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洛特村
在基诺山苍郁的树林深处,有一个小而精致的村庄,背靠着基诺族发祥地杰卓山,地属高山地貌区,村庄掩映在树林中,四面青山环抱,风景宜人,它便是洛特村。2012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初被列为省级生态古村古寨重点保护“美丽乡村”之一。洛特——新奇而又独特的寨名,实为地名学瑰宝之一,本意是石头山脚的寨子。
地处山高1400米的洛特老寨村,路途遥远,谷深、密林交错,气候宜人,季风频繁,日照光强,雨量充沛。登上“杰卓山”,感受雨林气候,穿梭在古茶树地下,遥望山脚,云雾沉睡在千山万水、一马平川,阳光照射下的茶嫩叶显得格外清透明亮。基诺族发祥地是在洛特老寨寨子山头的“杰卓山”,说明洛特老寨是土著民族的原始部落尚未迁徙的文化迹象所向。
进入村寨,你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好一幅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绝世风景画。青一色的杆栏式建筑,楼由木架支撑,用粗木做梁、柱,连榫为架,不用金属连接,楼板和四壁用木板或竹片排列铺成。村寨四面环山,更具有独特的热带雨林奇观。洛特老寨村沿山坡建成,村寨掩映在树林中,房屋依地形沿一条主要道路的两侧零散布局,无明显朝向,以主干道相顺,以便通行。
2 扎吕村
扎吕村位于景洪市基诺山乡。这里是纯基诺族的村落,散发着浓郁传统气息的舞台、陀螺场、祭鼓房、打铁房等设施,基诺山乡的第一个村史馆就在这里诞生。
这里的基诺族乡是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攸乐山的发源地,是基诺族的主要聚居地。基诺族是1979年6月6日国务院正式确认的我国第56个民族。基诺族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厚重的茶文化,据零星文史资料和古茶园现存分布情况推断,攸乐茶山明朝初年至少已有茶园四千亩以上,至今许多村村里共留下的两千亩古茶园依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发。
3 巴坡村
巴坡村寨位于景洪市基诺山乡。这里现在发展将基诺族浓郁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的基诺族民居、服饰及秀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展现给游客……引人入胜,让人留连忘返。
4 巴卡老寨
巴卡老寨位于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东南部,是典型的纯山区基诺族村寨。这里是基诺族古歌文化盛行之地。
5 曼春满村
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万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丰富水源,是傣族选址建寨定居的重要条件之一,曼春满小组也不例外,村寨沿澜沧江而居,这里土地肥沃,灌溉方便,为村民种植水稻、蔬菜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独栋房屋、每户带有庭院,庭院里种满热带果树这就是傣家,从建村到现在村落傣族干栏式建筑保持完整,村寨布局基本保持原样,村小组是传统风貌保留得较完整的傣族村寨之一。
6 曼飞龙村
景洪市勐龙镇曼飞龙村,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傣族村寨,坐落在村里拥有800多年历史的曼飞龙佛塔让村寨名声远播,淳朴的民风民俗、传统的生产方式、宁静祥和的居住环境,吸引了虔诚的信徒和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
曼飞龙佛塔是西双版纳著名的佛塔群,因群塔像春笋一样拔地而起,被人称为 “笋塔”。又因其洁白,唤作“白塔”,是西双版纳的象征。塔群始建于公元1204年,共9座,一座母塔,8座子塔,塔基呈多瓣形梅花状,主塔四周环抱着8个小塔,分布8角。佛塔正南向龛下的原生岩石上,有一人踝印迹,据传为释迦牟尼足迹,因而兴建此塔。曼飞龙佛塔在国内、缅甸、老挝、泰国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都有很多信徒不远千里来朝拜,虔诚敬献礼物,表达对佛祖的崇拜和敬仰。
曼飞龙村的傣陶制作历史源远流长,目前仍有不少村民从事傣陶制作生意,“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 半坡老寨
半坡老寨位于世界古茶第一村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村。有人说“南糯山茶哪家好,半坡老寨数第一”。南糯山的“南糯”一词,无论在汉语还是傣语中,都有着绵软的寓意。尤其用傣语翻译,就是“笋酱”。据说那是在许多许多年以前,哈尼族人因进贡鲜美笋酱得到了西双版纳土司和傣王的赞誉,由此,便骄傲地将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命名为南糯山。
南糯山有超过12000亩的古茶园。这里的茶树最早是由布朗族的先民种下的,后来布朗族人因故迁离南糯山,遗留的茶树便被后来的哈尼族人继承了下来,到现在此地古茶园的面积,在云南所有的古茶山中位居首位,而半坡老寨又是南糯山古茶树最多的村子。
这里的茶人,依然生活在古老的传统中。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生活简单宁静。行走在寨中,生活仿佛随着时间而静止了一样。
如果说在寨中行走,感觉时光是静止的。那么,走在茶山中,就会感觉时光是永恒且充满生命力的。千年的古茶树,茶树上的苔藓,辛苦劳作的茶人,构成了南糯山独特的山野气韵。
8 曼迈老寨
曼迈老寨位于勐海县,属于拉祜族村寨,居于海拔1600多公尺,隐藏在大山深处。共有古茶林7000多亩,经专家认可的古茶树树龄有的竟达800余年。
曼迈老寨有100多户拉祜族人家,这里男的姓扎,女的姓纳,居住在木质的吊脚楼上,相信着万物有神灵,伴随时光静静守护着千百载的古老茶园。
9 十字街村
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十字街村并不大,却以普洱茶闻名。几百年来,这里孕育出很多有名的茶庄。古茶庄从外表上看,并不起眼,可推门而入,里面装满的是沧桑故事。
从清代中期以来,其兴衰成败与整个普洱茶的起起落落紧紧融合在一起。最值得一提的是,村里古老的公家大园,是历史上易武贡茶进京的起运点。犹如古罗马斗兽场的公家大园内,榕树枝繁叶茂,几百年前,每到贡茶进京,都会先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如今,往日马帮的马蹄声虽已渐行渐远,但传统仍然保留下来。
十字街村户数较少,散居在山坡上,茶马古道贯穿其间,主要街巷呈“Y”字形,民居、茶号多坐北朝南或垂直于道路布置。自古以来,易武就是六大茶山之一,而十字街村是一个有着众多古茶庄和茶文化遗迹的自然村,以前通过马帮运到西藏的普洱茶和进京的贡茶就源于此地,穿越原始森林,一路向北。普洱茶的昔日荣光和过往,也浓缩在了一块“瑞贡天朝”的木匾上。
10 勐景莱村
“中缅第一寨勐景莱”位于打洛镇东南方向2公里处,距国家级打洛口岸2公里。村落与缅甸紧临,又紧靠昆洛公路,位于交通要道沿线,游客很方便就能见到这个傣家村寨。在傣语里,景意为城或居住人的地方,莱意为追赶。景莱村名意思为追赶金鹿找到的城,或追赶金鹿找到的地方。
走进勐景莱,人们一眼望见的是傣家生态自然村。村寨依山傍水,竹木掩映,古树遍及村寨四周,村寨周围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为景莱村的人畜饮水、生产灌溉、生活用水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村寨坐落于纵横阡陌的平坝稻田间,被葱绿的竹林和婆娑的铁刀木及各种热带植物紧紧包围,村中花香扑鼻、古木参天。身在其中,便有陶醉之意。
勐景莱全村108户,保存着99.05%的传统干栏式建筑,这里保护性地开发了边城古寨、孔雀河、寨心、寨神、百塔林、护塔河、千年菩提神树、拴象树、情人树、神泉、佛寺、民间赶摆集市、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展示区等等。游客在这里可以了解傣族传统的染布、榨糖、盘条制陶、编结、造纸、打铁、酿酒、傣锦、高升、纺织等等手工技艺和工艺品。
国庆期间景区需购票 ¥55.0起入园。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市区南侧,滇池池畔,是昆明旅游的热门去处。村内有1:1建造的傣族、白族、彝族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而且各有不同的民俗、工艺表演等,一日内就可以遍览云南众多民族的风情。
民族村中,以傣寨和彝族村值得一看。傣寨是进入民族村的第一个村寨,里面种满了热带和亚热带植物,一幢幢精致典雅的傣家竹楼点缀其间。有干栏式的民居楼、风情楼、泼水亭、佛寺、泼水广场等典型的傣式建筑物。引人注目的是村里的白塔
傣族园的门票正价是50,70岁以上的老年证免费,60岁以上和学生证是30
关门节
傣语叫“进洼”,意为佛主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相传,每年傣历九日,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三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人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三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故人们秒之为“关门节”
隆示
有的地方又叫“隆赶”。傣语“隆”是指一棵树或一片林,“示”或“赶”都是祭祀的意思,所以,“隆示”就是祭树神。古代傣族立寨,都要植树纪念,故傣族人民把立寨种下的树当作村寨的保护神“隆示”期间,客人准进不准出,定要留下盛情款待,方能了却心意。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佳节,也是傣族最重要的节庆,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
花街节
又叫“热水塘花街节”。云南省元江一带傣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举行,节期一天。傣雅人也过花街节,活动内容和傣仂人基本相同,但节期是在农历五月初六。花街节的主要目的是除旧迎新,节日早上,太阳初升之时,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纷纷汇集到元江东岸的热水塘草坪,欢歌笑语庆贺节日。老人们世昔话今,青年们唱歌跳舞,小孩子追逐游戏,尽情欢乐。人们还纷纷就热水塘的温泉沐浴,以除去旧年的污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迎接的一年。这一天,未婚青年男女还举行对歌,寻找伴侣。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傣族园,基诺山寨,曼沙古寨,还有曼贺纳古寨,都是比较原始的能体验到版纳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景点。
曼贺纳古寨是西双版纳州傣族
【交通】
橄榄坝傣族园距离景洪市约27公里,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傣族风景区,交通非常便捷。景洪客运站有开往勐罕镇的班车,票价约8元,行程约1小时。如果打车或包车,约80元。
【景点】
橄榄坝以佛寺和傣家竹楼为特色,其中曼乍佛寺、曼春满寺、曼听满寺较闻名,可以前往参观。橄榄坝傣族园几个村寨间相距不远,可以步行,如果嫌累也可以乘坐电瓶车,20元/人。此外,跟动物合影是需要付费的,10元/次。
距橄榄坝傣族园14公里处的曼迈桑康,每天都有傣族民俗表演,泼水节、划龙舟、傣家舞等都可以看到。每天下午2点半及4点半有两场泼水表演。
傣族园中曼松满和曼听是两个较大的寨子,其名称含义分别为“花园寨”、“宫廷花园寨”值得逛。
傣族园很有趣的一个景点。这是一个傣族百姓生活的寨子,里面有傣家客店、餐饮,当地特产,手工制品,真实的傣家百姓生活。有导游带领可以到寨子家里做客,主人耐心讲解当地人的风土人情、工作生活。整个寨子都是热带水果树、各种热带植物鲜花,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在院子里度过一天,其中最精彩的是大型傣族民族舞蹈演出,特别傣家特有的泼水活动,让人流连忘返,值得一游。
傣族园中曼松满和曼听是两个较大的寨子,其名称含义分别为“花园寨”、“宫廷花园寨”值得逛。
傣族园很有趣的一个景点。这是一个傣族百姓生活的寨子,里面有傣家客店、餐饮,当地特产,手工制品,真实的傣家百姓生活。有导游带领可以到寨子家里做客,主人耐心讲解当地人的风土人情、工作生活。整个寨子都是热带水果树、各种热带植物鲜花,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在院子里度过一天,其中最精彩的是大型傣族民族舞蹈演出,特别傣家特有的泼水活动,让人流连忘返,值得一游。
1 洛特村
在基诺山苍郁的树林深处,有一个小而精致的村庄,背靠着基诺族发祥地杰卓山,地属高山地貌区,村庄掩映在树林中,四面青山环抱,风景宜人,它便是洛特村。2012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初被列为省级生态古村古寨重点保护“美丽乡村”之一。洛特——新奇而又独特的寨名,实为地名学瑰宝之一,本意是石头山脚的寨子。
地处山高1400米的洛特老寨村,路途遥远,谷深、密林交错,气候宜人,季风频繁,日照光强,雨量充沛。登上“杰卓山”,感受雨林气候,穿梭在古茶树地下,遥望山脚,云雾沉睡在千山万水、一马平川,阳光照射下的茶嫩叶显得格外清透明亮。基诺族发祥地是在洛特老寨寨子山头的“杰卓山”,说明洛特老寨是土著民族的原始部落尚未迁徙的文化迹象所向。
进入村寨,你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好一幅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绝世风景画。青一色的杆栏式建筑,楼由木架支撑,用粗木做梁、柱,连榫为架,不用金属连接,楼板和四壁用木板或竹片排列铺成。村寨四面环山,更具有独特的热带雨林奇观。洛特老寨村沿山坡建成,村寨掩映在树林中,房屋依地形沿一条主要道路的两侧零散布局,无明显朝向,以主干道相顺,以便通行。
2 扎吕村
扎吕村位于景洪市基诺山乡。这里是纯基诺族的村落,散发着浓郁传统气息的舞台、陀螺场、祭鼓房、打铁房等设施,基诺山乡的第一个村史馆就在这里诞生。
这里的基诺族乡是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攸乐山的发源地,是基诺族的主要聚居地。基诺族是1979年6月6日国务院正式确认的我国第56个民族。基诺族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厚重的茶文化,据零星文史资料和古茶园现存分布情况推断,攸乐茶山明朝初年至少已有茶园四千亩以上,至今许多村村里共留下的两千亩古茶园依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发。
3 巴坡村
巴坡村寨位于景洪市基诺山乡。这里现在发展将基诺族浓郁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的基诺族民居、服饰及秀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展现给游客……引人入胜,让人留连忘返。
4 巴卡老寨
巴卡老寨位于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东南部,是典型的纯山区基诺族村寨。这里是基诺族古歌文化盛行之地。
5 曼春满村
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万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丰富水源,是傣族选址建寨定居的重要条件之一,曼春满小组也不例外,村寨沿澜沧江而居,这里土地肥沃,灌溉方便,为村民种植水稻、蔬菜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独栋房屋、每户带有庭院,庭院里种满热带果树这就是傣家,从建村到现在村落傣族干栏式建筑保持完整,村寨布局基本保持原样,村小组是传统风貌保留得较完整的傣族村寨之一。
6 曼飞龙村
景洪市勐龙镇曼飞龙村,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傣族村寨,坐落在村里拥有800多年历史的曼飞龙佛塔让村寨名声远播,淳朴的民风民俗、传统的生产方式、宁静祥和的居住环境,吸引了虔诚的信徒和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
曼飞龙佛塔是西双版纳著名的佛塔群,因群塔像春笋一样拔地而起,被人称为 “笋塔”。又因其洁白,唤作“白塔”,是西双版纳的象征。塔群始建于公元1204年,共9座,一座母塔,8座子塔,塔基呈多瓣形梅花状,主塔四周环抱着8个小塔,分布8角。佛塔正南向龛下的原生岩石上,有一人踝印迹,据传为释迦牟尼足迹,因而兴建此塔。曼飞龙佛塔在国内、缅甸、老挝、泰国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都有很多信徒不远千里来朝拜,虔诚敬献礼物,表达对佛祖的崇拜和敬仰。
曼飞龙村的傣陶制作历史源远流长,目前仍有不少村民从事傣陶制作生意,“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 半坡老寨
半坡老寨位于世界古茶第一村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村。有人说“南糯山茶哪家好,半坡老寨数第一”。南糯山的“南糯”一词,无论在汉语还是傣语中,都有着绵软的寓意。尤其用傣语翻译,就是“笋酱”。据说那是在许多许多年以前,哈尼族人因进贡鲜美笋酱得到了西双版纳土司和傣王的赞誉,由此,便骄傲地将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命名为南糯山。
南糯山有超过12000亩的古茶园。这里的茶树最早是由布朗族的先民种下的,后来布朗族人因故迁离南糯山,遗留的茶树便被后来的哈尼族人继承了下来,到现在此地古茶园的面积,在云南所有的古茶山中位居首位,而半坡老寨又是南糯山古茶树最多的村子。
这里的茶人,依然生活在古老的传统中。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生活简单宁静。行走在寨中,生活仿佛随着时间而静止了一样。
如果说在寨中行走,感觉时光是静止的。那么,走在茶山中,就会感觉时光是永恒且充满生命力的。千年的古茶树,茶树上的苔藓,辛苦劳作的茶人,构成了南糯山独特的山野气韵。
8 曼迈老寨
曼迈老寨位于勐海县,属于拉祜族村寨,居于海拔1600多公尺,隐藏在大山深处。共有古茶林7000多亩,经专家认可的古茶树树龄有的竟达800余年。
曼迈老寨有100多户拉祜族人家,这里男的姓扎,女的姓纳,居住在木质的吊脚楼上,相信着万物有神灵,伴随时光静静守护着千百载的古老茶园。
9 十字街村
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十字街村并不大,却以普洱茶闻名。几百年来,这里孕育出很多有名的茶庄。古茶庄从外表上看,并不起眼,可推门而入,里面装满的是沧桑故事。
从清代中期以来,其兴衰成败与整个普洱茶的起起落落紧紧融合在一起。最值得一提的是,村里古老的公家大园,是历史上易武贡茶进京的起运点。犹如古罗马斗兽场的公家大园内,榕树枝繁叶茂,几百年前,每到贡茶进京,都会先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如今,往日马帮的马蹄声虽已渐行渐远,但传统仍然保留下来。
十字街村户数较少,散居在山坡上,茶马古道贯穿其间,主要街巷呈“Y”字形,民居、茶号多坐北朝南或垂直于道路布置。自古以来,易武就是六大茶山之一,而十字街村是一个有着众多古茶庄和茶文化遗迹的自然村,以前通过马帮运到西藏的普洱茶和进京的贡茶就源于此地,穿越原始森林,一路向北。普洱茶的昔日荣光和过往,也浓缩在了一块“瑞贡天朝”的木匾上。
10 勐景莱村
“中缅第一寨勐景莱”位于打洛镇东南方向2公里处,距国家级打洛口岸2公里。村落与缅甸紧临,又紧靠昆洛公路,位于交通要道沿线,游客很方便就能见到这个傣家村寨。在傣语里,景意为城或居住人的地方,莱意为追赶。景莱村名意思为追赶金鹿找到的城,或追赶金鹿找到的地方。
走进勐景莱,人们一眼望见的是傣家生态自然村。村寨依山傍水,竹木掩映,古树遍及村寨四周,村寨周围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为景莱村的人畜饮水、生产灌溉、生活用水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村寨坐落于纵横阡陌的平坝稻田间,被葱绿的竹林和婆娑的铁刀木及各种热带植物紧紧包围,村中花香扑鼻、古木参天。身在其中,便有陶醉之意。
勐景莱全村108户,保存着99.05%的传统干栏式建筑,这里保护性地开发了边城古寨、孔雀河、寨心、寨神、百塔林、护塔河、千年菩提神树、拴象树、情人树、神泉、佛寺、民间赶摆集市、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展示区等等。游客在这里可以了解傣族传统的染布、榨糖、盘条制陶、编结、造纸、打铁、酿酒、傣锦、高升、纺织等等手工技艺和工艺品。
1 洛特村
在基诺山苍郁的树林深处,有一个小而精致的村庄,背靠着基诺族发祥地杰卓山,地属高山地貌区,村庄掩映在树林中,四面青山环抱,风景宜人,它便是洛特村。2012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初被列为省级生态古村古寨重点保护“美丽乡村”之一。洛特——新奇而又独特的寨名,实为地名学瑰宝之一,本意是石头山脚的寨子。萊垍頭條
地处山高1400米的洛特老寨村,路途遥远,谷深、密林交错,气候宜人,季风频繁,日照光强,雨量充沛。登上“杰卓山”,感受雨林气候,穿梭在古茶树地下,遥望山脚,云雾沉睡在千山万水、一马平川,阳光照射下的茶嫩叶显得格外清透明亮。基诺族发祥地是在洛特老寨寨子山头的“杰卓山”,说明洛特老寨是土著民族的原始部落尚未迁徙的文化迹象所向。垍頭條萊
进入村寨,你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好一幅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绝世风景画。青一色的杆栏式建筑,楼由木架支撑,用粗木做梁、柱,连榫为架,不用金属连接,楼板和四壁用木板或竹片排列铺成。村寨四面环山,更具有独特的热带雨林奇观。洛特老寨村沿山坡建成,村寨掩映在树林中,房屋依地形沿一条主要道路的两侧零散布局,无明显朝向,以主干道相顺,以便通行。頭條萊垍
2 扎吕村條萊垍頭
扎吕村位于景洪市基诺山乡。这里是纯基诺族的村落,散发着浓郁传统气息的舞台、陀螺场、祭鼓房、打铁房等设施,基诺山乡的第一个村史馆就在这里诞生。萊垍頭條
这里的基诺族乡是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攸乐山的发源地,是基诺族的主要聚居地。基诺族是1979年6月6日国务院正式确认的我国第56个民族。基诺族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厚重的茶文化,据零星文史资料和古茶园现存分布情况推断,攸乐茶山明朝初年至少已有茶园四千亩以上,至今许多村村里共留下的两千亩古茶园依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发。萊垍頭條
3 巴坡村萊垍頭條
巴坡村寨位于景洪市基诺山乡。这里现在发展将基诺族浓郁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的基诺族民居、服饰及秀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展现给游客……引人入胜,让人留连忘返。萊垍頭條
4 巴卡老寨萊垍頭條
巴卡老寨位于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东南部,是典型的纯山区基诺族村寨。这里是基诺族古歌文化盛行之地。萊垍頭條
5 曼春满村垍頭條萊
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万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丰富水源,是傣族选址建寨定居的重要条件之一,曼春满小组也不例外,村寨沿澜沧江而居,这里土地肥沃,灌溉方便,为村民种植水稻、蔬菜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萊垍頭條
独栋房屋、每户带有庭院,庭院里种满热带果树这就是傣家,从建村到现在村落傣族干栏式建筑保持完整,村寨布局基本保持原样,村小组是传统风貌保留得较完整的傣族村寨之一。萊垍頭條
6 曼飞龙村萊垍頭條
景洪市勐龙镇曼飞龙村,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傣族村寨,坐落在村里拥有800多年历史的曼飞龙佛塔让村寨名声远播,淳朴的民风民俗、传统的生产方式、宁静祥和的居住环境,吸引了虔诚的信徒和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萊垍頭條
曼飞龙佛塔是西双版纳著名的佛塔群,因群塔像春笋一样拔地而起,被人称为 “笋塔”。又因其洁白,唤作“白塔”,是西双版纳的象征。塔群始建于公元1204年,共9座,一座母塔,8座子塔,塔基呈多瓣形梅花状,主塔四周环抱着8个小塔,分布8角。佛塔正南向龛下的原生岩石上,有一人踝印迹,据传为释迦牟尼足迹,因而兴建此塔。曼飞龙佛塔在国内、缅甸、老挝、泰国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都有很多信徒不远千里来朝拜,虔诚敬献礼物,表达对佛祖的崇拜和敬仰。萊垍頭條
曼飞龙村的傣陶制作历史源远流长,目前仍有不少村民从事傣陶制作生意,“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萊垍頭條
7 半坡老寨萊垍頭條
半坡老寨位于世界古茶第一村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村。有人说“南糯山茶哪家好,半坡老寨数第一”。南糯山的“南糯”一词,无论在汉语还是傣语中,都有着绵软的寓意。尤其用傣语翻译,就是“笋酱”。据说那是在许多许多年以前,哈尼族人因进贡鲜美笋酱得到了西双版纳土司和傣王的赞誉,由此,便骄傲地将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命名为南糯山。萊垍頭條
南糯山有超过12000亩的古茶园。这里的茶树最早是由布朗族的先民种下的,后来布朗族人因故迁离南糯山,遗留的茶树便被后来的哈尼族人继承了下来,到现在此地古茶园的面积,在云南所有的古茶山中位居首位,而半坡老寨又是南糯山古茶树最多的村子。萊垍頭條
这里的茶人,依然生活在古老的传统中。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生活简单宁静。行走在寨中,生活仿佛随着时间而静止了一样。垍頭條萊
如果说在寨中行走,感觉时光是静止的。那么,走在茶山中,就会感觉时光是永恒且充满生命力的。千年的古茶树,茶树上的苔藓,辛苦劳作的茶人,构成了南糯山独特的山野气韵。萊垍頭條
8 曼迈老寨萊垍頭條
曼迈老寨位于勐海县,属于拉祜族村寨,居于海拔1600多公尺,隐藏在大山深处。共有古茶林7000多亩,经专家认可的古茶树树龄有的竟达800余年。頭條萊垍
曼迈老寨有100多户拉祜族人家,这里男的姓扎,女的姓纳,居住在木质的吊脚楼上,相信着万物有神灵,伴随时光静静守护着千百载的古老茶园。條萊垍頭
9 十字街村萊垍頭條
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十字街村并不大,却以普洱茶闻名。几百年来,这里孕育出很多有名的茶庄。古茶庄从外表上看,并不起眼,可推门而入,里面装满的是沧桑故事。垍頭條萊
从清代中期以来,其兴衰成败与整个普洱茶的起起落落紧紧融合在一起。最值得一提的是,村里古老的公家大园,是历史上易武贡茶进京的起运点。犹如古罗马斗兽场的公家大园内,榕树枝繁叶茂,几百年前,每到贡茶进京,都会先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如今,往日马帮的马蹄声虽已渐行渐远,但传统仍然保留下来。條萊垍頭
十字街村户数较少,散居在山坡上,茶马古道贯穿其间,主要街巷呈“Y”字形,民居、茶号多坐北朝南或垂直于道路布置。自古以来,易武就是六大茶山之一,而十字街村是一个有着众多古茶庄和茶文化遗迹的自然村,以前通过马帮运到西藏的普洱茶和进京的贡茶就源于此地,穿越原始森林,一路向北。普洱茶的昔日荣光和过往,也浓缩在了一块“瑞贡天朝”的木匾上。萊垍頭條
10 勐景莱村萊垍頭條
“中缅第一寨勐景莱”位于打洛镇东南方向2公里处,距国家级打洛口岸2公里。村落与缅甸紧临,又紧靠昆洛公路,位于交通要道沿线,游客很方便就能见到这个傣家村寨。在傣语里,景意为城或居住人的地方,莱意为追赶。景莱村名意思为追赶金鹿找到的城,或追赶金鹿找到的地方。萊垍頭條
走进勐景莱,人们一眼望见的是傣家生态自然村。村寨依山傍水,竹木掩映,古树遍及村寨四周,村寨周围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为景莱村的人畜饮水、生产灌溉、生活用水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村寨坐落于纵横阡陌的平坝稻田间,被葱绿的竹林和婆娑的铁刀木及各种热带植物紧紧包围,村中花香扑鼻、古木参天。身在其中,便有陶醉之意。萊垍頭條
勐景莱全村108户,保存着99.05%的传统干栏式建筑,这里保护性地开发了边城古寨、孔雀河、寨心、寨神、百塔林、护塔河、千年菩提神树、拴象树、情人树、神泉、佛寺、民间赶摆集市、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展示区等等。游客在这里可以了解傣族传统的染布、榨糖、盘条制陶、编结、造纸、打铁、酿酒、傣锦、高升、纺织等等手工技艺和工艺品。萊垍頭條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78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