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措施
1通过文化和教育来根治不文明旅游行为
旅游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我国的文化和教育中应该加强人文精神渗透,培养民众的公德心是杜绝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根本所在。从游客来说,强化自身文明素养教育,是一生的课题。不光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文明出游习惯,家长和老师更应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自身行为去影响下一代。由此可见,文化与教育对人们的行为影响力最明显,通过文化和文明来塑造良好的旅游氛围,这也成为全社会都需要努力的事情,将文明灌输到每一个旅行者的头脑中,就可以使他们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可以明晰如果因自己不文明行为给旅游景点带来的损害,那便与休闲活动愉悦身心的初衷背道而驰。
2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不文明旅游行为
不文明旅游行为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除了在道德方面要加强约束力之外,法律规范也是约束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利刃”。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应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来处罚那些不文明旅游行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实际角度来看,法律法规已经将一些不文明行为相关执法权赋予给景区管理者,使得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惩处变得有法可依。尽管如此,法律并非万能,在法律之外还有更多努力可做,对不文明的旅游行为更需要相互提醒,把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教育和约束相融合,让文明出行变成旅游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旅游者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旅游景区和导游应该发挥引导监督作用
对于不文明的旅游行为的发生,景区和导游也承担一定的责任,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景区应该承担起提示、引导、劝阻、督查的责任。一方面,要通过有意识地设置文明宣传提示,时刻提醒游客的行为不要跨越文明界;另一方面,要在景区配置完善配套的服务设施,方便游人来丢弃垃圾,除此以外,景区管理人员巡视巡查,也可以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从导游的角度来看,跟团旅游是大部分人进行出行的首选,旅行社更应该让导游们在维护文明上尽责任,对于那些因相关文化和知识缺乏而导致的不文明行为,导游应及早提醒,发挥他们的监督功能。
要让文明旅游变成常态,还需要从完善民众的个人修养和素质入手,不仅要形成文明出游的良好意识,还要将这种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落实到行动中去,避免成为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旁观者。不断的去改善旅游环境,才能够让文明旅游蔚然成风,进而保证“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等不文明行为消失的无影无踪。
1. 废物不乱扔,举止显文明
2. 请把您的'垃圾带走,请将您的美德留下
3. 爱护环境,有你 有我 有他;文明旅游,利己 利国 利民
4. 留下一路洁净,带走一身快乐
5. 游遍天下山川,只留脚印一串
6. 文明旅游,和谐相处
7. 美丽正在绽放, 请勿随意打扰
8. 善待环境,关爱自然
9. 除了足迹和微笑,什么都不要留下
10. 悠悠森林情,寸寸防火心
11. 游山游水游天下,爱国爱家爱自然
12. 脚下留情,草坪留青
13.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14. 文明每一步,精彩每一景
15.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
16. 赏名胜古迹,做文明游客
17. 美景供人欣赏,美德让人敬仰
18. 文明与山水同在 和谐与风景共存
19. 万水千山总是情,文明旅游传美名
20. 落花未必有意,摘花一定无情
各部门、各行业的专家、志愿者,深入乡镇、村屯,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学雷锋活动月、“万名党员进社区”等活动,宣传“创城”知识,把科技、文化、卫生知识和节目送下乡。
第三文明拥有着无限的资源和能量,作为一个恒星,每秒钟向外发出的能量大概是地球上人类能源总和的好几亿倍,假如这部分能量被百分百的利用将会是一个多么恐怖的存在!如果将整个星系的所有恒星以及行星的能量全部利用起来,这样的实力能够创造一个独立的宇宙了!
因此,这一种文明很有可能已经不再依赖实体而存活了,我们在科幻片中看到乘坐非常先进的飞船进行旅行的外星人,这样水平充其量也就是一类文明。三类文明的旅行大概就是像卡通里面的任意门那样,直接利用空间跳跃瞬间到达他们想要去的地方!
综合来考虑,第三文明完全有能力控制物体的原子运动,从而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时光倒流。当然,现在我们人类的文明勉强算作是0.71级文明,这样的结论也仅仅是建立在猜测的基础上,比我们高的文明说不定正在某个地方观察者我们!
一、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有如下几点:
(1),乱写乱刻:“到此一游”。
(2),大声喧哗:公共场合吵闹、大声接打手机。一些游客出门旅游,无论是在餐厅吃饭,还是坐公交车,高声接打手机、大声喧哗。
(3),不讲卫生:乱丢垃圾、随地吐痰。
(4),不讲秩序:坐车、购物时争抢拥挤、插队加塞,或是在飞机上因小摩擦而大打出手等。
二、杜绝不文明行为下面提供几种常用的方法。
(1)在旅游景点立一些宣传标语,倡导游客文明旅游;
(2)平时多进行文明教育,如在电视上、手机上多推出文明旅游的节目或文章,倡导文明出行,不给别人带来不便;
(3)完善有关法律,加大对不文明旅游的处罚力度;
(4)对于文明旅游的游客进行表扬或奖励,使人们自觉文明旅游。
1、保持距离文明社交;2、讲究卫生勤于洗手;、分餐公筷文明用餐;4、革除陋习合理膳食;5、全民参与科学健身;6、控烟限酒健康生活;7、倡导文明出行安全健康;8、倡导无偿献血大爱无疆。
“八个文明”包括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经营、文明秩序、文明环境、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习俗。
1.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千里传,万里路途多遥远,异国他乡中华文化美名扬。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其中意味需要细细品。
2.干劲强劲劲非劲,到处共处处非处。强壮强迫非倔强,勿将长大念为长。逮捕不是逮老鼠,地壳更非鸡蛋壳。瞠木结舌不念堂,中华文化永无疆。
3.中国动漫多需学习,抵制各类文明垃圾,发展我国动漫产业,减少国民莽撞追随,闭关自守太多没用,文化不能弱不禁风,各界国人深切盼望,动漫文化飞速发展。
4.漠北荒凉战场,英雄儿女久传扬,江南小河流水巷,才子佳人妙文章。马蹄行舟万里游,一方嘶鸣一方舟,江河湖海大中华,渊源流长几多秋。
1、文明是最美的风景;
2、旅途漫漫 文明相伴;
3、旅游美时美刻 文明随时随地;
4、文明游天下 快乐你我他;
5、一花一木皆是景,一言一行要文明;
6、游遍天下山川 只留脚印一串 (用于提醒保护生态环境);
7、出游讲礼仪 入乡要随俗 (用于提醒尊重别人权利);
8、垃圾不乱扔 举止显文明 (用于提醒维护环境卫生);
9、多看美景,不刻美名 (用于提醒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
10、平安是福 文明是金 (用于提醒出游安全)。
让城市更文明,让人民更幸福。
2015年,六盘水市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以此为起点,六盘水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不松气不歇脚,内外兼修,实现城市华丽蝶变。
“你们这地方天蓝水清,城市美,人也热情大方。”“现在环境越来越好,晚饭后,我们喜欢一家人到水城河边散步休闲。”……外来游客、本地居民感慨的背后,是六盘水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生动缩影。
如今的六盘水,城乡大地,一幅有品有味的山水生态画卷正渐次铺展,日新月异城市风貌、道道精彩文明风景跃然眼前。

如诗如画的城市风景
做优顶层设计,提高“起评分”
润文明新风,创美好生活。
从城市到乡村,人们都在追逐着文明之“星”。
在六盘水市金盆乡天生桥村的乡村治理环境卫生整治中,村民们成为“清洁文明户”追“星”族,而这样的“追星”氛围正在向其他乡镇、村寨蔓延。
“现在村里随地丢垃圾,大家家里也更卫生整洁了,和前些年相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感慨的背后,源于六盘水不断做优顶层设计,以“三个引领”为抓手,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突出党建统领。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党的建设重要组组成部分,用党建统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此外,还将精神文明建设涉及的具体内容有机融入到基层党建工作中,相继打造了钟山区“三线文化创意小镇”“锦绣商场红色商圈”等一大批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
——突出价值引领。为深入推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七进”工作,六盘水打造了新时代市民讲习所、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和新时代工人讲习所共1755个,评聘了涵盖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教师、驻村干部等领域的讲习员6220名,深入开展了“党的声音进万家、新时代思想上讲堂、总书记话儿记心上”等主题宣讲活动,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始终,用核心价值引领思想教育,引领文明创建,引领素质提升,通过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带头宣讲,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突出规划引领。六盘水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时,按照城乡一体的思路,立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强化产业全域、生态全域、旅游全域、文明全域“四域统筹”,实施人口发展、城乡体系、土地利用、功能布局、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民生保障“八规合一”,推进钟山、水城、高新区和市中心、六枝、盘州两个“三地同城化”发展。通过“三地同城”,将精神文明创建延伸到了景区、园区、乡村,构建起了全市动员、全域创建、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此外,六盘水着力用好考核“指挥棒”。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督查考核的重点内容,纳入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评价的重要内容。
在全市层面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指挥部及10个专项工作指挥部,制定印发《六盘水市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方案》等文件,多形式专项督查……而今,一项项举措在这片创建的热土上破土而出,建章立制渐入正轨。
找准工作抓手,撬开“突破口”
如果说不断改善城乡环境提升了城市“颜值”,那么弘扬崇德向善的精神内涵、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覆盖到社会各界和方方面面,则提升了整座城市的“气质”。
六盘水市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凉都”活动为重要载体,统筹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撬开了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
——文明城市创建唱响“惠民调”。六盘水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理念,在基础设施上,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重要文化场馆焕然一新,地下综合管廊、水城河综合治理、地下人防工程等重大项目基本建成,一批公厕、停车场等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城市管理上,六盘水深入推进“千院大战”、文明交通、文明施工等一系列文明提升行动。在阵地建设上,将“三线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民族文化等元素融入核心价值观建设,打造了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街区),打造了三线记忆文化创意小镇、诚信示范街区、红色商圈示范街区等一批特色景观带。建成了一批集母婴室、图书角、体检室等功能为一体的“志愿服务驿站”。
——文明村镇创建展开“新画卷”。六盘水着力念好“变”“宜”“培”三字经,依托“三变”改革,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广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三改三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工程。培养文化阵地、培育文明乡风、培植文化品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境卫生治理等纳入村规民约,推进乡风文明促进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设立。
——文明单位创建谱出“和谐曲”。六盘水制定“六个一”创建标准,要求各单位管好用好一个道德讲堂,建好用好一支志愿服务队,精心设置一套单位文明服务提示牌,着力打造一个帮扶示范点,着力建设一支网络文明传播队伍,着力打造一个精神文明创建品牌,拓展了创建载体,丰富了创建内涵。
——文明家庭创建走上“幸福路”。六盘水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积极促进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现代文明家风外化于行,引导广大家庭开展“爱家庭、说家事、品家宴、赞家人、重家教、立家规、写家史、续家谱、传家训、正家风”的系列“家文化”活动。涌现出六枝特区牛场乡尖岩村黄树林组在龙姓家族“不比吃穿比读书”家训的影响下,全组66户人家培养出67名大学生的典型事例。
——文明校园创建高扬“育人帆”。六盘水按照“六好”标准,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全覆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写入校本教材。通过幸福校园工程、立德树人工程、形象提升工程“三个工程”建设,打造了52所省、市级“四在学校·幸福校园”示范校,广泛开展美德少年评选、“八礼四仪”教育等各类活动,以立校训促校风、树师德促教风、抓养成促学风,传文化促净化、搞绿化促美化行动,夯实文明校园创建基石。
多措并举、多方携手,汇聚起的是构筑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强大力量,有力提升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壮大队伍力量,增多“扬声器”
人人都是创建主体,人人都是凉都形象。
在2018年8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贵州·六盘水)现场交流活动中,情系大山的余留芬、心怀大爱的蒋行远、爱心司机朱德忠等面孔走进人们的视眼,“好人+”效应正在凉都大地不断释放。
“我要像朱德忠那样做一名爱心司机,尽我所能帮助他人。”榜样的力量激发了更多像杨顺洪这样的凉都好司机加入志愿服服务的大队伍,以雷锋车队的滚滚车轮,接力爱心送考,共同铺就流动的风景。
近年来,六盘水市始终注重思想带动、道德带动和服务带动,着力壮大队伍力量,让更多的人积极主动传播党的声音、传递道德能量、弘扬服务精神。
——宣传宣讲队伍传播党的声音。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六盘水组建了“领导干部宣讲团”“党代表宣讲团”“文艺宣传队”等143支宣讲、宣传团队,采取市到县、县到乡、乡到村、村到户逐级下沉的方式,纵深推进“七进”工作,共开展宣讲6300多场、文艺演出100多场,覆盖人群70余万人次。六盘水市参加十九大的3位党代表,还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工作带到了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给当地干部群众宣讲了40余场。
——德师队伍弘扬道德能量。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为主体,组建市县两级德师骨干队伍200余名,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培育和选树了一批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全省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
——志愿服务队伍传递真善美。2014年,六盘水市在长江以南地区率先引入“志愿云”信息平台,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信息化、制度化管理。充分发动党员干部、专业人才、社会力量等,广泛开展脱贫攻坚、扶危济困、文化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涌现出“凉都小红帽”、六盘水义工联、壹加壹公益协会等一批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截止目前,在六盘水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达27.2万人,志愿服务团队1756支,发布志愿项目15856个。
——工作员队伍促进社会文明。六盘水市县两级均正式成立文明办、创建办,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统筹协调、分类推进各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含文明委成员单位、非文明委成员单位的党政部门、驻市国有企业)均明确相应人员具体负责开展各自单位承担的相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务,确保中央、省文明办相关指示要求落实到位。
新时代呼唤新气象,新时代当有新作为。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奔跑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跑道上,秉持创建为民初心,六盘水步伐铿锵,坚持人城共进理念,文明号角正在凉都大地持续激荡。
一、注重自身形象。以礼待人,衣着得体,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不讲粗话、脏话;
二、遵守公共秩序。不并行挡道,不高声喧哗,照顾妇女、儿童和老人,自觉排队;
三、遵守公共规则。不违反乘坐飞机、游轮、高铁、索道等交通工具的特殊规定;
四、爱护环境卫生。不乱吐乱扔,不踩踏绿地,不攀折花木和果实,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五、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