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的差别很大。
银行会计科目是根据银行业务、国家经济财政法规、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经济业务往来设置的。
企业会计科目则是根据一般企业一般运行规律设置的科目,但是它们的设置依据是相同,都是采用复式记账法,运用借贷平衡法计算的。它们其实是一样的,遵循会计基本原理原则。
银行把存款归为负债类:企业把银行存款归为资产类。
银行会计没有“银行存款”科目,它用的是“吸收存款”、“存放同业”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再如:企业会计中使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而银行会计中对应的科目是“利息收入”。
其它不同的科目还很多,如:
“拆入资金”、“向中央银行借款”、“贴现负债”、“结算准备金”等等。
两者的差别很大。
银行会计科目是根据银行业务、国家经济财政法规、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经济业务往来设置的。 企业会计科目则是根据一般企业一般运行规律设置的科目,但是它们的设置依据是相同,都是采用复式记账法,运用借贷平衡法计算的。
它们其实是一样的,遵循会计基本原理原则。 银行把存款归为负债类:企业把银行存款归为资产类。
银行会计没有“银行存款”科目,它用的是“吸收存款”、“存放同业”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再如:企业会计中使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而银行会计中对应的科目是“利息收入”。
其它不同的科目还很多,如: “拆入资金”、“向中央银行借款”、“贴现负债”、“结算准备金”等等。
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商业银行在会计报表格式及会计科目设置上均和一般企业存在明显的不同。
除一般常用会计科目,如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土地 等外,商业银行特殊会计科目主要包括以下: 一、存、贷款相关会计科目 贷款(资产类)核算商业银行根据有关规定向单位和居民个人发放的贷款。 根据贷款期限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逾期贷款为发放的贷款到期 含展期到期 后, 接受贷款单位无正当理由而不归还的贷款。 贷款呆帐准备核算商业银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损失准备。
存款(负债类)核算商业银行按规定吸收的单位和居民个人的各种资金。 根据存款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存款、长期存款。
应收利息(资产类)和应付利息 负债类 核算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吸收存款及借款当期应收取而未收到的利息和应支付而未付出的利息。和其相对应的是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
应收进出口押汇(资产类)核算商业银行接受国外银行开来信用证项下的出口跟单汇票经商业银行议付买单的款项;或商业银行开出信用证后按国外议付行的议付通知经商业银行偿付款项后所垫付的款项。 贴现(资产类)核算商业银行按一定的贴现率对工商企业提出的远期票据 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在扣除相关利息后给予的现款。
二、同业拆借相关会计科目 存放同业款项(资产类)和同业存放款项(负债类)核算商业银行由于日常资金往来而发生的商业银行存入其他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存放商业银行的往来款项。 拆放同业(资产类)和同业拆入(负债类)、拆放金融性公司(资产类)和金融性公司拆入(负债类)核算商业银行因资金周转需要而在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借出、借入的资金头寸。
三、其他会计科目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资产类)核算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开户而存入的用于支付清算、调拨款项、提取及缴存现金、往来资金结算以及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缴存于中央银行的款项和其他需要缴存的款项。 存放联行款项(资产类)和联行存放款项(负债类)核算商业银行系统内日常签发、受理的分、支行往来划拨款项。
买入返售证券(资产类)和卖出回购证券(负债类)核算商业银行根据与客户的协议或合同规定,先向客户买入或卖出证券,在协议的期限到期后, 再以协议规定的卖出价或买入价卖给原 客户或向原客户买回证券涉及的款项。 应解汇款(负债类) 算商业银行汇款业务收到的待解付的款项以及异地采购单位或个人临时性存款和其他临时性存款。
汇出汇款(负债类)核算商业银行受单位或个人的委托汇往外地的款项。 金融企业往来收入和金融企业往来支出核算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由于资金往来而发生的利息收入或支出。
汇兑损益核算商业银行进行外汇买卖和外币兑换等业务产生的汇兑损益。 其他营业收入核算商业银行除存款、贷款、投资、证券买卖和代理业务和金融机构往来以外的其他营业收入,如咨询服务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等。
不属于营业范围的收入,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 其他营业支出核算商业银行除利息支出、手续费支出、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汇兑损失以外的其他营业支出,不属于营业范围的支出,通过“营业外支出” 科目核算。
普通的就这个,中国人民银行还有更特别的
银行会计科目表资产类:
101 库存现金
103 贵金属
111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12 存入同业款项
113 存入联行款项
121 拆放同业
122 拆放金融性公司
123 短期贷款
124 中长期贷款
125 抵押贷款
126 贴现
127 逾期贷款
129 贷款呆账准备
131 进出口押汇
132 应收利息
138 坏账准备
139 其他应收款
141 短期投资
142 长期投资
151 固定资产
152 累计折旧
153 固定资产清理
154 在建工程
161 无形资产
162 递延资产
163 待处理财产损益
银行会计科目表负债类:
201 活期存款
205 定期存款
211 活期储蓄存款
215 定期储蓄存款
221 财政性存款
231 向中央银行借款
232 同业存放款项
233 联行存放款项
241 同业拆入
242 金融性公司拆入
243 应解汇款
244 汇出汇款
251 保证金
252 本票
261 应付利息
262 其他应付款
263 应付工资
264 应付福利费
265 应交税金
266 应付利润
267 预提费用
271 长期借款
272 发行债券
273 长期应付款
281 外汇买卖
银行会计科目表所有者权益类:
301 实收资本
302 资本公积
303 盈余公积
311 本年利润
312 利润分配
银行会计科目表损益类:
501 利息收入
502 金融企业往来收入
511 手续收入
512 其他营业收入
513 汇兑收益
514 投资收益
515 营业外收入
521 利息支出
522 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531 手续费支出
532 营业费用
533 营业税金及附加
534 其他营业支出
535 汇兑损失
536 营业外支出
商业银行会计作为会计体系中的一个独立分支,也是金融企业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银行学为理论基础,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和财务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分析和考核的一门专业会计。它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三项内容。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主要经营对象,业务广泛、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由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特点和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商业银行会计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行业会计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
商业银行会计与一般会计的相同点变现在:第一,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基本相同,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期间假设和货币计量单位假设。并且遵循《企业会计制度》提出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支出和资本支出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第二,各会计要素的划分和命名大体相同,商业银行会计和企业会计都将资产进行了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的分类;都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都将所有者权益划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等,且各会计科目的名称大体一致。尽管利润表中的会计科目有别,但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期间费用的划分界限及会计科目使用大体相同。
第三,会计报表的名称、格式、内容及其编制方式基本相同
第四,对相同的会计要素,给出了大体相同的确认、计量标准
商业银行会计与一般会计不同点变现在:第一,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的具有特殊性,总体而言,商业银行会计基本核算方法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会计核算方法是类似的,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及编制会计报表。然而,这些基本核算方法的具体运用则存在较大的差异。体现了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的特殊性。
第二,商业银行会计记账方法与企业会计不同。商业银行会计既采用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即为复式记账法的一种)。也采用单式记账法。但是并不是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都同时需要进行复式记账和单式记账。只是对于某些业务事项不经过账内核算但又必须记载反映的。则需要通过表外科目进行核算。
第三,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的与企业会计不同。商业银行会计科目按其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表内科目是指与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相关联,表外科目是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管理的需要自行设置的,一般没有全国统一的表外科目。
第四,商业银行会计的会计凭证设置和填制具有特殊性。商业银行会计既有通用的基本凭证。又有专用的特定凭证;既有单式凭证,也有复式凭证;既有表内科目凭证,也有表外科目凭证。因而,商业银行会计凭证的设置和填制亦有其自身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具有统一性和社会通用性的特征。这是因为商业银行会计凭证。不仅要供银行内部管理使用。而且要供对外营运业务使用。是银行以外的有关企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依据。其次。商业银行会计广泛采用由客户填写的原始凭证来取代记账凭证。
第五,商业银行会计账簿与企业会计也不同。商业银行会计账簿按其提供会计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不同分为总账、日记账、分户账、余额表和登记簿。分户账按其账页格式的不同分为甲种账、乙种账、丙种账和丁种账四种。余额表是分户账据以计算利息的工具,也是核对分户账余额与总账余额是否相符的工具。登记簿是适应某些业务需要而设置的,用来登记主要账簿未能或不必记录而又需要查考的业务事项,也可以用来统驭卡片账和控制重要凭证、有价单证和实物等。登记的方式可区分不同对象立户登记,也可不分账户而按业务发生顺序逐笔记载。登记的格式视业务需要而定,除特定的专用格式外。一般采用通用的收、付、余三栏式,并在各栏中增设数量栏。登记簿无论用于何种业务,均应及时登记、及时销账。分户账、余额表、登记簿共同构成明细核算。体现了商业银行会计账簿设置和登记的特性。
第六,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形式与企业会计也存在不同点。商业银行会计联系面广、影响力大、政策性强,为此商业银行应以特定的会计核算形式保证核算资料的真实准确及报送的及时有效。这种特定的会计核算形式,就是要求商业银行按日提供会计报表,做到当日业务当日核算完毕。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会计部门应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开始。通过科目分类。采用特定方法。进行账簿登记与核对,直NSL平账务。最终编制当日会计报表。以准确及时地反映当日的业务活动及由此产生的财务收支状况。日计表既是当日的试算平衡表,又是银行决策者了解资金动态、掌握当日经营状况的日报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187秒