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气温在17℃~20℃之间。
抚仙湖年日照时间达2000多个小时,阳光充沛,整个湖区冬天白天的气温基本在17℃—20℃之间,负氧离子高达3000单位/m³,空气清新、光照充足、光污染低,特别适合动植物的生长,更有益于人的健康,可与“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相媲美。
抚仙湖介于北纬24°29'—24°55'之间,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7.3-24.5℃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加上降水量比较多,形成它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它是全国已知的第二大深水湖,也是云南第一深水湖泊,湖水清澈纯净,水质极佳、可直接饮用。是我国内陆淡水湖中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居云南省湖泊之最。
冬天气温在17℃~20℃之间。
抚仙湖年日照时间达2000多个小时,阳光充沛,整个湖区冬天白天的气温基本在17℃—20℃之间,负氧离子高达3000单位/m³,空气清新、光照充足、光污染低,特别适合动植物的生长,更有益于人的健康,可与“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相媲美。
2022年云南抚仙湖樱花谷樱花从三月开始绽放一直持续到四月底五月初,盛开时节为四月中旬。
樱花谷并不大,但风景挺别致,栽种了许多薰衣草和各种各样的鲜花,是拍摄婚纱照的好地方,园内还有一大片人造沙滩,沙很细很白,踩上去很舒服。
大概就是8到17左右这个样子,不过水温可能要低一点
1. 景区内渔村风情浓郁,盛产名贵鱼种抗浪鱼,景区背山面海,古树成荫,人杰地灵,历史上有"一门双进士,百步两翰林"的美称。景区由风光秀丽的抚仙湖,形如笔架的笔架山,状如金钟的玉笋山和浓荫蔽日的古榕树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2. 抵达景区后登有【笔架山】(游览时间约2小时)游览【夫妻树、玉烟亭,碧波亭,观音寺,财神庙,临深亭,可以远眺金沙滩,波息湾,倒挂如钟的尖山又叫乳头山】俯览整个湖面全景,可以参观【龙王庙、百年古树】;
3. 乘游船可以游览【抚仙湖】渔舟唱晚, 抚仙碧波 ,畅游蓝色抚仙湖,可以参观【七彩或花市】。
抚仙湖,因湖水清澈见底、晶莹剔透,被古人称为"琉璃万顷"。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70多公里。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06.2亿立方米,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有158.9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太湖的4.5倍,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抚仙湖水质为I类,是国家一类饮用水源地,也是我国水质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
1.云南旅游旺季:
春节、五一、十一、暑假和西双版纳泼水节期间。
云南因为是热门的旅游省份,不管是哪个景点,在节假日以及极具当地特色的泼水节期间人可以说是旅游旺季,旅游的人数是比较多的。
2.云南旅游淡季:
每年的春节后二、三月份和十一月份相对其它时间人数少一点。
云南的淡季也不是很淡,只是相对旺季来说,旅游的人没有那么的多,旅游费用相对来说没有那么贵。
3.云南旅游最适合旅游的月份:
2-4月
比起北方,云南春季回暖较早,2-3月最适合去罗平看油菜花海。“春城”昆明正处于最宜人的季节,滇东南的桃花也进入了花期,4月左右还可以到西双版纳体验盛大的泼水节,总体来说各地气候温和,节庆不断。
5-8月
夏季最适合到到滇西北和西南这两地游玩。在丽江5-6月可以去看老君山的杜鹃花,7-8月是游览香格里拉夏景的最佳旅行期;另外,7、8月南边的普者黑和坝美荷花盛开,也进入最美的季节。此阶段还是云南的野生菌美食季,新鲜上市的菌子定会令你大饱口福。
9-11月
秋季可到大理体验洱海的开渔节,还可以去怒江的三江并流景区,欣赏沿路的无限风光,11月,腾冲的百年银杏村也有云南最美的金色秋景。
12-1月
在西双版纳和元阳梯田,冬天都是最佳旅行季节。西双版纳进入旱季,天气晴朗舒适;元阳梯田蜚声世界的绝美景色可令人从日出看到日落。但此时滇中及昆明以北地区处于全年最冷的时段,不太推荐出行。
4.云南旅游玩几天合适:
如果要到特定的大景区游玩,如“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线”、“西双版纳线”、“腾冲线”、“普者黑-文山线”、“元阳线”等,结合昆明市作为中转站,4-7天即可游玩尽兴;如果要同时游玩两个以上的大景区,大概需要8-15天。
拓展资料: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有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国境线长4060千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云南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总人口4770.5万人(2016年),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云南动植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有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哈尼梯田、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玉龙雪山、洱海、滇池、抚仙湖、梅里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噶丹松赞林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旅游景点。
夏至节气在澄江举行隆重的立夏节
而抚仙湖的形成,大约起始于地质年代第三纪末,是云贵高原抬升过程中形成的断陷型深水湖泊。约300万年前,因地壳大变动,喜马拉雅山脉的突起,引起了一系列断层贮水及岩石熔蚀,造成了云南高原群山中众多的湖泊,抚仙湖就是那时形成的湖泊。在历史上,抚仙湖早有记载,称“大池”,唐宋之际因罗伽部落居澄江,称“罗伽湖”。 抚仙湖的名字还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相传玉皇大帝派了天上的肖、石二仙到人间巡查,来到滇中,只见一池碧水、波光粼粼,两仙人被湖光山色所迷,忘了返回,日久天长变为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永远站立湖边。过去湖东南方有两石在湖中并肩搭手倚立,据说就是肖石二仙,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在湖上驾舟遥望,还能若隐若现地看到两仙人在观赏,为留其迹,故名“抚仙湖”。 相传抚仙湖没有现在这么大,紧挨湖边有一座繁华的县城。后来因为蛟龙和仙人决斗,把澄江城的地柱撞到了,澄江城就陷落下去,成了一片汪洋。
抚仙湖景色优美,别具一格。白天的湖面微波荡漾,奇丽美妙,变幻万千。仙湖夜月更是分外迷人。清代进士李应绥作诗《仙湖夜月》曰:“万顷平湖一鉴清,谁教皓魄涌波明。光摇碧落通银汉,影荡秋风动石鲸。望若全疑琼宇合,观涛恍识水晶莹。凭虚不用乘槎想,时泛仙舟到海灜。”携着恋人的手,荡舟抚仙湖,演绎浪漫的爱情故事。携着孩子的手,钻进清凉的湖水,让孩子的童年弥漫着水的柔情。携着父母的手,漫步沙滩,呼吸上一口清新的空气。抚仙湖现为云南省级旅游度假示范区。抚仙湖已形成了集旅游观光、科学考察、休闲娱乐、会务和度假接待为一体的环湖景区和众多的旅游企业。
界鱼石
简介
界鱼石位于江川县海门,海门为星云湖的出水口,这里有星云湖和抚仙湖相通的水道,被称为隔河,长2公里,河中有一堵伸到水面的嶙峋石壁,据说星云湖的大头鱼和抚仙湖的抗浪鱼,以石为界,到此便各自调头而返,因此被称为界鱼石。
交通
从南部汽车客运站乘开往江川的客车,票价25元,到江城下车,约92公里,行车2小时左右,再从江城乘开往隔河的公交车车,约8公里,到界鱼石下车,票价2元。
明星景区
简介
明星景区位于抚仙湖的西岸,江川县与澄江县的交界处,距离禄充12公里。在澄江至江川公路西侧百米处有座碧云山,山上有碧云寺,寺内大多是道教仿古建筑。每到农历三月初三,是碧云寺的庙会日。碧云山下往北1.5公里,有一个明星鱼洞,每年3-9月,是捕捞抗浪鱼的主要季节,可品尝到铜锅煮鲜鱼的风味小吃。
交通
从昆明南部汽车客运站乘开往江川的客车,票价25元,行车2个小时,到江城下车,在转乘开往澄江的客车,到明星下车,票价3元。
孤山岛
简介
孤山岛是抚仙湖惟一的岛屿,位于江川县境内抚仙湖南部,面积约6万平方米,孤山南面与海门公园相隔,北面与碧云寺上的莲花峰相望。每到农历六月初六,当地人便前往孤山做庙会。
交通
以前游客可在江川码头乘快艇上孤山岛,自2004年8月起,为维护抚仙湖水体质量,所有机动船禁止运营。这样一来,游客去孤山岛的路途就有些艰难了,据说现在抚仙湖上流行一种水上单车(20元/小时),价格低廉又环保,但它的缺点是骑行距离不能太长。门票:15元
抚仙湖
简介
1992年,从小生活在云南澄江抚仙湖边的职业潜水员耿卫,在水下发现了大量人工建筑的遗迹。迄今,他潜入抚仙湖水下探秘人工建筑累计已达60多次。
2001年6月,中国首次湖泊水下考古在抚仙湖进行。
2006年6月17日,第二次抚仙湖水下探秘活动拉开帷幕。
神秘建筑
(1)发现类似金字塔高大建筑和罗马斗兽场圆形建筑
2005年年底,耿卫在云南澄江县披露了近两年来水下考古的最新发现,一张张金色的声纳扫描图显示出水下城市宏伟的轮廓,令人惊诧。耿卫介绍说,目前已经探明的古城遗迹面积达2.4平方公里,规模不逊于上世纪70年代的澄江县城。主要建筑共有8个,其中两个高大阶梯状建筑和一座圆形建筑最为重要。
其中一座高大的阶梯状建筑共分三层,底部宽60米,第二层宽32米,顶层宽18米,整个建筑高为16米,从声纳扫描图上可以看出,它的台阶非常整齐对称。
而另一座阶梯状建筑气势最为恢宏。它上下共五层,第一层底部宽63米,第二层宽48米,三四层倒塌比较严重,无法仔细测量,第五层宽27米,整个建筑高21米,类似于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在每一层大的台阶之间都有小台阶相连,其中第一级大台阶从底部有一条笔直的小台阶直通而上。
此外,在这两座建筑中间还有一条长300多米、宽5-7米的石板路面,用不同形状的石板铺成,石板上面有各种各样的几何图案。在另外一片区域里,还发现了一座圆形建筑,底部直径为37米,南面偏高,依稀可以辨别出台阶。该建筑北面倒塌得比较严重,东北面有个缺口,形状类似于古罗马的斗兽场。
祭台
(2)台阶式建筑可能是祭台,圆形建筑近似古滇青铜器图案
在云南晋宁石寨山曾出土大量古滇国时期的青铜器,耿卫仔细观察后发现,很多青铜扣饰(一种青铜质地的圆形小饰品)上都有台阶式建筑的图案,有的上面还有用于祭祀的杆栏式建筑图案。他认为,这表明祭祀活动在古滇人的生活中已经相当重要,那些高大的台阶式建筑就是古滇人祭祀活动的遗存。
更令人称奇的是,刻画在一些青铜扣饰上的环形台阶式建筑图案,几乎与水下发现的圆形建筑形式一模一样。青铜器上的环形台阶式建筑分上下两层,第一层有十余人,第二层有三四个人,坐在台阶上观看斗牛或者其他表演。耿卫认为,水下圆形建筑就是扣饰图案描绘的原型。曾有专家认为,圆形建筑是娱乐设施或体育场,耿卫表示不能赞同,"如果是舞台建筑,过于奢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切实际的。"
目前,关于古滇国的考古成果几乎全都集中在墓葬和文物的出土上,曾经兴盛500余年的古滇国没有发现任何生活建筑的遗迹,这更让耿卫猜测,湖底高大的建筑与青铜器上的图案相似绝非偶然。
海马蹄印
(3)石板上"海马蹄印"可能是古滇人插立木修房的基础
在抚仙湖的众多传说中,关于海马的传说最为离奇。据说这种海马可以在湖面上奔跑如飞,经常在晨雾中出现,雾散后潜入水中,在古县志中多有记载。耿卫认为,抚仙湖水位很低的时候,在很浅的地方露出的石板上,人们可以看到直径在8-15厘米的孔洞,形状酷似马蹄印。在水下建筑上,他也发现很多类似的孔洞,有些内部边缘还有石钉。最初他一度认为这些孔是来连接石板的,后来发现这些圆孔插上木桩,再用绳子连接起来,会形成一个规则的长方形。
考古学家通过研究古滇文明的青铜器图案发现,古滇人的建筑主要是以杆栏式建筑为主。这种杆栏式建筑是先用竹木搭成房架,底层悬空,再修墙而形成的建筑。耿卫认为,利用石板孔插木形成的长方形,完全符合杆栏式建筑的基础。他由此推断,所谓海马的脚印就是杆栏式建筑用于插立木的基础,抚仙湖水下古迹一定与古滇文明有着直接的联系。
不逊玛雅文明
(4)规模不逊玛雅文明,对其研究将成世界性课题
在云南澄江县的历史上,有史可查的有3个城市,其中最早的是俞元古城,后来在史书上神秘消失,这是很多专家倾向于认定水下城市就是俞元城的原因。然而,耿卫却对"俞元"两字有独特的诠释,他认为,"俞"在古汉语中有"最初"之意,而"元"有"原始、根基"之意,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最初的高大的根基"。
耿卫说,"和其他的古代文明遗迹相比。抚仙湖水下遗迹的规模绝不逊色。拥有超过21米的高大建筑,这在玛雅文明遗迹中都是不多见的。对它的研究将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困扰考古界多年的古滇文明的谜团,很可能通过抚仙湖水下古迹揭开。"
公元前279年,楚国大将庄硚率领大军直扑滇地(现在的云南地区),征服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正当庄硚准备班师之际,偏偏赶上秦国入侵楚国,切断了他回国的后路。庄硚索性就在滇地称王建国,史称"庄硚王滇"。
到了汉武帝时代,中央王朝把滇国所在区域设为"益州郡",下辖24个县,滇王成了名义上的统治者,古滇文明逐渐衰弱,融入中原文明。由于缺少文字记载,关于古滇国的一切,逐渐湮没无闻,成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历史之谜。
抚仙湖美食
澄江莲藕、抚仙湖的20多种鱼还有农家的洋芋焖饭都是当地的特色食品。到明星鱼洞吃鱼是旅游日程的一部份。明星鱼洞紧靠水边,一溜饭馆排开,清一色的菜式--铜锅鱼,洋芋焖饭,鱼多是从湖里打上来的,很新鲜,客人自选鱼过秤后,饭馆用铜锅放入清水清煮鱼,鱼肉鲜嫩,没有丝毫鱼腥昧。洋芋焖饭也是用铜锅在火上慢慢烤出的,就着农家的各式咸菜味道也不错。
铜锅鱼:用抚仙湖的鱼、抚仙湖的水、抚仙湖的铜锅做成的澄江铜锅鱼,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一道菜。清汤的鱼汤只需葱姜,主角是一盘花生、大蒜、芝麻油爆干辣椒,辅以酸辣子和腐乳,香菜薄荷若干,再油炸一盘抚仙湖的小虾米,即成口水连连的上等口味。抗浪鱼是抚仙湖的特产鱼种,别的湖是见不到的。
景点门票
禄充村:10
界鱼石:2
孤山岛:15
明星景区:6
抚仙湖里的鱼
文/贾平凹
如此近地坐在海边, 看海水摇曳出一片一片光波,如无数的刀在飞舞, 而刹那间恍惚,整个海面陡然翘起, 似乎要颠覆过来,这还是平生第一次. 两千年的七月十五日下午, 我就是这样坐在尖山下的小渔村口,面对着云南的抚仙湖. 抚仙湖当地人称之是湖, 我却认做它是海的,因为陕西缺水, 少见多怪,把湖都叫做了海. 海是这么的蓝! 原以为水清无色, 清得太过分了竟这般蓝,映得榕树也苍色深了一层. 有人就坐在树下的石砌岸上, 将赤着的腿浸到海里,上身的白衫发着莹光, 却能看见水中那如藕的腿和染成绛红的脚的指甲. 屋主用一种大的捞勺从海里舀水冲洗石子走道,舀上来的水里有一尾青脊梁的小鱼,欢乐着蹦,然后就蹦到了海里. 而榕树枝上就挂着了一个如罐似的铜锅, 锅里正为我们烹着辣汁的鱼.
今天能吃到最鲜美的鱼了,我是这么想着, 异常地兴奋. 一份考古杂志上讲,人并不是猴子所变, 而是来自水里,如果这种结论成立, 鱼与人类应该算是亲近的,是鱼养活了人. 花的开放是为着蜂蝶来采, 鱼的生成就为着把坟墓建在人腹吗? 那么,铜锅里的鱼来自海的那一角呢, 它活了多少岁月在等待着了我这个北方的人?!
我环顾着海的周边,午后的霞光和水气使群山虚化成水墨画中的皱染, 惟独尖山就在屋后,真实明显, 它无基无序,拔地而起, 阴影就铺了全部的渔村. 将眼光尽量地往远处看,海的那边影影绰绰能看到有着楼房的县城, 半个小时前,我们就是从那里驱车绕道从尖山的背后过来的. 同来的云南人说, 她就是海那边县城的人,数百年前, 海水并没有到尖山下,旧城就在这里, 如果运气好,逢着个好的天气, 清晨依稀能看见在海面上原来县城的幻影. 但我没福看到. 我看到的只是这么几户人家的小渔村. 或许这地方原本就是一个小渔村,小渔村发展成了旧城, 旧城又发展成了小渔村. 沧桑变化,变化成如今的模样真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据说那次旧城沉没, 正好是一个晚上,除一对无眠的老夫妇逃出外, 屋舍,人物, 家畜全无消息. 人是从水里爬上岸的动物,而那么一城的人又复归于水里, 他们是变成了人鱼吗? 一只水鸟贴着海面飞过来,兜了一个圈儿, 又贴着海面飞了去,在偶然望见的那一个崖头下, 石头上坐着一个人,我想象那会不会坐着一个人首鱼身的美人鱼呢?
"那是捞鱼的." 陪我的人说。
"捞鱼的?" 我怎么能相信呢, "坐在崖头下捞鱼?!"
原来这里的人很少荡船在海里张网捕鱼,古老的时候, 他们用勺能连鱼带水舀上来,或者用竹茅在水里扎. 如今鱼的需求量大了, 也只是在崖头选的小石穴里等着鱼钻竹篓,这如同猎人的守株待兔. 小石穴里, 都是有泉水往海里流的,流出的泉和海的颜色不同, 水质也不同,鱼顺着泉水往下流, 只消在那儿放一个竹篓,鱼就进去了. 泉水在海水中的光亮, 如佛在尘世的召唤,海里那么多的鱼, 能不能完满自已的生命,将坟墓建在人的肚腹, 就看它的造化了.
关于这个海里的鱼,是怎样的一种社会, 有怎样的生存方式和信仰,真是无法想象的神秘. 我提议能否去海上看看呢, 于是搭乘了汽艇,遗憾地并没有见到一条鱼, 鱼一定是沉潜在海底,海底里有水晶宫一样的去处吧? 汽艇开得快起来, 柔软的水面竟成了坚强的陆地,颠簸得身子生痛, 陪同的人说要看鱼得阴历十五月圆的夜里,所有的鱼都游近了远处的那个孤岛下, 若站在孤岛上可以看见四周一圈几米宽的鱼群带,白花花一片, 鱼的划水声响成一种轰轰声,但那天不是阴历的十五, 天又不是晚上,我仍是没有看到鱼, 上得了孤岛,岛上住着一座佛庙, 佛庙的门掩着,庙的花坛边坐着一群鲜艳的年轻女子, 我弄不明白那是来庙里烧香的游客,还是鱼上了岸的化身?
汽艇又开始了在海上漫无目的地游曳, 几乎是到了海的一角,海水变成了一条河向山垭间漫过去, 陪我的人告诉说山垭那边,仍是还有一个湖的, 面积比这个湖还要大,两个湖便通过这条河连通的. 天近了黄昏,穿过河去另一个海是不可能了, 却生了玄想,如果要捞鱼, 只站在那河里张一个网,那鱼就千船万担地收获了.
"不,"陪我的人叫起来,"两个湖的鱼从不相互往来的, 河中间有一块礁石,叫做分鱼石, 各自湖里的鱼游到那儿,全部掉头又游走了。"
"这是为什么?"
"这谁又知道为什么, 恐怕各有各的地盘,各有各的家园, 从不混乱的。"
这话说得真好。 我说,鱼不混乱, 人却混乱了,人污染了自己生存的地方, 又以旅游的名义,到处去污染了. 我一到云南听说这里环境优美, 驱车就来了,从尖山后绕过来时, 山脚那边已经是一个很繁华的小镇,有那么多现代的设施和那么多的游客, 如果这里向外并没有道路,就那么几户的小渔村, 该是多好呢? 我一时也烦起了和我一样丑恶的游客,蓦地倒醒悟了旧城沉没的秘密:是不是当旧城发展得人越来越多, 他们就讨厌了作为人的生活而集体变成鱼了呢?
从海上返回小渔村,在一家厅室里, 我看见了展示的两条青鱼的标本. 鱼真是大,大到象一个人躺在那玻璃罩里. 介绍的文字说, 这两条鱼先后都是从湖里钓上来的. 鱼是涂上了防腐剂,看上去如活的一样, 我看着鱼眼,鱼眼也看着我, 我最后是不敢再看它的眼睛了,退出了厅室, 鱼的眼睛还在看着我.
夜里,我睡在了昆明市的豪华宾馆的床上, 做了一个梦,我梦见了那两条大青鱼, 大青鱼似乎在对我说什么,可我终听不明白鱼话, 醒来我想起了小的时候看过的一出戏,戏是《柳生传书》。我是不是也该是那个柳生呢, 可我给谁传书,传给谁去, 怎么个传法? 心中总有一团疑窘压着,所以写下了这篇文章求释然了.
界鱼石距江川县18公里,位于县城北部星云湖连通抚仙湖的玉带河中部,野牛山与狮子山相间的狭谷中。明代起当地宫吏对界鱼石奇观即不断题诗、刻碑记述赞叹。1877年旁其建观音寺,1987年疏浚玉带河,并兴建了海门楼、海门桥望瀛阁等并辟为桥廊为海门公园。 界鱼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江川重要景点之一。1988年5月列为省重点旅游景点。
云南第三大湖抚仙湖,因离澄江县近,又叫澄江海。抚仙湖的西南面山间有条长1公里多的海门河,隔山与江川县的星云湖相通。星云湖水面比抚仙湖高3米,湖水通过海门河流入抚仙湖。抚仙湖盛产抗浪鱼,星云湖独多大头鱼。有趣的是,抗浪鱼从不南去星云湖,最多游到海门河中部就戛然返回。而星云湖的鱼王——大头鱼也仅游到此,好像那里是国界线,谁也不能通越一步似的,因此海门河又有隔河之称。在隔河中段有一堵伸到水面的赭色石壁,石壁上自古就刻有“界鱼石”三字,旁边还携刻一首诗:“星云日向抚仙流,独禁鱼虾不共游;岂是长江限天堑,居然尺水割鸿沟。”界鱼石一带现已辟为公园,吸引更多的游人前来观赏大自然的奇迹。
为什么这两种鱼像订有互不侵犯条约似的呢?经过勘测调查,发现原来两湖的自然环境大不相同。抚仙湖平均水深87米,最大水深151米,是云贵高原最深的湖泊,也是我国仅次于长白山天池的第二大深湖。周围群山环抱,湖底起伏不平,到处是岩石暗礁。湖区常刮大风,水深浪大;所以湖中各种水草,浮游动物以及底栖生物如蚌、虾等很少,湖水极清,是个“缺吃少穿”的贫营养性湖泊。就在这种恶劣条件下,演化出与之环境相适应的抗浪鱼。它体细如银梭,行动敏捷,常把鱼卵产在岩壁和石缝间。鱼卵又是半粘性的,可以牢固地附在石壁上,任凭风浪狂起,也照常可以孵化。
星云湖则恰恰相反,是个浅水湖泊,平均水深9米,最大水深12米。周围多农田,湖底平缓多泥,有机物质淤积较厚。湖内水草繁茂,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也较丰富,属富营养性湖泊。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生成了头大油多、“养尊处优”的大头鱼。大头鱼的鱼卵是粘性的,易附着在水草上适于在水温高、鱼饵丰富的湖水中生长,对水深浪大、水草稀少的抚仙湖当然敬而远之。而抗浪鱼也不喜欢水浅浪平,泥草混浊的星云湖。难怪它们俩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了。
站长点评:关于界鱼石,有一个传说:一日,八仙云游至此,众仙一看此处山清水秀,古柏参天,林静鸟鸣,环境十分幽雅。于是他们就在河边一块大石头上面下棋聊天。其间众仙时常听到大石头两旁有鱼跃起水花的响声,影响了众仙的兴致。铁拐李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就用他的铁拐杖敲击这块大石头,想借此把鱼吓跑,然而,越敲鱼儿跃得越欢,直到把这块原本光滑平整的大石头敲击得凸凹不平,洞穴遍布,千姿百态,活象一头龇牙咧嘴咆哮怒吼的怪兽伏卧在河边,也没把鱼儿吓跑,巨石两旁仍然有鱼儿跃起水花的响声。
这时正在下棋的吕洞宾、何仙姑等感到奇怪,就一同倚石朝河里细看:清澈的河水里,一群群鱼儿排着队,大的在前头,小的在后面从星云湖和抚仙湖里游来。在它们还没有接近这块怪石时速度都很快,一旦靠近这块怪石时速度就明显缓慢下来。此时,游在前头的大鱼神情显得惶惶不安,瞻前顾后,不时回头望望后边的鱼群,就象进入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地界。游在前头的大鱼尾巴用力 一摆,立即折头箭一般地逃走了,后面的鱼群队列顿时大乱,急忙回头而返,速度之快,令人眼花,以至有的鱼儿唯恐落后,迫不及待地跃出水面,搅起了水花声。后面游来的鱼群也同样动作,难怪这块怪石两旁时常有鱼儿跃出水面,时常有水花溅起之声。看到这一情形,众仙都一致认为此处真是人间一大奇观。吕洞宾一时兴起,用手一抹巨石,随手在这块巨石上面写上“界鱼石”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后来,人们就把这块怪石取名为“界鱼石”,界鱼石因此而得名,也因此而名声远播。
2022年7月1日12时起,抚仙湖将开启一年一度的开湖捕捞期,此次开湖将持续至2022年12月31日12时止。
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通告,抚仙湖开湖后,允许使用的捕捞方式为银鱼刺网捕捞和放大线垂钓。其中,银鱼刺网捕捞种类为银鱼,不得捕捞除银鱼外的其它鱼类;放大线垂钓若钓到花鲈鲤、抚仙鲤、抚仙金线鲃等珍稀鱼类必须立即放归抚仙湖。
《捕捞许可证》自2022年7月1日上午8时30分起开始办理,渔船无水密舱的不予办理捕捞许可证。《捕捞许可证》实行一船一证,严禁无证捕捞。本次开湖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标准为:银鱼捕捞(刺)网1000元/年/船;垂钓杆(线)100元/年/杆(线)(娱乐性手杆垂钓除外)。
开湖期间,渔民在划定水域范围内捕捞,禁止跨界捕捞;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及综合行政执法各中队出入航道南北或东西两侧300米范围内禁止捕捞。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8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