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排除AB,AB是讲的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股利确认与否不涉及成本,另本题是讲“可能”的会计处理。
1、购入时有宣告发放未发放的,只选D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2、持有期间确认,就选C与D 借:应收股利 贷:股资收益 收到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因本题是讲可能的处理,所以,应选C与D###如果是初始投资时已确认应收股利,当然收到时要冲减D选项的应收股利了,如果是投资后确认并分回的现金股利,也就是你投资后产生的利润分配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简单的讲就是投资第一年收到现金股利冲应收股利,第二年及以后收到时确认投资收益###A冲减投资成本,是在初始投资时已宣鹄发放的股利,实际收到时,做分录如D B肯定没有道理 当正常情况下,即投资期间的股利,在收到时分录如C。
BD
金融资产是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
货币资金不是金融工具,应收票据是个会计科目,里面包含的票据有的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交易,有的则不行……
不过关于应收票据,有的地方说是金融资产,有的地方说不是……这个可能就要具体考虑了……
甚至有的地方连现金都认为是金融资产……
可能学科不同角度不同吧……
BD肯定是的……
AC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会计中认为的金融资产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债券、基金、远期合同、国债期货、股指期货。
可供出售金融资
一、权益性投资(股票)
股票投资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相似,区别在于
1)初始直接费用前者进成本,后者进投资收益
2)公允价值波动前者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后者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二债务性投资(债券)
期初购买时处理方式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相似,都是按照折现入账。区别在于后续
持有者到期投资期末是按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利息-本期收到利息持续计算后续各年。
可供出售债券投资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公允价值的波动并不是参照初始成本,而是同持有至到期投资方法算出摊余成本后再与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相比调整差额。
引入摊余成本概念就是为了区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这个准则规定的。摊余成本其实就是账面价值(除了可供出售债券投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