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河南省麦子基本收完了。河南收麦子的时间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左右,这也得根据各地方的气候而定,平顶山地区在5月下旬就开始收割麦子,而洛阳会更早一点,每次都是洛阳地区先开始收割后,济源地区才开始进行麦子的收割工作,现在的收割都是用联合收割机来进行,也要看机器的配备程度。
2021年春节期间,河南虞城举办“以梦为马-虞城县马牧集老街首届马文化艺术展”,开启马文化研究序幕。
2021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利用现代影像技术在现盛世大唐,打破了传统舞蹈在观众心中唯美抒情的固有印象。唐代小姐姐的服饰律动接近于文创版的唐朝宫殿,动漫的空间设置,完全是现代人想象中的美好样子,这其实代表的是国潮。
栾川高速免费,收费公路免费通行时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共4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所以元旦、端午节、中秋节均属于高速收费范围。此外,与去年相比,国内高速通行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身为一个河南人,自己感觉6月到10月是非常适合到河南旅游的,作为生长在一个旅游强县的人,建议这个时间出来玩比较好,夏天避暑,秋天满山红叶
1.清明上河园 AAAAA
 《清明上河图》是著名画家张择端杰作。画中的主题是北宋时期东京汴河两岸及城内外的民俗风情。一部《东京梦华录》和一幅《清明上河图》可以互相印证,被称为了解北宋东京(开封)的钥匙。1992年,开封市为再现北宋东京的风情,择取《清明上河图》中的精髓,于城内西北隅创立清……
2.嵩山少林景区 AAAAA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内,地处中原,故称中岳,分太室、少室二山,各36峰,主峰海拔1492米。嵩山以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繁多,居五岳之冠,全山有72峰,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之说。有着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的嵩山,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
3.龙门石窟 AAAAA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国家5A景区。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
4.新安龙潭大峡谷 AAAAA
 龙潭大峡谷景区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北部,距洛阳60公里,郑州180公里,连霍高速、310国道、陇海铁路横穿县境,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是洛阳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是一条以典型的红岩嶂谷群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峡谷景区。洛阳龙潭大峡……
5.尧山-中原大佛景区 AAAAA
尧山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人文景观辉煌,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分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龙潭、半仙居、石人、鸡冠石、白牛城、秘洞、温泉十大部分。专家评价具有华山之险、峨嵋之峻、张家界之美、黄山之秀。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科研、探……
6.老君山—鸡冠洞旅游区 AAAAA
 景区门票:90开放时间:门票价格:70元/人次;栾川居民(凭身份证)优惠价40元/人次;牡丹花会期间(4月10日到5月10日)80元/人次。地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西三公里(图)电话:0379—66890998传真:0379—66890271洛阳栾川城西3……
7.芒砀山汉文化景区 AAAAA
芒砀山旅游区是一处集山水观光、文化品赏、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国家AAAAA级景区。景区区位优势明显,连霍高速与济祁高速穿区而过,郑徐高铁永城北站距离景区仅3.5公里。芒砀山汉文化景区位于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的河南省永城市,距连霍高速永城出口仅1公里,是豫东……
8.八里沟景区 AAAAA
 八里沟景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西北50公里处,总面积28平公里,属典型的南太行风光,是国家级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自然猕猴保护区、河南省著名风景区、河南省十佳景区。她荟萃了太行山水精华,集奇、险、俊、秀、幽于一谷,号称“太行之魂、中华风骨”,被园林专家誉为“亚……
9.嵖岈山 AAAAA
嵖岈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境内,景区面积148平方公里,可游面积52平方公里,海拔786米,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国“AAAA”级旅游区、河南省十大热点景区和18个重点风景区之一。嵖岈山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素有“中原盆景”……
10.焦作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景区 AAAAA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拥有十一大景点,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首批国家AAAA-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洛阳:白云山、黛眉山、龙潭大峡谷
新乡:新乡南太行所辖各景区(八里沟·天界山·九莲山、万仙山、关山、秋沟、齐王寨)
焦作:神农山景区、青天河景区、峰林峡景区
信阳:鸡公山
5月19日出生免门票景区(凭本人身份证)
焦作:云台山、影视城
5月19日当天,特价门票优惠景区
郑州:青龙山慈云寺、浮戏山雪花洞、杜甫故里、竹林长寿山、绿博园、中原影视城、黄河彩虹
洛阳:栾川境内(老君山、鸡冠洞、重渡沟、天河大峡谷、龙峪湾、王府竹海、养子沟、抱犊寨和竹海野生动物园)特价门票5.19元
第一个:鲁山文殊寺
河南今年秋天的网红寺庙,因为5棵千年银杏树而火遍全网,
第二个:郑州大观音寺
作为郑州市区内最大的寺庙,大观音寺一向是备受欢迎,唐朝式样的建筑风格,看起来恢弘大气,还吸引了很多年轻女孩前来拍照。大观音寺内“许姻缘”很灵验,吸引了很多单身人前来许愿,寺庙同样不收门票,每一个香炉前摆放着敬香,可以随意取用。大观音寺后面有一栋藏经阁,阁内可以免费抄写经书,还是用毛笔抄写的,没事时可以来体验一下。
河南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1、鸡蛋,虽然是过端午节,鸡蛋是少不了。
2、大蒜头煮熟,每年过节刚好一年的大蒜头出来了,煮熟吃,能杀菌的功效。
3、擦雄黄酒,把炮制好的雄黄酒擦在耳后,或者喝雄黄酒。
4、戴五色绳,家里用五种颜色的线放在一起然后搓成绳子,戴在手腕,脖子,脚腕上。
5、戴香包,这是端午节小编最期待的,家里会弄些香料然后用布缝成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的香包,下面还有穗子,很好看不过比较单一,现在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
2021年国庆假期河南的免费景点?
2021年国庆假期中河南的大部分景点都是免费的。
2021年的一年是个多灾多难的一年,年初,河南大部分地区疫情肆虐,所有景点和公共场所都闭园了。72.0特大水灾,把人们的心里都给冲破了,水也不敢往山区去游玩。紧接着,疫情8月份卷土重来,这一来就是几个月,到了中秋节前基本解禁,所以,国庆节期间,能开放的景点都对游客免费,鼓励游人们放心去旅游。
1、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2、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3、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4、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5、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
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2017年1月1日零点,元旦当天,河南洛阳,万人游客涌进“千年古刹”白马寺,排队烧香祈福敲钟,现场烟雾缭绕。
2016年12月31日,元旦当天,河南洛阳,万人游客涌进“千年古刹”白马寺,排队烧香祈福敲钟,现场烟雾缭绕。
2016年12月31日,元旦当天,河南洛阳,万人游客涌进“千年古刹”白马寺,排队烧香祈福敲钟,现场烟雾缭绕。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