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木材检查站对面小公园停车场。距古城1公里,堪称离古城最近的免费停车场,小公园还可以露营。
镇远古镇河滩公园,也是一个露营、一野餐的好地方。河滩公园位于镇远古镇舞阳河河畔,由健身步道和河滩公园组成。县城内可乘坐1.2.3.4.5.6路公交车,到龙盘桥北站下车。
不在一起,说近也远,说远也近。只是同属贵州省而已,在省内不同行政辖区内。镇远古镇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区域的镇远县城内,属于历史文化古镇景区。梵净山属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在江口县县域内,是自然风景名胜景点。两个景区相隔几个县的距离。
出行前看了很多游记,当时有的地方交通查不到,分享一下我们的路线,从黔东北方向铜仁进黔,经镇远,凯里,安顺一路到黔西南兴义,最后回到贵阳。
一般当天到达目的地住一晚,第二天游玩,到达下一个目的地。
自由行路线:梵净山→镇远古城→西江千户苗寨→黄果树瀑布→马岭河峡谷、万峰林→贵阳(青岩古镇、贵州博物馆、黔灵山公园、甲秀楼)。。
交通:有高铁/火车的地方很方便,没火车的地方大巴或拼车。贵州自由行交通费用占旅行费用的近6成。汽车票预订参考:关注“贵州畅行”公众号,巴士管家在贵州不好使。
梵净山:铜仁南出站左边有大巴直达景区(66),或者拼车(80)。
镇远古城:梵净山拼车(120~150)→镇远古城;
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城旅游大巴(80)西江千户苗寨;
黄果树瀑布:苗寨拼车(35~40)→凯里南站,高铁到安顺西站,出站右侧汽车站直达黄果树客运站(22);
马岭河峡谷、万峰林:黄果树客运站(7)→镇宁客运站(103)→兴义客运西站;
贵阳:兴义客运西站(127)→贵阳金阳客车站。
D1,梵净山:
梵净山需要提前在“梵净山生态旅游区”微信公众号预约购票,一般头一天大概7:30左右放第二天的票。景区比较小,就三景点红云金顶(施工中,开放时间未定),老金顶和蘑菇石,景区容量较小,有的路段不适合老人和带小朋友上去,路上景区人山人海。坐缆车上去全部逛完最多三个小时。我们从山底爬上去三小时,下来两小时,逛了一天,沿途发现一些没见过的生物 。
D2,宿镇远古城
D3,宿西江千户苗寨
D4,黄果树瀑布
提前一天在携程上定票。
D5,马岭河峡谷,万峰林
D6,贵阳
镇远古镇必玩的景点:
四官殿
这里供奉着镇远的镇城之神:分别是战国时期四位声名显赫的战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原本敌对的秦、赵两国名将被供奉在一起,看上去不无滑稽,但在作为军事要冲的镇远,黔地民众敬佩名将、崇尚武功的心态也可见一 斑。整个宫殿用苗族吊脚楼建筑模式修建,以适应建殿的险要地势。
舞阳河
舞阳河发源于贵州省瓮安县谷才村。穿山越谷流经黔东南州黄平、施秉、镇远、岑巩和铜仁地区玉屏县出湖南新晃、黔阳等地汇入洞庭湖。全长400多公里,其中下游蜿蜒贯穿整个镇远古城。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由龙王峡、诸葛峡、西峡组成,有小三峡之美称。舞阳河三峡是该景区的精华,主水道长35千米,以峡奇、峰险、水绿为主要特点。云台山位于舞阳河上游,地形起伏明显,峰峦重叠,组成千山万壑的岩溶奇观,其间还有不少庙宇遗址和摩崖石刻。铁溪为舞阳河支流,两岸原生植被丰富,奇峰异石耸立与河谷之中。1988年即被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舞阳河风景区,除干流峡谷外,还有诸条风光特别优美的支流峡谷,有梯级跌泉瀑布的高枯溪;有九寨沟式钙华景观的小塘河;有著名风景区云台山的杉木河等。与历史文化名城镇远相距不远的铁溪,山水特别清幽,早在500年前的明代中叶就成了旅游区。
青龙洞
镇远既能接纳八方的客商,也自然能包容不同的教派与文化。各方文化在小城的交汇,就打造出了融佛教经殿、道教庙堂、儒家书院为一体、大名鼎鼎的青龙洞。
青龙洞是我国古建筑洞窟群落中距离城市最近、同时又保持了山水园林本色的一处古建筑群。建在悬崖陡壁之上,与甘肃麦积山、山西悬空寺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空中古建筑",还有"贵州古建博物馆"之称。青龙洞始建于明代,建造在镇远城东中和山上的悬崖地带,南与卫城相接、西与府城隔河相望。整个古建筑群由祝圣桥、中元禅院、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香炉岩等6个古建筑群、35个单体建筑组成。中原的建筑形制与苗村侗寨的吊脚楼干栏式建筑在这里巧妙结合在一起,并且与周围的石崖、古木、青藤相互映衬,显得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整个建筑群美不胜收。至于具体的建筑工艺,完全可以令人拍岸叫绝。
府卫城遗址
贵州素有"安顺的牌坊,镇宁的城墙"一说。实际上,镇远的明代古城墙与镇宁古城墙毫不逊色。
府城、卫城都建于明代,并且都是顺山势而建。府城屹立于石屏山绝顶处,全长1.5公里;卫城南跨五老山,北临舞阳河,全长3公里,舞阳河则成为府、卫双城的天然护城河,镇远古城更因此显得气魄不凡。即便在今天,当地人仍然习惯将城内舞阳河北称之为"府城",将舞阳河南称之为"卫城"。
河北岸的府城遗址显得比较残破,却是地道的古迹;河南岸的卫城遗址显得比较规整、气派,是后来修复的。
和平村
"和平村"是国民党政府军政部第二日军俘虏收容所,设在镇远卫城十字街东侧五云山下,原镇远总兵署中营衙门。前有巷道北通卫城上北门,面临濞阳河,后依五云山,有卫城南门通金堡苗乡,力圆面积50000平方米。至今,仍保留着当年"和平村"半圆拱形大门和高高的围墙,并恢复了当年的"新生班"、"研究班"、"训练班"、"哑子室"、"职员室",供游客参观。"和平村"先后关押日军俘虏约六七百人。由于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优待敌军俘虏政策的影响和感化,以及重庆的"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西南总部"负责人、反战作家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的积极组织,镇远收容所一部分有觉悟的日军俘虏志愿成立了"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工作队"。他们的宗旨是:反对侵略战争,打倒日本法西斯政权,建设民主日本,成立人民政府。他们在日本军队中积极进行反战宣传,对瓦解日军起了一定作用。当时在延安、华北、华中等地共建有20多个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支部。
镇远博物馆
博物馆的陈列围绕镇远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题,内容有小镇的发展、民族风情、民族节日、民居撷萃等。博物馆本身的建筑也非常的有价值:原为邹姓家族祠堂,房子建造的很有特色,三面围墙是高高的封火墙,临街的"大门"建成石牌坊模样。内部布局为两进天井的四合院,分前殿、后殿及两侧厢房。祠内现存的石雕、木雕均为上乘雕刻精品。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9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