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我退休后喜欢做什么,拍着心脏告诉你,一是喜欢自驾游,二是喜欢与人分享。以前是通过文字照片发表在某知名的汽车网站,20个帖子17个获得精华帖,参加了三次数千人参与的发帖拿大奖活动均获奖,现在可能更多地要通过西瓜视频等平台,用视频与他人分享了。
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像,传达的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但个人觉得,既然是游记,一个是出门前一定要规划好行程,几点出发,路上要多少时间,观景大致要多久,晚上到哪里住宿等等。另一个是,作为唯一的司机,去哪里,带谁去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去年十一还带90多岁的岳父母去寻根,今年就不敢了。
之后又带同学去湖南行走于伟人故居之间,实行的是AA制。不同的人,路程和付费形式也是不一致的。
出门在外,难免会遇见意外的事情,有意外惊喜,也会有烦恼之事,逐一记录下来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如何沟通。我特别喜欢与当地人交流,递上一支烟就能了解到真实情况。
游记,不仅仅是记录那些表面的光鲜,更多的是记录心,自己和他人的真实感受,才能出彩。
清水塘纪念馆位于长沙的八一路,内有毛泽东雕像、中国共产党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
那天,我骑行来到这里,进大门后是一个广场,立有毛泽东的全身雕像,头戴军帽,身穿军棉大衣,挥手屹立在蓝天白云下。
生死前沿何所惧,白衣英雄大爱仁心;逆流而上斩死神,危险时刻唤醒春天的声音。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是他们用执着和坚定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我们由衷的向他们致敬。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希望每一位逆行者也能尽可能的注意自己的身体,平安凯旋,一起见证车水马龙,一起迎来春暖花开,繁华与共!
红色旅游的目的是通过旅游的手段来学习中国革命史。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首先是让中华儿女重温历史,牢记历史。继承光荣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其次是繁荣经济,发展经济。红色旅游能为旅游区带来很多的经济效益。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碑、革命精神为景区,组织接待游客参观,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体验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景观与绿色自然景观、革命传统教育、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型主题旅游形式。
红色旅游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宣传功能,肩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红色旅游是革命性的传统教育理念与旅游产业理念的结合,既是理念的创新,也是产业的创新,是中国旅游产业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模式的创新,是贴近历史、贴近生活的大课堂,是新形势下人文精神的回归。
伴着晨曦朝霞,“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爱晚亭旁的飘零的枫叶点缀了巍巍的岳麓山;伴着落日秋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洞庭湖的浩浩水波泛起粼粼的光泽!当春风抚过含苞的蓓蕾,桃花红了,谢了一地,让美丽的姑娘领你走进风景如画的桃花源!当夏日的阳光洒在脸上,山谷闹了,笑满天际,让帅气的小伙陪你体会峡谷飘流的刺激!
中国南部的省,简称湘。面积211800万平方公里,人口6128万(1990),省会长沙。湖南省东、南、西三部分为山地丘陵,中北部为洞庭湖平原,湘、资、沅、澧四水向北流入洞庭湖。该省为中国江南交通枢纽,京广、湘桂、淅赣、湘黔铁路经本省,全省铁路总长2千多公里。有色金属储量丰富,是中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其中锑储量占世界第一。是中国南方的林业基地和以稻米为主的粮食产区
、长沙人吃辣的勇气让人瞠目结舌。来到长沙,每逢吃饭,你会看到旁边餐桌上的食客大瓢地往自己碗里舀辣酱,大有不将瓶里辣酱舀完誓不罢休的气势。最令人惊讶的是一次在米线店,一位衣着时髦的女郎吃完米线后,居然端起上面漂着厚厚一层辣油的米线汤,大口喝将起来,呜呼!“辣妹子”果然名不虚传。

2、长沙特产好奇怪,盛产槟榔哥。在大街上,电梯里,马路边,随处可见满嘴黑水的槟榔哥。街上也到处可以看见被咀嚼后丢弃的槟榔渣。特别是在电梯里,感觉应该严禁吸烟一样,禁止嚼槟榔。一股怪味很习惯。

3、在长沙坐地铁需要现金。长沙的地铁看起来像是比较早的设计,车票是塑料硬币,也无法使用移动支付直接刷二维码或者nfc进站。地铁卡充值也必须现金。

4、感觉长沙人比较粗犷,随性,率直,甚至有点火爆,走在街头可以看到不少车子闯红灯,车开得也猛,应该是他们个性的反映。

5、在长沙,经常看到睡衣外穿,出去逛街的人,有男的也有女的,有老的也有少的。本人一直对穿着睡衣出去逛街的人有另类的看法,感觉是否太过随意?是否把街道也当成了卧室?感觉不太雅观。

6、长沙是省会城市,没想到居住成本并不高,房价比想象中要便宜。从房屋中介机构贴出的售房信息可看出,市区内一般的房价和有的地方的县级市差不多。但作为省会城市,其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等公共设施的配置,我想不是一般小城市可比的。

7、最初对长沙的印象是湖南卫视。湖南电视台就是长沙时尚的风向标及宣传平台。到长沙旅游,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到湖南电视台节目录制现场,亲眼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主持人。
去回答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没有人能理解。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十分真切。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读此尾联的出句,好像刘长卿就站在读者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湖南这片红色热土,越来越红。
山水洲城,有山有水,长沙是个好地方。时至五月,岳麓书院红色、古色、绿色“三色辉映”,无论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对联,还是“实事求是”的牌匾,都昭示着这座千年学府,弦歌不绝。
“从世界看湖南,湖湘大地是万年之风、千年之雅、百年之颂的荟萃之地;从湖南看岳麓书院,是精华版的‘风雅颂’。”所言甚是!
新时代,岳麓书院有了新内涵。这里是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策源地。全新的解读,把岳麓书院的历史文脉推进到了新时代。
湖湘文化所孕育的岳麓书院,讲求经世致用,注重知行合一,本身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红色足迹遍布三湘大地。走进岳麓书院,见证“三高四新”战略与湖湘文化相遇,所碰撞出的炫丽火花,照亮前行的路。
擦亮“实事求是”金字招牌,岳麓书院大笔如椽,写好“三色辉映”大文章,把新时代的画卷画得更加光彩夺目。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