,是一个体验山西民俗和美食的好去处,置身其中,让人感觉回到了明清时期。
商道古镇,位于阳城县东北部,有2200余年历史,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郭峪古村落,位于阳城县,城内有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晋城市,古称“建兴”、“泽州”,被誉为“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是高僧慧远、诗书大家张慎言、作家赵树理等名人的故乡。晋城古时候为冶炼之都,是战国“阳阿古剑”的原产地,泽州铁器更是名扬海内外。同时,其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古村镇頗多,古色古香、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四个是大阳古镇、司徒小镇,湘峪古堡和商道古镇。
晋城东面有钰山,西面有皇城相府,北面有炎帝陵,南边有山里泉。东面的钰山下有青莲寺,钰山吐月是钰山的一大看点。西面的皇城相府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大学士陈廷敬的故宅,現在是五星级景点,北面的炎帝陵是在高平的羊头山上根据炎帝的遗迹重修的近年来举行了多次海内外华人拜祖活动。南边的山里泉是沁河向河南流过时形成的一个景观也不错。
晋阳古城现在主体工程在2021年初完工,计划在今年五一黄金周正式对外开放。
太原古县城五一开城后,将采取免门票的方式,但需要提前预约。在太原旅游小程序看到,现在的购票已经上线在测试,等正式开门后,即可提前预约门票了。
游客可以提前1天18:00以后预约次日门票,预约成功以后,凭兑换码在景区(东门、南门)售票处换票,游客入园出示身份证与预约码。
免预约人群
65岁以上老年人,1.2米以下儿童,现役军人、残疾证、记 者、导游证、医务工作者凭有效证件可免费入园。
2020年8月28日榆次老城、晋城的郭峪古城、吕梁的碛口古镇、运城的蒲州古城等等,不过其中的一些距离太原就稍微有些...
晋城,晋城与晋中只有一字之差,但发展道路却非常不同。但有一点两者非常相近,那就是这两座城市的历史都非常悠久。与晋中相比,晋城最大的优点就是其环境的优美。而与此同时,晋城市的城市建设也可以排在山西省的前几名当中。相信其在未来的发展一定不会太差的。分别是山西省的两个地区,晋城市和晋中市。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
两个地方,都是山西省的地级市,晋中在省的中部,晋城在省的南部。
同是三晋大地方位上的偏差! 晋城为于晋东南地区,晋中位于中部!
都是山西省的地级市。
同在山西 一个在东南 一个在中部
不是一个地方。
他们分别是山西省的两个地级市。
晋城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与河南省接壤,而晋中位于山西省的中部,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晋文化当年在这里发源,也是著名景点平遥古城的所在地。
中国四大古城分别是山西省晋中市的平遥古城,四川省南充市的阆中古城,云南省丽江市的大研古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丽江古城,最后一个就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徽州古城,以上四座古城,只有丽江古城和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其余两处,阆中古城和徽州古城为国家5A景区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明代洪武三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貌,俗话说得好,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而平遥古城,见证了山西千年的风雨变迁,了解山西文化,从平遥古城开始,绝对是一部历史文化的教科书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建于宋末元初,由丽江木氏先祖,将统治中心,由白沙古镇迁至现狮子山,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如果,看过木府风云的话,其实,丽江古城就是纳西族统治的管辖,世袭土司木氏,了解纳西文化,丽江古城必不可少,在四大古城中,只有丽江古城和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
阆中古城
阆中古城建于周朝时期,当时,阆中为巴国的别都,在公元前314年设县,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阆中古城有风水景观独特,是当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风水古城,这里也是三国文化的集中之地,当年,张飞镇守就在此地,想了解三国与风水文化,阆中古城是你做好的选择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建于秦朝时期,当年,秦始皇在此设县,为歙县,属会稽郡,这里曾是古代文化,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文化发源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说是徽州古城,远远不如那三座古城,如果,想深入了解徽州文化历史,这座古城绝对能够满足与你,尤其是周边的古村落,有较高的文化底蕴
随着时间的推移,因战乱自然灾害盛衰交替,民众意识中为故城,久而久之,口中称为古城。
古城现存古迹很少,城冈子,为思善亭故址,现在已建成民居。没建房以前,城冈子比其他地方高出很多,随处可捡到俗称阴有的东西。每到雨后更多,民众认为阴有戴在孩子身上可避邪,阴有实为楚国钱币,现在古城个别居民家仍有很多。
古城寺新中国成立后建设成古城粮站,粮站院内有两棵古树,相距百米,一棵银杏树,俗称白果树,一棵椭喇榆树。两树叶荫亩余,十余人方可合围。白果树于1958年毁掉,据传白果树毁时,一颗树枝被当地两个人做成了两副棺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86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