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林寺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又以功夫闻名,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2、嵩岳寺
嵩岳寺,又名大塔寺,位于在登封县城西北6公里太室山南麓,早先是北魏皇室的一座离宫,后改建为佛寺。
3、大法王寺
法王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五公里许的太室山南麓玉柱峰下,寺院东西北三面群山环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寺前两山对峙,中辟公路,上通寺院,下达现代化旅游名城登封市,真可谓“深山藏古寺”。
4、永泰寺
永泰寺位于太室山西麓,坐东朝西,面对少林寺,背依望都峰。永泰寺是佛教禅宗传入中原后营建的第一座女僧寺院,还是我国现存始建年代最早的尼僧佛寺,被誉为“女少林寺
5、二祖庵
二祖庵,位于少林寺常住院对面的少室山钵盂峰顶,是少林地区最高的建筑。因庵与其北的初祖庵相对,故当地人称之为“南庵”。据旧志载,相传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后到钵盂峰顶养伤修炼,后寺僧为纪念二祖慧可而建此庵。
6、会善寺
会善寺位于河南登封嵩山积翠峰下,山清水秀,林深谷幽,花木葱郁,北魏时期,会善寺的前身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一所离宫(471-499年)。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名嵩岳寺,后隋文帝赐名会善寺。
中原四大名寺: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大相国寺、南阳水帘寺。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时期,享有盛名,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民国时期被军阀石友三几乎焚毁殆尽。现任少林寺方丈是释永信。除了河南郑州嵩山少林寺之外,经考据后证明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位于福建的少林寺,被称为“南少林”。关于南少林所处地点,共有莆田少林寺、泉州南少林寺、福清少林寺三种说法。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原名建国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500余亩,辖64个禅、律院,养僧千余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水浒传》描写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就发生在其所辖之地。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水帘寺位于千里淮河之源的河南省桐柏山腹地,与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和开封大相国寺并称“当代中原四大名寺”。水帘寺是中国临宗的重要道场,也是豫南鄂北地区佛事活动中心,河南省南阳市佛教协会就设在寺内。水帘寺始建于年代已湮灭不可考,拒历代碑刻记载,宋元佑三年(108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清乾隆八年(1743年)均有重修。千百年来,水帘寺时遭兵灾匪衰、据《白云宗谱》记载,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川徵山宗林寺长老、法传临济四十一世端德和尚,朝五台归,路过桐柏山麓,睹云林峰峦,遂小住此山,并收徒传法,开坛布教。至1949年前,寺院业已荒废。1949年后,又有僧人在此结茅居耕,至“文革”时期僧人离散,千年古刹湮设于枯木败草之中。
浚县山一般指东山,即大伾山,山上有吕祖祠、八卦楼、吕祖洞、阳明书院、天齐庙、太平兴国寺、天宁寺、龙洞、观音殿等。祝你玩儿的愉快!
信则灵,个人推荐白马寺和关林庙,别的就别想了,商业化严重!没啥意思!
郑州市比较大的寺庙比较多,今天推荐五个比较出名的。
1,、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2、郑州大观音寺
大观音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国基路渠东路),是一处以”观音菩萨“为主题的大乘佛教寺院,致力于推广大乘佛教,弘扬正法,挖掘、保护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
3、法王寺
嵩山大法王寺位于登封嵩山之太室山南麓,嵩岳寺之东北,寺据嵩山之胜,为天下名刹之一。
4、祥云寺
祥云寺,在商都郑州东南六公里,是一千年古刹,祥云寺是商都郑州的一座专门弘扬观音文化的清净道场。寺院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观音精神,方便众生,净化身心,服务社会!
5、慈云寺
慈云寺始建于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是由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亲手创建的民间第一寺院,素有“释源”“祖庭”“中华第一寺”之誉。
丹霞寺,位于南召县留山镇马湾村,门票免费;香严寺,位于淅川县仓房镇白崖山,门票70元;普化寺,位于唐河县黑龙镇,门票免费;菩提寺,位于镇平县老庄镇,门票免费;云台禅寺,位于桐柏山淮源景区,门票60元;灵山寺,位于南阳市北郊紫山,门票免费。以上寺庙都非常的有名气!
1、少林寺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又以功夫闻名,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2、嵩岳寺
嵩岳寺,又名大塔寺,位于在登封县城西北6公里太室山南麓,早先是北魏皇室的一座离宫,后改建为佛寺。
3、大法王寺
法王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五公里许的太室山南麓玉柱峰下,寺院东西北三面群山环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寺前两山对峙,中辟公路,上通寺院,下达现代化旅游名城登封市,真可谓“深山藏古寺”。
4、永泰寺
永泰寺位于太室山西麓,坐东朝西,面对少林寺,背依望都峰。永泰寺是佛教禅宗传入中原后营建的第一座女僧寺院,还是我国现存始建年代最早的尼僧佛寺,被誉为“女少林寺
5、二祖庵
二祖庵,位于少林寺常住院对面的少室山钵盂峰顶,是少林地区最高的建筑。因庵与其北的初祖庵相对,故当地人称之为“南庵”。据旧志载,相传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后到钵盂峰顶养伤修炼,后寺僧为纪念二祖慧可而建此庵。
6、会善寺
会善寺位于河南登封嵩山积翠峰下,山清水秀,林深谷幽,花木葱郁,北魏时期,会善寺的前身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一所离宫(471-499年)。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名嵩岳寺,后隋文帝赐名会善寺。
著名寺院不少,如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开封大相国寺、新乡定国寺、南阳水帘寺,其中轮名气少林寺最大,但对于中国佛教来说白马寺真正是意义重大。
河南省呈西高东低地势,北、西、南三面千里太行山脉、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大别山脉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华北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河南平原和盆地面积9.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5.7%;山地和丘陵面积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3%。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最低处在固始县的淮河出省处,海拔23.2米。
在今河南登封市城东嵩山黄盖峰下。秦时始建太室祠,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武帝游嵩山时加以扩建,北魏时改名中岳庙。
庙址屡有变迁,唐中叶始定于今址。 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黄盖峰下。嵩山原有太室祠,始建于秦。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游嵩山时下令扩建,约在北魏时改今名。庙址屡有变迁,唐代中叶始定于今址。唐宋时盛极一时,有“飞甍映日,杰阁联云”之称。现存为清代重修后的规模,为河南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从中华门起,经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崧高峻极梦见男人生坊、中岳大殿、寝殿到御书楼共11进,长达1.3千米,面积10余万平方米。有楼、阁、宫、殿、台、廊、碑楼等建筑400余间。中岳大殿计45间,红墙黄瓦,气势雄伟。庙内有唐宋以来的古柏300余株,金属铸器和石刻碑碣百余座,尤以北魏中岳嵩山高灵庙之碑最为驰名,是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1991年29岁运庙前石翁仲刀法古拙,北宋铸造的四大铁人,气势雄伟,堪称汉代石刻艺术和宋代铸造艺术的佳作。
今大殿已修葺一新,两廊房也已全部复原,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佛寺位于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距离市区以东10公里左右。
属大乘佛教净土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5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