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如下:退耕还沼,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发展观光旅游业,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湿地保护意识等。
通过政府部门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开展湿地社区共管、生态旅游、发展生态安全型农业、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湿地保护工作的决策者提出了一个合理化的建议。
三江生态景区位于阿坝,景色很是漂亮啊,可以游了水磨古镇再去三江生态景区
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长白山以北,小兴安岭以东,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以西,松花江流经,由长期地质构造下陷及三江泥沙堆积而成,是东北平原的一部分。三江平原接邻俄罗斯,平原内主要是沼泽,农业产品有春小麦、水稻等。
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以上两种产业剩下的所有产业.
第一产业的分布:农业的基本条件是光 热. 土水,而分布主要在平原和丘陵,因为这有利于耕种.如我国长江流域平原和东北的三江平原。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就没有那么高要求,只需满足场地. 交通,水电.人力就可,分布主要在我国的勃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个是地理区位的优势。还有在每个城市的郊区也有分布,从整体来看工业还受到政府和政策的干预。西部大开发使东部一部分产业向西部转移,工业的分布与人类的活动和政策的影响最大。
第三产业:是伴随第二产业之后的其他产业,其分布更为广泛,而且也是多元化,其原因主要是为一二产业服务。
从中国现状来说,三大产业的比重东部地区二三产业的比重最大,中部地区第二产业比西部大,但第三产业的比重西部比中部大这主要是西部旅游业比中部发达。西部地区第一产比重最大。形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是交通,社会经济,工业基础,等等。
三江平原虽然纬度较高,年均气温1℃-4℃,但夏季温暖,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上,雨热同季,适于农业(尤其是优质水稻和高油大豆)的生长。
三江平原粮食主导产品实行划区连片种植,发展优质粮豆产业,形成大豆、玉米、水稻等主导作物区域布局。同时稻米加工、大豆加工、乳制品加工、饲料加工、玉米加工、果蔬保鲜加工、饮品酒类加工、山林特色产品加工也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
分别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2、第一产业指农业。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3、第二产业指工业。第二产业以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产业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4、第三产业指服务业。中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
(1)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2)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
(3)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4)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二、三大产业的意义
1、农业
(1)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是国民经济其他 部门赖以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各部门生产的增长,最终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工业
(1)主导地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水平。
(2)为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和资金积累,成为了整个社会生产的"工作母机";
(3)是人民生活消费品的基本提供者。
(4)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工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3、第三产业
(1)有力地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
(2)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3)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4)有助于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充分发展;
(5)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
扩展资料:
1、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为某些行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机会,一方面也会对其他行业带来生存的威胁。通常在经济成长的过程中,服务业的重要性会与日俱增,服务业的比重会日益扩大,服务业从业者有较大的市场机会。
2、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
参考资料:产
本人是三江学院的,我读的经济类,高考进来的分算高的了。关于这个学校的状况本人可以为学弟学妹们做一个实际的分析,可以让有想法的有追求的弟弟妹妹们一个少走弯路的选择。 先谈谈硬件设施,首先说住宿,我们学校的住宿不是很好,中等吧,有各种各样的住宿方式,看你被考上的是哪个院系了,不是想像中的四个人一间屋子独立卫生那样美好。有电扇,没有空调。其次是食堂,我们每天都要去的地方。食堂我觉得我们学校可以排中等以上,卫生状况还可以,厨房就不知道了没进去过,菜色一应俱全,只要有钱可以吃的很好很营养,就是食堂稍微小了点,明显有很多人都要带饭回宿舍吃。 第三,是教室,一教比较老旧,因为是老房子,二教虽好 但是很远很远,要走一站半的路才到,三教往后都是近些年才盖的,所以比较新。你在哪个教学楼念估计要看你被录取的系院,语言类的特别是日语英语系基本都是在一二教,理科类的在三教以后样子。第四,图书馆。个人觉得图书馆在这个时间建立非常好。条件设施齐全一流,是个学习的好地方。想往上考研或者专转本的同学如果有效的利用课余资源在图书馆学习会有所收获,这也是我对这个学校最满意的地方。 其他就是一些你可能不太常去的比如体育馆之类的。下面说说校外,校外可以说是小夜市,什么都有,网吧、旅馆小吃当时很多,这个不用我多说,你要是人生止步于此,你想到大学好好放松四年可以在外面得解决。 再次交通,非常便利。门口就是汽车总站,很多辆车通向地铁,去火车站市中心虽然有距离但是很方便就可以到达。 下面说说软件设施,说句实话,再好的师资力量如果没有好的学生来也是白费你会觉得上课老师在上面讲课,你们在下面玩手机看电影聊天什么的都是很正常的行为。所以想考试的同学自制力不强的化很容易被同化,听不进课。期末老师是画重点的,考试更不难,迁就学生,能过则过。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三本的贵族学校,里面还有很多专科生,大家层次怎样自己应该心里清楚,很多人认为上大学是解放了,而且家里又都是比较有钱的,在学校基本看不见穷人,工薪阶层算穷人吧,都很时尚很攀比,所以基本人人都爱玩爱炫,造成大家心里很不平衡。
最佳旅游季节:5-10月
丹洲古镇,一个掩藏在柳州与湖南交界处的三江里,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县丹洲镇丹洲村,古镇四面环水,是柳江支流上面的一座小岛屿,这座古镇一有400多年历史,古香古色,远离了喧嚣的宁静,古镇的村民热情好客,这里的人们主要靠种植沙田柚,每年的年产量超30万公斤,沙田柚个大美味,来过这里的游客,都深深感受到了古镇的幽静和古朴。
丹洲古镇每年还举办柚子节,所以旅游的最佳时间就是五月份或十月份,在柚子节的时候,镇上的所有男女都会忙前忙后的采摘柚子,因此,这个时候来丹洲古镇可以与他们一起参与其中,了解更多古镇的文化。
丹洲古镇至今无桥连通对岸,据说当地政府曾经有意建桥,但遭到居民的一致反对,声称“一旦有桥,再无丹洲”,止于是否为真,并无确认。在这座岛上,民风淳朴,没有淡旺季之分,价格也是统一的,更无抢客拉客的现象,镇上的各家各户家门都是敞着的,任由你自由参观。
漫步走在青石板上,看着周围古韵的建筑,犹如一座“世外桃源”,因为无桥无路可通,只有乘船才可进入,丹洲古镇绿化覆盖面积高,这里还有传统的打油茶,打油茶是这里人们的早餐,又被叫做“功夫茶”。
酿酒也是这里的人民的拿手工艺,除了平时的米双酒,三花酒,这里更专业的是重阳酒,老少皆宜。
走过古镇街道,家家户户门前吊挂着腊肉腊鱼,丹洲人还有拿手的农家小菜,在这个小镇生活,真的是惬意自在。
另外,丹洲还有古城墙和天后宫,古城墙曾是明朝时期建造,至今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而天后宫,曾是一位明末的富商出钱建造的。还有丹洲书院,作为古镇的最大建筑,古韵犹存。
首先是观念上的创新。
走进优质旅游发展阶段,需要盘活存量、创新增量,在继续做好“有”的文章的基础上,增加有效供给。优质旅游阶段更需要调整思路,创新布局,在提高质量上求实务实,致力于做好一个“优”字
按照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理念把秦皇岛真正建设成为一个精品大景区。把旅游六要素同整个城市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充分重视和利用好城市形象、社会风貌等社会资源。其次是管理上的创新。
从对旅游业的管理上升为对旅游活动的管理,变条带式的管理为板块式的旅游目的地管理,实现旅游管理从行业管理向目的地管理的跨越。紧紧围绕来秦旅游者需求设计和创新管理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是产品上的创新。设计培育新的主打旅游产品,探索大型参与式的四季皆宜的旅游项目开发思路。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整合,打造特色节目。加快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组合新的旅游线路,创建“宜游”发展环境。
农村旅游的几个特色
①“农家乐”模式。“农家乐”模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旅游方式。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在汶川灾后重建中,这一模式得到了成功的运用。离重灾区映秀只有十公里的三江乡,“农家乐”的数目已发展到300多户,每年可创造上千万的收入,还会吸纳上千人就业,有力的促进了当地的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
②民族风情模式。民族风情模式是少数民族以当地特有的民族风情为依托,通过改善各项设施,引导少数民族的村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一发展模式,不仅为少数民族农村的农民带来了收入,同时也将当地的民族文化向世人展示了出来。2006年,湖北恩施市政府着力开发枫香坡的侗族文化特色,展示侗族风情,如今当地的农民收入年年递增,也更好的向外界展示了侗族文化。
③度假村模式。度假村模式是指在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的景观地建成的,以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的场所,度假村内通常设有多项设施以应付客人的需要,如餐饮、住宿、体育活动、娱乐、购物等。在目前以及可预见的将来,团体和会议客人会在度假村的客源中占很大比例。
④休闲农庄模式。休闲农庄模式是以乡村农庄为主体,依托于乡村田园风景,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服务。休闲农庄给游客们提供了一种大自然的绿色享受,游客可以在那欣赏山村田园风景,还可在农庄内唱歌、跳舞或者打牌等一系列娱乐活动,可以使游客放松心情,领悟到田园风光之美。
⑤农园模式。农园模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开放一些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采摘、欣赏;另一方面是将农田区划为服务区、景观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区等部分,开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促进城市人对乡村农业的了解。以上五种模式是我国“十一五”建设期间,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过去五年乡村旅游的发展给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未来,乡村旅游还会继续大力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市场环境分析。对当地的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环境进行了解,分析。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
2.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旅游资源,打造吸引游客的形象工程以及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来吸...
3.营销宣传。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建设和配套设施的完善,这就需要提升知名度。获得游客的关...
4.旅游形象建设。旅游产业需要名气,需要一个好的形象,需要品牌效应。这就需要提升旅游资源,...
5.旅游周边产品。旅游产业不仅要以旅游为主要目的,还需要建设相关的旅游产品来获得更多...
旅游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要以人民为中心。旅游业是创造幸福的产业。发展幸福产业,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旅游业永恒不变的宗旨和追求。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为大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旅游生活,旅游已经成为大众普遍的生活方式。
时代在发展,人民对于旅游生活的需求在变化,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鲜明特征。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一般化的观光旅游,不再满足“扎堆式”的跟团出行,更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喜好选择旅游方式;更加向往休闲度假、深度体验的旅游生活,更在乎自由自在、舒畅安全的旅游体验,更多追求具有品质、“游有所值”的旅游生活。生活方式在迭代,消费需求在迭代,呼唤旅游发展方式的迭代,呼唤旅游供给的迭代。旅游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满足不了人民大众对于美好旅游生活的需要。从高速发展走向优质发展,正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如果我们能现在抓住时机,推动自驾游、包车游等旅游方式大力发展,吸引陕西甚至东南沿海的游客,经济必将迎来快速发展。希望我省能真的沉下心、认真做好旅游文章,建议在兰州专门成立旅游推广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可以从旅游经典线路规划,包约车服务,网红打卡地推荐等方面建设,真正把我们的旅游做上去!!
以“旅游+”和“+旅游”为途径,大力推进旅游业与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以及旅游业与文化、商贸、科教、体育、宗教、养生、教育、科研等行业的深度融合,规划开发出一批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跨界产品,推动全域旅游要素深度整合,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原创文章:借鉴江浙特色小镇和西安袁家村“五个人运营收入10个亿”的成功经验,走出误区,推动特色小镇持续发展》□益辉
前些年,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展开,一些地方“特色小镇”没有“先策划,后规划、再建设”的的发展思路,没有按照“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营销”的步骤进行,造成重复建设和人力财力的浪费。“特色小镇”的核心不仅在于“特”和“小”,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小而精”的基础上,把“特”做得更丰满更完善,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标志,它的诞生与发展是一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它的未来更具吸引力。
我们曾经考察过陕西西安袁家村,一个仅又五人管理运营的旅游景区,年收入高达10个亿?袁家村荣获“中国十大美丽乡村”、“中国魅力乡村”等荣誉称号。走进古村使游人恍惚中穿越时空,古朴小巷,两边店铺、作坊林立。有油坊德瑞恒、醪糟坊稻香村、豆腐坊卢氏豆腐、辣子坊天一阁、面坊五福堂、茶坊童济功、醋坊五味斋、布坊永泰和、药坊同顺堂……袁家村的旅游业是从关中民俗起步的,逐步向乡村度假转型。包括旅游、农副产品、文化产业,将来要形成一个可持续的产业链,袁家村三个字就是最值钱的品牌。袁家村发展背后是村企业的强力支持,1993 年,袁家村成立农工贸集团型企业,袁家农工商总公司下辖 12 个子公司,按照规划一步一步打造产业链奠定了基础。
然而,不少地方急功近利打造特色小镇,几乎所有定位同质化现象严重,千篇一律,缺乏创意。据有关方面统计,2018年,由于运营失败,接近死亡的特色小镇多达50余家。这些小镇风貌无特色,人文风情不诱人,仿古建筑加商业店铺雷同,各地特色小镇以徽派建筑居多。盈利能力差,靠门票收入维持生存,有没有产业联动,没有特色产业收入支撑,难以实现持续发展;没有实现产品开发与文化创意的结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主要是在特色小镇认识方面存在误区。
误区一:特色小镇=特色镇。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位于城市周边、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的重要功能平台。特色镇是一个行政区域的概念,以某种主体功能为特色,或有产业特色,或有交通功能特色,或有人文自然风光特色等的全域范围,由居民社区和村庄构成,按照政府组织架构体系来管理的行政区域。
误区二:特色小镇=新城建设。发展特色小镇不是建新城,不能用建新城的思路和模式来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更不能是打着特色小镇旗号,变相搞房地产开发。特色小镇规模不大,不是追求规模效应,扩张效应,而是追求集聚效应,紧凑效应;其次特色小镇不是土地财政的载体,而是创新创业的空间,是新产业、新动能的引擎;再次,特色小镇追求的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最后特色小镇要走产城融合的发展道路。
误区三:特色小镇=园区建设。特色小镇不是产业园区建设,特色小镇离不开特色产业,但又不是单纯的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园区开发。特色小镇的产业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工业4.0为引领,以2.5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产业为主,重点在于研发设计;二是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主,从加工制造向设计、品牌、展示转变,重点在于营销服务;三是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满足市民短期、重复、特色需求,重点在于休闲服务。另外特色小镇的社区功能是其与园区开发的重要区别。
误区四:特色小镇=景区开发。以旅游功能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可以发展成为景区,有些历史人文古镇,自然风光优美的小镇也兼具特色小镇的文旅功能。从这个角度而言,特色小镇和景区开发有共同之处,但又不同于传统景区开发模式。特色小镇在旅游客源市场上,更强调满足周边大城市中高收入人群特定需求;在旅游活动上,更强调体验和参与;在旅游发展目标上,更强调目的地和集散地;在旅游功能开发上,更突出互融互动。
误区五: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离不开乡村本底,但与乡村有着本质的不同,体现在一是形态不一样,二是功能不一样。特色小镇集聚了大量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高端要素,是既有乡村本地特征又融入高新技术和特色人才的区域经济发展单元,需要探索利益主体多元、公众参与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美丽乡村更多的是强调乡村发展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产业支撑,依靠本村村民的自治管理,管理和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等。
目前,“国家住建部“特色小镇”申报主体是一个建制镇,“国家发改委特色小镇”既可以是建制镇也可以是一个3平方公里的产业平台,两者支持资金一个主要投向小镇基建、一个主要投向产业发展。特色小镇开发是对产业端与政府端的整合,面对不同的“原材料”做不同的“美食”。把“住建部特色小镇”等同于“发改委特色小镇”,就是要拿“土豆”为原材料去做“烘山芋”,那势必是很难做好的。
据“我国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评选名单公布信息,到2020年我国将建设1000个国家级特色小镇。现有特色小镇获评共400余个,未来每年平均将有200个国家级特色小镇获评,特色小镇建设迎来风口。”
那么,什么是特色小镇?先来看我们最熟悉的特色小镇,我们暂称把这一部分称为“住建部特色小镇”。在2016年,住建部联合发改委、财政部提出培育计划,计划在2020年前打造1000个特色小镇,这也就是我们所提的国家级特色小镇。一个是“国家发改委特色小城镇”,一个是“国家发改委特色小镇”,一字之差。“国家发改委特色小城镇”与“国家住建部特色小镇”一样均为建制镇概念。“发改委特色小镇”指规划面积3km2内,建设面积1km2左右的产业平台,这类小镇则为小镇运营商最直接的运营平台。这类小镇主要类型有,
文旅小镇、农旅小镇、颐养小镇、特色产业小镇、科创小镇、体育小镇、创意小镇等多种类型。“发改委特色小镇”主要打造政企合作,产业案例典型,资金直接投向产业平台,即小镇运营商会受到直接的支持。“发改委特色小镇”并没有确定投资数量,不存在到2020年前有建设多少数量的特色小镇之说。
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做得好的地方,首先进行的就是镇约与乡约,要让人得体,要让人文明,否则建设出来的只是一堆漂亮的外壳。江浙自古精致,人精致,生活精致,在很多的小镇乡村中,不必比照日本,也自有风情,这是江南的味道,声色优美人优雅。精致的人形成的精致市场。透过花样繁多的操作手法、名目众多的各类特色小镇概念、高大精深的各项政策,看到的是江浙这个特殊的消费市场,一个精致人群形成的精致市场。比如浙江蓝城农业,农业种植本身基本可以实现自我造血,通过选种特色的品种,其中种植的稻米能够实现稻谷1.75元/斤,精米能够买到20元/斤;蔬菜类,其中引种的番茄能够到达188/5斤。同样的有机农业的产品,在深圳顶级的超市中,番茄也是不超过20元/斤的,江浙这边的消费能力是否比深圳还高呢?
江浙总体的市场消费能力不一定比深圳高,但属于精致市场,对于精致市场而言,精致的产品是受欢迎的。著名特色小镇专家宋卫平一直在倡导新生活理念,比如 “桃李春风”小镇过亿一套的中式园林别墅,而且一直有一批宋卫平新生活理念的追随者,在锲而不舍的追逐这种生活。与其说宋卫平在倡导新生活理念,不如说是他在孜孜不倦的挖掘江浙人的这个精致生活的市场,这个市场一直存在,源于魏晋,承于唐宋,兴于明清,源远流长。
莫干山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得名源远,一直是文人墨客踏青之所,及至近代,又留下数百栋别墅,民国时期蒋介石亦有府邸于此,只是建国之后逐渐衰落。它现在的兴起脱离不了江浙这个精致的市场,只有这个市场才能在十余年前就能支撑起一间民宿三五千的消费,它不仅仅是由经济水平决定的,更多的是由懂得精致生活的人决定的。江浙有这些精致的人,有这些对生活的精致追求,从而构成了一个精致的市场,江浙为天下富庶之地,多诗书之家士宦之家。在特色小镇的与乡村振兴中也是如此,浙江的政府在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中也是承担了重要的服务作用,不做死样板、不走死流程,能够在流程内有创新。
以杭州鲁家村为例,鲁家村在乡村振兴之初一穷二白,据其书记朱仁斌讲述,接手之初村里集体经济仅有1.8万元,负债却达150万,因此筹措资金成为了重大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它们曾经向交通、水利、环保、体育等部门申请了至少600万资金,其中水利部门申请的河道整治资金被用来做河道美化及水景,交通部门的资金做好了村内的旅游交通与自行车道,如果是一个卡得死、管得严、不是本着利于当地人发展的政府,这些利用方式都可以上纲上线了。但恰恰是一个服务型的政府,让这些利用成为了可能,不仅通过了验收,反而大大鼓励表扬鲁家村的做法,成为了鲁家村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服务型政府意识,让民众也信任政府,这样形成了良性互动,对于现在的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而言,其实是减少了巨大的制度成本,因为信任本身就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方式。
“乡村振兴、特色小镇,怎么样能够留住人才?城市总是汇聚了大量的工作机会,还有教育、卫生等稀缺资源,人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农村大多留下的是老人,小孩,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为什么这些事情发生在江浙地区,却不那么明显?虽然不可避免的受到城镇化的裹挟,却最终还能够自成特色?这就跟江浙地区的镇域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了。江浙自古就是镇域经济发达的地方,周庄、西塘、乌镇、同里、南浔、甪直、木渎……这些古镇很多都超过千年历史,镇域经济一直繁衍不息。
改革开放之初的“苏南模式”与“浙江模式”,这两个模式都有共通点,“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以乡村工业为主导,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市场调节是主要手段,县乡干部是实际决策人的一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政府主导产业发展,县、镇(乡)、村、大队分级负责,行政命令直接影响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引导城镇化的方向和进程,形成的是一种大政府、小城镇的模式。而镇域经济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就是“离土不离乡、离土不离镇”的在地城镇化,在江浙地区可以看到镇域集体经济非常发达,镇域能够解决乡镇范围内的大部分就业问题,江浙人出外打工的少。这一点不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这些地方,大量的是出外打工人群,人随业走,对于乡里是没什么太强烈的感情的,最近这一波东部制造业转移,又回到这些省份。
江浙一带的特色小镇之所以有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是充分融入长三角的产业链之中,在国际化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产业定位。长三角的大城市成为金融中心、研发中心、创新中心、设计中心,而中小城市则成为了制造中心,区域经济则成为了产业链的配套所在,比如生产童装的企业,设计中心在上海、杭州、苏州,布料生产、机械支撑在中等城市,而纽扣、丝带一类的就在镇域,镇域经济成为了整个长三角产业链的配套,随时转型,但又不失发展同样的旅游休闲也是如此,市场在大城市,中小城市中转,需求渗透进入镇域乡村。良性的发展保证了镇域经济的继续向前,有业便能留人。
这里介绍一下杭州旅游与文化结合的典范景区---杭州东方文化园旅业集团。该企业成立于1998年8月,以杭州东方文化园旅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母公司,下属七家子公司,另有十家投资公司,一家参股公司。产业涉及旅游、休闲、商贸、建材、劳务、广告、房地产、进出口、园林绿化等,注册资本累计达15余亿元,现有总资产200余亿元,职工总人数7000余人,现门票、会议、田园、住宿、佛教文化、旅游观光、健康养老综合利润达10亿。
杭州东方文化园地处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交汇处,左连湘湖旅游度假区,右邻“渔浦夕照”古景,距杭州、萧山城区各为15公里,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20公里,交通便捷、地理区位优越。东方文化是AAAA级景区。田园村落尽收眼底,园内莺飞草长、花香四溢、青山碧水、风光秀丽。园区以周易八卦布局,儒、释、道三家同构建筑,2728米彩绘艺术长廊贯穿于佛家区、道家区、儒家区、东方度假区等八大景区,充分利用了东方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进行旅游和文化结合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前面说到的西安的袁家村,他们发展旅游业没有依靠政府,全凭村支书郭战武带领村干部边摸索边干,不仅关中民俗的定位是他们自己定的,就连景区规划的活也是他们自己干的,不得不佩服农民的智慧高手在民间。袁家村管理模式看似松散、粗放,实际上背后是精细化、接地气管理方式。袁家村郭书记以小吃街打比方,一条街上有 100 个商户, 100 种小吃。锅盔、豆腐脑、炸麻花……村民各自认领,几家同时报名便 PK留味道最好那一家,这样就避免了同质化恶性竞争。所以民俗街上有的门店生意好,一年可能有上百万的收入,经估算一家店如果两个人经营,保证每个人每个月有五千块左右的收入,一年得挣十万块,才算挣钱才能持续经营。村管理公司谁家不挣钱会给予补贴。比如说蒸馍本身利润低不挣钱,但是一条街上必须得有一个卖蒸馍的,村里就给补贴补到这家店能挣十万元。袁家村在全民股份制的制度设计上,还创造性地搭建农民创业平台,无论是做公司还是做旅游都不是齐步走。有一部分村民还在观望,分给他们股份就等于共同致富。酸奶厂改成股份制后当年入股一块钱,第一年和第二年都分到九毛多,到今年大概可以分到一块五毛钱。酸奶公司每年的纯利润大概是 1000 万元。当时投资酸奶时,村民基本上没人投,商户也没有投的,都不敢投,不知道股份公司这个怎么弄。村委会觉得能让大家伙挣钱才让大家投的,
要让99%的群众入到这个股份公司里。有的群众为了照顾村干部的情绪,象征性的入了一两万,等到年底分红的时候拿到了90%的利润。到这个时候,大家才认识到股份制能挣钱。第二年扩了一点股,大家就开始抢着要了,群众对这个股份制完全接受了。
最佳旅游季节:5-10月
丹洲古镇,一个掩藏在柳州与湖南交界处的三江里,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县丹洲镇丹洲村,古镇四面环水,是柳江支流上面的一座小岛屿,这座古镇一有400多年历史,古香古色,远离了喧嚣的宁静,古镇的村民热情好客,这里的人们主要靠种植沙田柚,每年的年产量超30万公斤,沙田柚个大美味,来过这里的游客,都深深感受到了古镇的幽静和古朴。
丹洲古镇每年还举办柚子节,所以旅游的最佳时间就是五月份或十月份,在柚子节的时候,镇上的所有男女都会忙前忙后的采摘柚子,因此,这个时候来丹洲古镇可以与他们一起参与其中,了解更多古镇的文化。
丹洲古镇至今无桥连通对岸,据说当地政府曾经有意建桥,但遭到居民的一致反对,声称“一旦有桥,再无丹洲”,止于是否为真,并无确认。在这座岛上,民风淳朴,没有淡旺季之分,价格也是统一的,更无抢客拉客的现象,镇上的各家各户家门都是敞着的,任由你自由参观。
漫步走在青石板上,看着周围古韵的建筑,犹如一座“世外桃源”,因为无桥无路可通,只有乘船才可进入,丹洲古镇绿化覆盖面积高,这里还有传统的打油茶,打油茶是这里人们的早餐,又被叫做“功夫茶”。
酿酒也是这里的人民的拿手工艺,除了平时的米双酒,三花酒,这里更专业的是重阳酒,老少皆宜。
走过古镇街道,家家户户门前吊挂着腊肉腊鱼,丹洲人还有拿手的农家小菜,在这个小镇生活,真的是惬意自在。
另外,丹洲还有古城墙和天后宫,古城墙曾是明朝时期建造,至今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而天后宫,曾是一位明末的富商出钱建造的。还有丹洲书院,作为古镇的最大建筑,古韵犹存。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