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远洋航线,也就是说,船航行的路线里面要跨大洋,我们都知道有四大洋,一般的跨大洋航线是指的是跨太平洋,印度洋或者大西洋,而很少有商船跨越北冰洋。
远洋航线航行的地方一般都是南美或者北美,也有可能是欧洲,澳洲或者非洲以及亚洲的中东等等。而近洋航线一般的指的是不需要跨大洋的航线,一般的都是在东南亚航行,或者也有可能在地中海,或者加勒比海里面航行。
南美洲有以下旅游景点:
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被分成两个大区——城市区和农业区。两区之间由巨大石墙分隔。农业区再分为上城区和下城区,考古学家将城市区细分为三个区域:圣区(Sacred District)、平民南区(Popular District to the south)、祭司与贵族区(Priests and the Nobility)。马丘比丘共有包括神殿、圣坛、公园、住宅在内的建筑140个,还有数量众多的喷泉和完整的水利系统。水渠和下水管道与灌溉系统巧妙相连,有学者证实,马丘比丘的灌溉系统设计可以让圣泉的水依次流淌过每一间房间。印加建筑风格的无数小细节是使这座失落之城得以完整重现在世人面前的重要因素:门窗都是梯形的、拐角处全部磨圆,房间内的拐角都微微向内倾斜;连在一起的墙壁每一堵都不是完全竖直的,它们之间相抵连成排,石头之间的拼接如此精准,连一片玻璃都难以插进去。所有这些设计,使得整个结构更加坚固。
基督山
基督山位于奇久卡国家森林公园以东,因山上矗立着一座巨型的耶稣像,而成为了里约热内卢和巴西的象征。这座巨型耶稣像位于710米高的山顶,是为了纪念巴西独立100周年而建的。耶稣张开双臂,鸟瞰整个里约,整个雕像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白色十字架守护着里约热内卢。登顶欣赏张开双臂的耶稣像,并俯瞰整个里约的壮美景色。之前上下基督山可以爬山,如今已不能爬山,都需乘坐小火车上山。在山下还有一个小教堂可以参观。教堂内墙上是耶稣从十字架游行至复活的完整壁画。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大瀑布位于阿根廷与巴西边界上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合流点上游23公里处,为马蹄形瀑布,宽4公里,高82米。
糖面包山
糖面包山是里约热内卢的景点,此山因形似法式面包而得名。位于瓜纳巴拉湾入口处。面包山高约400米,由两个山头组成,一个像横着的面包,一个像竖立起来的面包。从面包山顶可以俯瞰城市和整个瓜纳巴拉湾,还能远眺基督山、科帕卡瓦纳海滩和罗德里格环礁。
复活节岛
复活节岛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屿,当地的语言称拉帕努伊岛,位于智利以西外海3000公里以外。复活节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岛屿,离其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凯恩群岛也有两千多公里距离。该岛形状近似呈一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组成,与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并为智利在南太平洋的两个属地。复活节岛以数百尊充满神秘的巨型石像闻名于世。
浪漫之旅是一种旅游度假方式。
在这段时间里,参与者会被介绍给外国人士,他们可能会和他们一起形成长久的浪漫景点。通常,这些旅游通常面向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单身男性游客。
旅游通常在南美、亚洲或东欧举办,尽管浪漫之旅在世界各地都有举办,但浪漫之旅通常是为那些想在其他国家结识女性的西方男性服务的过去,组织帮助单身汉寻找浪漫,他们与通常生活在经济贫困地区的所谓邮购新娘谈情说爱。在这些组织工作的男性通常很富有,而女性则渴望移居国外。在20世纪末,许多公司开始组织浪漫之旅,这样情侣们就可以在女人的祖国相遇了。经营浪漫之旅的旅游公司通常会安排男性和女性以更大的团队见面,而不是盲目地撮合情。
南极
地图最下方那一大块的空白地方
一个神秘、遥远的代名词
喜欢旅行的人
会把它作为终极梦想地
它离我们很遥远
给我们的感觉很神秘
但它的魅力实在难以抵挡
去了的人,回来后朝思暮想
没去的人,心心念念
我们有很多理由去南极:
去探索、感受极致纯净自然的洗礼
去过几天“与世隔绝”的日子
去与快乐的大脚相遇
去创造人生旅途不可复制的经历
感受不同的世事人生
……
很多想去南极的人心中会有很多疑问
德迈极地旅行顾问为您详细解答
Q.南极区域是指哪里?
德迈极地旅行顾问:
南极(Antarctica),中文字面上,南极就是地球的最南端,地理学上的南极为南地极和南磁极。
通常,南极是作为南极地区的简称。实际上,南极又有南极点、南极洲、南极大陆、南极地区、南极圈等多个概念。
南极(点)(TheSouthPole/TheAntarcticaPole):地球上最南的一个点——地球自转轴虚拟的穿透地球南端的点。
按照国际通行概念,南纬60°以南的所有地区称为南极,它是南大洋及其岛屿和南极大陆的总称,总面积约6500万平方千米。
南极洲(Antarctica):由南极大陆、陆缘冰、岛屿组成,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南,总面积1424.5万平方千米,其中大陆面积1239.3万km2,陆缘冰面积158.2万km2,岛屿面积7.6万km2。
南极洲是第七洲,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
南极大陆(Antarcticcontinent):围绕南极的大陆,不包括周围岛屿。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包围,边缘有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威德尔海等。南极大陆98%的面积为冰原覆盖,素有“白色沙漠”之称。
1911年12月挪威阿蒙森探险队首次到达南极极点。1959年12月,12个国家签订《南极条约》并于1961年生效。
根据《南极条约》,冻结了所有国家南极领土的主权要求,南极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它属于全人类。
Q.南极圈是在哪?我们去南极旅行,会进入南极圈吗?
德迈极地旅行顾问:
南极圈是地球上地域的划分界限,南极圈指的是南纬6633’这条纬线,南极洲的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之内。
南极圈(南纬6633’),是一个标志极昼/极夜天文现象的纬度线。天文学家从两极所受太阳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用光线来确定南极地区永久界限的方法。
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每年6月22日前后),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每年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我们常规最佳南极旅行时期多数选择在11月-12月期间,刚进入夏季。由于气候等因素影响,此期间南极圈附近海面还有很多积冰,船只航行的难度大。且到达南极圈的航程时间较长,将会减少在南极登陆游览体验的时间,我们常规的南极旅行路线通常不会进入南极圈。(视船方探险队制定当时的实际航线情况,也有可能会有调整)
景观方面,南极圈也是冰雪覆盖的景象,而生态远没有南极半岛北端部分丰富。由于气候状况影响生物链的生存环境,企鹅等大多数生物都活跃在相对温暖的地区,此期间在南极圈内企鹅、鲸、海豹等生物的活动基本上没有。
Q.目前人类到达的南极区域通常有哪些旅行路线?
德迈极地旅行顾问:
常规来说,南极旅行路线多数是在南极半岛和亚南极地区,即我们常说的“南极三岛”路线(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南极半岛)。
亚南极地区(Subantarcticarea):在南极辐合带外围地区分布着许多小岛或群岛。虽然它们与南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但本身又具有独特的气候、生物和海洋特征,形成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这些地区被称作亚南极地区。
其中在大西洋一侧有南乔治亚岛、南桑威奇群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及布韦岛。
▲图中绿色线以南,南纬60°以北属亚南极地区
▲德迈“南极三岛”航行线路图
▲德迈“南极半岛”航行线路图
德迈除了常规“南极三岛”区域的旅程,还有南极点的路线。
▲2016德迈南极点超级旅行家
▲2017德迈南极点超级旅行家
Q.去南极需要什么装备?
德迈极地旅行顾问:
南极有多冷,气候怎么样?去南极需要准备什么?准备南极装备是南极旅行者很关注的问题。
南极气候:南极地区气候干冷,多风,有时有雪。南极半岛区域的夏季,户外登陆和巡游时,天晴气温在0℃至5℃之间;邮轮内温度20°-25°,很舒适。
南美气候:由于我们去南极将途经南美地区,在阿根廷停留,南半球的夏季天气与北半球夏季天气差不多,气温20°+-30°+,所以需带备夏季衣物。我们将在乌斯怀亚港口登船启航南极,由于乌斯怀亚临海,风大,温差也特别大,虽然在夏季,也会比较冷,所以南极旅行全副装备需要带备春夏秋冬的衣物。
南极装备指南:购置一套去南极的装备,一定要够酷!装备分为:头部、上身、下身三大部分,旅行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购置自己的南极装备。
南极地区天气多变,容易阴天、下雪及刮大风,所以需注意保暖。户外晴天也多风,所以更重要的是防风。
此外,南极登陆是乘坐冲锋艇,需要从海边走上岸,所以准备防水冲锋衣也很重要。
头部装备
帽子、围巾、护目镜
帽子:帽子最重要就是:防风、保暖。一顶“出彩”的帽子,能为整套装备添色不少哦!不妨看看鹅友们的个性选择吧!
如果特别怕冷,还可以准备护耳帽,或是耳套。
围巾:保护脖子、脸部不被冷风吹。选购的时候建议选择暖和、不透风的材料,例如绒布。不建议买丝绸质地、毛线针织这类透风的围巾。
太阳镜/雪镜:有效遮挡紫外线和反射强光对眼睛的刺激造成的雪盲。戴上雪镜还能挡风,保护脸部皮肤。
上身装备
抓绒衣、冲锋衣、手套、背包
在南极旅行,我们会有登陆、巡游等活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我们的标准装备是:保暖内衣+抓绒衣+冲锋衣,以及手套、背包等小配件。
抓绒衣:冲锋衣中的第二层,起到保暖的功效。抓绒的一大优点就是重量轻,相同重量的抓绒保暖性要比羊毛好得多;而且它更透气,能够很快将汗水排出体表,保证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干燥,从而达到有效的保暖。
选购抓绒衣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三点:保暖、排汗易干、重量较轻。另外,买时可注意一下细部设计,比如下摆和袖子有松紧收口,领子高一些,拉练要好点的等。
冲锋衣:船方会为您准备一件冲锋衣。如果您想有一些个性的装扮,又帅又酷地在南极留下美好的回忆,建议购买一件漂亮的冲锋衣/滑雪服。
背包:随身携带的轻便户外背包,放入备用衣物、相机等备用品。
手部:手套可以在分指手套外再套上连指手套,这样在拍照的时候脱掉连指手套都不会冻着手。注意:防滑、保暖。
下身装备
冲锋裤、棉袜、冲锋靴
冲锋裤:一条防水、保暖性强的冲锋裤,保护您在极地登陆活动时不会受寒,不会被水溅湿。冲锋裤的款型有很多种,关键是看自己喜欢与合身。
在冲锋裤的里面,可以加上棉裤、抓绒裤之类的保暖性强的裤子。不宜过厚,否则不方便活动。
脚部:选择保暖性较好的羊毛袜子,如果特别怕冷,可以穿两双。另外记得多带几双用于换洗。
冲锋靴:登陆、巡游时,我们需要穿登陆靴。虽然船方提供租借登陆靴的服务,但是费用较高。所以德迈会为您准备一双轻便、防滑的登陆靴。
准备好全副南极装备,就出发吧!
▲2017德迈南极三岛包船合照
亚马逊雨林(Amazon Rainforest),又译亚马孙雨林,又称亚马孙河雨林,位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热带雨林,占地700万平方公里(7亿公顷),使这片雨林生机盎然的为亚马孙河。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巴西(占森林60%面积)、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
2.黑白河
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集中了太多的“世界之最”,而作为亚马逊河一部分的黑白河长久以来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河段是被人们戏称为“大河婚礼”的黑白河,这是内格罗河和索里芒斯河两条支流的交汇处。在宽阔的水面上……
3.亚马逊河中心综合保护区
亚马逊河中心综合保护区占地超过600万公顷,是亚马逊盆地中最大的保护区,同时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保护区内不仅有平坦耕地生态系统、洪泛森林生态系统,还有无数湖泊和河流,这些水域以不同的形式相互演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发电鱼类种群提供了栖息地。该区亦……
4.马瑙斯
马瑙斯位于亚马逊河支流黑河和索里芒斯河交汇处,是巴西亚马逊州的首府。该城市拥有无尽的自然生态资源,已发展成为工商业和旅游业发达的内地城市,以及亚马逊地区的新兴经济中现代化河港城市。马瑙斯以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自由贸易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是巴西著名的旅游名城,欢迎……
5.阿里阿乌树屋酒店
阿里阿乌树屋酒店坐落于亚马孙州马瑙斯市的西北部,堪称亚马逊热带雨林里一块闪闪发光的明珠,拥有着世界上最大、最原生态的树上酒店群,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地球上1000个必看的地方之一。阿里阿乌树屋酒店于1985年开始建造,由7座塔楼组成,可以为游客提供288个套间和……
6.马瑙斯市
简介 马瑙斯市为亚马逊州首府,地处黑河和索里芒斯河(亚马逊河支流)交汇处,面积14337平方公里,人口150万。该市地处亚马逊平原,位于南纬3度,常年湿热多雨,年平均温度26°C,最高可达35·6°C,最低18·5°C。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该市工业以冶……
去阿根廷旅游相对比较贵一些,而且跟团的话都是多国一起的,有的是巴西+阿根廷或者巴西、秘鲁、智力、阿根廷四国,因为这几个国家的签证并不是通用的,所以需要分别办理这四个国家的签证才可以,之前我一同学跟众信旅游去过,走的是南美四国的团,从那边玩了20多天,当时说的团费好像是93000多,拍了好多照片回来,看起来特别好看~頭條萊垍
巴西位于南美洲,大部分国土介于南回归线和赤道支间,东临大西洋,北临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等国家,西临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南临阿根廷和乌拉圭。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是世界第五大国家,因赤道穿过巴西,国土百分之八十是热带。
1 .徐霞客
徐霞客,生于明朝万历十四年,江苏江阴人,名弘祖,字振之,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他又被后人称为“游圣”、“霞仙”、“驴友祖师”,一生之中,游遍了中华秀美山川,极富传奇性。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
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宿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6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24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53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4岁正月病逝于家中。徐霞客经30年考察撰写成的260多万字《徐霞客游记》,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2.玄奘
玄奘(602~664),名陈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滑国故城)人。唐代著名三藏法师,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唐太宗贞观三年,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
贞观三年,他从长安出发,经过兰州到达凉州。当地慧威法师敬重玄奘宏愿,令徒弟秘密送玄奘前进。他们怕白天被官兵捕捉,便夜晚行路。到达瓜州时,所骑的马又倒毙了。玄奘买得一匹去过伊吾(哈蜜)15趟的老瘦赤马,孤身一人前进。
经十七年坚韧不拔的苦行,玄奘法师于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
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3.张骞
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汉族,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张骞于建元三年(前138)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十多年的时间里,张骞虽然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来,他终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后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但仍然被匈奴捕获,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
元朔六年,张骞随卫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骞为中郎将,公元前119年率300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张骞到乌孙,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此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马报谢。
元鼎二年(前115),张骞还。汉能通西域,由张骞创立首功。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
4.郑和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马三宝。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两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
他的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在世界航海史上,他被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
600年前,从1405年开始,在28年间,郑和率领中国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访各国。
5.鉴真
鉴真(688~763)日文又称鉴真(がんじん),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
鉴真,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江都)人。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后又赴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先后达三年,遂返扬州,学识渊博。
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学佛留学,并敦请鉴真赴日传佛。鉴真欣然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六次始获成功。他携带佛经、佛具及佛象,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抵日本。
此时鉴真双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扬佛法,传播中国文化并以其丰富之经验,讲授医药知识,特别是他所带之香料药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东大寺正仓院仍保存有其遗迹。尝治愈光明皇太后及圣武天皇之病(见天台乌药)。日本曾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号,日本人民誉他为“过海大师”。其著作有《鉴上人秘方》,惜未见流传。
6.汪大渊
汪大渊(1311年~?)元朝时期的民间航海家。字焕章。南昌人。至顺元年(1330),年仅20岁的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
至元三年(1337),汪大渊再次从泉州出航,历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及澳洲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
汪大渊第二次出海回来后,应泉州地方官之请,开始整理手记,写出《岛夷志略》。《岛夷志略》分为100条,其中99条为其亲历,涉及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引起世界重视。
1867年以后,西方许多学者研究该书,并将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公认其对世界历史、地理的伟大贡献。
7.法显
法显(334年—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法显3岁出家。于东晋隆安三年(399年)从长安(今西安市)出发,经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焉夷(今新疆焉耆附近),向西南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于阗(今新疆和田),南越葱岭,取道今印度河流域,经今巴基斯坦入阿富汗境,再返巴基斯坦境内,后东入恒河流域,达天竺(今印度)境,又横穿尼泊尔南部,至东天竺,在摩竭提国(即摩揭陀)首都巴达弗邑(今巴特那)留住3年,学梵书佛律。
与他同行的僧人或死或留天竺,法显乃取海路单身回国。他由东天竺著名海港多摩梨帝(今加尔各答西南之德姆卢克)乘商船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留2年,续得经本,再乘商船东归,中途经耶婆提(今苏门答腊岛或爪哇岛),换船北航。在今山东半岛南部的崂山附近登陆,转取陆路,于义熙九年(413年)到达建康(今南京)。
义熙十年(414年),他写出历时15年远赴天竺的旅行经过,两年后增补为流传至今的《法显传》。现存较早的版本是宋代藏本。
《法显传》又称《佛国记》、《佛游天竺记》、《历游天竺记传》等。书中记述的地域甚广阔,对所经中亚、印度、南洋约30国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乃至社会、经济等都有所述及,是中国和印度间陆、海交通的最早记述,中国古代关于中亚、印度、南洋的第一部完整的旅行记,在中国和南亚地理学史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8.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又称秦始皇帝。嬴姓,赵氏,名政。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首创驿站制度,并修驿道。“修驿道,设郡县”。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秦始皇构筑了从咸阳辐射全国、四通八达的驰道,从统一天下的第二年起,他开始举行了大规模的巡游。12年为帝,先后巡游达5次,平均2年多一次。
第一次巡视旅行到宁夏西部、甘肃东部,经甘肃陇西,到达秦人祖先故地天水、礼县,再沿祖先东进线路回辇宝鸡、岐山、凤翔,归咸阳。
第二次巡游旅行,首次东行登峰山、泰山,封山勒石刻碑。他去了烟台、胶南,沿东海到江苏的海州、徐州,又南下安徽,渡淮河,到河南,车辙又碾过湖南长沙等地。
第三次巡游了山东半岛的沿海地区,为去海上仙岛求取不老仙药,派徐福带500童男童女,驾船出海。
第四次巡游是在公元前215年,他向北而去。从潼关过黄河去山西,到了河北邯郸,东抵秦皇岛。出了山海关,到达辽宁绥中海滨。回途内蒙古,经陕西榆林、延安,回咸阳。
公元前210年,他开始了第五次巡游旅行。先后到达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结果他死在了旅途之上。
9.王玄策
王玄策,汉族,唐朝河南洛阳人。唐初贞观十七年至龙朔元年(643~661)间三次出使印度(一说四赴印度)的使节。曾官融州黄水县令,右卫率府长史。
贞观十七年三月,唐派行卫尉寺丞李义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伴随印度使节报聘,贞观十九年正月到达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尔西南拉杰吉尔),次年回国。
贞观二十一(或二十二)年,王玄策又作为正使,与副使蒋师仁出使印度。未至,戒日王死,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尔邦北部蒂鲁特)王阿罗那顺立,发兵拒唐使入境。玄策从骑三十人全部被擒,他本人奔吐蕃西境求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发兵一千二百人,与泥婆罗(今尼泊尔)王那陵提婆兵七千骑及西羌之章求拔兵共助玄策,俘阿罗那顺而归。
高宗显庆三年,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次年到达婆栗阇(今印度达班加北部)国,五年访问摩诃菩提寺,礼佛而归。
贞观二十二年,大臣王玄策在对外作战中,俘获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罗迩娑婆。为迎合李世民乞求长生不老的心理,把他献给李世民。这个印度和尚吹嘘自己有二百岁高龄,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信誓旦旦地说,吃了他炼的丹药,一定能长生不老。
王玄策回到长安时,已是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世民立即给王玄策连升两级,册封他为朝散大夫,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押阿罗那顺献俘于太庙。
不久李世民中毒而死。此时距王玄策归国仅仅一年。王玄策受李世民之死牵连,仕途受阻,终生再未升迁。玄策几度出使印度,带回了佛教文物,对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著有《中天竺国行记》十卷,图三卷,今仅存片断文字,散见于《法苑珠林》、《诸经要集》、《释迦方志》中。
10.杜环
杜环,中国唐代旅行家,又称杜还。襄阳郡(今湖北襄阳)人,生卒年不详。唐天宝十年(751),随高仙芝在怛逻斯城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作战被俘,过了近十年俘虏生活。
后来他旅游了非洲埃及等国,成为第一个到过非洲并有著作的中国人。宝应初年(762)乘商船回国,写了《经行记》一书,惜已失传,惟杜佑的《通典》(801年成书)引用此书,有1500余字保留至今。
《经行记》是中国最早记载伊斯兰教义和中国工匠在大食传播生产技术的古籍,还记录了亚非若干国家的历史、地理、物产和风俗人情。
唐代是中国与西方各国接触甚多的时代,大丝路的交通在盛唐时期络绎不绝。杜环身为一个游历的文人,他在那个花团锦簇的时空留下一本名为《经行记》的书本。杜环于751-762年遍游了黑衣大食国全境,也因此他留下了丰富的所见所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