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会计准则对计算机软件的会计处理没有作明确规定,如果这些软件与硬件设备一起购进,那么就作为固定资产处理。如果是单独购买的,可以作为无形资产或待摊费用处理。
但采用何种处理方法看企业的情况而定。
ERP计入无形资产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无形资产不需要进行维护和培训,无后续支出,ERP要进行维护修改和培训,有后续支出。因此后续的维护费和服务费则另方在待摊费用中。
ERP计入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1.ERP折旧的时间和净残值不能确定。2. ERP的使用年限很难确定。一般情况折旧时间按财务预估做3年或5年,残值设为0。
ERP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存在的问题:ERP的分摊期如何确定?企业收益于账务的时间是动态变化的,所以这个时间很难确定。国家对此也未做明确规定。一般企业财务会根据自身情况设分摊期3-5年。
ERP一次性的计入当期费用存在的问题:ERP是一次性的购入,长期使用且费用较高,如果一次性摊入管理费用,必会大大影响企业的当期损益,导致企业财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一般不会放在当期费用中处理。
购入的软件计入无形资产,然后进行摊销处理,按预计的使用年限来摊销。
购入时: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摊销
依据《财政部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第一点第五款规定,企事业单位购进软件,凡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
从会计角度而言不同的软件使用年限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预计的使用年限来摊销,预计使用年限需要企业估计,一般来说实务中多数企业都是按10年来摊销的(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但是上面2008年1号文件中规定的除外)。
购入的软件计入无形资产,然后进行摊销处理,按预计的使用年限来摊销。
购入时: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摊销
会计分录是指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指明应借、应贷账户的方向、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会计分录。 简称分录。 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作“递延资产”处理。由于财务软件的使用期较长,一次性支出较大且受益期在一个会计年度以上,为了便于管理,非软件开发企业购买的软件计入“递延资产软件支出”,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来管理。其分摊率由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具体分录如下:购入时借记 “递延资产软件支出”,贷记“银行存款”;分摊时借记“管理费用软件支出”,贷记“递延资产—软件支出”。分摊的那部分费用,相当于每期购置空白的纸质账簿、凭证等的费用。委托开发形成的财务软件若用于生产经营或管理,应按实际支付的委托费资本化。自行开发的财务软件将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计入“研究与开发费用x软件”账户,若开发成功,则转入资产账户;若开发失败,则将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当期费用。发生的后续支出应该根据重要性原则和配比原则来处理。如果金额较小,按照配比原则计入相关费用科目;如果金额较大则应予以资本化。
财务软件计入无形资产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的特殊权利,具有排它性。而财务软件购买时不具备排它性。
(二)传统的无形资产是没有残值的,而财务软件则有残值。
(三)传统的无形资产不需要进行维护,财务软件要进行维护修改。
(四)传统的无形资产购入后不需要培训,而使用财务软件必须培训。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企业购进的财务软件,仅仅购买的是其使用权,并非是专利权。所以,支付的软件费用不能构成企业的资产,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如果费用金额不大,可以作为管理费用直接列入当期损益或者列入长期待摊费用按照未来受益期间进行分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96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