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首都德黑兰,位于伊朗中部偏北,坐落在辽阔的伊朗高原北缘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市区分布在一片平原上,城郊东、西、北三面为厄尔布尔士山脉和成弧形状的丘陵环绕。
德黑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公元9世纪初期,这里已成为居民住宅点,是当时的著名城市雷伊的郊区,为古代世界著名商道“丝绸之路”往来的歇脚之处。公元13世纪,因受到强大外族入侵,雷伊城惨遭破坏,随后德黑兰兴而代之,由于这里是伊朗北部东西向大道与通往南部大道的交汇点,于是在短时期内便成为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和贸易中心。 德黑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一年四季都盛开着各种鲜花,尤其是波斯人喜爱的玫瑰花到处开放。房前屋后,马路两侧,带有喷泉的街心花园,到处都可以看到鲜花,闻到花香。居民酷爱种花、养花、赏花,许多生活较为富裕的家庭都在自己家门前辟出一块园地,种上花,形成一个小花园,因此,又有人风趣地把德黑兰称为“鲜花城市”。
德黑兰气候与北京大体相当,但更为干燥。旅行季节以春、秋两季为佳,夏天过于炎热,会超过40℃,且昼夜温差较大。
景点:奥朝迪纪念塔”旅游景区,“德黑兰大学”旅游景区,“古列斯坦宫”旅游景区,“伊玛目清真寺”旅游景区,“伊朗国家博物馆”旅游景区。
早在5000年前,伊朗就创建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然而,德黑兰(Tehran)作为首都发展起来还是近200年的事。因此,人们把德黑兰称之为古老国家的新首都。
“德黑兰”一词是古波斯语“山脚下”的意思。在公元9世纪时,这里还是一个隐蔽在梧桐林中的小村庄,公元13世纪日渐兴旺,直到1788年,伊朗恺加王朝才把这里定为首都。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伊朗石油财富剧增,这座城市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成为一座规模庞大、繁华热闹的大都市。目前,它不仅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也是西亚最大的城市。拥有人口1100万。
德黑兰距里海100多公里,中间隔着巍峨的阿尔布尔士山脉,整个城市建在一个山坡上,全城北高南低,两条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贯穿市区的南北和东西。南部多古老的建筑,至今这里的许多市场仍保留着古代波斯的风貌。北城则为现代化建筑,有高级饭店和各种商店,美丽的鲜花和喷泉,把整个城市装扮得清新、秀丽。从整体看,高层建筑不多,人们喜欢有院落的平房,宁静而舒适。
作为古老国家的首都,德黑兰市拥有许多博物馆。自由纪念塔气势雄伟、风格新颖,是德黑兰的门户。花岗岩的新式建筑、前巴列维国王的夏宫,在王朝推翻后,已改为“人民宫殿博物馆”,并向公众开放。新著名于世的古堡式地毯博物馆藏有从伊朗各地收集的16世纪到20世纪的珍贵地毯5000余件。由于室内保持20度的衡温和均衡湿度,使地毯样品色泽始终鲜艳夺目,其中最古老的地毯已达450年的历史。在德黑兰还有文化遗产博物馆、拉列公园以及首都最大的“巴扎”(市场),它们都反映了数千年灿烂的波斯文化。新建的霍梅尼陵墓更是金碧辉煌,气势磅礴。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的首都,德黑兰还拥有一千多座清真寺,每到祷告时间,各清真寺的宣礼之声彼此应和,壮严肃穆。
先说结论,伊朗气候冬季最好的城市是德黑兰。德黑兰位于伊朗高原的北部,这里冬季的最高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由于位于大不里是山脉的南坡,所以这里冬季的气温非常的高,庞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都平原的强冷空气,使得这里的气候温和。
马什哈德是伊朗第二大城市,呼罗珊省首府,什叶派穆斯林的圣城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拥有阿拉伯语名字的伊朗大城市。位于国境东北部,德黑兰以东850公里,靠近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边境。马什哈德也是伊朗和中东著名的旅游胜地。市内有许多宗教寺院,伊斯兰世界最大的建筑物之一列兹维圣墓和清真寺就在这里。伊朗著名诗人菲尔多西的墓地距市内23千米。
1.
德黑兰
景点介绍 伊朗首都德黑兰,位于伊朗中部偏北,座落在辽阔的伊朗高原北缘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市区分布在一片平原上,城郊东、西、北三面为厄尔布尔士山脉和成弧形状的丘陵环绕。 德黑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公元9世纪初期,这里已成为居民住宅点。
2.
布鲁杰尔迪古宅
布鲁杰尔迪古宅位于卡尚的苏尔塔.阿米尔.阿赫默德区的阿拉维大街上。建成于1876年,建造过程花费了18年时间。古宅的主人为哈基.赛义德.贾法尔.布鲁杰尔迪,是一个货物批发商。目前卡尚文化遗产管理部门设于此。从阿拉维大街就可看到布鲁杰尔迪古宅砖红色古朴而漂亮。
3.
伊玛目清真寺
伊玛目在阿拉伯语中原意是领袖、师表、表率、楷模、祈祷主持的意思,在伊斯兰教中指教徒集体礼拜时在众人前面率众的礼拜者。伊玛目清真寺位于伊朗著名旅游城市伊斯法罕皇家广场(Naghsh-i Jahan Square)南部,与广场一起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
波斯波利斯石柱群
波斯波利斯古迹是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一座行宫,位于设拉予以北60公里处。波斯波利斯是希腊名称,意指波斯都城(希腊文的“波利斯”与英文的PALACE相同,也可理解为“波斯宫殿”),伊朗人称它为“塔赫特贾姆希德”,即贾姆希德的御座。
5.
伊玛目广场
伊玛目广场位于伊朗的伊斯法罕市中心,广场是城市规划的一部份,长500米,宽160米,其规模仅次于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当年萨非王朝国王-检阅军队和观看马球的场所。原名为国王广场,伊斯兰革命后改为今名。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伊玛目广场列入世界遗产。
6.
伊朗地毯博物馆
地毯是世界范围内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工艺美术品之一,伊朗被认为是地毯编织艺术的发源地,地毯不仅代表着伊朗悠久浑厚的文化,也是波斯文明的象征,因而伊朗特意建造了一个地毯博物馆,将精美的地毯展示给世界各地的游客。伊朗地毯博物馆坐落于伊朗首都德黑兰,成立于1976年。
7.
伊朗国家汽车博物馆
伊朗国家汽车博物馆位于伊朗卡拉杰,于2001年对外开放。这里展出的经典汽车都是属于伊朗巴列维王朝最后的沙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Mohammad Reza Shah)的。这里除了对公众展出的大型汽车博物馆。
8.
阿塞拜疆博物馆
阿塞拜疆博物馆位于伊朗东阿塞拜疆省的首府——大不里士,建立于1985年4月,这是一座集考古与历史为一体的博物馆。博物馆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个侧院,一个办公室和一个图书馆。博物馆的展品主要包括伊朗阿塞拜疆考古挖掘出的艺术品和艺术家雕塑品。图书馆包括2500多本。
9.
米德拉电视塔
米德拉电视塔(Milad Tower)又被称为波艾尔•默德塔(Borj-e Milad),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是伊朗最高的建筑物,同时也是中东第一高、亚洲第二高以及世界第六高的混凝土塔。这栋旅游电讯塔高315米,连同天杆高达435米,共12层,底座……
10.
33孔桥
33孔桥坐落于伊斯法罕,为伊朗七大桥梁之一,同时也是萨非王朝大桥设计的杰出代表,于1599年开始建造,1602年完工,因有33个孔,而被命名为33孔桥。33孔桥横跨宰因达河(Zayandeh River),是一个每到伊朗的游客必游的景点。桥分为上下两层。
先说结论,伊朗气候冬季最好的城市是德黑兰。德黑兰位于伊朗高原的北部,这里冬季的最高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由于位于大不里是山脉的南坡,所以这里冬季的气温非常的高,庞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都平原的强冷空气,使得这里的气候温和。
当地的风俗与法规:
(一)衣着:女士(学前儿童除外)须戴头巾(包括乘坐伊朗航空公司飞机期间)。穿长袖、宽松、不透明的上衣或风衣,官方场合须穿颜色较深的长风衣,不得显露腿及脚腕部位。男士不得穿背心或短裤外出。
(二)饮食:禁酒,忌食猪肉、狗肉。穆斯林斋月期间,即使非穆斯林也不能白天(日出前至日落后)在公开场合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三)伊朗不允许赌博、卖淫,妇女不得从事唱歌、跳舞等职业。偷窃他人财物者将依照伊斯兰法进行处罚。犯持枪抢劫、强奸罪将被处以死刑。商品买卖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欺诈行为。
(四)男士不可主动与伊朗女士握手,女士一般也不主动与伊朗男士握手;如女士主动握手,男士亦应礼貌回应。
(五)伊朗人不喜欢与外国人有身体上的密切接触,勿与伊朗人挎胳膊(如照相时)。不得用手触摸小孩子的头部。称好时不能竖大拇指。说话时用食指指向别人是不礼貌的行为。伊朗人讨厌大声喧哗。接受物品时应用右手,因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伊朗人很讲卫生,随地吐痰、扔杂物更是少见,吃过大蒜或呼出的气体有异味会引起反感,被认为是缺乏修养的表现。
(六)乘坐公交车辆须男女分开,女士乘坐公汽的后部,地铁有女士专用车厢,男士不得入内,但女士可乘坐男士车厢。乘出租车可混坐。
额外需要注意的事项:
物价与供应:
(一)伊朗市场物品供应比较充足,物价普遍高于国内,如牛羊肉每公斤约合50多元人民币;
(二)当地货币与美元比价为:1美元≈9100里亚尔,另外在伊朗不能使用Visa、Master等信用卡及旅行支票。
交通与出行:
(一)伊朗东部和内地属大陆性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寒暑变化较大,夏季干燥炎热,冬季寒冷多风;西部山区多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以上;东部沙漠地区100毫米左右;里海一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中央高原平均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下。
首都德黑兰(波斯语意为暖坡)三面环山,冬季不太冷,很少刮风,最低气温零下4度,夏季最高42度。因机动车较多,车况较差,空气污染很严重,在世界上属于重度污染区。
(二)伊朗德黑兰市现有机动车300多万辆,交通较拥挤,不遵守交通规则、争抢车道的情形司空见惯,交通事故多,在大街上行走要特别注意安全。
(三)主要城市交通方便,除飞机外,公路交通是主要交通方式,铁路业不发达。飞机都是比较老旧的飞机、汽车与国内长途汽车档次相仿、旅行车舒适程度不及国内。与国内直达和非直达的主要航线:北京-德黑兰、德黑兰-卡塔尔-北京、德黑兰-迪拜-北京、德黑兰-迪拜-上海、德黑兰-迪拜-泰国-香港-北京。近期,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将开通北京-乌鲁木齐-德黑兰往返航班。
(四)主要旅游城市有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马什哈德等。
(五)德黑兰有中餐馆3个:中华、金龙和金狮。
(六)因伊朗地理特点,一年四季各地温差较大,所以对外国游客来讲淡旺季取决于旅游地点的选择,一般波斯湾沿岸地区,冬季为旺季、里海沿岸夏秋为宜,东西两部分夏季好,中部东南南部西南部春秋两季最佳,但是伊朗新年等大型节日是伊朗国内旅游的旺季,应尽量避开,其他时间都不拥挤。
(七)伊朗旅游景点分散,用于路途的时间大大超过参观时间;伊朗旅游业软硬件水平一般;伊朗旅游公司仅提供英语导游,没有中文导游;据目前伊朗的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旅游时应尽量考虑伊朗几个旅游中心城市,避免到边境省份或偏远地区。
(八)伊朗不允许在非旅游区照相或摄像,否则将会带来很大麻烦。
1、在巩固传统的文化古迹旅游和观光旅游等项目的基础上, 大力进行资源整合, 开发新的休闲度假旅游项目, 如旅游购物, 海滨度假地的冲浪、潜海、跳水、打猎、海水浴、日光浴等休闲娱乐项目, 不仅能够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 而且能够吸引旅游者多次重复购买, 是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2、阿联酋在高科技和资本的推动下, 建成了世界上一流的旅游、购物、度假、会展和娱乐设施, 吸引着全世界的高端旅游客源, 其重要商业城市迪拜依靠集高尔夫球运动、商务旅游和购物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 吸引了亚洲特别是远东地区的不少旅游者。
3、科威特则借助本国拥有的数十英里长的棕榈海滩和其他特有旅游资源, 推出体育旅游、海上帆船航行、油田和炼油厂参观等多样化旅游产品, 吸引来自中东和欧洲地区的国际游客, 以重振本国的旅游形象
a,伊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位于亚州西南部,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人口为8165万。
b,1.德黑兰,是伊朗首都,面积为1300平方公里,人口1100万。
2,马什哈德是伊朗第二大城市,它位于德黑兰以东850公里。
3,伊斯法罕是伊朗第三大城市,人囗175万,城内伊玛目广场被列入世界遗产之内。
4,卡拉季是伊朗北部城市,在德黑兰西4o公里,人口165万(2o12年)。
5,大不里士是伊朗西北部城市是东阿塞拜疆省府。特点,海拔135o米,位于一个山谷内,冬冷夏温。
6,设拉子,是伊朗第六大城市,是法尔斯省的首府。人囗128万,海拔超145o米。
7,库姆,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库姆省省会。距德黑兰西南156千米,是伊朗第二大圣域。
8,阿瓦士,是胡齐斯坦省中部一座城市,人口1o7万。
9,拉什特,位于伊朗西北部,是吉兰省的首府,是伊朗西北部最大城市,靠近里海。
1o,克尔曼沙赫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克尔曼沙赫省的省会,原名巴赫塔兰,距首都德黑兰西偏南方向约525公里。
从伊朗前往土耳其最快速的航班是从大不里士飞到伊斯坦布尔,平均飞行时间为2h 45m。
从伊朗到土耳其两国地理中心的直线距离(飞行路线)为1813公里。
从伊朗飞往土耳其最受欢迎的航空公司为土耳其飞马航空,在土耳其最热门的目的地城市为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伯萨。
从伊朗前往土耳其最便宜的航班是从大不里士飞到伊斯坦布尔, 最低票价CNY 339.43起
当地的风俗与法规:
(一)衣着:女士(学前儿童除外)须戴头巾(包括乘坐伊朗航空公司飞机期间)。穿长袖、宽松、不透明的上衣或风衣,官方场合须穿颜色较深的长风衣,不得显露腿及脚腕部位。男士不得穿背心或短裤外出。
(二)饮食:禁酒,忌食猪肉、狗肉。穆斯林斋月期间,即使非穆斯林也不能白天(日出前至日落后)在公开场合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三)伊朗不允许赌博、卖淫,妇女不得从事唱歌、跳舞等职业。偷窃他人财物者将依照伊斯兰法进行处罚。犯持枪抢劫、强奸罪将被处以死刑。商品买卖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欺诈行为。
(四)男士不可主动与伊朗女士握手,女士一般也不主动与伊朗男士握手;如女士主动握手,男士亦应礼貌回应。
(五)伊朗人不喜欢与外国人有身体上的密切接触,勿与伊朗人挎胳膊(如照相时)。不得用手触摸小孩子的头部。称好时不能竖大拇指。说话时用食指指向别人是不礼貌的行为。伊朗人讨厌大声喧哗。接受物品时应用右手,因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伊朗人很讲卫生,随地吐痰、扔杂物更是少见,吃过大蒜或呼出的气体有异味会引起反感,被认为是缺乏修养的表现。
(六)乘坐公交车辆须男女分开,女士乘坐公汽的后部,地铁有女士专用车厢,男士不得入内,但女士可乘坐男士车厢。乘出租车可混坐。
额外需要注意的事项:
物价与供应:
(一)伊朗市场物品供应比较充足,物价普遍高于国内,如牛羊肉每公斤约合50多元人民币;
(二)当地货币与美元比价为:1美元≈9100里亚尔,另外在伊朗不能使用Visa、Master等信用卡及旅行支票。
交通与出行:
(一)伊朗东部和内地属大陆性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寒暑变化较大,夏季干燥炎热,冬季寒冷多风;西部山区多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以上;东部沙漠地区100毫米左右;里海一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中央高原平均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下。
首都德黑兰(波斯语意为暖坡)三面环山,冬季不太冷,很少刮风,最低气温零下4度,夏季最高42度。因机动车较多,车况较差,空气污染很严重,在世界上属于重度污染区。
(二)伊朗德黑兰市现有机动车300多万辆,交通较拥挤,不遵守交通规则、争抢车道的情形司空见惯,交通事故多,在大街上行走要特别注意安全。
(三)主要城市交通方便,除飞机外,公路交通是主要交通方式,铁路业不发达。飞机都是比较老旧的飞机、汽车与国内长途汽车档次相仿、旅行车舒适程度不及国内。与国内直达和非直达的主要航线:北京-德黑兰、德黑兰-卡塔尔-北京、德黑兰-迪拜-北京、德黑兰-迪拜-上海、德黑兰-迪拜-泰国-香港-北京。近期,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将开通北京-乌鲁木齐-德黑兰往返航班。
(四)主要旅游城市有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马什哈德等。
(五)德黑兰有中餐馆3个:中华、金龙和金狮。
(六)因伊朗地理特点,一年四季各地温差较大,所以对外国游客来讲淡旺季取决于旅游地点的选择,一般波斯湾沿岸地区,冬季为旺季、里海沿岸夏秋为宜,东西两部分夏季好,中部东南南部西南部春秋两季最佳,但是伊朗新年等大型节日是伊朗国内旅游的旺季,应尽量避开,其他时间都不拥挤。
(七)伊朗旅游景点分散,用于路途的时间大大超过参观时间;伊朗旅游业软硬件水平一般;伊朗旅游公司仅提供英语导游,没有中文导游;据目前伊朗的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旅游时应尽量考虑伊朗几个旅游中心城市,避免到边境省份或偏远地区。
(八)伊朗不允许在非旅游区照相或摄像,否则将会带来很大麻烦。
阿巴丹,伊朗胡齐斯坦省港口城市,人口50万(2005年)。地理位置北纬30.4度,东经48.3度。位于伊朗西南端、阿拉伯河的阿巴丹岛北岸,东南距波斯湾53公里,西北距霍拉姆沙赫尔15千米,伊朗石油输出的集散地,伊朗国营石油公司总部所在地。人口约30万,是伊朗第五大城市,最大港口。世界最大炼油中心之一。炼油厂建于1913年,炼油能力年达3,000万吨。石油制品由油管输往马沙尔港输出。原油来自阿瓦士东北面诸油田。
伊朗胡齐斯坦省港口城市。位于伊朗西南端、阿拉伯河的阿巴丹岛上,距波斯湾约50千米,伊朗石油输出的集散地,伊朗国营石油公司总部所在地。
阿拔斯王朝时代,仅是个小小的港口和沿海城镇,以产盐和编席著称。14世纪,规模缩小为村落,经过与土耳其的周旋之后,于1847年归属波斯。自1909年英波石油公司在此设立管道终端炼油厂后,发展迅猛,成为现代化都市。1951年伊朗实行石油工业国有化,强行收回所有炼油设备,停止对英国输油4年。至1955年,英国政府终于同意放弃所有权。
经济以石油提炼和运输为主。伊朗西南部油田地带输油管的终点,输往德黑兰、设拉子方面油管的起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藏和精炼基地,阿巴丹炼油厂产量占国内产量的60%,产品大多供出口,尤其是50年代前,为伊朗石油输出的主要港口,50年代后期改由马舒尔港输出,但阿巴丹港仍有重要地位。阿巴丹港拥有现代化设备,船只可在码头直接靠岸装载。境内设有国际机场。还设有阿巴丹技工学院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7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