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表顺序号 编号 会计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1 1001库存现金二、负债类 812101交易性金融负债 2314代销商品款 862211应付职工薪酬962314代理业务负债972401递延收益1052702未确认融资费用1062711专项应付款1072801预计负债1082901递延所得税负债三、共同类109 3001清算资金往来110 3002货币兑换111 3101 衍生工具112 3201 套期工具113 3202 被套期工具 真是奇怪,问问的设置怎么会这样,会计科目当然是相同的了,与前面网友回答大至一样就要提交不上?!我想说的是我删了老多了,因为新会计准则,很多会计科目是换了的。
就算是我补充好了。 ###科目代码科目名称1001现金1002银行存款1012其他货币资金1101交易性金融资产1121应收票据1122应收账款1123预付账款1131应收股利1132应收利息1221其他应收款1231坏账准备1241内部往来1242拨付所属资金1303委托贷款1401材料采购1402在途物资1403原材料1404材料成本差异1405库存商品1406发出商品1407商品进销差价1408委托加工物资1409开发产品1410周转房1411周转材料1412包装物1413低值易耗品1415待摊费用1461融资租赁资产1471存货跌价准备1501持有至到期投资1502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150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506临时设施1507临时设施摊销1508临时设施清理1511长期股权投资1512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521投资性房地产1522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523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1531长期应收款1601固定资产1602累计折旧160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604在建工程1605工程物资1606固定资产清理160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1701无形资产1702累计摊销170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711商誉1801长期待摊费用1811递延所得税资产1901待处理财产损溢2001短期借款2101交易性金融负债2201应付票据2202应付账款2203预收账款2211应付职工薪酬2221应交税费2231应付利息2232应付股利2241其他应付款2242预提费用2401递延收益2501长期借款2502应付债券2701长期应付款2702未确认融资费用2711专项应付款2801预计负债2901递延所得税负债4001实收资本4002资本公积4003上级拨入资金4101盈余公积4103本年利润4104利润分配5001生产成本5002开发成本5101制造费用5102间接费用5201劳务成本5301研发支出5401工程施工5402工程结算5403机械作业6001主营业务收入6051其他业务收入610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111投资收益6301营业外收入6401主营业务成本6402其他业务成本6403营业税金及附加6601销售费用6602管理费用6603财务费用6701资产减值损失6711营业外支出6801所得税费用6901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
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其重要意义表现在: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复式记账要求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以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而账户是根据科目设置的,没有科目就没有账户。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会计凭证是确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应记入何种科目以及分门别类登记账簿的凭据。
没有科目无法编制会计凭证。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通过会计科目的设置,有助于成本核算,使各种成本计算成为可能;而通过账面记录与实际结存的核对,又为财产清查、保证账实相符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了方便。
财务报表中的许多项目与会计科目是一致的,并根据会计科目的本期发生额或余额填列。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建设、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收支分类、国有资产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科技资金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使科学事业单位的性质、类型和业务特点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科技资金的核算要求越来越规范,原《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众多方面暴露出不适应和不协调。
新形势下科学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对修订《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一步规范科学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另外财政部、科技部共同发布了新修订的《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新财务制度结合了科学事业单位实际,遵循保持现有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框架、体现财政改革相关成果、突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对也科学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会计信息提供等提出了新要求。
为了适应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进一步规范科学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13年12月发布了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体现最新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要求和会计核算理念,是各行业事业单位制定会计制度的基础和依据。
修订《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必须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规定,并与新的《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相协调,配套形成完整、严密的管理制度体系,使财务制度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加强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提升新时期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水平的总体要求。
新制度的修订要求坚持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并结合科学事业单位的行业特点,进一步充实和细化会计核算内容、要求。 新制度增设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缴国库款”、“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等科目。
实现了会计规范与财政法规政策的有机衔接。改进了“科技产品”科目的核算,考虑到科技产品在科学事业单位的特殊性,采用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方式对科技产品成本进行核算,从而进一步使科技产品成本数据真实、准确。
明确规定了基本建设核算纳入单位会计“大账”。 新制度要求科学事业单位基本建设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至少按月并入单位会计 “大账”,在“在建工程”科目反映,实现了基建会计与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并轨整合,消除了基建数据长期“游离”单位会计“大账”的现象,提高了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同时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规定“虚提”折旧和摊销的创新性处理方法,即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非计入支出。这一处理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需要,既不影响单位支出的预算口径,又能够反映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发生的价值消耗情况,促进科学事业单位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为科学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会计数据支持。
新制度按照《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规定,调整了“专用基金”科目的核算内容,在该科目下设置了职工福利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其他基金等明细科目,删除了修购基金、医疗基金、住房基金等核算内容。为了直观反映科学事业单位承担的科研和非科研工作任务对科学事业单位收支情况的影响,清晰反映科学事业单位收支结构,本着重要性原则,新制度将“事业收入”科目拆分为“科研收入”和“非科研收入”两个一级会计科目,将“事业支出”科目拆分为“科研支出”、“非科研支出”、“支撑业务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和“离退休支出”六个一级会计科目,分别进行核算和反映,同时,为了增强各类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要求科学事业单位在收入支出表中不仅要分别列示科研收入和非科研收入以及各类事业支出的金额,还要列示事业收入、事业支出的总额。
对于接受捐赠、无偿调入资产计量口径不统一、相关资产不入账等问题,新制度明确了计量原则,即在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无法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将所取得的资产按照名义金额入账,并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情况。这不仅有利于促进资产的及时入账,更有利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新制度还调整了收入支出表的格式,新格式收入支出表不仅能反映科研事业单位收入总额和支出总额信息,还能反映各种不同来源资金的收、支和结转结余情况。 新制度相比老制度而言,是一次很大的进步,保持了科学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体现了财政改革相关成果,突出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但是新制度执行中还存在不完美之处。
首先是“科技产品”核算方式,采用企业成本核算方式,但是其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不能计入成本,所以其成本信息反映并不完整。另外该核算方式与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无法直接衔接。
其次是在会计核算中,单位定期基建并账时,需要对基建会计中相关数据进行归集、拆分,再并入“大账”的相关会计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