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类和损益类在年末结账后是没有余额的。
一、资产类库存现金:是核算企业现金(备用金)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币种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 如:从银行提取现金500元 银行存款:是核算企业银行存款账户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不同银行账户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
?? 如:将500元现金存入银行 应收账款:是核算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收未收的款项,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 如:收回A企业前欠货款10000元 预付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采购货物或接受劳务以及其他原因,按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按供货方的名称或预付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 如:A公司预付给B公司货款1000元应收票据: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向客户收取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按照票据总类设置明细账。其他应收款:是核算企业除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的款项,包括:预支差旅费、支付押金和应收租金等。
?? 如:企业以银行存款为职工代垫房租费300元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企业可能收不回来的账款?? 如:某企业应收账款100,坏账损失率5% 在途物资: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物质,但尚未运达企业或未验收入库,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 如:某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购入材料一批,价款1000元,税费170。
材料尚未入库 原材料:是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物资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 如:购入 材料1000元已入库 库存商品:是核算企业库存产成品或商品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产品或商品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
如:产品生产完工,验收入库,结转成本5000元 存货跌价准备:是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毁损,过时) ?? 如: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价值。 此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应当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股权性质的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
如:购入A公司发行股票1万股,长期持有 长期应收款: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尚未向客户收回的款项(超1年)?? 如:向A企业销售商品,货款3年收回 固定资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的账户。 该账户反映的是原价,也就是原始价值。
如:A公司购入生产设备5000元 累计折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磨损(消耗)价值(会计上称之为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 如:厂房原值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20年,残值率5%,计提折旧 在建工程:是核算企业自行建造或安装固定资产过程中的建造安装成本科目。
?? 如:企业自行建造仓库一座,领用材料10000元 工程物资:是核算企业购入用于工程项目建造或大型设备按装的专项工程物资科目。?? 如 :甲企业自建厂房一幢,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600元 固定资产清理:是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固定资产等原因,而发生清理费用或清理收益。
?? 如:清理资产,出售一台旧495机器,原值1200元,售价900元收到现金 无形资产:是核算企业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商标权、商誉等非货币性资产。?? 如:某公司购入专利技术,价值90000元 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的备抵账户,是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账户?? 如:摊销土地使用权10000元长期待摊费用: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 ?? 如: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开办费28 000元 待处理财产损益: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 ?? 如:盘盈一台5成新的机器设备,该设备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120000元 二、负债类短期借款:是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偿还期限在一年之内的各种借款,该科目只核算本金不核算利息。
?? 如:向工商银行借入款项10万元 应付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采购货物,接受劳务而应付未付的款项。按债权人名称、姓名设置明细科目。
如:采购材料60万元,款项暂欠 预收账款:是核算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按合同约定向采购方预收的款项。 按采购商的名称设置明细科目。
如:企业某企业定金5万元,下个月发货 应付职工薪酬:是核算企业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属于工资总额内的各种工资、津贴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养老保险等福利费用。 分设若干明细科目。
如:本月计提工资20万元 应交税费:是核算企业与税务部门之间,应交未交的各种税金。按税种分设明细账,如应交增值税、应交营业税、应交个人所有税、应交企业所得税等。
?? 如:购入材料10000元,增值税1700元 应付股利:是核算企业应付给股东的现金股利账户。?? 如 :向投资者分配股利10万元 应付利息:是核算应付利息的科目。
?? 如:借款的本金100万元到期后一次归还;利息分月 其他应付款:是核算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应付和暂收款项 ?? 如:企业应付某。
所有损益类账户年末无余额(包括本年利润待处理财产损溢)的 企业核算利润的账户是“本年利润”。
该账户用以核算本年度内实现的净利润。该账户在期末时,贷方登记由“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损益类账户转来的期末余额;借方登记由“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等损益类账户转来的期末余切额。
其贷方余额即为本年度净利润;其借方余额则为本年度的亏损总额。“本年利润”账户结出余额后,转入“利润分配”账户,年终无余额。
收入、支出类、本年利润年末应无余额收入、支出类科目月末应无余额。
1、期末无余额一般是损益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本年利润等。 2、针对工业企业,期末无余额的还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固定资产清理等。
扩展资料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损益类科目余额,应当在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期末余额为零。
另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也属于损益类科目,但是,由于其核算的是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而不是当年的损益。 因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该科目余额,在期末不能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而应当结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并相应调整盈余公积。
结转后,该科目期末余额为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损益类科目。
楼主一定是刚开始接触会计,所以我尽量用简单的放言来解释你提出的问题 会计的六大要素相信你已经清楚了,它们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以及利润.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属于资产负债表项目,而收入,费用和利润属于损益表(也可以叫利润表)项目. 在平时,每一个具体的账户都应该是余额的.但是,在期末的时候却不一定了. 资产负债表项目在期末都会有余额(当然余额也可以为0),而利润表项目中的收入和费用在期末都会进行结转,结转到"本年利润"这个科目,因此,收入和费用项目在期末结转后都是没有余额的,即余额一定为0."本年利润"其实也是一个过渡科目,最终会转入未分配利润. 你应该还没有学到这里,因此现在只能点到为止. 你目前应该记住的就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期末都有余额,而收入和费用期末都没有余额. 至于余额的方向,由于一般期末余额应该为正数,所以余额的方向一般也与该科目记增加的方向相同. 相信你已经学过了,资产是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 因此,一般情况下,资产的余额应该在借方;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余额在贷方. 你从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上也应该看得出来这一点. 但是这也不是一定的.比如应收账款,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借方记录的是企业尚未收到的货款,而贷方记录的是收回的应收账款或者注销的应收账款.一般说来,应收账款借方余额为正,但是,由于还有一个东西叫预收账款,而小企业是可以不设置预收账款这个科目的,企业发生的预收账款可以直接计入应收账款的贷方.因此,当企业的预收款很多时,就有可能出现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负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预提费用的余额是在贷方.当预提的费用实际支出时,再将其转出.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一般是这样的: 借:管理费用(也可能是其它费用类科目) 贷:预提费用 注意这笔分录,此时还没有实际支付款项.我们为什么要预提呢?是为了满足配比原则,合理的将费用分摊到各期,而不是一次性计入期末.假如我们预计年末会支出一笔12万的款项,此时我们不会在期末一次性将这12万计入费用,而是于本年的每一个月计入费用1万.也就是每一个月预提1万元并同时将其计入相关费用科目.那么,如果到了年底实际支出的不是预计的12万,而是14万呢?就是你说的没有预提够的情况, 此时我们会在最后一年将分录作成这样: 借:管理费用 2万 预提费用 12万 借:现金 14万 这样,12个月的预提费用全部结平,预提费用的余额为0了,而实际支付现金为14万,比预提费用多出2万,这2万其实还是属于相关的费用,计入相关费用科目,在本例中假设计入管理费用. 物资采购的余额是在借方,我好像还没有看到过出现在贷方的情况.其实余额的方向应该由具体的经济业务性质来决定,要靠自己分析,没有定论的.像物资采购,在购买物资的时候计入借方,买回来后,转为原材料,则物资采购结平,余额为0,因此这一科目的余额一般是不会出现在贷方的. 最后,再强调一遍:关于期末余额的方向问题,一般来说,资产项目的余额会出现在借方;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会出现在贷方.然而,这也并不是一定的.根据不同的经济业务和账户设置,可能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把握经济业务的本质进行具体分析,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下列账户中,月末应该没有余额的有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工会经费、业务招待费、旁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研究开发费、坏帐损失等。
为了正确核算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应设置“管理费用”科目,该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借记“管里费用”科目。
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待摊费用”、“无形资产”、“累计折旧”、“应交税金”、“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坏帐准备”等科目。期末应将“管理费用”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
扩展资料
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中国现行的统一会计制度中均对企业设置的会计科目作出规定,以保证不同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企业应当参照会计制度中的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会计科目。
但其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得违反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管理费用的核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8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