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产品成本结转完成后又发生成本支出的情况下,会造成库存开发产品成本与实际成本不符,两者的差异叫成本差。
一般,成本结转都是月末,结转后如果再发生的成本可以下期结转。本期已经结账了,就不用再转了。
如果一定要转,没有跨月份的,再结转一次,再将结转后的月末合计重新计算、分配和结转至相关账户。
如果是跨月份的,属于正常情况。
开发成本已结转后的成本支出账务处理
开发成本如何结转?
开发成本是指构成房地产商品售出条件的全部投入及包括分摊的配套设施费、环境绿化费和外管网等全部费用。
开发期间:
借:开发成本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在项目完工后,将开发成本转入开发产品科目中
借:开发产品
贷:开发成本
现金银行账、应收应付、应付工资、应交税费、权益类、收入、成本、费用、所得税等等库存商品账要设的细一些:按照每种废物单个立账,分别核算。
例如:库存商品——报纸,库存商品——玻璃制品等等;###这个没做过,但个人看法,和主要是二级科目会比较多,其他的一般差不多###同正常的商业企业一样的,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和其他企业一样的只不过库存要列详细一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必须设齐八大帐本 即"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应交税金帐本、固定资产帐本、三栏明细帐、十三栏明细帐(或十七栏明细帐)、进销存帐本、总帐 "。
企业接受捐赠转入的货物,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 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确认的捐赠货物的价值,借记“原材料”等 科目;按照增值税额与货物价值的合计数,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参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1993年12月30日财会 字〔1993〕83 号) 注: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接受捐赠资产在“营业外收入——接受捐赠利得”科目核 算。即企业接受捐赠货物,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借记 “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增值税额与货物价值的合计数,贷记“营业外收入一-接受捐赠 利得,,科目。
借:制造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书上在产品发生盘盈,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然后,书上说:“经批准后转入制造费用”。至于这一转的分录怎么写。
我的猜想是两种。1。
借:制造费用 贷:基本生产成本 理由是:先有这个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所以,贷方只可能是贷“基本生成”啦,怎么还能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这个科目哩2。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制造费用理由是:这个科目(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从盘盈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方转出,计入借方。然后,做制造费用的冲减,制造费用科目计贷方是费用减少嘛的意思。
我觉得 第二种猜想 要准确点儿。因为这个科目(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是个损溢科目,而损溢科目都是不留余额的。
所以要做这科目的结转。我还想吐槽一句,教科书编写得太烂啦!就么一句话“经批准后转入制造费用”。
让我们这些学习中的人好不费神去猜呀!!!!!!这个编书的人太欠揍啦!。
一、月末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28000——乙产品1900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28000——乙产品19000
二、解释。
1、企业通过“生产成本”账户归集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借方),计算产品生产成本,期末将完工产品成本从贷方转出,“生产成本”账户如有借方余额为未完工的在产品成本。
2、产品完工后验收入库,企业设置“库存商品”科目核算库存产成品增减变动情况。完工入库时,库存商品增加记入借方。
扩展资料:
根据会计处理的不同,商业返利可具体描述为:
1、达到规定数量赠实物的形式。例如:在一个月内,销售电磁炉30台,赠配套橱具10套;
2、直接返还货款的形式。例如:读者来信中,让利2.1万元若直接以现金或银行存款返还百货公司,即为直接返还货款;
3、冲抵货款的形式。例如: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购买2万件,返利为进货金额的1%,购买至5万件返利为进货金额的1.5%,以此类推,返利直接在二次货款中扣减。
销售返利处理:
据税法规定,销售货物并给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后,如发生退货或销售折让,对于购货方已付款或货款未付已作账务处理,发票联和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下。
购货方必须取得当地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送交销货方,作为销货方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合法依据,并开具红字专用发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会计分录
你要是小礼品,做个备查账就可以,不用做账务处理,当然前提是收到礼品时未入账。如果是金额较大的礼品,且购入时单独入账,就得考虑成本结转问题。
购入时,
借:库存商品——A产品(按公允价值分摊购进总成本)
库存商品——主产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XX厂家
净外购商品作为赠品送给客户,要分不同情况
情况一,购买主产品,都要统一赠送该礼品,这种情况,类拟于套餐销售可做如下处理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A
——主产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额)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情况二、对特定客户的赠送(即针对某一客户赠送,有点类似于业务招待礼品费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礼品费
贷:库存商品
借:固定资产清理(净值)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原值)
借:固定资产清理(出售时发生的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借:银行存款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出售时不含税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扩展资料
固定资金作为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也有以下特点:
1.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2.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3.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需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货币资金,这种投资是一次性的,但投资的回收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进行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固定资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9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